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結】甲狀腺有關激素與抗體檢測的臨床意義

2020-11-27 醫脈通

作者:福建省立醫院    黃東航 


一、概述


甲狀腺是人體最大的內分泌腺,其所分泌的甲狀腺激素是人體生長發育與新陳代謝所不可缺少的激素。甲狀腺疾病也是目前最常見最多發的一種內分泌疾病。尤其是近年來,由於生態環境的改變,以及立法補充碘劑防治碘缺乏性疾病工作的逐步普及,我國甲狀腺疾病的發病率出現增加的趨勢。如何更好地診斷和治療甲狀腺疾病是內分泌專科醫生當前的重要課題。本章簡要介紹目前在國內外臨床上應用得較多的有關甲狀腺激素、抗體、受體等檢查項目的臨床意義,供臨床醫生在診療工作中參考。其中正常參考值因不同的醫院和不同的儀器而有所變化,本文提供的不能做為標準。


二、三碘甲狀腺原氨酸(TT3)


正常參考值:1.05-3.45nmol/L (0.7-2.3μg/L)


臨床意義:血中的TT3大多為TT4在外周組織脫碘轉化而來,少數由甲狀腺直接分泌,其生 物活性為TT4的5-10倍。其主要的生理效應是參與機體各種物質的新陳代謝,促進生長發育。血濃度的高低主要受下丘腦-垂體-甲狀腺軸之間的反饋性調節,使血中的甲狀腺激素濃度保持在正常範圍。


升高:甲狀腺功能亢進(GD)、T3型GD、高甲狀腺結合球蛋白(TBG)血症(妊娠、口服避孕藥、雌激素治療等)、甲狀腺激素治療過量。在診斷GD時,TT3比TT4更有價值。


在抗甲狀腺藥物(ATD)治療過程中,由於ATD只抑制甲狀腺激素的合成,而不抑制甲狀 腺激素的分泌,除了丙基硫氧嘧啶(PTU)外,也不抑制TT4轉化為TT3。因此,GD在治療過程中,其血清TT4的下降先於TT3。在評價GD療效 時,只要血清TT3仍升高,不論TT4是否正常,均應認為GD尚未得到控制。有條件的醫院還應根據s-TSH、FT3、FT4等測值進行綜合判斷,必要時檢測TRAb以判斷GD的免疫緩解。


降低:甲減、TBG結合力降低、ATD治療過量、慢性腎衰以及各種非甲狀腺疾病如肝硬化、心肌梗塞、惡性腫瘤、重症感染、糖尿病、腦血管意外以及嚴重應激反應等所致的「低T3症候群」等。


三、甲狀腺素(TT4)


正常參考值:58.5-170nmol/L (45-130μg/L)


臨床意義:TT4是由甲狀腺濾泡上皮細胞合成和分泌的甲狀腺激素,具有與TT3相同的 生理效應,其分泌與調節也受下丘腦-垂體-甲狀腺軸的控制。近年來有人認為TT4是TT3的前激素,是其儲備形式。在一般情況下與TT3同步升降,但在 T3型GD時其測值正常,而在T4型GD時其測值呈單項升高。亞急性甲狀腺炎時由於甲狀腺濾泡破裂,可見到測值升高。「低T3症候群」如果不伴有「高T4 血症」其測值也可正常,但在對甲減的診斷中其測值低下較TT3更有意義。


四、甲狀腺球蛋白抗體(TGAb)


正常參考值:< 30%


臨床意義:TGAb是甲狀腺濾泡膠質內的甲狀腺球蛋白(TG)進入到血液後產生的抗體,是 非補體結合性抗體。約有80%的橋本病(HT)及橋本GD患者可明顯升高、GD和原發性甲減亦可見到升高,但橋本GD與GD之間的升高幅度常有重疊,因此,要鑑別GD是否有並發HT有一定的難度,需結合臨床表現,必要時行針刺組織學或細胞學檢查。此外,甲狀腺癌及部分自身免疫性疾病如類風溼性關節炎和系統性紅斑狼瘡等亦可見升高。在正常人中,尤其是女性和老年人,約有2-10%可檢出陽性結果,一般可提示為遺傳易感性個體。


