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引入3D X光機 病人所受輻射量大減60%(圖)

2020-12-05 參考消息

「3D X光機」掃描約需4分鐘,病人先要走入裝置度準位置,再站直舉起兩手,便可掃描頸至小腿位置,實際拍攝時間只需7秒。《明報》

中新網7月10日電 據香港《明報》報導,香港中文大學引入香港首部由諾貝爾物理學獎得獎者開發的「微劑量2D/3D X光醫學影像系統」,病人接受X光掃描時所承受輻射量大減60%,並可提升檢查準確度和效率。

據報導,1992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獎者喬治‧夏帕克(Georges Charpak),2008研發出「3D X光機」。

報導說,現時用的X光全程檢查需時8分鐘,香港韋爾斯親王醫院創傷及矯形外科部門主管吳健華表示,目前X光掃描是2D,不時出現「骨與骨重疊」問題,而「3D X光機」快一半,僅4分鐘,且掃描清晰度大增,電腦自動計算骨骼彎度,數據儲存全部數碼化。

雖然電腦掃描(CT)有3D效果,但港中大醫學院影像及介入放射學系教授朱昭穎解釋,「3D X光機」所發放的輻射量只是CT的1000分之一至500分之一。不過,「3D X光機」要站立掃描,站不穩的病人、年紀太小的小孩不適合,正研究加裝輔助器。

