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通州東平村 龍遊勝地宜鳳棲

2021-01-18 中國視窗

追江,趕海,到南通;宜居,宜業,在通州。

在江蘇通州的東部,有一個古韻農耕、儒雅水鄉——東社,這裡,「一產與三產互帶互提」的發展模式已然形成,農業項目、文化品牌的優勢凸顯,一批集觀光、旅遊、休閒、修身於一體的特色景點聲名鵲起,「東社生態遊」的品牌效應吸引了眾多人的眼球。

2019年,位於東社鎮最南端、335省道北側的東平村,被江蘇省列為省級特色田園鄉村建設示範村。東平自古就有「龍遊勝地」的美稱:古老的龍遊溝傳說是玉皇大帝為平息百姓爭端,使人間和諧而派一條白龍和青龍由南向北開出的一條界河。從此蜿蜒曲折、波光粼粼的龍遊溝,如一條絲帶鑲嵌在這片綠色的田野上,滋養出淳厚的民風,以及幽靜古樸的風景!

東平,就是這樣一個地方。

安居樂業是精緻東平的代名詞。

如果說,通州是江海平原上的一顆明珠,那麼,東平就是這顆明珠上的亮點。因為,特色田園鄉村的景象正閃亮啟幕。

(省級特色田園鄉村建設示範村效果圖)

這個寂靜的沒有喧譁的村落,廣袤農田一片翠綠,偶而夾雜著的是特種養殖的蝦塘魚池。雖然也有一些家庭作坊,但大家都自覺地維護著這份真樸的寧靜。這裡,祥和的寂靜,沒有被現代的繁華嘈雜所驚擾。夜不閉戶、路不拾遺在這裡不是傳說。村落的各條道路都經過了硬化,平整的道路乾淨整潔。空氣是溼潤的,微風習習,卻不見塵土飛揚。寬大整潔的民居錯落其中,白牆紅瓦或白牆灰瓦,仍不失一份安祥的富足和坦然。

龍遊溝就靜靜地臥在村頭,像是村莊的守護神。整個村莊錯落有致,相得益彰,呈現著江海平原的地域風格與和諧共存的博大智慧。

東平,就是這樣一個地方。

宜居生態是水韻東平的代名詞。

龍遊溝是東平村的標誌。龍遊溝清澈碧透,蜿蜒如練,水天一色,婀娜多姿,令人嚮往。

沿龍遊溝西側的小徑一路往北,就能逐漸進入東平的腹地。日出日落,都能在並不算寬闊的水面上留下印跡。村落的房前屋後、角角落落,都見縫插針地種著時鮮蔬菜和玉米、花生、地瓜等農作物。白色小花的辣椒,淺紫色喇叭花的茄子,玫紫色串花的扁豆,嬌豔黃花的絲瓜、黃瓜、南瓜……它們都在盛開中掛滿果實,體現了村民珍愛土地的深情,更是大自然給勤勞者的豐富饋贈。在田園鄉村快速成型之中,只有這些長勢蓬勃的農作物,才能將這裡與城市區別開來。

自然的生態風貌,真的不需要太多的人工雕琢。水源充足,景色優美,整個村子都流淌著詩意。東平人用真真切切的行動,體現了民眾對生活生產環境的摯愛。

「東海紫氣皆盈澤,平川龍遊本納福。勝似仙境宜居業,地沃草肥碧波湧。」這是詩人德林對「東平勝地」的定義。

東平,就是這樣一個地方。

睿智嫻靜是人文東平的代名詞。

夜幕悄然降臨,萬物宵禁。就連雞鴨狗貓也沉靜下來,細享這份寂靜。走在筆直平整的村道上,仰頭對天,繁星點點,遐想陡然聯翩,詩意在心中湧動。

(省級特色田園鄉村建設示範村效果圖)

現如今的東平,遠遠勝過了曾經記憶中的東平,四五個自然村合併形成了新的村域,原先的草蓬矮屋都已重新裝葺,或平房小院,或樓房別墅,寬敞幽靜,精美典雅。各種果木成林,鬱鬱蔥蔥,層層疊疊,恪守著長幼尊卑的講究戒律。慶幸得很,美麗田園鄉村的進程沒有破壞東平原有的人文風貌。

