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內參or標籤抗體的意義是什麼?

2020-10-30 每日生物評論

三大內參:

beta Actin,肌動蛋白,細胞骨架蛋白。它們在各組織和細胞中的表達相對恆定,在檢測蛋白的表達水平變化時常用它來做參照物。beta Actin 作為內參是得到公認的,針對大多數組織和細胞來說的,它廣泛分布於細胞質內,表達量非常豐富。但是在一些少量特殊的情況下比如脂肪組織和細胞內,beta Actin 的表達量就很少。

GAPDH,甘油醛-3-磷酸脫氫酶,該酶是糖酵解反應中的一個酶,幾乎在所有組織細胞中都高水平表達,在同種細胞或組織中的表達量一般是恆定的,且很少受外部誘導物的影響。但比如缺氧和糖尿病等疾病存在下,會增加 GAPDH 在特定細胞和組織中的表達。

beta Tubulin,微管蛋白,細胞骨架蛋白。【β-Tubulin小鼠單克隆抗體(3G6),#A01030】 作為內參抗體,beta Tubulin 表達通常不會發生改變,因此被廣泛用於 Western Blot 內參,也常被用於免疫染色觀察細胞的微管結構。

標籤抗體:

Flag抗體-抗Flag標籤抗體

融合標籤,如Flag、GST等標籤的使用可以簡化蛋白質的純化過程、控制蛋白質固定的空間取向及方便檢測、使體內生物事件可視化、提高重組蛋白質的產量、增強重組蛋白質的可溶性和穩定性等。常用的標籤包括myc、HA、Flag、His、GST等。其中Flag標籤系統利用一個短的親水性八胺基酸肽(DYKDDDDK)融合到目標蛋白。

His抗體-抗His標籤抗體

融合標籤根據其相對分子質量大小可以分為兩大類:大的蛋白質分子和小的多肽片段。融合標籤的使用可以簡化蛋白質的純化過程、控制蛋白質固定的空間取向及方便檢測、使體內生物事件可視化、提高重組蛋白質的產量、增強重組蛋白質的可溶性和穩定性等。

GST抗體-抗GST標籤抗體

隨著越來越多的新基因的發現,基因融合蛋白表達體系以其在新發現蛋白研究中的顯著優勢已得到廣泛應用。其中GST標籤體系具有蛋白表達產率高、表達產物純化方便,以及利於GST抗體製備等特點。GST融合蛋白在水溶液中可溶,可從細菌裂解液中提取,在不變性的條件下通過親和層析得到。GST融合蛋白可被位點特異性蛋白酶裂解,從而除去GST蛋白。融合蛋白又是一個非常好的強免疫原,因此,很容易製備抗新蛋白的抗體。正是由於以上的優點,商品化的GST融合蛋白表達體系以及GST標籤抗體系統至今仍被廣泛應用。

GFP抗體-抗GFP標籤抗體

常用的標籤包括GFP、HA、Flag、His、GST等。其中綠色螢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簡稱GFP,這種蛋白質zui早是由下村脩等人在1962年在一種學名Aequorea victoria的水母中發現。其基因所產生的蛋白質,在藍色波長範圍的光線激發下,會發出綠色螢光。

Myc抗體-抗Myc標籤抗體

隨著蛋白質組學的迅猛發展,重組蛋白質的使用在近年來大大增加。重組雜合體含有一個親和標籤如GST、Myc、His等,可用於輔助目標蛋白的純化,這已經被廣泛使用。利用融合蛋白有助於重組蛋白純化和檢測的這個有點被廣泛認可。在1985年開發出鼠抗c-myc標籤抗體並被作為免疫化學試劑用於細胞生物學和蛋白質工程領域中。Myc標籤(序列為:EQKLISEEDL)已成功應用於WB雜交技術、免疫沉澱IP和流式細胞術中。因此可用於檢測重組蛋白在細菌、酵母、昆蟲細胞和哺乳細胞中的表達情況。

HA抗體-抗HA標籤抗體

融合標籤,如HA、His等標籤的使用可以簡化蛋白質的純化過程、控制蛋白質固定的空間取向及方便檢測、使體內生物事件可視化、提高重組蛋白質的產量、增強重組蛋白質的可溶性和穩定性等。常用的標籤包括myc、HA、Flag、His、GST等。其中HA標籤系統利用一個HA (influenza hemagglutinin epitope: YPYDVPDYA)短肽肽融合到目標蛋白。

文章來源:每日生物評論

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號:每日生物評論,或Bio-review

用最專業的精神,開放性的思維,與你一起探索行業走向,快速了解這個領域!