五、甲狀腺微粒體抗體(TMAb)


正常參考值:< 15%


臨床意義:TMAb是由甲狀腺微粒體抗原(TM)刺激產生,TM存在於甲狀腺上皮細胞胞漿 內,是一種補體結合性IgG。在某種因子刺激下,TM進入血循環,形成一種特異性抗原,並產生TMAb。TMAb的臨床意義與TGAb相同,但陽性檢出率較TGAb高,二者聯合檢測可提高陽性率。近年的研究認為,TMAb就是甲狀腺過氧化物酶抗體(詳見下文)。


六、甲狀腺過氧化物酶抗體(TPOAb)


正常參考值:< 20U/L


臨床意義:TPOAb過去稱之為TMAb,近年來的研究證實甲狀腺過氧化物酶 (TPO)是微粒體抗原的主要成分。其臨床意義同TGAb,在自身免疫性甲狀腺疾病(AITD)中普遍存在。目前,以高度純化的TPOAb替代過去非純化的TMAb應用於免疫分析中,具有更高的靈敏度。臨床上主要用於監測免疫治療的效果,查明有甲狀腺疾病家族史的人的患病可能性以及預測孕婦產後甲狀腺機能障礙的發生。還有助於解決臨床診斷出現的難題,如異常的高TSH水平同時伴隨正常水平的FT4,此時TPOAb陽性則表明亞臨床甲減和早期HT,而低水平的TPOAb在無症狀的患者中約佔10%,提示為AITD的易感人群。


因此,在大多數AITD的診斷中,TPOAb比TGAb具有更高的臨床價值。目前,高特異性與高靈敏度的TPOAb檢測已成為診斷與治療AITD首選的檢測自身抗體的方法。作者進行了雙向對照性研究,發現在初診的GD患者中,TPOAb的陽性率為96%,TGAb為76%,TMAb為84%,前者明顯高於後者。在TPOAb陽性者中,TGAb、TMAb的陽性檢出率為 86.66%,而在TGAb、TMAb均為陽性的患者中,TPOAb的陽性檢出率為96.66%。因此作者認為,今後的發展趨勢必然是以靈敏度高的 TPOAb取代TGAb和TMAb。(方法學問題)


注意:檢測甲狀腺自身抗體時,標本採集後應立即分離血清,4℃下保存,如欲放置較長時間則應低溫冷凍保存,未經分離的血清標本在常溫或4℃下其抗體效價急驟下降。


目前,有許多基層醫生對甲狀腺自身抗體的臨床意義還缺乏足夠的認識,因此,對其檢測也不夠重視。這樣就難免造成一部分「橋本病」和「橋本甲亢」的漏診,同時也帶來了治療上的失誤。許多學者在臨床實踐中也發現甲狀腺自身抗體對甲狀腺疾病的初診患者的檢測不但具有診斷上的意義,而且對指導治療和預測免疫緩解也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七、甲狀腺球蛋白(TG)


正常參考值:15.85±4.4μg/L


臨床意義:TG是由甲狀腺濾泡上皮細胞合成的大分子蛋白質,是甲狀腺濾泡內膠質的主要成分。在正常情況下,TG只在甲狀腺腔內循環,並不溢漏到血液中,只有在甲狀腺病變或物理損傷時,TG才進入血循環。早在六十年代末期,國外學者就提出了將 TG作為甲狀腺癌的腫瘤標誌物,至七十年代中期TG已廣泛受到臨床醫生的重視。在某些良性甲狀腺疾病時(如HT、甲狀腺腺瘤和少數GD患者等)也可見到血清TG升高,因此認為TG測定對甲狀腺疾病的診斷是非特異性的。目前僅用於甲狀腺濾泡狀腺癌的療效觀察和復發監測,若手術後或RAI治療後血TG升高,則提示腫瘤復發或轉移,若降低到無法測出,則提示預後良好。與降鈣素(CT)同時檢測則意義更大。在甲狀腺髓樣癌中,其血清TG水平降低。專家提示:TG 的檢測應在TGAb陰性的情況下才有意義,因為,TGAb的存在將會嚴重幹擾TG的檢測結果。


