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他拉帶著他兒子亞伯蘭……出了迦勒底的吾珥、要往迦南地去」

2020-12-06 撒勒法
希望之光

是「他拉帶著他兒子亞伯蘭……出了迦勒底的吾珥、要往迦南地去

創十一、10、閃的後代記在下面.……24、拿鶴活到二十九歲、生了他拉.31、他拉帶著他兒子亞伯蘭、……出了迦勒底的吾珥、要往迦南地去、他們走到哈蘭就住在那裡。

十一、26、他拉活到七十歲、生了亞伯蘭、…。32、他拉共活了二百零五歲、就死在哈蘭。十二、4……亞伯蘭出哈蘭的時候、年七十五歲。

徒七、4、他就離開迦勒底人之地,住在哈蘭。他父親死了以後,神使他從那裡搬到你們現在所住之地。

他拉有二個我們需要解開:

一、聖經記著是:「他拉帶著他兒子亞伯蘭、……」。而在教會中傳揚的總是亞伯拉罕說服了他拉,以至放棄作偶像的營生,因為傳說(傳揚)他拉是以作偶像為營生,是不認識神的人,故事說:「亞伯拉罕在他父親他拉不在家的日子裡,他把家裡的一大堆偶像打翻在地,等父親他拉回來一看說為什麼是這樣呢,亞伯蘭卻說:「是他們自己大打出手,自己根本無法阻止,以這樣證明偶像是假的,」

今天我要說的是這樣傳揚(傳說)是錯誤的,是沒有根據的,是有害的。因為聖經的家譜告訴了我們,他拉是蒙神所喜悅的人。凡在家譜中有名錄的都是敬畏神的,並得神的喜悅,那麼有一個問題出來了,為什麼聖經總是以亞伯拉罕為榜樣,而沒有他拉為榜樣,並在以後的聖經中很少提到他拉。

這裡我們需要認識一下神的作為(奧秘)。挪亞的兒子閃、含、雅弗,神揀選了閃,他拉的兒子有亞伯蘭、拿鶴、哈蘭,神揀選了亞伯蘭。也就是說沒有他拉就沒有亞伯蘭可供揀選,揀選了亞伯蘭是亞伯蘭最具備了合乎神的心意。正是今天只有在教會中(信了耶穌)的人具備神的揀選一樣。神決不會在教會(信耶穌)以外的人得著揀選。亞伯蘭……、是由他拉帶出了吾耳。正是我們每一個人都有「他拉」一樣的人曾帶領我們。認識了這一點就不難明白他拉的地位。比如戴德生也是當時的他拉之一,帶領了許多的「亞伯蘭」。

亞伯蘭預表了各個時期,各個地方第一蒙召的人,最初建立教會所蒙召的都在亞伯蘭的地位上。為此我們最需要認識亞伯蘭跟隨神,而非跟隨帶領的人。因為跟隨的人需要有信心的不是跟隨曾帶領的人,而是如何認識神的聲音,成為自己進迦南的方向。因為所有帶領的人只能是到哈蘭,不能到迦南。下一問題解答為什麼亞伯拉罕被稱為「信心之父」。

二、亞伯蘭離開吾耳到底是在父親他拉死了以後,還是他拉沒有死,因為他拉是205歲那年死的,而亞伯蘭離開吾耳到哈蘭,隨後又離開了哈蘭,往迦南去,那一年亞伯蘭75歲,他拉是145歲,因此說他拉還在哈蘭生活,並沒有死。可為什麼在「徒七、4說:他拉死了以後神使他搬到了迦南地」。雖然他是拉帶著亞伯蘭一行離開吾耳往迦南去,可是他拉卻住在了哈蘭。他拉住在哈蘭沒有往迦南去,正是摩西死在約旦河東邊沒有進入迦南一樣,他告訴我一件事,真正帶領進入迦南(天國)的是神(基督)不是人,他拉的死是帶領責任的「死」。以摩西的死證實人的帶領必在合適的站點停止(死)。

