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元證券賀茂飛:多重因素催化下,國內功率半導體賽道進入黃金髮展期

2020-12-04 愛集微APP

集微網消息 行業周知,功率半導體用於所有電力電子領域,市場成熟穩定且增速緩慢。不過,隨著新能源汽車、可再生能源發電、變頻家電等新興行業的快速發展,將會帶來的巨大的市場需求。根據國元證券測算,2025年國內新能源汽車、充電樁、光伏和風電四個領域的功率半導體市場純增量規模預計達200億元。

目前,國內功率半導體市場自給率偏低,中高端功率MOSFET和IGBT自給率不足10%,國產替代空間巨大。從在研項目和產品布局看,國內廠商開始向價值量更高的中高端產品轉型,通過提升性能和降低成本推動晶片向集成化、小型化發展。從技術迭代角度來看,功率半導體不需要追趕摩爾定律,倚重製程工藝、封裝設計和新材料迭代,整體趨向集成化、模塊化。

在市場需求、政策、人才、資金和技術多因素催化下,國內功率半導體行業未來3-5年有望進入黃金髮展期。無論是從技術追趕難度、產業化布局進度、外部因素衝擊等多角度分析,功率半導體都是未來可預見的國產替代進度最快的細分領域之一。

為了讓投資者更充分了解目前國內功率半導體的發展情況以及投資思路,11月26日(周四)13:00,集微網邀請到了國元證券電子首席分析師賀茂飛做客第二十二期「開講」,帶來以《功率半導體賽道分析》為主題的精彩演講,與集微直播間的觀眾分享講解功率半導體的投資邏輯,受到眾多行業人士和投資者的關注。

點擊這裡觀看回放!

千億賽道,成熟市場疊加新興純增量市場

近年來,功率半導體的應用領域已從工業控制和消費電子拓展至新能源、智能電網、變頻家電等新市場,市場規模呈現穩健增長態勢。根據IHS Markit數據顯示,2018年全球功率器件市場規模約為391億美元,預計至 2021年增長至441億美元。

目前,國內功率半導體產業鏈正在日趨完善,中國作為全球最大的功率半導體消費國,2018年市場需求規模達到138億美元,佔全球需求比例達 35%,2021年市場規模有望達到159億美元。

根據Omdia數據顯示,功率半導體細分市場中功率IC佔比超過50%,預計未來增速為6.6%;分立器件佔比約35%,增速為2.2%;模組佔比15%,增速為5.4%。

在功率器件及模組市場中,MOSFET、IGBT和雙極電晶體是最主要的三個細分市場,合計佔比超過90%。其中隨著新應用的推動,MOSFET和IGBT發展迅速。我國MOSFET和IGBT行業增速遠高於世界水平。全球功率MOSFET市場增速為7.6%,中國增速為15%;全球IGBT市場增速為8.9%,中國增速為 14%。

國元證券首席分析師賀茂飛表示,功率半導體用於所有電力電子領域,市場成熟穩定且增速緩慢。而隨著新興領域如新能源汽車、可再生能源發電、變頻家電等的快速發展,將會帶來的巨大需求需求。

根據Yole預測,目前使用功率半導體最主要的兩個領域是新能源車和工業,2023年新能源車領域IGBT和MOSFET市場空間有望達到37億美元,工業領域為25億美元。

賀茂飛認為,得益於工業自動化中伺服電機變頻器,可再生能源光伏逆變器和風電變流器,以及電動汽車電動機用逆變器及充電樁相關設施的蓬勃發展,汽車和工業市場將成為功率半導體行業增速最快的兩個領域,年複合增長率將達到8.2%和3.8%。

從純增量市場規模來看,國元證券主要測算了國內新能源汽車、充電樁、光伏和風電四個領域中應用功率半導體市場空間。其一是新能源汽車領域市場需求到2025年約160億元,2030年約275億元。其二是公共直流充電樁領域2020-2025年累計市場需求約140億元,2025-2030年累計需求約400億元。其三是光伏領域2020-2025年累計市場需求約50億元,隨政策調整有望進一步增長。其四是風電領域2020-2024年累計市場需求約30億元。整體看,國內功率半導體市場2025年四個領域提供純增量規模預計達200億元。