注意:在進行甲狀腺穿刺術後或甲狀腺掃描後的1-2周內,血TG可有不同程度的升高。


八、反T3(rT3)


正常參考值:0.54-1.46nmol/L


臨床意義:rT3在人體內無生物活性,其血中含量大致與TT3、TT4呈同步升降,在甲狀 腺疾病的診斷與監測中,其臨床意義也與TT3、TT4相同。在「低T3症候群」中其測值升高,目前多用於「低T3症候群」的診斷。尤其在判斷各種非甲狀腺 疾病(NTI)的嚴重程度時,rT3/TT3比值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且其比值與病情顯著相關。南斯拉夫學者M.Vlatkovic等在對急性腦血管病 (ACD)的研究中發現,在所有病人中,TT3與rT3呈顯著反比,血中的TT3下降與rT3升高並行,rT3/TT3比值上升,當比值恢復正常時,可 以認為是NTI預後良好的指標。GD患者在應用PTU治療時,由於PTU是最強烈的5'脫碘酶作用抑制劑,能影響TT4脫碘成TT3,因此,rT3與 TT4值的變化與PTU劑量直接相關。另外,地塞米松也能抑制5'脫碘酶的活性,抑制rT3代謝廓清率,使rT3生成增多而TT3減少。新生兒血清 TT4主要的降解途徑是轉變成rT3,因此,rT3值也可升高。


九、高靈敏促甲狀腺素(s-TSH)


正常參考值:0.3-4.4mIu/L


臨床意義:過去,由於方法學方面的問題,TSH的檢測靈敏度受限,只能用於甲減的診斷。 自從80年代中期建立了免疫放射度量分析(IRMA)法之後,TSH的檢測靈敏度大大提高,使血清TSH水平被認為是診斷甲狀腺疾病的最靈敏的指標,對診斷GD與甲減以及GD治療中的監測等都顯示出其特有的價值,尤其在GD的診斷上,超靈敏TSH可將診斷的靈敏度提高到亞臨床階段。在預測GD復發方面,TSH的靈敏度也優於FT3和 FT4。另外,TSH與FT4還有一層特別的關係,它們之間的關係呈log/直角坐標關係,當FT4的濃度發生很小的 變化時,將引起TSH發生很強烈的反應。目前,有條件的醫院基本上都用IRMA法或化學發光法檢測TSH,而不再使用靈敏度受限制的普通方法。


升高:原發性甲減(GD術後或131I治療後等)、亞臨床甲減、缺碘性地甲、下丘腦GD、HT及產後甲狀腺炎等,垂體分泌TSH腺瘤由垂體自主性分泌TSH,故血清值可異常升高。


減低:GD、橋本GD、亞臨床GD、繼發性甲減(垂體和下丘腦性)、席漢氏病、糖皮質激素 過量、催乳素瘤以及甲狀腺激素替代治療過量等。在GD治療過程中,由於垂體的甲狀腺激素的變化反應較遲,s-TSH恢復正常也較遲,因此,如果s-TSH 測值仍低下,不論TT3、TT4、FT3、FT4是否正常,均應判斷為GD尚未得到控制,不可過早停藥。對於TT3、TT4、FT3、FT4正常而s- TSH降低的亞臨床GD患者,特別是s-TSH<0.1mIU/L時,尤需定期監測甲狀腺功能,以便及時發現早期的臨床GD而及早給予治療。


十、游離T3(FT3)


正常參考值:2.8-8.5pmol/L


臨床意義:與TT3不同,因其不受TBG水平的影響,並能正確反映甲狀腺的功能,故是反映甲狀腺功能最為靈敏和最有價值的指標,也是TT3檢測技術的更新與發展。常用於妊娠GD及低T3症候群的甲狀腺功能判斷。與FT4、s-TSH聯合檢測 已成為目前甲狀腺功能檢測的新方案。在進行甲狀腺激素替代治療時,FT3升高先於TT3;在ATD治療期間,如FT3仍增高,應判斷為GD未控制;如 FT3正常,而TT4低於正常則應判斷為GD已被控制,並且無甲減。只有當FT3與TT4都低於正常時,才被認為是ATD治療過度。(參見小結部分)