據報導,這部「3D X光機」價值600萬港幣,現置於香港韋爾斯親王醫院,6月初投入服務已有逾200名患脊柱側彎學童使用。

相關焦點

  • 安檢X光機與醫用X光機有什麼區別?看專家解答
    X光機主要分為醫療X射線機,也就是醫用X光機,另外一類是車站、機 場、海關和碼頭使用的最多的行李X光機,所以也有人稱之為X光行李安檢機。不過有些人也有疑惑:兩者有什麼區別呢?安檢X光機會有輻射危害嗎?對此,中上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影像醫學科副主任李子平教授在接受採訪時,向家庭醫生編輯講解了兩者的區別。
  • 兒童因治療需要多次拍X光,對健康會不會有什麼影響?
    現代社會,現代生活帶來了各種各樣的一些輻射,很多輻射是人造的,也就是說在以前的傳統社會裡是不存在的,隨著現代生活各種新技術,新設備,新能源的出現,最新的輻射就產生了,這其中就包括了醫療輻射,最常見的醫療輻射就是拍攝x光。
  • 科普 | X光、CT、核磁共振…你了解嗎?
    我們在醫院檢查的時候,有的醫生會說:你先拍個x光,查出來有必要我們再拍個ct。這讓很多小夥伴們一頭霧水:為什麼照了x光,還要照ct?為什麼不能直接拍ct呢?為什麼有時候要做昂貴的核磁共振呢?這些令人一頭霧水的問題,今天我們一一解答。
  • 手機電視等9種日常物品都有輻射,但這種習慣輻射量最大
    日常生活輻射品對比圖1.飲用水輻射劑量:每年5毫雷姆,飲用水的輻射量很低這並不奇怪。它來自河流和湖泊或水井,在那裡它可以從巖石和土壤等自然資源中吸收輻射。核電站附近的水體很容易受到放射性廢水的汙染,並受到環境保護部門的廣泛監測,以確保這些人為輻射源每年不超過4毫雷姆。
  • 科普 | X光、CT、核磁共振 究竟哪個能把你看透?
    我們在醫院檢查的時候,有的醫生會說:你先拍個x光,查出來有必要我們再拍個ct。這讓很多小夥伴們一頭霧水:為什麼照了x光,還要照ct?為什麼不能直接拍ct呢?為什麼有時候要做昂貴的核磁共振呢?這些令人一頭霧水的問題,今天我們一一解答。
  • 輻射危害大?X光和CT不能做?
    輻射危害大?X光和CT不能做?我們日常生活中所說的會致癌的輻射,通常指人造輻射。其中又分為電離輻射和非電離輻射。電離輻射的運用環境多為醫療機構,例如x光、CT、PET-CT、放療等。這些輻射所攜帶的能量巨大,足以對人體的DNA造成一定的損傷。非電離輻射包括平常我們接觸的手機、WiFi、微波爐等,能量低於電離輻射,但可以讓物質內的分子運動起來。
  • 機場X光安檢儀的輻射有害嗎?請看新澤西醫學院專家怎麼說
    美國食藥監局(FDA)告誡病人,只有在完全必要的情況下才拍攝X光片。那麼人們應該擔心機場的安檢儀嗎?對擔憂健康的空中飛人們來說是個好消息,Rutgers新澤西醫學院的急診醫學系主任教授Lewis Nelson說沒必要擔心。
  • 香港連日錄得微量輻射 人體吸500年等於一次X光
    2011-03-31 14:29:54 | 來源:中新網   中新社香港
  • 香港懲教署引入首部X光掃描器 取代人手檢查直腸
    香港懲教署引入首部X光掃描器 取代人手檢查直腸   香港懲教署7日舉行周年記者會,會後向傳媒展示了全港懲教院所首部X光身體掃描器。  掃描器上月底已於荔枝角收押所投入使用,儀器呈90度三角形,中間嵌入一條軌道和平臺,高處裝有X光探測裝置。「犯人要在平臺上站定,握緊兩邊扶手,準備好之後,開始掃描,他會由一邊慢慢移向另一邊。」懲教署職員介紹說。
  • 香港中文大學研發腦電圖 入大腦皮層尋癲癇病源
    中新社香港四月二日電 (記者 陳伊敏)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今日宣布,在沙田威爾斯親王醫院引入的新監察技術,能深入大腦皮層,找出癲癇症發病源頭,目前已為七十餘名病人,進行了切除手術。  中大醫學院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及外科學系的醫生自二零零六年起,在沙田威爾斯親王醫院利用一種更精密的方法─「顱內腦電圖監察技術」,準確地確認引致癲癇發作的病變源頭。  威爾斯親王醫院已替超過七十名病人進行癲癇手術,當中有三名原本被定為不適合接受手術的病人,應用了顱內腦電圖監察技術,成功找出癲癇病變源頭,並進行手術切除,術後沒有產生後遺症。
  • X光、B超、CT等,哪些檢查最傷身,幾句實話醫生一直想告訴你
    現代醫學診斷疾病,並不是根據患者所說的症狀、體表表現確診,而是要經過一系列科學檢查,然後結合檢查報告做出相關判斷。但是,有不少人在聽到x光檢查、ct檢查時,都會產生抗拒心理,之所以會如此,是因為大家受到了「輻射致癌」的影響!
  • 3d全息投影的報價受哪些因素所影響?
    它的價格受到很多方面的影響,今天小編就介紹一下影響3D全息投影製作價格的因素:3d全息投影1.搭建材料:不同的設備需要採用不同的搭建材料2.投影面積:投影面積越大,總體成本越高,因此需要在設計過程中選擇合適的投影區域。3.投影設備:根據項目需要,選擇合適的投影設備。不同價格的投影機具有不同的流明度和清晰度。4.投影膜:投影膜分為三種類型:全息投影膜,全息紗幕和幻影成像膜,不同的分類對應不同的價格。
  • 醫生讓病人拍X光,不擔心輻射致癌嗎?提醒:或與你認知的不一樣
    去醫院有過檢查史的朋友應該都知道,醫生在診斷病情時會建議患者進行「x光」檢查,通過檢查報告來進一步判斷身體情況。但是民間關於x光的傳言卻有很多,甚至說x光具有一定致癌性。所以當聽到需要照x光時,心裡總是充滿了恐懼。
  • 拍一張胸部CT的輻射量,是一張X光片的70倍
    這些研究表明,暴露於爆炸中的人患癌症的風險略有明顯著增加,其中包括25000名廣島倖存者,其輻射低於50 mSv(毫西弗),這是連續通過3次或更多次CT掃描得到的輻射量。下面我們來看一張CT掃描人體各個部位所產生的輻射當量。
  • 香港化驗所你了解多少?
    對於很多來港做檢測的朋友來說,不管是無創產前檢測還是其他基因檢測,都需要通過化驗所進行檢測。但是,一般而言,香港的化驗所不直接接待客戶,客人都是先預約香港的診所抽取個人DNA樣本,再由診所送至化驗所檢測。
  • 揭60年代香港絕色女星 風韻秒殺四小花旦(圖)
    女星獨霸影壇的局面一直要到60年代末70年代張徹開啟陽剛武俠潮流才逐漸得以扭轉,此前的香港影壇一直是這些美麗女子的天下。  夏夢:金庸的夢中情人原名楊濛,生於上海。夏夢是香港眾口一詞的西施,金庸先生說:「西施怎樣美麗,誰也沒見過,我想她應該像夏夢才名不虛傳。」李翰祥說:「夏夢是中國電影有史以來最漂亮的女演員,氣質不凡,令人沉醉。
  • X光機原理
    X光機的應用已有數十年歷史,X線機的結構和形式,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和使用要求的不同而有很大差別,但其產生X線的原理都是一樣的。下面就讓我們來認識一下X光機的基本結構和原理。。。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76368.htm  X-ray是由倫琴教授在1895年所發現,這種由真空管發出能穿透物體的輻射線,在電磁光譜上能量較可見光強、波長較短、頻率較高。根據X線的產生原理,人們研製出了一整套將電能轉變為X線能的裝置,該裝置是X線機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能根據不同需要產生量和質可隨意控制的X線束。
  • 醫生穿30多斤鉛衣做手術 接受輻射量遠超放射科
    圖/記者劉有志  紅網長沙4月11日訊(瀟湘晨報記者 張瑩 通訊員 梁輝)留守日本福島核電站的維修工人,因為忘我冒險,被稱為「福島50勇士」。在長沙,也有一群「平民英雄」,每天接受輻射的時間超過8小時,穿著30多斤重的鉛衣為患者做手術。4月8日日,湖南省人民醫院微創介入醫學中心,手術室外亮起紅燈,黃色標誌在提醒:「當心電離輻射」。
  • 香港立法會討論引入「紅黃牌」機制規範議員行為
    來源:中新社中新社香港1月12日電香港特區立法會議事規則委員會12日舉行會議,討論「紅黃牌」機制,以規範議員行為。她透露,當日舉行的議事規則委員會會議對引入該機制達成共識,並同意應研究如何修例扣減違規議員薪資。梁美芬希望,本屆立法會能夠完成相關修訂,令日後存心破壞議會進行的議員付出代價,並建立一個漸進式的罰則階梯,提高《議事規則》阻嚇力,還市民一個健康、理性、文明的立法會。(記者 王嘉程)
  • 3d全景是什麼意思?3d全景圖怎麼做的
    3d全景便是如此,它的出現給我們帶來很多以往圖文視頻所不能達到的體驗。3d全景是什麼呢意思?3d全景圖又被很多人稱為三維全景和vr全景,實際上是一種新的展現方式,不同以往的是能夠給人帶來很好的沉浸感,對所展現的空間有一種仿佛身臨其境般的體驗。實際上目前3d全景都是由相機實景拍攝而來的,雖然也有完全使用虛擬技術來搭建完成的,但成本以及效率都要低於前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