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新星:宇宙中的能量之星

2021-02-22 利維坦

利維坦按:超新星是某些恆星在演化接近末期時經歷的一種劇烈爆炸。爆發中會釋放出大量等離子體,並且持續數周至數年時間,天空中好像突然出現了一顆新的恆星。超新星不同於新星,雖然新星爆發都會令一顆星的光度突然增加,但是程度比較小。超新星爆炸會把恆星的外層拋開,令周圍的空間充滿了及其他元素,這些塵埃和氣體最終會組成星際雲。爆炸所產生的衝擊波也會壓縮附近的星際雲,引致恆星的產生。爆炸的衝擊波會衝擊四周,留下一個超新星遺蹟。蟹狀星雲就是一個著名的例子。


超新星在我們的銀河系中十分罕見,大約每世紀發生2-3次。銀河系中距今最近的一次超新星爆炸為G1.9+0.3超新星,發生於100多年以前。

----

譯/loveandtear

超新星可謂超凡脫俗,舉世無雙。這些璀璨奪目的星光標誌著一顆死亡之星的迸發。超新星的光是如此的奪目,以至於它發射的能量可與太陽一生所產生的能量相提並論,以至於它的騰焰飛芒一時之間可蓋過其周圍所有星系的光芒。最終,幾周或數月之後,璀璨的超新星會慢慢從天空中消逝。這裡展示的圖片則代表了超新星一生輪迴中的不同階段。

超新星為星體爆炸,可產生比一顆新星(多數情況下其存在為肉眼可見的)更多的能量。可依據其外形將這些超新星劃分為II型或II型超新星。它們是行星中最氣勢磅礴的星體現象。1931年,Walter Baade(德國精密天文學家)和Fritz Zwicky(瑞士天文學家)將其命名為超新星(supernova)(對「nova」的變形,意為光)。

當碳-氧白矮星吸收來自伴星的物質時,Ia型超新星就產生了。最終,白矮星上如此大量的累積使其星核達到一個臨界密度,觸發碳氧間不受控制的核聚變反應。加上星體內部溫度的不斷升高,白矮星最終爆炸,並產生一顆超新星。

當一個質量大於太陽的恆星(大約大於8-15個太陽質量)核內部氫燃料和氦燃料都消耗殆盡,而仍擁有足夠的質量和壓力聚合碳元素時,II型超新星就產生了。一旦恆星核質量足夠大時,它便內部坍塌並成為一顆超新星。

超新星在我們的銀河系中十分罕見,大約每世紀發生2-3次。銀河系中距今最近的一次超新星爆炸為G1.9+0.3超新星,發生於100多年以前。大多數的超新星圖片中,超新星殘骸色彩繽紛,令人震驚的圖景是最令人心馳神往的。

1987年,銀河系的伴星系,大麥哲倫星雲產生了一顆超新星。這顆名為1987A超新星距離地球很近,南半球的天文學家便可觀測到。其他星系的超新星現象較銀河系更為常見。


-

「利維坦」(微信號liweitan2014),也就是我本人吳淼(寫詩的時候叫「二十月」)的訂閱號,純粹個人興趣——神經基礎研究、腦科學、詩歌、小說、哲學……亂七八糟的什麼都有。反清新,反心靈雞湯,反一般二逼文藝,反基礎,反本質,不以商業化為目的,也不追求所謂用戶數量,喜歡就來看看,沒準兒能給你些啟示,不喜歡就麻煩你手一哆嗦取消對我的關注。