十一、游離T4(FT4)


正常參考值:8.5-26.5pmol/L


臨床意義:與FT3相同,能正確反映甲狀腺功能且不受TBG濃度的影響,T3型GD者其測值正常。在ATD治療中FT4的下降先於TT4。FT4還可因服用乙胺碘呋酮而致升高,同時還可因某些非甲狀腺疾病而升高。(參見小結部分)


十二、甲狀腺素結合球蛋白(TBG)(RIA)


正常參考值:<20mg/L


臨床意義:TBG是甲狀腺素在血循環中主要的載體蛋白,對甲狀腺激素的運輸、貯備、代謝和游離甲狀腺激素的相對恆定具有重要的意義。其濃度的改變直接影響TT3、TT4的水平,給甲功異常患者的診斷增加了難度,此時應檢測FT3、FT4方可提高準確率。


升高:甲減、肝硬化或肝功損害、妊娠、新生兒、急性間歇性卟啉症、膠原性疾病、口服避孕藥以及使用雌激素治療等均可引起TBG升高。


降低:甲亢、各種嚴重疾病、重度營養不良、糖尿病未控制、惡性腫瘤、急性腎衰、腎病症候群、活動性肢端肥大症等以及大量使用糖皮質激素、雄激素、苯妥因鈉、水楊酸鹽等藥物均可使TBG濃度降低。


十三、促甲狀腺素受體抗體(TRAb)(RRA法)


正常參考值:<9.0U/L


臨床意義:TRAb是一類具有異質性的特異性免疫球蛋白,包括刺激型抗體(TSAb)和抑制型抗體(TBAb)兩種類型。前者是GD發生、發展的主要原因,而後者在甲減的發病機制中起重要作用。對甲狀腺的作用和刺激的影響程度取決於以上兩種抗體的相對濃度和生物活性。TRAb的檢測對GD、HT以及HT伴GD等病因診斷及療效評價具有重要價值。國外已將其定為GD的確診指標,經常用於GD的免疫學研究以及發病機制的探討,對於GD與其他甲狀腺病的鑑別也有一定的意義。在GD的治療期間,監測TRAb是否轉陰或降低對判斷療效和預後有重要意義。有學者研究認為GD患者治療前的TRAb水平與療程呈正相關。國外學者研究結果提示:ATD治療一年後檢測TRAb仍為陽性者,三年內復發率達90%。我科自96年開展TRAb放射受體檢測(RRA)以來,發現其對初診GD患者的陽性檢出率高達94.8%,與國外文獻報導接近,而用ELISA法檢測相同的血清,陽性檢出率僅18.9%。因此,對亞臨床GD或臨床確診有困難的病例,建議用RRA法檢查TRAb以助確診。值得注意的是GD孕婦血清中若存在較高的TRAb時,應高度警惕新生兒可能發生一過性GD。作者在研究中還發現接受攩131攪I治療的病人在治療後的3-6個月,其TRAb水平較治療前 明顯升高,一年後開始逐漸下降,一年半左右達正常水平,提示131I治療後3-6個月是患者免疫功能變化的高峰期,一年半左右方達到免疫緩解。


十四、促甲狀腺激素釋放激素(TRH)


正常參考值:13.8-165.7pmol/L(26.16±4.93pg/ml)


臨床意義:TRH的主要生理作用是刺激垂體促甲狀腺激素細胞釋放TSH,也能促進催乳素(PRL)及生長激素(GH)的釋放,此外,大劑量的TRH還有抗休克作用。檢測血清TRH對檢查下丘腦-垂體-甲狀腺軸功能狀態有重要的臨床意義。


