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西說,春晚你一定不要錯過,因為今年的肯定比明年的好。雖然屢屢被吐槽,但年年吐槽年年看,春晚已經成了一道文化盛宴,一個新年俗。
每年的春晚,我最喜歡的節目就是小品,可謂是雅俗共賞,既可笑又值得深思,今年春晚共七個小品,每個都是社會問題的提煉,值得深思。
基層演戲忙
孫濤、林永健、句號的《演戲給你看》極具現實意義,這兩年社會上的上級檢查考核逐漸增多,基層造假演戲基本成了套路,這個小品正是來源於現實,極大的諷刺了應付檢查的現象。
《衡陽新聞聯播》曾播出某市某鎮湘江村產業扶貧的新聞,牛羊滿圈、雞鴨成群,非常熱鬧,展現了產業扶貧的良好態勢。
可誰想,幾天後到村裡看看,情況竟然大相逕庭,成群結隊的雞鴨牛羊不見了,原來檢查時候的牛羊雞鴨居然是租來的,因為產業扶貧根本就是假的,應付檢查去買又成本太高,只有去租矇混過關。
襄城縣扶貧考核,居然有年輕幹部潛伏到貧困家裝兒子,以應付考核組的提問,誰料想演技有待提升,一句「媽」漏了餡,令人啼笑皆非。
所以,應付考核造假演戲的現象並非個例,一些群眾受人牽制違心造假也是事實,雖有上級撐腰,無奈曾經幹部天天打交道,低保、危房改造款還在人家手裡,況且,林永健似的幹部也不多見。
善良被消費
郭冬臨和邵峰演的《愛的代駕》帶給人的可不止歡笑,「大冬瓜」郭冬臨愛情被截胡,又掏錢給人家辦了個廠,打給別人的貨款沒收到貨,發給別人的貨別人不打款,完全的是善良被消費。
曾經我們看見街頭乞討的乞丐,都會同情的給予幫助,但現在呢?看見街頭的乞丐都避得遠遠的,是同情心泯滅嗎?主要是一些假乞丐消費了人們的善良。有多少乞丐,白天穿上行頭街頭乞討,晚上換上靚麗的衣衫,帶上名貴的手錶,出入酒店ktv?
消費善良和愛心,是最令人心酸的事。
給人個機會
「我不同意你的話,但我誓死捍衛你說話的權利」,但現在的社會節奏太快,有時候連解釋的機會都沒有。
賈玲、張小斐的《啼笑皆非》正是因為不讓人解釋才鬧出那麼多笑話,賈玲扮演的保潔胳膊疼,但沒有推辭解釋的機會,躺沙發、拿筷子被人看見同樣沒有解釋的機會。
現實不是演小品,小品尚有真相大白的時候,現實有時候已錯過便成了永遠。
當孩子趴在桌子底下的時候,你是否會不問青紅皂白一頓批評,當孩子弄了一地水的時候,你是否怒不可遏一聲怒吼?你可曾想過給孩子解釋的機會?
陪伴最重要
開心麻花的《佔位子》最有現實意義,為了給孩子佔一個位子,各個家長使出渾身解數,不僅巧舌如簧,而且手腳並用,為了孩子,賣了別墅賣了五十平的學區房。但最好的付出不是給予,而是陪伴,當沈騰最終被告知走錯班級的時候,大家方才醒悟,對於孩子,陪伴比給予更重要,孩子最需要的往往不是物質需求。
就像張紹剛老師在《考不好沒關係》裡懟的那樣「有好多家長都會說,哎呀,我很忙,誰不忙?」陪孩子並不是簡單的「搬磚與抱你」只能選其一的二難選擇。
「兒子」為啥親
葛優一出,照亮全場,葛大爺和潘長江、蔡明、喬杉表演的《「兒子」來了》最應該讓老年人看看,騙子巧舌如簧,非親非故但對老人比「兒子」還親,很短時間內能取得老人的信任,騙老人步步入圈套,甚至不惜與兒女反目成仇,甘心上當。
丁香醫生揭了權健的老底,但還有多少「權健」活躍在社區村頭?他們免費講解,免費看病,免費體檢,端茶遞水、送筐送盆,但歸根結底都是誘人上當,獲利走人,有多少老頭老太太前赴後繼,一往無錢?
《站臺》、《辦公室的故事》,道出了多少人在家庭和辦公室的無奈和辛酸,快節奏的時代,加班加班使得感情無處安放,說出了多少無奈,但願現實如舞臺,有懂事的家人和溫情的老闆,使得生活更美好。
一個小品,往往背後有著一個個故事,有無奈,有辛酸,但願最終都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