相關焦點

  • 如何區分內參&標籤抗體?
    【β-Tubulin小鼠單克隆抗體(3G6),#A01030】 作為內參抗體,beta Tubulin 表達通常不會發生改變,因此被廣泛用於 Western Blot 內參,也常被用於免疫染色觀察細胞的微管結構。
  • 進口內參抗體——在WB實驗中為什麼需要使用內參抗體?
    進口內參抗體——在WB實驗中為什麼需要使用內參抗體?要檢測一個基因的表達產物是否正確,或者比較表達產物量的相對變化,首選方法是Western Blot。艾美捷向您推薦使用內參抗體來檢測您的實驗系統,或者校準您的實驗結果。內參即是內部參照(Internal Control),對於哺乳動物細胞表達來說一般是指由管家基因編碼表達的蛋白(Housekeeping Proteins),它們在各組織和細胞中的表達相對恆定,在檢測蛋白的表達水平變化時常用它來做參照物。
  • 不得不知道的Western blot內參知識
    WB必須控制上樣量以確保目標蛋白變化具有可比性,通常選擇在所有組織中普遍分布的具有相對恆定量的蛋白質作為內參(Loading control)。內參與其上樣量應該如何確定?哪種內參最靠譜?常用內參抗體分子量及其定位情況如下:文獻報導總蛋白上樣量超過10 μg時內參蛋白不夠敏感,無法檢測到差異:所以一般情況下內參的理想上樣量為大約5μg。
  • 相對定量,你的內參選對了嗎
    螢光定量 PCR 的主要用途之一即是相對定量,而提到相對定量,必然離不開內參,那什麼是內參基因,為什麼相對定量必須使用內參,如何選擇正確的內參基因?我們今天就來聊聊關於內參的那些事。內參基因,也稱為管家基因,其編碼蛋白是維持細胞基本生命活動所必須的蛋白質。它的表達水平不受任何內源性與外源性因素的影響。
  • GAPDH抗體大全——總有一款合適的GAPDH抗體
    GAPDH抗體大全——總有一款合適的GAPDH抗體在Western Bloting實驗中,可能存在總蛋白濃度測定不準確,或者蛋白質樣品在電泳前上樣時產生的樣品間的操作誤差;這些誤差可以通過測定每個樣品中實際轉到膜上的內參,比如內參GAPDH的含量來進行校正。當然除了GAPDH抗體,β-Actin抗體、β-Tubulin抗體等也是最常見的內參抗體。
  • Western Blot中隱藏的生化危機I:抗體選擇
    下面將從高品質抗體的選擇、驗證數據對抗體的重要性及內參抗體的選擇標準等方面給大家一些建議。質量是甄選優質抗體的首要標準2015年,刊登在Nature的一篇文章深度闡述了目前抗體試劑的現狀與問題,給全世界科研工作者敲響了警鐘。當抗體試劑遭遇信任危機,我們更應深刻反思:如何才能獲得高質量、合適的抗體試劑。
  • 抗核抗體是什麼?​陽性有什麼意義?健康人也陽性?
    原創 陳立暢 瑞金感染科 收錄於話題#瑞金感染·每日一問10個傳統意義上,抗核抗體(antinuclear antibodies,ANA)是所有抗細胞核抗原成分的自身抗體的總稱,包括一大類抗體。目前對ANA的定義為:以真核細胞的各種成分為靶抗原的自身抗體的總稱。ANA的檢測方法,目前國際及國內指南或共識推薦的均是間接免疫螢光法(indirect immunofluorescence,IIF),而且是以HEp-2細胞為實驗基質的IIF。此外還有ELISA、線性免疫印跡法、化學發光免疫分析法等,各有優缺點。
  • 「內參小課堂003」
    >—1—頂級奢華明星教堂英文名:Ritz-Carlton Majestic Chapel中文名:麗思卡爾頓教堂建成年代:2014年場景標籤—2—三百隻白鴿夢幻主題教堂英文名:The White Dove Chapel中文名:悅榕莊白鴿教堂建成年代:2014年場景標籤
  • 瓊脂糖/磁珠偶聯標籤抗體,操作簡便,省時省力
    更確切地說,IP是採用固定在微珠支持物(一般是瓊脂糖樹脂)上的特定抗體,從複雜的混合物中,純化單-抗原的實驗。固定化蛋白質複合物的組裝既可以分步進行,也可以一步完成(圖1)。常見的加樣順序:抗體和樣本(如細胞裂解物)一起孵育,然後加入親和微珠,用於捕獲抗體-抗原複合物。也可以將抗體和微珠(通過抗體結合蛋白,如蛋白A、G或AG等,直接或間接結合抗體)先進行孵育,然後再加入含有抗原的樣本。