升高:原發性甲低(TRH和TSH均升高),繼發性甲低(垂體性甲低如席漢氏病TRH升高,TSH、TT3、TT4降低),亞急性甲狀腺炎後期,晚期乳腺癌、脊髓瘤以及應用某些藥物如士的寧等也可出現TRH升高。


降低:下丘腦性甲低(TT3、TT4含量同時降低),下丘腦功能紊亂(常有其他內分泌功能改變),腦外傷後及應用某些藥物如巴比妥類鎮靜劑均可使TRH降低。


由於TRH在外周血中濃度極微,又很快被酶所滅活,因此檢測較困難,也難以普及,目前多採用TRH興奮試驗代替TRH測定。現簡要介紹如下:


TRH興奮試驗:TRH能促進TSH的合成和釋放,靜脈注射TRH20分鐘後,血清TSH 升高,此試驗可反映TSH的儲備功能。患者分別在注射前和注射後15,30,60,120分鐘時採集靜脈血測定TSH。然後根據注射前的基礎 TSH(BTSH)和興奮後TSH(ATSH)計算出TSH增加值(△TSH),然後再根據△TSH值將垂體對TRH的反應分為以下五型: 


● 正常反應型:△TSH 5-25mIU/L,尖峰時間在30分鐘; 

● 過度反應型:△TSH > 25mIU/L; 

● 低弱反應型:△TSH < 5mIU/L; 

● 無反應型: △TSH 0 mIU/L; 

● 延遲反應型:高峰出現在30分鐘以後。


臨床意義:TRH興奮試驗是診斷原發性甲減最靈敏的指標,呈過度反應或延遲反應。垂體性甲減呈低弱反應或無反應。下丘腦性甲減呈過度反應或延遲反應,其BTSH低於正常,病程長者最初對TRH興奮試驗可能呈低弱反應,加大TRH劑量後仍可呈延遲反應。GD患者對TRH無反應,可用於診斷亞臨床GD或隱匿性GD,若出現反應則可排除GD的診斷。TRH興奮試驗還可用於溢乳和/或閉經的病因分 析:病人在多巴胺阻滯劑的作用下給予一定量的TRH後,仍不引起PRL分泌,則應高度懷疑下丘腦產生多巴胺的組織存在著功能或器質性損害,可能同時並發垂 體病變,若TSH和PRL均不能分泌而呈弱反應,可能病變在垂體。對甲功正常的內分泌突眼者,TRH興奮試驗呈無反應型。另外,TRH興奮試驗對甲狀腺激 素抵抗症候群的診斷有著重要的意義。


注意事項:雌激素、茶鹼與過量的ATD治療能增強垂體前葉對TRH的刺激反應。而皮質醇、甲狀腺製劑、左旋多巴能抑制垂體對TRH的反應,故試驗前應停藥一月。


十五、 小 結


由於甲狀腺內分泌學的飛速發展,甲狀腺機能的實驗室檢測項目日益增多,有時可造成相互混淆和無法解釋的矛盾結果。


由於甲狀腺疾病屬於自身免疫性疾病,多數患者病情複雜多變。GD同時並發HT(橋本甲亢)比較多見,甲減因HT而引起者也不少見,尤其是HT與橋本甲亢在治療上不宜採用手術和放射性131I治療,藥物治療也與單純GD有較大的區別。因此,建議對初診患者的甲狀腺功能檢查,除了查s-TSH、TT3或FT3、TT4或FT4外,還應將甲狀腺自身抗體TGA、TPOAb檢測列為常規項目,以免出現治療上的失誤。最近還有人提出在甲狀腺疾病的普查中,最佳的檢測是s-TSH與TPOAb。


另外,在臨床檢測中經常會遇到一些s-TSH與FT4檢測結果不一致的情況,如s-TSH異常而FT4正常或FT4異常而s-TSH正常的現象。這些現象常見於亞臨床甲狀腺疾病和血中存在甲狀腺激素抗體(TH-Ab)。