相關焦點

  • 宇宙中的死亡之星,恆星超新星爆炸後的產物
    宇宙中含有有很多的不同組成部分,像是,恆星、行星以及衛星,星雲等等,那麼這個脈衝星是一種什麼星,這種脈衝星是怎樣形成的,估計很多人都會比較好奇吧。人類最早發現宇宙中存在脈衝星是在1967年,當時英國科學家埃赫維什在十分偶然的情況中,探測到了一種從來沒有被發現的射電輻射,這種輻射的出現很有規律,每過一定的時間都會出現一次脈衝,也就是說每過大約是1.34秒就會出現一次脈衝,科學家就將這種脈衝的輻射源叫做脈衝星。
  • 可以收集超新星爆炸的能量,到達宇宙的盡頭!
    4級文明就是宇宙文明,這個階段的文明,其殖民地已經擴展到整個宇宙,收集星系中數萬億個恆星的能量已經不能滿足其在星系間的任意穿梭,他們將目標投向了更大的能量來源。中子星是部分大質量恆星演化到末期的產物,引力坍縮後形成的體積小、密度極大的星體。它的密度之大相當於將整座珠穆朗瑪峰壓縮為一個直徑為2釐米玻璃球,或是將地球壓縮為直徑約是20米的混合球體。
  • 硬核解說:宇宙中璀璨的明珠——超新星 | 賽先生天文
    超新星並非「超級明星或者新誕生的恆星」,而是代表特定類型恆星演化至壽終正寢那一刻產生的劇烈爆發現象,是恆星死亡時刻的一次「壯觀表演」。這類爆發一般會徹底摧毀恆星,伴隨著極高的能量釋放(每秒輻射的光度相當於100億-1000億顆太陽釋放的總能量之和),因此是宇宙中最為耀眼奪目的天文奇觀之一。
  • 科學家發現了一顆新超新星,其亮度、能量和質量創人類宇宙紀錄
    經過三年多的跟蹤分析,科學家終於揭示了註定要發生的事情:人類見過的最亮、最具活力的超新星。 根據2020年4月13日發表在《自然天文學》上的一篇新論文,這很可能是整個宇宙中質量最大的恆星之一,也許是我們觀察到的恆星中質量最大的恆星。在內部,它保存著所有第一顆超新星的線索:宇宙中第一顆恆星產生的超新星。
  • 超新星簡史,從中國古代到新的「殭屍之星」
    所以,當一個團隊的天體物理學家的加利福尼亞大學聖塔芭芭拉分校天文學家在拉斯維加斯Cumbres天文臺(LCO) ,望遠鏡組成的全球網絡,仔細研究了這顆叫做iPTF14hls,他們驚訝地發現在過去的幾年裡,似乎已經有幾次超新星了,早在1950年代就已經超新星了。它被立即廣泛譽為拒絕死亡的「殭屍之星」,它代表了我們對恆星死亡的理解的最新啟示,這是一個可以追溯到幾個世紀的觀察和好奇的歷史。
  • 藏文科普 | 夜空中最亮的星——超新星
    是大質量恆星在演化末期或某些雙星系統在演化過程中的劇烈爆炸。這種爆炸極其明亮,所發出的輻射能夠照亮其所在的整個星系(超新星最亮時,光度可以是太陽的10億倍以上),是除宇宙形成時的大爆炸之外最劇烈的爆炸。因此,在其出現之初就引起過人類的極大關注,中國古代稱它們為客星。
  • 宇宙中最強的能量是什麼,它的威力有恐怖?
    通俗簡單的答案是:宇宙中最強能量爆發是超新星大爆發和伽馬射線暴。這是單個天體或者宇宙中任何單個的物體所能發出的能量。這種能量除了宇宙大爆炸時所發出的能量。實際上,超新星大爆炸和伽馬射線暴既是一回事又是兩回事。
  • la型超新星為啥會成為幽暗宇宙中最遠的標準燭光?
    在天文學界,宇宙中有許多用於標準燭光的天體,用於測量遙遠天體的距離。其中有一種叫la超新星的標準燭光,那麼這是一種什麼樣的燭光呢?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這就是la超新星。這種超新星爆發的能量可以達到太陽一生能量的總和,甚至幾千億倍,其亮度可以達到絕對星等-19.5左右。
  • la型超新星為啥會成為幽暗宇宙中最遠的標準燭光?
    在天文學界,宇宙中有許多用於標準燭光的天體,用於測量遙遠天體的距離。其中有一種叫la超新星的標準燭光,那麼這是一種什麼樣的燭光呢?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啥叫la超新星?超新星就是宇宙天體由於某種原因突然爆發,巨大能量照亮太空的現象。
  • 如果宇宙是一片星海,超新星就是宇宙生態系統中的「鯨落」
    在百萬年的夜空中,總會不經意間出現那麼一錐星光刺穿穹幕,耀空數月,我們將之稱為超新星爆發。它們大致分為兩種:核心塌縮型超新星(Ⅱ型超新星Type II Supernova)和Ia型超新星(Type IaSupernova)。
