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電 同步輻射光源被稱作「前沿科研的眼睛」,「合肥先進光源」是我國籌劃建設的國際最先進低能區第四代同步輻射光源。11月20日到21日,「合肥先進光源」物理方案國際評審會在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舉行,國際專家組對設計方案和性能指標等給予高度評價。
在國家發改委和科技部去年初批覆的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建設方案中,要求集中布局和規劃建設重大科技基礎設施。中科院與安徽省聯合印發實施方案,明確提出「合肥先進光源」集群的規劃建設。
11月20日到21日,來自法國、義大利、日本、瑞典、瑞士、巴西和我國的20多位國際同步輻射研究領域知名學者,參加了「合肥先進光源」物理方案國際評審會。評審會上,國際專家對「合肥先進光源」當前的物理設計工作給予充分肯定,認為儲存環磁聚焦結構等核心部件的設計非常出色,評價超低束流發射度指標達到了當前國際中低能量衍射極限儲存環設計的極值,並一致認為初步遴選的首批建設光束線站是合理的。
據了解,籌劃建設的「合肥先進光源」波譜覆蓋中紅外至中軟X射線波段,是擁有最高亮度、世界上領先的全輻射譜段空間相干性的衍射極限光源。依託先進光源,將擴展建設先進的低能區自由電子雷射裝置以及世界唯一的太赫茲儲存環光源。從而共同構成「合肥先進光源」集群,成為國際上在低能區最領先的光源中心,面向國內外頂尖科學家開放,為量子信息、能源與環境、生命科學等領域前沿研究提供公共平臺。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國家同步輻射實驗室主任陸亞林介紹,「合肥先進光源」項目的預研將持續到明年底,邀請海內外權威學者充分論證。(徐海濤)
《中國科學報》 (2018-11-22 第1版 要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