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免疫沉澱(Immunoprecipitation, IP)
「免疫沉澱」一般是指採用固定在固相支持物上的結合蛋白,進行小規模的蛋白質親和純化的實驗。更確切地說,IP是採用固定在微珠支持物(一般是瓊脂糖樹脂)上的特定抗體,從複雜的混合物中,純化單-抗原的實驗。固定化蛋白質複合物的組裝既可以分步進行,也可以一步完成(圖1)。常見的加樣順序:抗體和樣本(如細胞裂解物)一起孵育,然後加入親和微珠,用於捕獲抗體-抗原複合物。也可以將抗體和微珠(通過抗體結合蛋白,如蛋白A、G或AG等,直接或間接結合抗體)先進行孵育,然後再加入含有抗原的樣本。當抗原、抗體和固相支持物產生結合以後,充分洗滌微珠,再採用適當的洗脫緩衝液從支持物上洗脫抗原。
二、免疫共沉澱Co-IP
免疫共沉澱分析(Co-IP)與IP十分類似,基本的技術都是採用目標抗原特異性的固相化抗體;但IP的目標是純化單一抗原,而Co-IP旨在分離抗原及與抗原結合的蛋白質或配體。在Co-IP實驗中,已知抗原稱為誘餌蛋白,與之結合的蛋白則稱為靶蛋白。靶蛋白可能是一些複雜的伴侶蛋白、信號分子、結構蛋白、輔助因子等,蛋白間相互作用強度範圍可能介於高度瞬時和十分穩定之間。基本的Co-IP實驗方案與IP相同,實際上任何IP系統均可用於Co-IP。但是,還有許多其他因素需要考慮,例如,結合和洗滌條件的優化,優化時,需要考慮到誘餌蛋白-靶蛋白的相互作用強度以及抗體-誘餌蛋白的親和力。
三、Co-IP流程
①樣品準備
②蛋白抽提:加入適量含蛋白酶抑制劑的細胞裂解液,冰上裂解30 min後,於4°C,13000 rpm條件下,離心30 min,取上清,即為總蛋白樣品。
③體系孵育
④體系洗滌
⑤WB檢測
四、Co-IP的注意事項和優缺點
①溫和的裂解條件
②使用明確的抗體
③使用對照抗體
Co-IP實驗缺點:
可能檢測不到低親和力和瞬間的蛋白質-蛋白質相互作用;兩種蛋白質的結合可能不是直接結合,而可能有第三者在中間起橋梁作用;必須在實驗前預測目的蛋白是什麼,以選擇zui後檢測的抗體。所以,若預測不正確,實驗就得不到結果。
Co-IP實驗優點:
相互作用的蛋白質都是經翻譯後修飾的,處於天然狀態;蛋白的相互作用是在自然混合蛋白狀態下進行的,可以避免人為的影響;可以分離得到天然狀態的相互作用蛋白複合物。
五、Co-IP和IP區別
Co-IP:研究的是體內自然狀態下的蛋白質互相作用,不能顯示蛋白質之間的相互作用是直接還是間接的。
IP:根據抗原和抗體的特異性結合,利用抗體將靶標蛋白分離或純化,檢測某一種蛋白的表達情況。
六、IP和Co-IP的技術升級
傳統IP和Co-IP基本步驟:
1.添加合適的抗體。
2.抗體與目標蛋白結合。
3.添加Protein A/G使抗體-蛋白質複合物不溶。
4.溶液離心分離抗體-蛋白質複合物。
5.去除上清液並洗滌。
傳統ProteinA/G在IP應用的局限性:
1.耗時
2.當抗體種屬、亞型和ProteinA/G不匹配時,ProteinA/G和抗體結合能力弱
3.和樣本中的其他免疫球蛋白結合,產生非特異性結合,導致高背景
升級之後的IP和Co-IP基本步驟:
1.添加合適的抗體偶聯物。
2.抗體與目標蛋白結合。
3.溶液離心分離抗體-蛋白質複合物。
4.去除上清液並洗滌。
Abbkine升級瓊脂糖/磁珠偶聯標籤抗體在實驗過程省去了一個耗時而且複雜的抗體與載體結合的實驗操作,而且抗體與Beads的完美結合,提高了目標蛋白被「拉」下來的精準性,得到的靶蛋白純度和產量都會明顯提高,而且操作簡便,省時省力!
文章來源:每日生物評論
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號:每日生物評論,或Bio-review
用最專業的精神,開放性的思維,與你一起探索行業走向,快速了解這個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