睿智一般是用來形容一個人的,但用於表現東平也同樣十分恰當。水清、樹綠、路平、院潔,是東平永不褪去的底色;寧靜、閒適、緊張、活力,是東平始終如一的節奏。

每當三千多在外勞務經商的東平人感覺累了的時候,東平這個家永遠都有一種讓他們心靈平和的力量。因為,東平只是不善於表達和炫耀,但內心裡想的和他們在做的比誰都多。東平人把有限的資源,奉獻給了無限的民眾闔家幸福和特色村風傳承。

東平,就是這樣一個地方。

捷速軒昂是活力東平的代名詞。

時近中午,村裡極為寧靜,狗懶洋洋地臥著,雞在若無其事地尋食,幾隻不知名的鳥兒在樹枝間鳴叫。寧靜的田園生活,難忘的兒時記憶!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說的就是東平吧。

(省級特色田園鄉村建設示範村效果圖)

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生態宜居的自然優勢,歷史文化的資源優勢,農耕生活的風貌優勢,串點成線、連線成片、整體提升,打造精緻。撲面而來的田園鄉風,清爽整潔的庭院別墅,鱗次櫛比的康莊大道……變化之大,品質之佳,從細微之處彰顯精緻魅力和青春活力。

當地的民眾相當自豪,因為不久的將來,南通繞城高速會建到村頭,南通新機場也會建在他們的村邊,在龍遊溝與範公堤遺址之間,一條五公裡多的健康步道即將啟動,更多的休閒景觀即將融入村民們的生活。

看似溫婉嫻靜、與世無爭的東平人,理解特色田園鄉村,自然有他們的角度和內涵。

「特色」可以是顯性的,讓人過目不忘;也可以是隱性的,讓人感受深刻;更可以是挖掘塑造的,讓人融入其中。總而言之,特色體現的是東平的吸引力、競爭力。

「田園」可以是鄉村廣袤景觀之上的,是人們追求「詩意棲居」的美好寄託;也可以是人們細微神思之上的,是鄉村空間形態和諧共融的田園意境。

「鄉村」是老百姓的家園、觀光者的嚮往、創業者的樂土。特色是魂、田園是形、鄉村是根。無論是城市反哺鄉村,還是鄉村滋養城市,都能收穫到滿滿的成就感。凹地效應,靠的是磁力,有了磁力,就有了未來,就能海納百川。

從長江之尾到東海之濱,從江海平原到龍遊溝畔,從生態農莊到休閒觀光……東平人以厚積薄發的態勢,跨越式發展的氣魄,積極打造資源凹地,構築起高質量全面小康的戰略「支點」。百畝蘆筍園、數百畝生態養殖、超千畝生態林、數千畝設施果蔬、農產品冷鏈加工物流……厚積就是為了薄發,東平正處於積蓄能量的釋放期、潛在優勢的轉化期、財富效應的爆發期,到這裡興業休養正當其時。未來的東平,到底會是怎樣的一幅景象呢?!

龍遊勝地宜鳳棲。當然,讓優勢更優、特色更特、強項更強,使經濟有特色又有特質、村貌有顏值又有溫度、感受既和諧也有深韻,永遠是東平人不懈的追求。(王海林)

[責任編輯:呂紅玉]

