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人都知道銀河是由大量恆星構成,中國古稱「雲漢」。十七世紀初,義大利天文學家伽利略通過望遠鏡觀察了銀河,發現銀河是由無數恆星聚集在一起形成的星團。
湯若望等歐洲傳教士很快就將伽利略對銀河的天文觀測發現介紹到中國,湯若望著《新法曆書歷指》卷三「恆星之三」曰:「問:『天漢何物也?』曰:『古人以天漢非星,不置諸列宿天之上也。意其光與映日之輕雲相類,謂在空中月天之下,為恆清氣而已。今則不然,遠鏡既出,用以仰窺,明見為無數小星。』」湯若望著《新法表異》「天漢破疑」條日:「天漢斜絡,天體與天異說,昔稱雲漢,疑為白氣者非也。新法測以遠鏡,始知是無數小星攢聚成形,即積屍氣等亦然,足破從前謬解。」
明末清初著名文人方以智通過歐洲傳教士的介紹,將歐洲的天文學新發現寫入自己的著作,《物理小識》卷二「天漢」條曰:「以遠鏡細測天漢,皆細星,如郎位鬼屍之類。」《通雅》卷十一曰:「雲漢,細星之光也。」「西學以窺天鏡窺之,皆為至細之星,如郎位旄頭而微,望之則若河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