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接觸到輻射的知識,最常認知的是核輻射,它對所有生物都具有很大的破壞性,當年廣島和長崎原子彈爆炸就是一個鮮明的例子,雖然核輻射對所有生物有害,但醫學中利用輻射原理髮明出的人體CT掃描儀對於人類的疾病診斷做出了不少貢獻,讓醫生仿佛有了一雙透視眼。那麼,既然CT是具有一定性的輻射,那麼去醫院拍攝CT對我們有壞處嗎?
首先,輻射在一定範圍之內是安全的,科學家對於電離輻射的大部分研究,來自對1945年在廣島和長崎的原子彈爆炸中倖存的人們的長期研究。這些研究表明,暴露於爆炸中的人患癌症的風險略有明顯著增加,其中包括25000名廣島倖存者,其輻射低於50 mSv(毫西弗),這是連續通過3次或更多次CT掃描得到的輻射量。
下面我們來看一張CT掃描人體各個部位所產生的輻射當量。
實際的輻射暴露取決於很多因素,包括設備本身,掃描持續時間,您的大小以及目標組織的敏感性。(資料來源:「放射學和核醫學診斷中的有效劑量:目錄」,放射學(2008年7月),第1卷。248,第254-63頁)
從上面的資料中,我們可以看出,CT掃描儀對人體最大的輻射量是40.7毫西弗,這與核爆炸倖存者所受到的輻射量是一樣的,同時也遠遠低於每人每年最多受到輻射的數值。(人類每年接受輻射量最多為100毫西弗)。所以說CT掃描儀的工作輻射量都我們是沒有危害的,但不能連續,或者掃描接受輻射量超過100毫西弗的標準。
X射線與CT核成像獲得的輻射是電離輻射,高能波長或穿透組織的粒子,可透視人體的內部器官和結構。但電離輻射會損壞DNA,儘管我們體內的細胞會修復大部分損壞的DNA,但有時這些細胞無法成功修復被損壞的DNA,只留下很小的「失修」區域,結果就是DNA突變可能會導致癌症的誘發。
相比於CT,胸部X射線可輻射0.1 毫西弗,而胸部CT可輻射7 毫西弗,是前者的70倍。這還不包括非常常見的後續CT掃描。
其實,我們一直都受到來自於自然界中的小劑量電離輻射的照射,特別是宇宙輻射,(主要來自太陽)和一些放射性氣體,其來自土壤,巖石,水和鈾中鈾的自然分解,以及其它建築材料。雖然我們無時無刻的接收這自然界的輻射,但這些輻射平均每年只有3毫西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