相關焦點

  • 浙江龍遊有名的3個景點,其中1處是龍遊石窟,你去過嗎
    浙江省境內,山水,都很美, 龍遊這個地方也是如此,我想外國遊客對這裡不太了解, 讓我們查一下龍遊最有名的三個景點, 其中一個是龍遊石窟, 你去過嗎?這裡歷史悠久,五代吳越王錢鏐以「丘」與「墓」近義不吉,又據縣邑丘陵起伏如遊龍狀,遂改龍丘為龍遊。
  • 浙江龍遊最有名的3個景點,其中1處是龍遊石窟,你去過嗎
    浙江省境內,山山水水,無不美不勝收,龍遊這個地方也是如此,不過外地遊客估計不太熟悉這邊,下面盤點一下龍遊最有名的3個景點,其中1處就是龍遊石窟,不知道你去過嗎?這裡歷史悠久,五代吳越王錢鏐以「丘」與「墓」近義不吉,又據縣邑丘陵起伏如遊龍狀,遂改龍丘為龍遊。龍遊石窟屬於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說起石窟造像,人們往往會想到洛陽龍門石窟、重慶大足石刻等等,龍遊石窟俗稱為無底塘,也是一處罕見的地下奇觀。
  • 「雙節」長假,龍遊旅遊亮點多多!
    其中重點景區包括龍遊石窟、龍遊民居苑、紅木小鎮、姑蔑城,接待遊客17.08萬人次,同比增長30.25%,門票收入159.38萬元。,「今年黃金周的8天內,龍遊石窟一共接待遊客在1萬人次左右。」   要說國慶假期龍遊哪個景點最火爆?非龍遊紅木小鎮莫屬。
  • 龍遊功
    龍遊功又稱三環功,主要作用在於打通任督二脈,據說對養顏、減肥、健美、強身、強腎,效用顯著。
  • 狐妖小紅娘中的反轉,塗山三姐妹為天降,鳳棲想要改變苦情樹規則
    鳳棲被囚禁  鳳棲是上一代的塗山之主,她也對苦情樹有很深的參悟,並且有了自己的理解。但是現在鳳棲卻被紅紅囚禁在苦情樹中,這其中肯定有隱情,鳳棲認為應該做出改變的不是自己,而是苦情樹,苦情樹在意的是在輪迴之列的人類,還讓續緣的妖陷入了痛苦,但具體的內容還得等作者告知。
  • 海棠也能「龍遊」?
    大自然中總會有神奇的事情發生,比如樹木出現「龍遊大多樹木的枝條都是直的,但是總有些例外的變異會發生,那就是屈曲如遊龍般的「龍遊」型枝條。擁有該類枝型變異的物種也是屈指可數,如「龍遊梅」、「龍爪槐」和「雲龍桑」等。它們的枝條婉若遊龍,飄逸如「香篆」(煙縷,也有人習慣稱此類為香篆型),奇異生趣!這種枝形的變異在「花中貴妃」海棠中同樣存在。
  • 《盜墓筆記》龍遊拍實景 真人漫畫中可看到龍遊石窟
    這幾天,龍遊人陳江帶領了一個20多人的團隊,在龍遊石窟重新演繹了盜墓故事。7月30日,實景拍攝部分已經結束,盜墓劇組將移師杭州繼續綠幕拍攝。真人動漫製作完成後,將會在南派三叔的雜誌上連載。  授權:盜墓真人漫畫在龍遊開拍  憑藉《盜墓筆記》,作者南派三叔也走紅,半年前,南派三叔找到了杭州彌賽文化策劃公司,希望《盜墓筆記》第一本《七星魯王宮》可以拍成真人漫畫。最終這個拍攝計劃由陳江負責。
  • 自駕純玩,跟著我去龍遊看龍遊石窟,紅木小鎮,住生態園
    1/SAY HI N年前去過一次龍遊,只記得石窟裡三根柱子,其他的什麼也想不起來了,趁著最近閒著,組了個隊,三五好友自駕又去了一趟龍遊。這一趟的龍遊行,大致行程如下:第一天去龍遊石窟,再去了年年紅家俱開發的龍天紅木小鎮,入住在清水灣國際酒店。
  • 第九個奇蹟——龍遊石窟
    [帶你去旅行]我很幸運能參觀到浙江和龍遊縣西邊的龍遊石窟。這是中國古代水平最高的地下人工建築之一,也是世界地下空間開發利用的一大奇觀。龍遊石窟是中華民族博大精深的具體體現。龍遊石窟規模宏大,雄偉壯觀,玲瓏剔透。又稱「第九個奇蹟世界」。
  • 音樂無界 「洞」聽龍遊 龍遊石窟國際音樂盛典開幕
