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木耳菜》,窺其別名,識其特點

2020-11-26 身邊的花花世界

《木耳菜》

辭書之祖裡,最早稱繁露。

醫藥典籍中,用名皆落葵。

葉片肥厚軟,別名木耳菜。

入口細嫩滑,俗名豆腐菜。

常蔓籬落間,又名籬笆菜。

果實可染色,還名胭脂菜。

【圖釋文說】

【辭書之祖裡,最早稱繁露。】《爾雅》是辭書之祖。木耳菜在《爾雅》中被描述得朝氣而浪漫:蔠葵,繁露也。一名承露。其葉最能承露,其子垂垂亦如綴露,故得露名。描寫了木耳菜清晨葉片承載著露珠的情態,又將木耳菜飽滿的葉片比作欲滴的露水,可見命名者對它關注得分外仔細,用心也格外的多。

【辭書之祖裡,最早稱繁露。】

【醫藥典籍中,用名皆落葵。】自《名醫別錄》到《本草綱目》,甚至近現代成書的諸多醫藥典籍中記載木耳菜的性味歸經及功能主治時所用的名稱皆為「落葵」,「落葵」可以說是幾乎成了木耳菜在傳統醫學中的「官方藥用名」。木耳菜味甘、酸、性寒,歸心、肝、脾、大腸、小腸經;具有清熱、解毒、滑腸、潤燥、涼血、生肌的功效;可用於治療便秘、痢疾、癤腫、皮膚炎症等病。

【醫藥典籍中,用名皆落葵。】

【葉片肥厚軟,別名木耳菜。】木耳菜以幼苗、嫩梢或嫩葉供食,質地柔嫩軟滑,營養價值高。可作湯菜、爆炒、燙食、涼拌等,其味清香,咀嚼時如吃木耳一般清脆爽口,故名木耳菜。

這麼好吃的食物估計要「自慚在家僧」了。宋 蘇軾 《和黃魯直食筍次韻》:「一飯在家僧,至樂甘不壞。」 宋 黃庭堅 《謝楊履道送銀茄》詩之三:「 戎州 夏畦少蔬供,感君來飯在家僧。」我覺得木耳菜的美味不下筍與茄。

【葉片肥厚軟,別名木耳菜。】

【入口細嫩滑,俗名豆腐菜。】木耳菜的食用葉片部分肥厚而柔軟,極富有彈性,在食用時給人一種酷似在吃豆腐的鮮美爽滑之口感,故而得名「豆腐菜」。

木耳菜食用注意事項:1..孕婦及脾胃虛寒者慎食。2.木耳菜適宜素炒,要用旺火快炒,炒的時間長了易出黏液,不能和醬油同時使用。

【入口細嫩滑,俗名豆腐菜。】

【常蔓籬落間,又名籬笆菜。】木耳菜屬藤蔓型蔬菜,枝蔓繁多,人們可利用這個特點,來綠化庭院陽臺。它葉片寬大肥厚,光滑油亮。米粒似的小花紅白相間,星星點點散露於葉叢中,鮮豔奪目,很是迷人;由青變紫再轉黑色的肉果一串串綴滿其間,極富情趣。無論城鎮還是鄉村,如果利用陽臺、庭院種植一些,不僅可供全家食用,而且還美化了居住環境。

【常蔓籬落間,又名籬笆菜。】

【果實可染色,還名胭脂菜。】木耳菜還有「胭脂菜」、「染漿葉」、「胡燕脂」、「染絳子」一類的別稱,是因為木耳菜的果實紫紅,可以將其中的果汁收集起來用作天然染色劑,在古代被女性們當成胭脂塗抹或漿染布匹,色澤鮮亮而持久。木耳菜見證了古代女子如何追求美:木耳菜的果實皮薄,當中飽含著色彩濃鬱的紫紅果汁,女孩子們小心翼翼地收集起來當作胭脂,輕輕戳破後用指腹將這抹顏色點染在兩頰,頓生健康而元氣的氣色,增添幾分少女獨有的嬌俏和可愛;有的伶俐姑娘還用這染料塗抹指甲,蔥白般的玉指顯得紅色丹蔻更加豔麗動人。木耳菜也成了深閨女性生活裡美好的物什。

