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伯蘭的妻子撒拉真的被埃及法老看中了!多虧亞伯蘭的「神機妙算」。法老給了這位自稱「大舅子」的人無數的金銀財寶、牛羊童僕——就像古今中外大多數的國舅爺一樣,亞伯蘭迅速發財致富而且揚眉吐氣。
紙包不住火。撒拉的身份掩蓋不住。埃及的法老終於知道了這件令人噁心的事情。他把亞伯蘭招來,憤怒的呵斥:你這幹的是什麼事情啊!
當然,亞伯蘭也很委屈:如果他當時不撒這個謊,恐怕自己這把老骨頭早就不知道被哪裡的野狗消化成肥料了!但是,徘徊於曠野中的家族如果不能進入埃及躲避災荒,會全部餓斃荒郊。這個時候,真的暗合了5000年後一個叫做趙傳的人在一首歌中的設問:「生活的壓力與生命的尊嚴哪一個重要?」——如今一些道貌岸然的衛道士似乎還要批判亞伯蘭的所作所為,但是似乎也沒有人能夠替他想出哪怕一個解決這個危機的辦法。忍辱負重也好,投機取巧也罷——說什麼都無所謂了,擔當身前事,合計身後評——只好如此了。
埃及的法老估計覺得這事情太沒面子,於是急急忙忙地驅逐亞伯蘭離開。而且,可能是為了切斷這個記憶的任何一條線索,他已經賜給亞伯蘭的所有財富牛羊童僕,讓他全部帶走!當然,妻子撒拉也被送了回來。
不知道亞伯蘭當時到底是何想法,總之妻子失而復得,但不是走失找到的,而是從法老的龍榻上送回來的——對於所有的人來說,這都是心理上的傷痕吧。這件事情的三個當事人:法老、亞伯蘭和撒拉。都或多或少地受到了傷害。而傷害最重的是誰呢?我的答案是:撒拉。
可憐的紅顏,無論古今、無論中外。多少次,兩國交戰,最終是以一個男人佔有了另一國的某個女人而告終;多少次,兩個家族,為了利於關係的維護,以女人的一生換取這個紐帶的維繫。如今,無論是故意的或是無奈的,撒拉用自己的身體換來了亞伯蘭的生命和財富。
事實上,5000年的風風雨雨中,又有多少同樣的悲傷與無奈在重複地上演呢?
雖有「吃軟飯」之嫌,但畢竟亞伯蘭的家族是比進入埃及的時候壯大繁榮了許多。他們離開埃及,再一次進入了迦南。此時的希伯來人漸漸遷移到伯特利到艾這兩處之間的地方。
伯特利,曾經是亞伯蘭支搭帳篷的營地和設立祭壇的地方,以後慢慢發展為城市。這也是一座英雄的城市,曾經在後來反抗羅馬統治者的瑪喀比大起義中,成為一座據點,終被破城,至今這座曾經在2000多年前繁榮一時的古城的遺址還在,叫做巴亭(Beitin),在耶路撒冷以北18公裡處。
艾,又稱作廢墟,曾經是一座迦南的古城。艾城距離伯特利大約3公裡。大約公元前3000年,這裡已經有人生活,到之後的1000年,這座城市極其繁榮,是迦南的著名城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