在甲狀腺疾病的內科治療過程中,定期有選擇地檢查甲狀腺功能特別是s-TSH、TPOAb和TRAb,有助於調整用藥劑量和判斷療程、療效與預後。


此外,近年來非甲狀腺疾病(NTI)的甲狀腺激素異常已引起了臨床廣泛的重視,這些病人在臨床上並無甲狀腺疾病的表現,故稱之為:「甲狀腺功能正常病態症候群」(Euthyroid Sick Syndrome,ESS)。ESS常見的有「低T3症候群」、「低T3、T4症候群」和「高T4症候群」,尤以「低T3症候群」為最常見,佔重症住院病人的70%。糖尿病患者的「低T3症候群」也極為常見,我們的研究結果認為:糖尿病患者TT3水平低下常與病情的嚴重程度密切相關,但與糖尿病的分型無關。因此動態檢測TT3、TT4、rT3和s-TSH對觀察危重病人的療效和判斷預後有重要的意義。


(本網站所有內容,凡註明來源為「醫脈通」,版權均歸醫脈通所有,未經授權,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授權轉載時須註明「來源:醫脈通」。本網註明來源為其他媒體的內容為轉載,轉載僅作觀點分享,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及時聯繫我們。)

相關焦點

  • 江西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胡齊鳴:甲狀腺自身抗體與甲狀腺疾病
    甲狀腺自身抗體主要存在於甲狀腺自身免疫性疾病,也可存在於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如:1型糖尿病和自身免疫性腎上腺皮質功能減退等。臨床常用的甲狀腺自身抗體的臨床意義如下。TPOAb測定的陽性切點值變化很大,由於各實驗室使用的方法不同,試劑盒檢測的敏感性和特異性不同而有差異。抗體滴度越高,診斷自身免疫甲狀腺炎的可靠性越強。但在慢性淋巴細胞性甲狀腺炎晚期,當甲狀腺濾泡萎縮退化後,過氧化物酶不再能釋放入血,其抗體自然也不會升高,所以甲狀腺自身抗體滴度不高也不能否定甲狀腺自身免疫疾病的診斷。TPOAb對於甲狀腺細胞具有細胞毒性作用,引起甲狀腺功能低下。
  • 甲狀腺球蛋白與降鈣素檢測改善甲狀腺癌患者診療—新聞—科學網
    規範化Tg檢測改善DTC診療管理 作為一種激素原,Tg在幫助合成甲狀腺激素T4和T3中起到重要作用,是甲狀腺組織特有的生物標誌物, 是DTC最關鍵的血清學指標。國際上,甲狀腺癌相關歐洲共識和美國指南均認可Tg在DTC鑑別診斷、復發情況的早期診斷、治療監測和預後評估方面的作用。
  • 在臨床上化驗對診斷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甲功各項指標代表什麼意思...
    甲狀腺功能異常早期臨床的表現並不明顯,且漏診率十分高。診斷甲狀腺疾病主要依賴於甲狀腺功能的實驗室檢查,合理檢查和分析激素和抗體的改變,對於診斷和鑑別診斷甲狀腺疾病、指導治療、預測療效和病理研究都具有重要意義。因此臨床醫生正確理解與甲狀腺疾病相關的實驗室檢查非常重要。
  • 如何分析甲狀腺功能報告?
    血清甲狀腺激素(TT3、TT4 、FT3、FT4)甲狀腺激素有結合型和游離型兩種形式,絕大部分(99%以上)是以與血漿蛋白(主要是甲狀腺結合球蛋白,TBG)結合的形式存在,其餘少量甲狀腺激素處於游離狀態。結合型甲狀腺激素是激素的貯存和運輸形式,游離型甲狀腺激素(FT3、FT4)才是激素的生理活性形式。
