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先進光源用戶需求與線站規劃(視頻)研討會圓滿舉行

2020-12-06 中國科大新聞網

2020年合肥先進光源用戶需求與線站規劃(視頻)研討會於2月27日至3月4日順利舉行。本次研討會由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國家同步輻射實驗室主辦,分為九個分會,圍繞譜學、成像、散射等先進實驗方法與技術,探討合肥先進光源(英文名稱Hefei Advanced Light Facility,簡稱HALF)在物理、化學、材料、能源、地質、環境、生命、健康以及工業等領域的潛在應用。

疫情當下,線上攜手

國家同步輻射實驗室一直秉承「用戶為先」的理念,HALF即寓意著合肥先進光源由裝置和用戶共同組成,兩者缺一不可,實驗室致力於衍射極限光源建設的同時,全程積極邀請用戶參建和共享。在過去的幾年中,通過20多次的研討和凝練,初步形成了第一期光束線和實驗站的建議方案。

為進一步凝練HALF科學目標,聚焦低能區先進實驗技術解決相關領域重大科學問題的前瞻性、必要性及可行性,深入徵集用戶科學需求和對HALF線站建設意向,進一步深化和確立第一期建議方案,國家同步輻射實驗室原擬於2月中旬在合肥召開「合肥先進光源(HALF)用戶需求與線站規劃研討會」。

疫情突發,阻隔了人們相見,但不應阻擋HALF規劃的步伐。實驗室決定首次嘗試以網絡視頻會議形式召開研討會,讓用戶足不出戶,共聚網絡平臺、共商發展大計,獲得了廣大用戶的熱烈響應。

經過緊鑼密鼓的籌備,研討會九場分會共有來自國內外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事業、醫療機構等200餘家單位的1600多位代表參會,參會人次超過2000,遠超線下會議的規模。此次會議最大程度集聚了相關領域的專家及用戶,成為HALF規劃提出至今,涉及領域最廣、參與人員最多的一次用戶需求研討會。

會議採用大會特邀報告、用戶報告、視頻研討、會議聊天室問答、分領域微信群等多種形式,充分發揮了網絡會議的方便快捷和形式靈活的優勢,針對各研究領域的需求對HALF實驗線站的規划進行了充分研討,對HALF未來的發展進行了深入的探討與思考。

專業研討,百家爭鳴

會議開幕式由實驗室主任封東來教授主持,並做開場報告。封東來對各位專家和用戶的積極參與表示了熱烈歡迎,向參會代表介紹了HALF建設的意義、緊迫性和重要性,以及當前關鍵技術預研的進展情況,希望各位專家與用戶積極建言獻策,共同建設能夠滿足國家重大需求的同步輻射裝置。

在前八個不同領域分會場,國家同步輻射實驗室的各位線站規劃負責人根據此前多次與專家和用戶研討後總結出的用戶需求與技術發展方向,介紹了該領域線站的初步建設規劃和關鍵技術參數指標。

各分會場均特別邀請國內外相關領域一線專家做精彩報告。103位不同領域的專家分別介紹及展望了如何利用先進的同步輻射低能區光源及實驗技術推動各自領域的前沿研究,充分肯定了HALF建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對HALF線站需要滿足的重大需求和技術指標表達了殷切期待並提出了很多具體要求。

其中,中國科學院物理所丁洪研究員、周興江研究員,牛津大學陳宇林教授,復旦大學吳義政教授,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田長麟教授,加拿大光源王建教授、南京大學陸現彩教授、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董宇輝研究員,中科院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門永鋒研究員,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李泓研究員,清華大學張躍鋼教授,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俞書宏院士,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楊學明院士,上海交通大學齊飛教授等分別擔任各分會主席,各分會專家們暢所欲言,科技前沿與四代光源碰撞,靈感火花時有出現。

為更充分地聽取用戶意見,本次會議還專門設立一個全開放、不限定主題的分會,徵集其它緊迫的線站需求或二期線站的建議。封東來擔任本場分會主席,與實驗室負責線站規劃的全體同事一起,認真聽取專家和用戶對HALF線站規劃的需求並開展熱烈討論。參會專家們踴躍發言,提供了很多新的思路和契機,充分表達了對HALF建設的期待。

在報告和各種形式的討論中,眾多專家和用戶充分發表和交流意見,對HALF各線站的總體規劃表示肯定,認為其具有推動和解決前沿科學、國民經濟和國家需求等諸多方面關鍵問題的能力,同時也提出了寶貴的建議和意見。參會代表紛紛對本次研討會在特殊時期以特殊形式召開表示驚喜,讚揚了合肥先進光源開放式的建設理念與時俱進。視頻研討會打破了時空的限制,減免了人員的舟車勞頓,讓大家以更加便利、快捷的方式,展開更加深入的討論,會議效果顯著。

在最後的會議總結中,封東來向本次研討會的參會者表示感謝,希望在後續的線站規劃和設計過程中,繼續與各位專家和用戶攜手,充分發揮合肥先進光源的潛力,讓HALF真正成為大家的裝置,共同實現大家的夢想!