  • B肝表面抗體和核性抗體陽性 這些告訴你原因
    有些人去醫院檢查後肝功能顯示B肝表面抗體和核性抗體陽性。那麼B肝表面抗體陽性和核性抗體陽性時什麼意思呢?他們出現的原因是什麼呢?如何預防B肝呢?相信這些問題困擾著很多人。今天我們就來一起了解一下。人自然感染後或注射B肝疫苗後,均可產生B型肝炎表面抗體;但不是所有的人都能產生表面抗體。B肝表面抗體陽性正常嗎很多人都只知道B肝五項檢查中出現「+」不好,因而也會誤認為B肝表面抗體出現陽性的時候也是壞事。其實不然,B肝表面抗體屬於人體的保護性抗體,不僅對人體有益,還能保護人體不被B肝病毒侵擾! 因此B肝表面抗體陽性是正常的。
  • 實驗專欄丨親和層析法純化抗體技術指南來了!
    在生產階段,抗體一般都存在於複雜的細胞中,而且它們的大部分應用都需要純化後使用。在多種不同的技術中,親和層析是純化抗體最具選擇性、快速和容易的純化方法。 (請耐心花2分鐘閱讀完本文,建議推薦給小夥伴一起學)親和層析是液相層析方法中選擇性和通用性最好的技術,依賴於蛋白及其配體的可逆性定點結合,如激素與其受體,酶與其底物,抗體與抗原等。
  • 自身抗體在自身免疫性疾病診治中的意義
    自身抗體檢測項目:常檢測的自身抗體主要包括以下幾種:抗核抗體(ANA);抗核抗體譜(ENA);抗中性粒細胞胞漿抗體(ANCA);抗心磷脂抗體(ACA);類風溼因子(RF);抗環瓜氨酸肽抗體(抗CCP抗體);抗角蛋白抗體(AKA);自身免疫性肝病相關自身抗體。
  • 抗核抗體陽性有何臨床意義
    抗核抗體(ANA)的檢測在臨床上是一個極其重要的篩選實驗,ANA陽性(高滴度)標誌著自身免疫性疾病存在的可能性。ANA檢測對風溼性疾病的診斷及鑑別診斷具有重要意義。
  • 系統性紅斑狼瘡自身抗體臨床意義解讀
    系統性紅斑狼瘡自身抗體臨床意義解讀 2018-
  • 中國科研工作者對抗體試劑問題的反思
    要想獲得較高質量的抗體,需要通過特異抗原純化柱,但由於涉及固定特異抗原等操作,成本相應是最高的,然而,使用該方法純化出來的抗體純度和特異性最高。iii. 抗體驗證數據目前很多供應商都有抗體驗證數據,但我們並不知道這些驗證數據的具體來源。
  • 檢測甲狀腺球蛋白抗體和過氧化物酶抗體有什麼意義?
    甲狀腺球蛋白抗體(TGAb)和甲狀腺過氧化物酶抗體(TPOAb)這兩類抗體的測定有助於甲狀腺疾病的病因分類及判斷預後。這兩類抗體的升高最常見慢性淋巴細胞性甲狀腺炎(又稱橋本病),也見於其他甲狀腺疾病(Graves病、甲狀腺癌等)。這兩類抗體升高的甲亢患者將來有可能發展為甲減。
  • 磷酸化抗體使用建議,聽聽CST專家怎麼說
    2.總蛋白和內參對照都要做普通的內參如Actin、GAPDH等和總蛋白抗體的對照都要做嗎?對,都要做!普通內參可以作為體系的對照,保證上樣量一致從而排除體系本身的影響,對於結果分析比對十分重要。另外應避免膜封閉時間過長,因為這會掩蓋抗原表位,阻止抗體結合。CST建議所有抗體均應如此。CST科學家生產驗證每一支上市的抗體的每一種應用,顯然更懂得如何讓抗體表現出最佳的狀態。封閉完後,孵育一抗前最好在TBST中洗滌5min。
  • 如何高效純化蛋白&抗體?
    對於分析蛋白質個體和蛋白質複合物,鑑定蛋白質與蛋白質、核酸之間的相互作用,蛋白質的純化是這些研究的基石。由於純化天然蛋白是一件J具挑戰性的工作,科學家開發出來利用標籤融合蛋白來捕獲純化和檢測目的蛋白的實驗體系。純化蛋白最有效的就是親和層析,它是通過目的蛋白與相匹配的固定化配體的進行特異性結合,實現純化目的。
  • 【總結】甲狀腺有關激素與抗體檢測的臨床意義
    本章簡要介紹目前在國內外臨床上應用得較多的有關甲狀腺激素、抗體、受體等檢查項目的臨床意義,供臨床醫生在診療工作中參考。其中正常參考值因不同的醫院和不同的儀器而有所變化,本文提供的不能做為標準。TMAb的臨床意義與TGAb相同,但陽性檢出率較TGAb高,二者聯合檢測可提高陽性率。近年的研究認為,TMAb就是甲狀腺過氧化物酶抗體(詳見下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