今天許多肩負帶領使命的人沒有明白這一點,好像自己能將跟隨他的人帶到「迦南」。不願意「死」,這裡的「死」也可以稱為重生,也是迴轉變成「小孩子」的樣,也可以稱為舍己,捨去帶領教導人的使命。就是「來8:11他們不用各人教導自己的鄉鄰和自己的弟兄說:『你該認識主,』因為他們從最小的到至大的,都必認識我」。人一直堅持作帶領的是何等大的重擔阿,為什麼不願意將這重擔卸下交託於主呢,我們總是將「凡勞苦擔重擔的人,可以到我這裡來,我就使你們得安息」太11:28的經文認識到日常生活的重擔,日常生活的擔子,我們有俗話說:「船到橋頭總會直」。是我們用錯了地方。

在以西結十四章20節明白的告訴了我們、雖有挪亞、但以理、約伯在其中,主耶和華說,我指著我的永生起誓,他們連兒帶女都不能救,只能因他們的義救自己的性命。」亞伯蘭沒有停留在哈蘭,能「獨自」前往,這就是信心,又稱為信心之父,就是信神必會帶領。我們不必擔心「他拉」怎樣?要擔心的是我們當怎樣?我們能離開曾帶領我們的「他拉」嗎?有的雖然離開了曾帶領的「他拉」,然而卻又找到了另一位「他拉」。有的找到的「他拉」已經真的死了,不在人間,可有的人還是跟隨了他。凡已經死了的人決不再帶領人進迦南。唯有耶穌是死了卻又復活的才能做到永遠帶領人進天國。

天下人間沒有別的名死而復活。死了的人就是死了,有的自己雖是得救卻也只能救自己,他們連兒帶女都不能救,為此曾經帶領人的要明白,自己要在合適的時候 「死」,聖經又稱為收割。受人帶領的也要明白,讓人「死」是參與收割的人,因為收割的人就是天使(責任),在聖經中也有稱為斷奶的才能吃乾糧。唯有曾帶領的人「死了」,斷奶者才真正的開始,神必使我們走上奔天國之路,正是亞伯蘭的「父親死了以後,神使他(亞伯拉罕)從那裡搬到你們現在所住之地」。

羅得只是情感(欲)跟隨了亞伯拉罕進入了迦南,卻沒有在經歷上進入迦南。今天必定也似有羅得一樣的人在情感上好象「斷了奶」,但卻又吃不得乾糧,和羅得一樣喜歡得眼前平原、滋潤之地。那地卻是靠近所多瑪,雖能坐到了城門中(掌了權柄)其實是滅亡臨近,羅得是因為接待了客旅,才得以生存。正是來13:2不可忘記用愛心接待客旅,因為曾有接待客旅的,不知不覺就接待了天使。羅得接待天使不是受人的教導,也不是跟隨了大眾,而是愛心,在羅得身上體現了「彼前4:8最要緊的是彼此切實相愛,因為愛能遮掩許多的罪。」