敢於創新,共同圓夢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校長包信和院士作為化學與催化領域分會的用戶代表,在會議上做了發言。他指出,同步輻射作為重要的大科學裝置,需要精益求精,用戶的建議對於裝置的規劃和未來的發展有著非常重大的意義。用戶提需求是對創新的追求,不怕提,怕不提,鼓勵各位用戶貢獻新的想法,大家共同討論,讓新光源更有生命力。希望國家同步輻射實驗室要認真聽取用戶的需求,積極探討規劃線站建設,不要輕易說不行,也不要簡單看國外有沒有,要敢於挑戰、敢於創新、敢於走在前面去引領,爭取將HALF建成世界領先、有特色的新光源。


中國科大國家同步輻射實驗室

相關焦點

  • 上海光源二期光束線站研討會召開
    6月28日至30日,中國科學院上海應用物理研究所、上海光源國家科學中心(籌)在江蘇常熟召開了上海光源二期光束線站研討會,邀請國內相關專家研討同步輻射發展趨勢及用戶需求,對上海光源二期光束線站總體規劃、線站科學目標及主要技術指標等提出意見和建議。
  • 合肥光源:中國人自己的先進光源
    合肥光源的真空紫外波段可用於許多研究,例如讓人們認識超導等先進材料以及蛋白質的性質和功能;X射線波段可用於蛋白質、凝聚態物質的晶體結構研究。」陸亞林告訴記者,「隨著科技成果的轉化,一些同步輻射技術已逐漸改變著人們的生活。」
  • 北京先進光源材料科學用戶研討會在高能所召開
    北京先進光源材料科學用戶研討會於4月17日在高能所召開,來自物理所、化學所、山西煤化所、半導體所、力學所、高能所等研究單位的專家,以及科學院基礎局有關領導參加了會議。高能所姜曉明副所長向與會專家學者報告了北京綜合研究中心及北京先進光源的初步設計方案。
  • 科學網—「合肥先進光源」設計方案獲國際專家組肯定
    新華社電 同步輻射光源被稱作「前沿科研的眼睛」,「合肥先進光源」是我國籌劃建設的國際最先進低能區第四代同步輻射光源。
  • 合肥先進光源預研項目總體工藝測試會順利召開
    中科院一直在積極推動合肥先進光源的立項,省、市也給予了極大支持。合肥先進光源預研項目針對合肥先進光源的關鍵技術和整體方案進行預研工作,為項目十四五立項做好充分準備。她指出,合肥先進光源預研項目是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支持的第一個項目,為合肥大科學裝置集群和集中區的建設建立了很好的開端。她並表示希望通過先進光源預研項目提升地方相關產業的現有技術水平。
  • 首屆合肥先進光源科創產業融合發展論壇成功舉辦
    我校副校長羅喜勝、安徽省發改委科學中心處處長朱的娥、安徽省財政廳教科文衛處副處長項立安,以及合肥、馬鞍山、銅陵、蕪湖等市發改委,中科大先進技術研究院、發展規劃處、科技成果轉移轉化辦公室等相關領導出席會議。
  • 世界頂尖專家研討先進光源建設
    11月9日至10日,2017相干光源和科學國際研討會在中科大國家同步輻射實驗室舉行。美國ALS、瑞士MAX IV、法國Soleil、英國DIAMOND等世界先進光源的負責人和頂尖技術專家,圍繞衍射極限儲存環物理及關鍵技術進展、基於衍射極限儲存環光源高亮度及相干性的新實驗方法等開展學術交流和研討。  本次研討會由中科大國家同步輻射實驗室主辦。
  • 國家同步輻射實驗室組織召開「合肥先進光源預研工程」中期評估會
    4月1日,國家同步輻射實驗室組織召開「合肥先進光源預研工程」中期評估會。來自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中國科學院上海高等研究院、中國科學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中國科學院長春光學精密機械與物理研究所以及中國科學院上海微系統與信息技術研究所的各技術方向17位同行專家參加了會議。
  • 合肥先進光源園區規劃及預研項目推進會在合肥市高新區召開
    9月28日上午,中國科學院條件保障與財務局副局長鄭曉年,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副校長朱長飛、副校長王曉平等一行,與合肥市高新區管委會主任宋道軍及建發局、科技局、經貿局主要負責人,圍繞合肥先進光源園區規劃及推進合肥先進光源預研項目等有關事宜
  • 「點亮」探尋微觀世界之眸 ——國家同步輻射實驗室的「光源夢」
    「我們要建世界上最先進的第四代光源,為我國科學和產業創新『擦亮眼睛』。」國家同步輻射實驗室主任封東來立志要與同事們一道建成亞洲首個第四代低能區光源——合肥先進光源,從而實現我國先進同步輻射光源的全能區覆蓋。追求「光源夢」的腳步,永不停息。
  • 合肥先進光源預研工程首次監理會召開2018-06-28
    6月20日,中國國際工程諮詢公司受中國科學院條件保障與財務局委託,對合肥先進光源預研工程舉行首次監理。 本次監理會由中國國際工程諮詢公司高技術業務部副主任陶黎敏主持。監理專家組由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金鐸研究員、高能物理研究所張闖研究員、國家天文臺李頎研究員、近代物理研究所原有進研究員以及上海應用物理研究所冷用斌研究員等組成。