  • 檢測甲狀腺球蛋白抗體和過氧化物酶抗體有什麼意義?
    甲狀腺球蛋白抗體(TGAb)和甲狀腺過氧化物酶抗體(TPOAb)這兩類抗體的測定有助於甲狀腺疾病的病因分類及判斷預後。這兩類抗體的升高最常見慢性淋巴細胞性甲狀腺炎(又稱橋本病),也見於其他甲狀腺疾病(Graves病、甲狀腺癌等)。這兩類抗體升高的甲亢患者將來有可能發展為甲減。
  • 抗甲狀腺過氧化物酶抗體高 甲狀腺疾病怎麼治
    抗甲狀腺過氧化物酶抗體高名稱比較複雜,非專業人士可能並不了解是什麼意思,但是其實抗甲狀腺過氧化物酶抗體高的原因其實也有很多的,那麼抗甲狀腺過氧化物酶抗體高這類情況應該如何處理呢?抗甲狀腺過氧化物酶抗體高大多與自身的身體因素有關係,如果不能很好的找到原因及時的治療可能會有很多併發症出現,所以積極治療也很重要。
  • 抗P53抗體檢測方法臨床意義
    檢測P53抗體的方法是以突變細胞抽提物作為抗原的免疫沉澱法及蛋白質印跡法(免疫印跡法)。ELISA也是常用的方法。ELISA有兩種:一種是以突變P53作抗原的夾心法;二是以野生P53作為抗原的直接ELISA。檢測方法的不同導致在以下癌症患者P53自身抗體的檢出率差異非常明顯。
  • 107項生化試劑的臨床意義
    血氣電解質檢查項目臨床意義(10項)項目名稱縮寫臨床意義氯離子Cl風溼類檢查項目臨床意義(1項)項目名稱縮寫臨床意義類風溼因子RF參考值類風溼因子是一種自身抗體,包括所有類型的免疫球蛋白,它們是抗變性或聚合lgG分子FC片段的抗體,檢測RF為鑑別診斷風溼疾病提供了重要的信息。
  • 自身免疫疾病主要的臨床測定項目及臨床意義
    ANA的檢測方法主要是以HEP-2細胞和鼠的肝組織為基質的間接免疫螢光法,其最大優勢就是除了能夠判斷血清中是否存在自身抗體及其滴度,而且能夠對自身抗體進行初步分類,這對於區分疾病有一定意義。如均質型可能是SLE或藥物性狼瘡等;核仁型可能是硬皮病;核膜型和多核點型可能是PBC;著絲點型可能是硬皮病的局限型,也可能是PBC;顆粒型則可能是各種自身免疫性結締組織病。
  • 甲狀腺功能檢查18問
    甲亢,全稱甲狀腺功能亢進症,指由於甲狀腺生成的甲狀腺激素增多,血液中的甲狀腺激素過多引起的疾病。2. 甲亢有哪些症狀?甲亢的典型症狀包括:食慾亢進、排便增多、消瘦,心悸、手抖,失眠、易激動;體徵包括甲狀腺腫大,有時會出現眼球突出,更少的情況還會出現周期性麻痺。但有些甲亢的患者,尤其是老年人,症狀常不典型。
  • 用藥問答:藥源性甲狀腺功能異常如何處理?
    激素劑量在較高水平維持 l~2 個月,早期不可減藥過快,否則可導致甲亢加重。其他含碘藥物在使用不當的情況下,也有導致碘甲亢的可能性,臨床需加以注意。特別是老人,兒童和婦女更應該注意藥物的用量,發現問題及時解決。2. 幹擾素幹擾素誘發的甲狀腺疾病包括自身免疫性甲低 (通常為亞臨床甲低)、甲狀腺炎、Graves 甲亢 3 種類型。
  • 甲狀腺功能檢查 最常見的「八大金剛」指標解讀
    1.促甲狀腺激素(TSH)TSH是測試甲狀腺功能的非常敏感的特異性指標,游離甲狀腺濃度的微小變化就會帶來TSH濃度的顯著調整,特別適合於早期檢測或排除下丘腦-垂體-甲狀腺中樞調節環路的功能紊亂。TSH是甲狀腺癌術後或放療以後採用甲狀腺素抑制治療監測的重要指標。也是妊娠甲狀腺疾病重要監測指標之一。
  • ELISA法檢測幽門螺桿菌抗體的臨床意義