    10月14日下午,龍遊石窟國際音樂盛典在他表示,近年來,衢州緊緊圍繞打造「浙江省大花園的核心景區」,積極推進文旅深度融合,大力發展美麗經濟幸福產業,文旅工作有聲有色、亮點紛呈,其中龍遊石窟國際音樂盛典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如今的衢州「更好看」了、「更好聽」了、「更好玩」了,也「更好吃」了。同時,他希望文化和旅遊領域的專家、翹楚,能借石窟國際音樂盛典的契機,為衢州文化和旅遊發展傳經送寶、指點迷津,多提寶貴意見。
  • 龍遊石窟:為何居千年而不變
    命名的原因是,地質工作者在此地,發現了3個似門狀的鬥拱巨巖,呈現3個方向的洞口,像3隻眼睛一般,層次錯落地蓄水成了無底潭,據初步勘察,地下有一萬多平方米的水域面積,深不可測,作為龍遊石窟代表性的原始洞窟,期待著世界的揭秘。
  • 龍遊石窟:曠世奇窟 千古之謎
    網媒行記者走進龍遊石窟  黃河新聞網訊 (記者 裴芬芬) >龍遊石窟,一個在地底沉睡了千年、舉世罕見的浩大地下工程,於1992年6月被發現,2003年12月被國家旅遊局命名為4A級旅遊區,成為衢州市首家4A級景區。
  • 探訪浙江衢州龍遊石窟
    龍遊石窟位於龍遊汽車北站東面1公裡處,是一處在地下沉睡了千年之久的大型地下建築群。在方圓近一平方公裡的範圍內,似有規律地分布了24個大大小小人工開鑿的洞窟,規模宏大,是我國古代水平最高的地下人工建築群之一。
  • 「浙江衢州」龍遊石窟、民居苑、姜席堰……龍遊高鐵自駕兩日遊記
    序言城市每年到了秋末冬初的時候就會襲來霧霾,空氣品質變差,此時我就常常會想著在自然假日舉家到周邊的鄉村去旅行,杭州人選擇去龍遊度周末非常的便利,那裡不僅有好山好水好空氣,也有舌尖上的好味道,龍遊小吃天下聞名,去清肺去樂胃是去龍遊再好不過的理由!這次正好趁著「登山觀塘 .
  • 千古謎窟,龍遊石窟
    千古謎窟,龍遊石窟位於浙江省西部的龍遊,春秋時期是「姑蔑」古國的都城。秦始皇統一中國後在此置縣,至今已有2240年的建縣歷史。1992年在縣城北3公裡的鳳凰山麓有了驚世發現,那就是龍遊石窟群。鳳凰山其實只是個海拔69米的丘陵,一直荒無人煙。50年代山下村民為躲避洪水遷至了山上。村民很快發現山間有眾多深不見底的水潭,均被稱為「無底塘」。
  • 天下迷窟---龍遊石窟遊記
    龍遊地處浙江衢州,一個小縣城,如若不是龍遊石窟,估計知道的人會更少。縣城不大,街道屈指可數,一個小時內可以沿著大街將縣城走個環線。龍遊貌似沒有更多景點,說得上名的就是龍遊石窟。對於龍遊石窟,終極印象是很值得思想卻不值得觀賞。理由是,洞窟內沒有什麼可看,只是向人們提出一些沒有答案的疑問。對於不喜歡考古和研究歷史以及地質的普通遊客而言,不會對石窟的來龍去脈之謎感興趣。
  • 昨夜,龍遊石窟星光燦爛!!
    低垂的夜幕中,在20到40米不等的地底下,一束束經過改造的光影投射到洞頂、牆壁,預示著外星人的神秘字符
  • 龍遊人養不起龍遊石窟
    「但龍遊石窟自身的特性決定了它的保護難題,紅砂巖像泥土一樣不夠堅固,易滲水。由於這類石窟保護在世界上還沒有專門研究過,這是一個世界性難題。」  今年9月,龍遊召開了石窟保護國際會議,計劃將投入一些新技術、新成果,如化學加固技術、碳纖維布加固技術等。針對龍遊石窟風化的現狀,龍遊與中國科學院地球物理研究所、同濟大學、武漢巖土力學研究所等單位,建立了防風化等課題協作關係。
  • 解開龍遊石窟的十大身世之謎
    謎一:龍遊石窟群的開鑿用人多少?用時多長?鑿於何時?       作為龍遊石窟這樣一個浩大的工程,其建造非短時間內所能完成。然而,遍尋當地的縣誌及有關史料,竟然無片字的記載。
  • 通州臺湖、馬駒橋將迎來這些變化
    按照規劃定為,亦莊新城規劃範圍約225平方公裡,其中通州行政轄區範圍內約94平方公裡,包括臺湖高端總部基地、光機電一體化基地、通州物流基地、馬駒橋鎮區、金橋科技產業基地以及京滬高速以東預留的兩個地塊。這些地塊的規劃備受通州人關注,特別是通州的「馬臺組團」的居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