  • ...點亮」探尋微觀世界之眸 ——國家同步輻射實驗室的「光源夢」
    合肥先進光源設計圖「整個園區宛如一隻觀察微觀世界的『眼睛』,這個設計太讓人震撼了!」在合肥先進光源規劃設計圖前,參觀者無不讚嘆。「不同的科學門類需要不同波段的同步輻射光源,需要建立不同的實驗站。」光束線和實驗站建設中,盛六四和其他建設者一樣,一切從零開始學習,自己設計,還得常去加工廠共同討論工藝,自己安裝、調試,有時候甚至親自製作一些特殊零部件。「剛開始,沒有計算機,我們就自己畫圖,業內叫『爬圖板』。」盛六四說,他在一期、二期工程光束線和實驗站建設過程中,所畫圖紙近萬張,自主設計的設備儀器價值達幾千萬元。
  • 揭秘我國大科學裝置——南方先進光源
    :「發達國家都是有好幾個同步輻射光源,因為用戶需求很多。據研究,我國至少需要建五個同步輻射光源。」 目前,我國在北京、上海、合肥已建有三個同步輻射光源。據中科院高能所東莞分部副主任王生介紹,眼下粵港澳地區的用戶主要是到上海光源申請機時,能申請到的機時有限。「一帶一路」沿線的東南亞國家的部分用戶,則是到臺灣光源申請機時。
  • 合肥啟動先進光源預研項目 將建世界低能區最領先的光源
    (資料照片)   11月9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國家同步輻射實驗室發布消息,經11月3日安徽省政府常務會議通過,合肥先進光源預研項目正式啟動。合肥先進光源(HALS)是世界低能區最領先的第四代同步輻射光源,其規劃建設是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的核心內容,將完善我國光源能區的合理布局、引領同步輻射及光子科學技術的發展。
  • 合肥的第四代同步輻射光源,何以稱為國際最先進?
    ,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正籌建國際上最先進的低能區第四代同步輻射光源。 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被稱為一代光源,合肥國家同步輻射實驗室被稱為二代光源,上海光源被稱為三代光源。現在要建的就是四代光源。其中一個主要升級的性能就是亮度,就是更快看清微觀世界。 不僅合肥要建,北京,上海都要建。一言以蔽之:現在咱有錢了,任性。當然這是個玩笑,其實三個要建的也是各有專長。國家在做規劃時也不希望重複做同樣的東西,搞粗放型擴張,希望各擅勝場。
  • 上海光源二期首條光束線站出光
    《解放日報》報導 11月2日凌晨4時,上海光源二期首條光束線站順利出光。幾天前,在李政道研究所第一次國際諮詢委員會上,日本理論物理學家Yana Gida確認出任該所教授。半個月前,華虹集團六廠的首批12英寸矽片進入工藝機臺,開始28納米晶片產品的製造流程。
  • 33位專家齊聚東莞支招南方先進光源建設
    為推動南方先進光源的前期準備工作,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於今年年中成立了南方先進光源指導委員會,委員主要是聘請由國內代表性的用戶與從事同步輻射相關研究的專家和代表性的用戶組成。,按領域組織專家小組,全面系統調研南方先進光源的用戶需求。
  • 合肥光源將領先世界低能區光源
    昨日,我國科學技術大學國家同步輻射試驗室發布音訊,經十一月三日安徽省政府常務會議通過,合肥先進光源預研項目正式建議。  合肥先進光源(HALS)是世界低能區最搶先的第四代同步輻射光源,其規劃締造是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的中心內容,將完善我國光源能區的合理布局、引領同步輻射及光子科學技術的翻開。      九月七日,安徽省委、省政府和中科院一同印發《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施行計劃(2017-2020年)》,明確提出合肥先進光源及相應先進光源集群規劃締造。
  • 合肥國家科學中心籌建國際最先進低能區同步輻射光源
    新華社合肥11月10日電(記者 徐海濤)記者從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獲悉,在成功建設運行我國第一臺專用同步輻射光源的基礎上,該中心正籌建國際上最先進的低能區第四代同步輻射光源。日前,該光源預研方案已通過專家論證並正式啟動。
  • 未來南方先進光源如何建?三十餘位行業專家獻計獻策
    為推動南方先進光源的前期準備工作,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於今年成立了南方先進光源指導委員會,委員由國內代表性的用戶與從事同步輻射相關研究的專家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