中國電科首席專家孫晨華是衛星通信領域有名的巾幗英雄。作為我國衛星通信領域、以及天地網絡融合方向的帶頭人之一,30多年來,她一直從事衛星通信、天地通信網絡融合方向系統設計與研發,主持國防和國家多項「首個」、「零突破」和「跨代標誌」的領域重點項目,深度參與我國寬帶、移動、抗幹擾衛星通信全體系研製建設。日前,她被授予全國先進工作者榮譽稱號。
技術攻關路上「披荊斬棘」
國家科技進步獎3項和省部級獎11項,其中8項排名第一,2017年度河北省科技創新突出貢獻獎……一系列的科技成果背後是孫晨華潛心鑽研,持續開拓創新。1986年,孫晨華從西安交通大學畢業分配到中國電科54所。剛來的第一年,師傅便安排她研製一個單板計算機,並實現對衛星通信設備的監控。當時剛工作,加上微型計算機剛剛開始發展和應用,人們接觸得並不多。孫晨華面臨的困難不少,但她徹夜鑽研、反覆試驗。憑著一股拼勁,不斷向前。
我們常用「通天徹地」「一網通天下」「縮短世界的距離」等等來形容衛星通信的神通廣大。在這個技術制高點上,歐美國家比我國起步早了幾十年。怎樣才能縮小「起跑線」上的差距?怎樣才能讓中國衛星從弱到強?孫晨華在技術攻關的路上一往無前,不敢有一絲懈怠。
二十一世紀,隨著信息系統IP化發展,我國原有中速幹線和低速支線衛星通信網均不能滿足應用需求,大量國外系統被引進,安全隱患令人擔憂,市場長期被國外壟斷更讓人痛心。孫晨華懷著對國家網信安全和產業發展的高度責任感,下決心研製出自主可控系統。從此,她和團隊10多年夜以繼日,自主創新研製寬帶點對點向多點組網、單波束向多波束組網、單星向多星組網的三代系統,引領我國該領域由跟跑,到並跑,再到某些方面能夠領跑世界先進水平。
創造價值,科研、產品兩手抓
孫晨華主持了「十五」、「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以來我國多個寬帶衛星應用運控系統預研和研製項目,提出了多種波束、大跨度速率範圍的組網解決方案,突破幾十項關鍵技術。更重要的是,她帶領團隊將研究成果轉化為產品,解決社會經濟發展中的實際問題,創造了極高的效益。據統計,孫晨華開發高新技術產品百餘種,總體達到國內領先、國際先進水平,多項技術國際領先,產品已應用軍民貿各領域,近5年創造效益70億。
在日常生活中,許多人都直接或間接享受了孫晨華的成果。比如,她通過對我國通信衛星70%以上運控系統研製,建成了多星、多網、多站、多域、多層的管控體系,大幅提升衛星資源和衛星網絡應用效能。她提出並實現了業務測控、應用管理、決策支持在內的運控系統三大基本功能體系,以及中心、區域、機動波束三級裝備體系,實現了數萬地球站、數百專網和數顆衛星在線管控和資源高效利用,大幅提升網絡運行效率。
孫晨華有個全球通聯夢。她說,作為一名衛星通信領域的科學家,不僅要有紮實過硬的專業素養,還要敏銳地洞察到這個領域未來的發展方向,站在技術發展和未來發展的制高點。
責編:張青津
31926677,.孫晨華:讓衛星通信實現「中國創造」,.2020-11-28 17:45:30,.204428,.張青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