    ELISA法檢測幽門螺桿菌抗體的臨床意義   本研究用間接ELISA法檢例患者和健康輸血員血清中抗HpIgA、IgG同時還檢測了胃黏膜中的Hp,以探討Hp抗體測定的臨床意義。研究表明,血清Hp抗體與胃炎的嚴重程度有關,中重度胃炎血清抗HpIgA,IgG的陽性率為82.4%和79.0%,顯著高於輕度胃炎的45.6%59.7%(P<0.01,P<0.05)。但Hp抗體含量和陽性率在淺表性胃炎和萎縮性胃炎之間無顯著差異(P<0.05表2)。
  • 甲狀腺功能如何評估?為你解讀甲功的4個指標和4個檢測方法
    3.促甲狀腺激素(TSH) 促甲狀腺激素是腺垂體(司令部,掌控甲狀腺分泌)分泌的促進甲狀腺的生長和機能的激素,若增高,見於原發性甲狀腺功能減退、伴有甲狀腺功能低下的橋本病、亞急性甲狀腺炎恢復期。攝人金屬鋰、碘化鉀、促甲狀腺激素釋放激素可使促甲狀腺激素增高。
  • 自身抗體在自身免疫性疾病診治中的意義
    高滴度存在於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體內與疾病的活動性相關參與免疫病理性損傷自身抗體檢測的臨床應用:大多數自身免疫患者血清中可測到高效價的自身抗體,特別是有些自身抗體的檢測已納入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診斷標準中,自身抗體檢測已是臨床免疫檢測的一項重要的實驗室指標。
  • 抗核抗體陽性有何臨床意義
    抗核抗體(ANA)的檢測在臨床上是一個極其重要的篩選實驗,ANA陽性(高滴度)標誌著自身免疫性疾病存在的可能性。ANA檢測對風溼性疾病的診斷及鑑別診斷具有重要意義。
  • B肝病毒DNA檢測,為什麼要查HIV抗體?醫生告訴你
    有一位患者,因為他的ALT和AST數值很高,去醫院做B肝病毒DNA檢測,但是單子上有一個HIV抗體檢測。他想知道:毫無徵兆,醫院為什麼要做HIV檢測呢?1 什麼情況下需要查HIV抗體?4、愛滋病抗體陽性的母親所生的嬰兒。在臨床醫療過程中,有一些跟免疫力下降和缺陷有關的感染、腫瘤的發生,比如說帶狀皰疹病毒感染、結核分枝桿菌和非結核分枝桿菌感染、肺孢子菌肺炎、卡波西肉瘤、不明原因的痴呆,等等,也需要查一下愛滋病抗體。
  • 甲狀腺功能...
    由此可知,儘管這兩種情況在臨床上均有甲狀腺激素水平升高以及甲狀腺功能亢進的臨床表現,但兩者有本質的不同。應當進一步檢查 TRAb和TPOAb、甲狀腺彩超。如果排除了Graves病,很可能就是妊娠甲亢症候群。 妊娠甲亢症候群往往是一過性,這與hCG 產生增多,過度刺激甲狀腺激素產生有關。多孕 8~10 周發病,有心悸、焦慮、多汗等高代謝症狀,血清 FT4 升高,血清 TSH 降低或者不能測及,甲狀腺自身抗體陰性。
  • 女人為何容易被甲狀腺功能減退症盯上?
    在醫學上,甲減的全稱是「甲狀腺功能減退症」,指的是甲狀腺分泌的激素減少或者激素作用下降引起的全身性低代謝。相對於男性,女性更容易患上甲減。1.這種病之所以出現女多男少的特點,很可能與雌激素、孕激素等女性激素有關。確診甲減一定要做甲狀腺功能檢查,也就是常說的「甲功三項」「甲功五項」。
  • 論甲狀腺功能與女性生殖
    甲狀腺分泌的甲狀腺素與女性的性激素分泌及效應關係密切,而後者直接影響到女性的生殖功能。臨床上出現甲狀腺功能亢進、減退或自身免疫性甲狀腺炎,均可幹擾女性的生殖生理、引起月經紊亂,減少受孕的機會,且對妊娠的結局造成不利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