功率半導體產業發展三大趨勢

從產業發展來看,賀茂飛認為功率半導體產業主要有三大發展趨勢。首先,功率半導體不需要追趕摩爾定律,倚重製程工藝、封裝設計和新材料迭代,整體趨向集成化、模塊化。

功率半導體的核心環節不在於設計,而是在於材料選擇、晶圓製造、封裝和模組集成。鑑於功率半導體的長壽命、高穩定性特點,設計環節難點更多的是需要結合材料的物理化學性質對單個器件進行參數設計、調整和性能改良。功率器件設計環節的核心技術壁壘在基於系統know-how能力為客戶開發定製化產品。

在製造環節,功率分立器件前道加工價值佔比40%以上,製造難點在於晶圓減薄、溝槽工藝、應力控制、高劑量離子注入和雷射退火等。而封裝環節可分為分立器件封裝和模塊封裝,由於功率器件對可靠性要求非常高,需採用特殊設計和材料,後道加工價值量佔比達35%以上,遠高於普通數字邏輯晶片的10%。

賀茂飛表示,提升性能和降低成本推動晶片向集成化、小型化發展。根據Omdia預測,2020-2024年分立器件市場增速為2.2%,而功率模塊市場增速為5.4%。新興市場使中高端產品如IGBT和功率MOSFET 需求變大。根據WSTS數據統計,全球功率MOSFET增速為7.6%,IGBT為8.9%。目前,根據在研項目和產品布局看,國內企業開始向價值量更高的中高端產品轉型。

其次,新能源、5G等新興應用加速第三代半導體材料產業化需求,我國市場空間巨大且有望在該領域快速縮短和海外龍頭差距。

隨著以SiC和GaN為代表的寬禁帶半導體材料製備、製造工藝與器件物理的迅速發展,SiC和Si on-GaN電力電子器件逐漸成為功率半導體器件的重要發展領域。當前,矽基半導體材料在其材料特性下已接近物理極限,第三代化合物半導體材料已快速進入產業化進程。

目前,在SiC器件領域,海外公司實力領先,國內自給率較低。Cree、英飛凌和Rohm三家公司佔據了近全球碳化矽市場約70%的份額,而全球碳化矽晶圓市場幾乎由Cree一家主導整個SiC產業。我國碳化矽產業鏈已初具規模,是國際上為數不多可在各環節均緊隨國際先進水平的國家,具備碳化矽產業化基礎。比較難做的SiC晶片,國內企業有天科合達、山東天嶽,器件企業有士蘭微、三安集成等。

而在GaN領域,國內企業在襯底外延和設計製造領域都逐漸開始涉足,如GaN襯底製造廠蘇州納維、東莞中鎵;GaN外延製備商蘇州晶湛;GaN-on-Si製造企業英諾賽科、賽微電子;GaN 晶圓代工企業海特高新; IDM企業三安集成、安世半導體。

同時,受下遊新能源車、5G、快充等新興市場需求以及潛在的矽材替換市場驅動,目前深入研究和產業化方向以SiC和GaN為主,國內市場空間巨大。另外,第三代半導體核心難點在材料製備,其他環節可實現國產化程度非常高,加之國家在政策和資金方面大力支持。

賀茂飛認為該行業技術追趕速度更快、門檻準入較低、國產化程度更高,中長期給國內功率半導體企業、襯底材料供應商帶來更多發展空間確定性更強。

其三是,IDM模式更適合功率半導體行業,代工可以提供產能、工藝技術補充海外功率半導體龍頭企業都採用IDM模式,國內功率半導體行業商業模式以IDM為主,設計+代工為輔。

目前,國內IDM企業(如士蘭微)和代工企業(如中芯紹興)都在積極擴充產能和升級產線,從4/6寸升級到6/8寸甚至更高,整體追趕國際主流水平。產能擴充可以認為公司技術儲備和產品性能已經達到國際同類產品水平,後續通過開拓客戶和搶佔市場份額實現營收增長。

IDM與代工並行符合國內行業格局現狀,雙模式運行並不衝突,有效利用我國產能資源,實現優勢互補。IDM模式可以提高產品毛利並建立技術壁壘。我國特色工藝和封裝技術處於國際先進水平,工藝技術和產能部署完善。功率半導體企業與代工企業長期合作,可以實現產能補充和獲得工藝技術支持。

國內功率半導體產業競爭格局

由於國際廠商起步更早,並且通過行業間的相互整合,已發展成規模體量巨大的國際巨頭,佔據功率半導體市場主要份額。

在功率分立器件及模塊方面,英飛凌連續15年獨佔鰲頭,佔據全球近20%的市場份額。功率MOSFET方面,國內僅聞泰科技通過收購前恩智浦的標準產品事業部安世半導體而入圍前十,佔比3.8%。