【果實可染色,還名胭脂菜。】

相關焦點

  • 落葵是木耳菜,但木耳菜不是落葵,這是怎麼回事?
    在跟網友互動聊到一種家鄉特色小吃的時候,有位網友提到了「一種口感黏黏的葉子(家鄉話叫Ran 漿子葉葉)」。
  • 木耳菜種子殼硬有休眠期,播種育苗重在細節,結合經歷分享五個點
    當然了,雖然現在木耳菜一般都是人工種植的,其實也有野生的,而且野生的木耳菜生長得還很好呢,鄉居小菜回鄉下生活這幾年,在農村看到不少野生的木耳菜,連我自己家附近都有,經過觀察發現,木耳菜的適生能力非常強,天很熱、潮溼或者乾旱氣候下都生長得很不錯,而這也跟野生的木耳菜生長所在的土壤有一定的關係,土壤是偏沙質的疏鬆透氣,而且常年有枯枝亂葉腐化,土壤腐殖質高、肥沃;下面就來說說
  • 沒看清楚,你會「一葉障目」「窺斑見豹」,還是「靜觀其變」
    每個選手都展現了各自的風採,讓我們看到了新一代主持人的活力;主持人撒貝寧本身就是一個示範和引導,風趣幽默的風格活躍了比賽的緊張氣氛;評審嘉賓和400位在線評審共同打分的方式,和兩者分數基本相合的特點,也保證了比賽的公平公正;董卿和康輝兩位點評嘉賓,話語不多,切中要害,讓選手和觀眾都受益匪淺。
  • 《降臨》「識人」片段 影評人贊其科幻中見禪意
    《降臨》「識人」片段 影評人贊其科幻中見禪意 《降臨》「識人」版片段 神秘外星語言首度曝光 時長:00:49 來源:電影網
  • 伽利略利用望遠鏡觀測銀河,其科學發現在明末清初傳入中國
    意其光與映日之輕雲相類,謂在空中月天之下,為恆清氣而已。今則不然,遠鏡既出,用以仰窺,明見為無數小星。』」湯若望著《新法表異》「天漢破疑」條日:「天漢斜絡,天體與天異說,昔稱雲漢,疑為白氣者非也。新法測以遠鏡,始知是無數小星攢聚成形,即積屍氣等亦然,足破從前謬解。」
  • 抖音出淤泥怎能不染我與蟬聲為伴留燈一盞不識煙火人間是什麼歌
    抖音出淤泥怎能不染我與蟬聲為伴留燈一盞不識煙火人間是什麼歌?最近這首歌曲在都抖音上特別的火,經常能夠聽到「出淤泥怎能不染我與蟬聲為伴留燈一盞不識煙火人間」這首BGM,其實這首歌曲是根據粉絲評論編寫出來的一首歌曲,所以很多小夥伴們都不知道這首歌,那麼下面就一起來看看吧 抖音出淤泥怎能不染我與蟬聲為伴留燈一盞不識煙火人間是什麼歌
  • 電工基礎:電工線路的特點和基本識圖方法及電工識圖的基本步驟
    1.電工線路的特點電工線路包含電力的傳輸 變換和分配線路,以及電氣設備的供電和控制線路,它是將線路的連接和分配以及元器件的連接和控制關係,用文字符號和圖形符號線路標記等表示出來。線路圖是電氣系統中的各種電氣設備 裝備及元器件的名稱 關係和狀態的工程語言。
  • 這種魚,沙市人至今不知其學名
    沙市人至今不知其學名的小雜魚文/圖 芒果君爺爺《漢書》載,「楚有江漢川澤山林之饒,民食魚稻,果蓏蠃蛤,食物常足」。寥寥數語,將江漢平原湖泊塘堰,稻花飄香還有那水中魚躍刻畫得淋漓盡致。居於長江之畔的荊楚人,大都識得形態各異的淡水魚。黃顙、鯰魚雖同屬鯰形目,周身無鱗,皆有觸鬚,但老幼都識黃顙鯰魚,甚至見其魚已知味,斷不會混淆。
  • 長得像眼鏡蛇,別名叫蠍子草,它可真的不好惹
    圖片:Alvesgaspar / wikimedia其實半夏從春季就開始生苗長葉,「半夏」時節是它的花果期,可能當時的古人不識半夏之葉,只認得花序。半夏的花序細長如鞭,探出地面尺餘,上部包裹著筒狀的苞片,好像一條條直立的眼鏡蛇。探頭的眼鏡蛇。
  • 玄鳳鸚鵡是哪種鸚鵡的別名?它們又有什麼特點呢?
    玄鳳鸚鵡是哪種鸚鵡的別名?它們又有什麼特點呢?鸚鵡因為聰明還會學舌,所以在以前的時候就非常的受人喜歡。但是其實現在很多的鸚鵡還是受保護的珍稀動物,目前只有三個品種的鸚鵡是允許讓人來養的。像有黃臉、肉桂、珍珠等等,各有各的特點。甚至在現在的市場還可以看到有全身都是白色的玄鳳,看上去那可是非常高貴的。會有朋友疑惑了,這是不是白化病呢?其實不是的,白色的玄鳳鸚鵡是經過繁育者培育出來的,一般得了白化病的小動物都會有一雙白色的眼睛。通過眼睛我們就可以很好的分辨出來,白色變異還有白化病動物之間的區別。