相關焦點

  • 猶太人歷史(亞伯蘭重回迦南)
    他把亞伯蘭招來,憤怒的呵斥:你這幹的是什麼事情啊!當然,亞伯蘭也很委屈:如果他當時不撒這個謊,恐怕自己這把老骨頭早就不知道被哪裡的野狗消化成肥料了!但是,徘徊於曠野中的家族如果不能進入埃及躲避災荒,會全部餓斃荒郊。這個時候,真的暗合了5000年後一個叫做趙傳的人在一首歌中的設問:「生活的壓力與生命的尊嚴哪一個重要?」
  • 基督教刊|以色列人分散天下之前,迦南地到底是誰的?
    除了以色列人在埃及430年(出12:40)和猶大被擄到巴比倫70年(代下36:21),他們得地實為1661年。 1.以色列立國神呼召亞伯拉罕離開迦勒底的吾珥,叫他往迦南地建立國家(創12:1-7)。因荒甚大,他們就下埃及去(10節)。後來他們從埃及回去(13:1),神再向他顯現,堅定所應許的約(14-15)。
  • 耶和華丨麥基洗德給亞伯蘭祝福,使所多瑪王的陰謀詭計沒有得逞
    創世紀14章11至12節,四王就把所多瑪和蛾摩拉所有的財物,並一切的糧食都擄掠去了;又把亞伯蘭的侄兒羅得和羅得的財物擄掠去了。當時羅得正住在所多瑪。創世紀14章17至20節,亞伯蘭殺敗基大老瑪和與他同盟的王回來的時候,所多瑪王出來,在沙微谷迎接他;沙微谷就是王谷。
  • 基督教丨摩西帶領以色列民出埃及後,為何沒有把他們帶進迦南美地
    出埃及的那一代以色列民因為對耶和華存有不信的噁心,沒有進到神應許他們的迦南美地!摩西晚年只能站在耶利哥對面的毗斯迦山頂遠眺迦南,卻不能進去(參申34:4)。最後全部倒斃在了曠野的路上,甚至連摩西只能站在毗斯迦山頂遙望那流奶與蜜的迦南美地,想必在他感慨萬千,心中充滿了無限的遺憾!摩西沒有把以色列民帶進神應許給他們列祖的迦南美地,預表律法不能使人得救,但耶和華的律法是聖潔美好的!問題就出在了人的本性、人的罪性和人的不信上。
  • 猶大是耶和華的選民,卻不如一個外邦女子他瑪,實在讓人無語
    猶大的太祖父亞伯蘭娶了同父異母的妹妹撒萊,祖父以撒娶了自己的侄女利百迦,父親雅各娶了舅舅家的兩個表妹,都是從本族娶妻,唯獨猶大娶了外邦迦南女子,猶大的悖逆本性可見一斑!猶大獨自離開父親雅各和眾弟兄,去外邦娶了毫無信心的迦南女子、財主書亞的女兒,離開了耶和華的應許一意孤行準沒好事!猶大之妻共生了三個兒子,長子珥和次子俄南行耶和華看為惡的事,沒有好見證,結果雙雙無子而亡!
  • 看見挪亞赤身裸體的是含,而受咒詛的卻是含的兒子迦南?
    《聖經創世記》第9章關於挪亞酒後赤身裸體有一個令人疑惑之處,為什麼看見挪亞赤身裸體的是含,而受咒詛的卻是含的兒子迦南?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就要認識創世記中宣告咒詛與祝福的模式。「我又要叫你和女人彼此為仇;你的後裔和女人的後裔也彼此為仇。女人的後裔要傷你的頭,你要傷他的腳跟。又對女人說:我必多多加增你懷胎的苦楚,你生產兒女必多受苦楚……又對亞當說:你既聽從妻子的話,吃了我所吩咐你不可吃的那樹上的果子,地必為你的緣故受咒詛。你必終身勞苦,才能從地裡得吃的。地必給你長出荊棘和蒺藜來,你也要吃田間的菜蔬。你必汗流滿面才得餬口,直到你歸了土,因為你是從土而出的。
  • 父親犯錯,兒子受咒詛,迦南及其後代為何一直被神懲罰?
    但是,迦南的父親含,就是挪亞的小兒子,他最先發現父親不得體的狀態,但是他這個時候做了一個錯誤的決定。他先跑去告訴自己的兄弟閃和雅弗,父親如此如此這般這般。閃和雅弗很識趣,他們馬上就去拿來衣服,進帳篷的時候就倒退著進去,完全遵守「非禮勿視」的禮儀。把衣服給挪亞蓋上,因為他們是背著臉的,所以也看不見父親是如何的窘迫。
  • 聖經故事:為何以色列人進迦南後偶像崇拜屢禁不止?
    難道迦南人的神果真有著什麼非凡的魅力嗎?這些都是使人迷惑不解的問題,需要我們去細心地探究,並且還得追根溯源。迦南的多神崇拜及其風俗我們要解開以上這幾個問題,了解迦南地的多神崇拜就是非常必要的了。據考古發現,迦南各族人都信奉多神,他們對大自然的變化的解釋,全託之於眾神的活動。