在IGBT分立器件及模組領域,仍以英飛凌等海外龍頭為首,國內斯達半導在IGBT模塊領域排第八,市場佔比2.2%。智能功率模塊IPM廣泛用於驅動電機,三菱電機領先全球,國內公司吉林華微電子處在第十的位置,市場佔比0.5%。

根據Omdia數據顯示,2018年全球排名前十功率半導體企業來自於美國、歐洲和日本,合計市佔率達60%。國內功率半導體市場自給率偏低,中高端功率MOSFET和IGBT自給率不足10%,國產替代空間巨大。

儘管我國在功率半導體領域起步較晚,但經過多年的布局,已經形成較為完整的產業鏈。在晶圓製造方面有華虹半導體、中芯國際等公司、在設計方面有無錫新潔能、斯達半導體等,在封測方面有長電科技、通富微電、華天科技等,在IDM方面有士蘭微、華微電子、比亞迪、華潤微等公司。

賀茂飛表示,在市場需求、政策、人才、資金和技術多因素催化下,國內功率半導體行業未來3-5年有望進入黃金髮展期。無論是從技術追趕難度、產業化布局進度、外部因素衝擊等多角度分析,功率半導體都是未來可預見的國產替代進度最快的細分領域之一。

在外部環境衝擊相對較小的情況下,技術差距縮短+產能擴張為進口替代趨勢保駕護航。目前國產功率器件在中低端產品上替代進度很快,未來將會持續向中、高端領域延伸。

互動問答:

1、請問電動車的市場空間怎麼看,單車價值量是多少?

答:2019年全球電動車為300多萬輛,國內160多萬輛,市場滲透率為3%左右。 到2030年,滲透率預計達到40%。 根據之前的數據,一輛電動車用到IGBT價值為450美金左右。

2、第三代半導體產業鏈的技術壁壘有哪些?國內在哪些環節能率先取得突破與國外龍頭企業競爭?

答:技術壁壘主要在於襯底和外延,第三代半導體材料的襯底和外延與矽材料完全不一樣技術路線,未來,know-how有很大的技術提升空間。在晶圓製造及設計環節方面重疊度較高,目前較強的公司將會率先脫離而出。

3、功率半導體中MOSFETIGBT、二極體三個細分領域,哪個賽道更為優質?哪些公司有望脫穎而出?

答:在三個細分領域,IGBT相對最優質,其一是技術壁壘高;其二是市場空間大,電動汽車應用中IGBT佔比高達70-80%,而電動車也是未來市場主要增長驅動力。目前、聞泰科技、斯達半導體、華潤微、揚傑科技等均有布局。

4、這波晶圓產能緊缺,對功率器件供求有什麼影響嗎?功率器件漲價會有受益哪些標的?

答:從MOSFET、IGBT、二極體來看,都有收益。從調研數據來看,MOSFET漲價幅度是最大的,短期市場表現不錯。目前國內MOSFET廠商中,聞泰科技、富滿電子、華潤微、新潔能四家公司銷售金額相對較大。

5、中車和比亞迪拆分IGBT業務對國內公司有何影響?

答:這兩家公司拆分IGBT業務,主要是看到該領域良好市場前景。該業務拆分不會造成行業同質化的競爭,目前,國內廠商市場佔有率較低,國產替代空間較大,整體上,國內廠商還是處於競爭合作的狀態,這種競爭反而會加快國產廠商的技術水平,加快國產化替代的進程。(校對/Lee)