  • 超新星:一種超出人類理解力的逆天存在-宇宙,超新星,恆星,黑洞...
    在一瞬間,一整顆恆星都會向內坍塌,形成一個黑洞(或中子星),產生一系列宇宙間密度最大的元素,然後向外爆發,釋放出相當於幾百萬甚至幾十億顆恆星的能量。但並不是所有超新星都是一樣的。超新星可以分為不同的類型,它們由不同類型的恆星產生,爆發的方式各不相同,留下的殘骸也不一樣。超新星大體上可以分I型和II型,每一型又可分為多個子類。
  • 超新星爆發,宇宙中最燦爛的焰火表演,亮度相當於100億顆太陽!
    迄今為止,天文學家觀測到的最大規模的恆星誕生發生於本星系群的R136星團,其中最大的一顆恆星質量相當於太陽的250倍!無數顆恆星散發的燦爛光芒猶如一場規模宏大的「焰火表演」,向我們展示宇宙的瑰麗和神奇。
  • 宇宙中4類令人嘆為觀止的能量爆發,排名第一的毫無爭議~
    今天我們一起來了解宇宙中4類令人嘆為觀止的能量爆發現象。一顆質量至少為太陽8倍的恆星在生命晚期,內核無法再通過核聚變產生足夠的能量而被自身引力壓縮成一個中子星或者黑洞,在這個過程中引力坍縮所釋放的引力勢能以衝擊波的方式向外輻射,造成劇烈爆發同時迅速加熱並驅散恆星外部物質
  • 比超新星劇烈百倍的特超新星,只出現在宇宙初期,我們要如何探索
    在宇宙中,也有著同樣的故事上演。在今天看似劇烈的超新星,它們的「先祖」同樣更加令人震撼!在超新星爆發的背後,除了視覺之美,還有科學之美。超新星在爆發的時候,會經歷一系列複雜的變化,這些變化都是在非常極端的條件下才會發生的,我們在實驗室中很難發現。同時,它們會產生大量比氫和氦重的元素。這些元素改變了整個宇宙的面貌,讓宇宙更加多元化,這也是生物出現的基礎。
  • 如果太陽系是超新星爆炸後形成的,為什麼附近沒有中子星或黑洞?
    宇宙中常見的Ⅱ型超新星和Ⅰa型超新星 超新星的爆發代表著一顆恆星生命的終結,當恆星在生命末期耗盡核心燃料時,核心核聚變就會停止,這樣就會導致核心在引力的作用下發生劇烈的塌縮,短時間內釋放出巨大的引力勢能。能量的集中短時間釋放,就會將恆星除過核心以外的外殼炸毀,形成壯觀的Ⅱ型超新星爆發。
  • 激變變星、Ia型超新星、核坍縮超新星三種天象的本質是不一樣的
    這種發生在白矮星表面的失控熱核反應,所導致的能量釋放過程稱為「新星」。原因是在它爆發前處於非常寧靜或者說是非常黯淡的一個狀態,突然發生核反應了,所以它變的非常明亮,就像在那個位置出現了一顆新的恆星一樣,這是稱為「新星」的原因。在我們中國的古天象記錄裡,這類現象以及跟它類似的這些現象呢,稱為「客星」,它們像客人一樣突然出現了,然後過了一陣又回去了。
  • 暗能量之謎:宇宙中最大的能量庫之謎是否已解決?
    多年來,科學家一直在努力探索暗能量的奧秘,暗能量佔宇宙所有能量的70%以上。最近,來自美國的研究人員根據蘇聯科學家的想法提出了關於其性質的大膽解釋。是否揭示了現代宇宙學最令人興奮的謎團之一?回想一下,這是一種神秘的物質,會加速宇宙的膨脹。根據他們的概念,這都是關於類似於黑洞的奇異物體的。這些天體出生於第一批恆星的死亡,離開了銀河系,並在星際膨脹中消失了。這些奇怪的黑洞雙胞胎使宇宙加速膨脹。作者認為,他們的假設與所有觀察數據都一致。但是,宇宙中最大的能量儲存器的奧秘真的解決了嗎?
  • 除了中子星合併,超新星也能產生金元素
    我們都知道其他的元素是靠這些元素聚變形成的,但是作為宇宙中最穩定的原子,鐵就是這些聚變過程的終點。比鐵還重的原子反而都有裂變的可能,那麼它們又是怎麼來的呢?長期以來,科學家認為這些元素都是在超新星爆發或者是緻密星碰撞事件中被極其驚人的能量促使產生的。
  • 這是宇宙中最壯麗的景色,現在我們就來了解它——超新星
    由於宇宙塵埃的存在,天文學家並無法直接觀測到這次超新星的爆發,據估計,宇宙塵埃也阻礙了我們對每年發生在銀河系外的10億顆超新星中絕大部分的觀測[資料來源:奧登瓦爾德(Odenwald)]。相反,有些超新星是如此明亮,以至於用一組簡單的雙筒望遠鏡就可以看到它們。
  • 宇宙中最強的超新星爆炸,距離地球70億光年,威力令人震撼
    但有些時候是例外的,比如說如果有大質量的恆星爆炸了,那麼爆炸時發生的超新星爆發現象在數萬甚至數十萬光年外,我們仍能看見,這是因為超新星爆發時產生的能量是非常巨大的,不過發生這種事情的概率可以說是微乎其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