  • 歷史上的神史摩西,為何不得進入耶和華的應許之地迦南
    猶太民族的領袖神耶和華賦予了摩西最光榮的使命,卻也給他帶來了最嚴酷的懲罰—有生之年不得進入迦南。迦南是耶和華為猶太人選定的聖地,那裡土壤肥沃,物產富饒,是一處生產生活的寶地。摩西接受了神的旨意,解救在埃及受苦的猶太百姓。神告訴摩西,迦南就是猶太人安居的處所,並命令他帶領猶太百姓從埃及遷往迦南。被神選中的民族領袖卻不得進入民族命定的安居之所,這究竟是為什麼呢?摩西究竟犯了什麼錯呢?
  • 【地理在說話】迦南美地 09 黑門山
    西頓人稱這山為西連山,亞摩利人稱為示尼珥山,迦南人稱為西雲山。黑門山是以色列與敘利亞和黎巴嫩的邊界。黑門山是北界早在約3500年前,約書亞帶領以色列人戰勝迦南人時,以此山為北界。此山高聳在以色列北方,成為一道天然的屏障。並給以色列南地帶來水源和甘露。
  • 耶和華丨以色列人為什麼要把迦南七族的人全部趕盡殺絕呢?
    約書亞清楚這將是以色列人終結迦南人和亞衲族人的最後一戰!他率領以色列軍兵揮師北伐,在米倫打響了這場戰役。在進軍迦南的戰役中,他們在成功的喜悅和失敗的淚水中明白了得勝仇敵的秘訣,就是信靠順服耶和華神!只要有耶和華的同在為他們爭戰,即使再強悍的仇敵,也必被以色列軍兵殺敗!
  • 迦南人崇拜的巴力,是什麼樣的偶像?
    導讀基督徒常說的「迦南」,在聖經中是流奶與蜜的豐饒之地,也是偶像文化橫行之地。迦南眾偶像的代表巴力,是什麼樣的存在?它有什麼魅力,讓以色列人這麼容易受誘惑呢?有關迦南宗教的知識相當豐富,這多虧了烏加裡特古城遺址所出土的大量證據。這處遺址距敘利亞的拉塔基亞海港很近,正對著賽普勒斯。
  • 迦勒和約書亞丨流奶與蜜的迦南美地預表著耶穌基督的豐盛
    、妹妹米利暗的協助下,帶領以色列民出離埃及為奴之地!埃及法老王被迫容許以色列民離開為奴之地。埃及王是屬撒但的族類,儘管撒但是世界的王,但神才是萬有的掌管者!在以色民出離埃及回到應許之地的路上,耶和華與他們同在,日間雲柱夜間火柱一路保守他們!過紅海時,摩西舉杖,海水分開,以色列民過紅海如行幹地,法老軍兵追上來,全被海水吞沒。以色列在摩西帶領下進軍迦南,派出十二個探子窺探迦南地:十個對耶和華沒有信心的探子回來報了兇信,以色列民開始長達四十年的曠野飄流!
  • 聖經故事丨他瑪為什麼坐在亭拿路上的伊拿印城門口裝作妓女
    他瑪見示拉已經長大,還沒有娶她為妻,就脫了她作寡婦的衣裳,用帕子蒙著臉,又遮住身體,坐在亭拿路上的伊拿印城門口。創世紀38章17-19節,猶大說:「我從羊群裡取一隻山羊羔(羊羔在這裡預表信徒身體將來要得贖),打發人送來給你」。他瑪說「在未送以先你願意給我一個當頭嗎?」他說:「我給你什麼當頭呢」?他瑪說「你的印,你的帶子和你手裡的杖」。
  • 【剪影】迦南音樂學校15周年慶典 小敏姊妹見證上帝帶領創作《迦南...
    《主啊,你拉著我們的手》。與先前的流行專場、中西結合的民族古典專場相比,本次最大的亮點是《迦南詩選》的作者小敏姊妹來到現場獻唱並分享上帝帶領她創作讚美詩歌的奇妙歷程。此外,往屆的畢業生也特地的從全國各地趕來與母校一同慶祝這個重要日子,向上帝獻上感恩。在音樂會還未開始以先,人們就已經早早地來到會場等候節目的開始。
  • 摩西打發12探子去迦南:好消息與壞消息,你要聽哪個?
    我覺得讀摩西的事蹟,越讀就越羨幕他和神的關係,這也是每日親近神想帶給讀者的信息,我們的信心來自於我們與神的關係;我們若經常親近神,信心很自然就產生;我們若不親近神,信心要從何產生呢?今天就是要看兩種人的信心,為何一組有信心,一組沒有信心,而且處在同樣的大環境下,為何大多數人會沒有信心?只有少數人有對耶和華神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