相關焦點

  • 國元證券賀茂飛:千億賽道,成熟市場疊加新興純增量市場
    不過,隨著新能源汽車、可再生能源發電、變頻家電等新興行業的快速發展,將會帶來的巨大的市場需求。根據國元證券測算,2025年國內新能源汽車、充電樁、光伏和風電四個領域的功率半導體市場純增量規模預計達200億元。 目前,國內功率半導體市場自給率偏低,中高端功率MOSFET和IGBT自給率不足10%,國產替代空間巨大。
  • 一文看懂中國功率半導體行業
    作為半導體行業的重要細分領域,功率半導體是電子裝置中電能轉換與電路控制的核心。功率半導體的應用領域已從工業控制和消費電子拓展至新能源、軌道交通、智能電網、變頻家電等諸多細分方向,市場規模呈現穩健增長態勢。作為全球最大的功率半導體需求市場,中國佔全球需求比例高達35%。在電動車、工業領域需求助推下,國內市場有望繼續維持快速增長。
  • 晶片國產替代黃金賽道!手機快充和電動車都離不開,揭秘功率半導體
    本期的智能內參,我們推薦民生證券的研究報告《功率半導體量價齊升,國產替代正當時》,揭秘最新功率半導體的國產替代趨勢。據英飛凌數據顯示,其 IGBT3和 IGBT4 在進入市場後 10 年內收入持續增長,且預計增長趨勢仍將維持。功率半導體較慢的迭代速度和較長的產品生命周期給了國內廠商有利的追趕契機。
  • 國內最大功率半導體企業上市!背靠央企,能否實現晶片進口替代?
    功率半導體是大國重器,戰略地位突出。雖然國內半導體行業起步較晚,在半導體設計、製造、封測等各個環節仍然處於研發投入追趕期,但在政策支持、市場拉動及資本推動等因素影響下,市場規模增長較快。作為國內半導體IDM龍頭企業的華潤微電子,更是成為了科創板「紅籌」第一股,肩負著不再受制於人的重任。
  • 半導體景氣度傳導下 華峰測控年報大幅預增 國產設備商加速崛起
    今日(1月11日)A股盤後,華峰測控發布業績預告,稱受益於半導體行業景氣度持續向好等,預計2020年淨利潤同比增加76.49%到105.91%至1.8億-2.1億元。華峰測控是國內半導體測試設備龍頭供應商,產品布局SoC、分立器件和模擬三個細分領域。2020疫情催化了筆記本電腦、遊戲機等「宅經濟」需求,全球電子化程度顯著加速。
  • 功率半導體行業專題報告:新能源汽車重塑功率半導體價值
    多重因素驅動下,新能源汽車景氣度高企全球汽車市場規模超過 3.5 億美元,年均銷量 9000 萬輛左右,汽車行業成為一 個龐大的支柱性產業。2009 年中國汽車銷量首次超越美國,至今已連續 11 年 穩居全球第一大汽車市場,近幾年汽車銷量穩定在 2500 萬輛/年左右。
  • 半導體投資日報:車企晶片短缺啥時候解決?這家公司透露最新信號
    來源:新浪財經【導語】投資的關鍵在於選對了賽道,選對了賽道,靜待時間的玫瑰綻放。每個交易日前一晚21:00準時送達,是您「半導體」投資路上的小秘書,千字以內梳理可能會影響第二日走勢的重要資訊。【板塊行情】1月11日三大指數下探回升創指跌1.8%。
  • 亞光科技:軍工微波半導體器件及電路領先企業 高景氣賽道未來可期
    而更重要的是軍工行業的蓬勃發展及政策扶持等因素。最近,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23日成功發射,稱得上標誌性事件。  作為國內最大的微波半導體器件、微波電路軍用企業之一,亞光科技(300123,股吧)(子公司)的軍用晶片功能是微波信號的收發處理。亞光科技7月以來漲幅高達70%,是近期強勢股,大漲背後除了與軍工板塊熱火外,離不開公司處於高景氣賽道,未來成長性可期。
  • 功率半導體行業深度報告:量價齊升,國產替代正當時
    目前工 信部為三大運營商發放的 5G 牌照中,頻譜均在 2GHz 以上,隨著 5G 商用化程度提升, 未來 5G 信號頻譜可能將進入毫米波時代,提高基站的發射功率將成為運營商不得不面臨 的問題。MIMO 是指通過多個天線發送、接受信號。在固定信號頻率和發射功率的條件下, 天線數量越多,系統信道容量越高,信號覆蓋範圍越廣。
  • 國產替代三大黃金賽道,「趕英超美」最佳路線...
    本期的智能內參,我們推薦國元證券公司的研究報告《國產替代正當時,精選賽道獲雙重紅利 》,詳解功率器件、射頻器件的國產替代趨勢,並從 Wi-Fi 晶片 、 指紋識別晶片和音頻 SoC 三種具體消費電子行業看國內相關企業發展情況。如果想收藏本文的報告,可以在智東西(公眾號:zhidxcom)回復關鍵詞「nc466」獲取。
