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編輯:杜宇
5月29日是A股5月的最後一個交易日,三大股指整體小幅震蕩,創業板指表現亮眼,截至當天收盤上漲1.54%。回顧5月以來的A股行情,外圍市場不確定因素比較多,A股依然頂住了壓力,穩步運行,月線數據顯示,整個5月滬指僅僅下跌了0.27,這也讓不少投資者對6月的行情有了更多期待。
北向資金「瘋狂掃貨」
回顧市場,5月28日,滬深盤中呈現衝高回落的走勢,行業板塊漲跌各半,值得注意的是,當日北上資金的逆勢買入帶動了市場情緒。截至5月28日收盤,北向資金合計流入超53億元。
5月29日,在臨近尾盤的時候,北上資金突然瘋狂湧入A股市場,最多時兩市淨買入金額超過172億,這種行情只有在A股納入國際指數時才能見到,平時極為罕見。最終,北上資金合計淨流入超50億元。
這其中,寧波熱電、海大集團、世紀華通個股等都遭遇巨大買盤。從行業來看,金融股被集體買入,杭州銀行、天風證券、中國銀行、中國等個股皆在集合競價階段被大幅拉升;此外,部分消費和醫藥等也受到了追捧。
數據顯示,北上資金(25~29日)淨買入152.45億元,刷新近六周淨流入金額,相比上周淨流入額幾乎翻倍,已連續十周呈淨流入趨勢。其中滬股通淨買入77.86億元,深股通淨買入74.58億元。
有什麼利好消息嗎?分析人士認為,極有可能是外資調倉。以往也有過月末調倉的情況出現。在外資調倉的時候,通常也會出現部分個股尾盤瘋漲,另一部分個股被砸的情況。那麼,為何外資會在此刻調倉呢?MSCI於5月13日對部分指數的成分股進行了調整。其中,MSCI中國A股指數新增45隻A股標的,市值最大的三隻個股為中公教育(002607)、中國銀河(601881)和世紀華通(002602),同時剔除34隻A股標的。上述調整於2020年5月29日收盤後生效。從以往的情況來看,外資尾盤異動並不足以改變市場的運行軌跡。
5月23日,富時羅素公布其第一階段第四批次納入A股的名單,此次僅新納入兩隻A股股票,未剔除A股股票。新納入的兩隻股票為浙商銀行和渝農商行。此次指數調整將於6月19日收盤或6月22日開盤生效。生效後,A股在富時羅素全球股票指數系列中的納入因子將從17.5%升至25%。
1個月83股創歷史新高
據券商中國報導,整個5月已有83股創下歷史新高,其中16股年內股價已翻倍,英科醫療更是大漲428.03%,83股平均漲幅高達75%。
食品飲料和醫藥生物板塊成為牛股集中營。83隻創下歷史新高的股票中,有29隻股票來自醫藥生物行業,14隻來自食品飲料行業,此兩個行業牛股佔比高達52%。
貴州茅臺總市值已經漲至1.72萬億,五糧液升至5752億,邁瑞醫療則達到了3389億,長春高新和智飛生物總市值均超1300億,山西汾酒突破千億大關,康泰生物距離千億市值僅一步之遙,多達六成私募認為消費板塊在當前已嚴重高估,部分熱門消費股已不具備投資價值。
私享基金總經理陳建德表示,從行業發展角度來看,醫藥與消費無疑是很具有發展前景的兩大行業,都大概率有望中長期保持中等增長速度。從行業盈利水平來看,好的消費股和醫藥股的淨資產收益率總體較高,很多都有20%及以上的淨資產收益率。
25股獲北向資金加倉
資金流向上,創新高股25~29日主力資金合計淨流入4.91億元,其中,主力資金淨流入的有40隻,淨流入資金居前的有中國國旅、藍帆醫療、青島啤酒等,淨流入資金分別為4.63億元、3.23億元、1.80億元;主力資金淨流出的有28隻,淨流出資金較多的有華蘭生物、安科生物、克明面業等,淨流出資金分別為4.14億元、2.36億元、2.17億元。
北向資金動向方面,股價創新高股中,有25股本周獲北上資金加倉,加倉幅度最大的是康泰生物,陸股通最新持有1681.25萬股,環比上周持股量增加21.00%,持股量增幅居前的還有安科生物、德賽西威、聯美控股等,分別增加17.27%、14.91%、13.29%;遭陸股通減倉的有18隻,減倉幅度居前的有帝歐家居、藥石科技、恆順醋業等,減倉幅度分別為30.64%、16.79%、8.90%。
針對未來的A股行情,前海開源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執行總經理楊德龍表示:A股市場呈現出結構性的特點,前期建議大家重點關注的白酒、食品飲料、醫藥等消費白馬股異軍崛起,走出了獨立行情,而代表行情風向標的券商股依然表現低迷,這說明現在市場還不具備發動大行情的條件。因此,在市場震蕩築底的過程中,投資者要保持信心和耐心:對A股市場長期的走勢要有信心,大跌的可能性不大,但對於市場調整的時間要有耐心。在市場震蕩調整的過程中,堅持價值投資理念,做好公司的股東,才能夠從容應對市場的波動。」
巨豐投顧認為A股反彈進入強壓力區域後,市場連續縮量盤整。上周五A股短線已經破位。既然市場已破位,我們需要做的是把握好高拋機會。周四早盤A股分化,金融股助滬指衝高,但科技股持續調整,市場信心缺失,反而加劇調整;午後科技股反彈,市場止跌回升,連續調整後,短線低點或已探明。周五,A股超跌反彈,周四護盤的金融股逆市回調。國資改革主題近期表現活躍,有接力科技股成為市場主線的可能,後市可以繼續關注。
源達:整體來看,指數目前出現止跌企穩,從北上資金先知先覺的邏輯上看是有一定利好作用的。綜合來看,後期市場有望繼續上攻,存在反彈的機會。熱點來看,可以關注近期持續調整的科技主線,一旦有資金關注有望帶來一波行情,操作上謹慎追高。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券商中國、都市快報、證券時報、新浪財經)
(每經App登載此文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或者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每日經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