  • 【別名辭海】之《蟬的別名》
    稍遷蟬的別名。清 蒲松齡《聊齋志異·鳥語》:「齊俗呼蟬曰『稍遷』,其綠色者曰『都了』。」郝懿行義疏:「今東齊人謂之德勞,或謂之都盧,揚州人謂之都蟟,皆蜓蚞、螇螰之語聲相轉,其不同者,方音有輕重耳。」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蟲三·蚱蟬》:「蟬,諸蜩總名也……秋月鳴而色青紫者,曰蟪蛄,曰蛁蟟,曰蜓蚞,曰螇螰,曰蛥蚗。」蜩蜋蟬的別名。清 惲敬《釋蟪蛄》:「蜩蜋、蜩螗、蜩蝒、馬蜩,皆夏蟬也。
  • 一首《千裡之外》告訴你何為中國風,至今無人能出其右
    《千裡之外》無疑是一首非常經典的中國風歌曲,有些人可能沒有聽過周杰倫的名字,但是一定在當時路過街頭巷尾的商家音響時不斷聽到這首歌。這首歌歌詞細膩飄逸,像極了古詩詞,光是看歌詞就是一種享受,更不用提那動人的旋律和感人的mv故事。
  • 齊白石晚年的作品老辣豪放,葡萄是其常見繪畫題材
    縱141、橫363釐米,紙本設色,右邊題識「寫西湖中所見,六二年寅壬初夏,壽」。題識旁邊有陽文「阿壽」印章,下方有陰文「潘天壽」印章。畫中部墨荷處鈐有陽文「大頤壽者」印。左上方有長方形陽文印章「不彫」。下方圓形陽文印章「寵為下」。此畫尺幅宏大,取一角寫西湖景致,除潘天壽外再無第二人。
  • 唐宋元明清,五首最振奮人心的詩詞曲,最後一首的境界無人可比!
    唐宋元明清,一人一首成名作。古人之才,令人望塵莫及。五首最振奮人心的詩詞曲,最後一首的境界無人可比!一,唐代:千裡黃雲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高適《別董大》這句「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可謂千古絕唱,前路茫茫又如何?天底下哪個人不認識我?!此句大氣磅礴,令人拍案叫絕。若你也是一個人獨闖江湖,不妨常常念念這句詩。也許有朝一日,你也會名震江湖,天下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無人不識。
  • 手機版博物君上線 NEX智慧識圖20連殺_vivo NEX旗艦版_手機評測...
    我們選擇了微博知名博主@博物雜誌的日常圖片,安排一場vivo NEX智慧識圖與@博物雜誌的PK,看看究竟是vivo NEX智慧識圖厲害還是@博物雜誌的人工識圖厲害。    我們選取了@博物雜誌最近科普的近20個我們大多數人不認識的事物,讓vivo NEX的智慧識圖進行識別。
  • 9首桃花詩詞,灼灼其華,宜其室家
    《詩經·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之子于歸,宜其室家。桃之夭夭,有蕡其實。之子于歸,宜其家室。桃之夭夭,其葉蓁蓁。之子于歸,宜其家人。這是讚美年輕姑娘出嫁的詩,表現了姑娘與家人和睦相處的樣子。《題都護南莊》唐·崔護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
  • 巧識五線譜15:五線譜首調唱名的do、re、mi……怎樣找到?
    看似識譜簡單,但隨著調號中升降號的增多,音高就越來越不易唱準,使視唱缺少旋律感,且不易感受到調性的存在。首調唱名法中,唱名與調式音階相對應,與調性(F大調、d小調等等)相關聯,唱名隨著調的不同而「移動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