  • 有色金屬二季度投資策略:關注黃金及半導體靶材國產替代
    中國國內受疫情影響,2 月份 PMI 錄得 35.70,3 月份 PMI 錄得 52.0,國 內疫情後周期,企業進入復工復產階段。全球景氣回落背後的原因是 2012 年以來 量化寬鬆導致槓桿水平提高,加速全球景氣復甦,但是 2015-2018 年全球加息環境 下利率上行,槓桿壓力加上中國去槓桿環境推升資金成本,未來全球新的增長動力 尚未出現,全球景氣度開始持續性見頂回落。
  • 民德電子:打造功率半導體的Smart IDM模式
    民德電子(300656),作為投身功率半導體國產化事業的新晉企業之一,正在憑藉其自身資本和產業資源,打造功率半導體的Smart IDM模式。近日,民德電子董事長許文煥博士及公司功率半導體產業的靈魂人物謝剛博士接受了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的獨家專訪,詳細闡述了公司布局功率半導體產業的選擇邏輯及產業發展規劃。
  • 從五家A股公司財報 看國內功率半導體廠商的機遇與挑戰
    集微網消息近年來,中國半導體產業持續呈現強勁的發展勢頭,但由於受到消費市場不景氣、新興市場需求不及預期以及中美貿易摩擦持續等多重因素衝擊,整個半導體產業已顯疲態。自2018年下半年起,半導體行業需求下降尤為顯著,多數半導體廠商皆受到行業景氣度影響,業績下滑嚴重。
  • 買茅臺等於買黃金、醫藥生物上演賽道為王、生豬牽一髮動全身?2021...
    非高端白酒在分化中龍頭受益的大背景下,還會呈現出 500-600 元價格帶快速增長、部分企業有望顯現困境反轉的趨勢。21 年次高端板塊還有望增加醬酒郎酒國臺,依靠高價格天花板+體驗營銷模式,彈性值得期待,也將帶來次高端賽道新的變局。
  • 東吳證券指出,國內醫療器械行業正迎來黃金髮展階段,鑑於中國是一...
    東吳證券:國產醫療器械迎來黃金時代,看好邁瑞醫療等;① 東吳證券指出,國內醫療器械行業正迎來黃金髮展階段,鑑於中國是一個巨大的潛在醫療器械消費市場,國內有望誕生一批類似於歐美發達國家的優秀醫療器械公司;② 醫療器械的投資首先需要精選賽道,建議重視醫學影像、體外診斷、心血管、骨科、眼科等最易誕生大市值、大牛股公司的細分領域,重點關注國產替代、術式升級兩大行業邏輯
  • 第三代半導體再次被推至聚光燈下 相關上市公司有哪些?
    功率半導體是電子裝置中電能轉換與電路控制的核心,是實現電子裝置中電壓、頻率、直流交流轉換等功能的核心部件。功率IC、IGBT、MOSFET、二極體是四種運用最為廣泛的功率半導體產品。  研究資料顯示,影響功率半導體器產品性能的主要有兩方面因素:一是器件結構,二是半導體材料。
  • 功率半導體行業深度報告:需求增長+漲價+國產替代
    1.2 中國功率半導體市場規模居全球首位,國內龍頭公司快速發展2019 年中國功率半導體市場佔比全球達 35.9%:中國是全球最大的功率器 件消費國,功率器件細分的主要幾大產品在中國的市場份額均處於第一 位。
  • 「需求+國產替代」雙輪驅動 功率半導體2021年景氣度高
    「從部分公司發布的業績預告來看,2020年,功率半導體行業產銷兩旺。展望2021年,在需求高增長、國產替代的雙輪驅動下,行業全年有望保持高景氣度。」近期,有行業人士在接受上證報記者採訪時如此表示。需求增長,功率半導體廠商「有產能者得市場」。上證報記者觀察到,華潤微、士蘭微、聞泰科技、斯達半導、揚傑科技等多家廠商都在積極增加投資,擴建晶圓、封裝新產能。
  • 有色金屬行業研究及2020策略:布局成長賽道,加碼金屬新材料
    濺射鍍膜技術起源於國外, 所需要的濺射材料——靶材也起源發展於國外。國外知名靶材公司,在靶材研發生 產方面已有幾十年的積澱。同時,隨著半導體工業技術創新的不斷深化,以美國、 日本和德國為代表的半導體廠商加強對上遊原材料的創新力度,從而最大限度地保 證半導體產品的技術先進性。
  • 白光LED進入黃金髮展期 替代傳統光源大勢所趨
    作為一種具有巨大發展潛力的光源,LED的長壽命、牢固的結構、較低的功耗和靈活的外形尺寸等優點受到了人們越來越多的關注。LED全面進入傳統照明領域正在不斷加速。據日本媒體報導,2011年5月第四周LED銷量已佔照明產品總銷量的42.3%,這是LED銷量首次超過白熾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