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
太陽系是地球所在的星系,而地球也是太陽系唯一的智慧生命星球。在人類沒有走出地球之前,我們對太陽系基本是一無所知,站在地球上除了能夠看到太陽以及金星之外,其它的幾個行星我們是看不到的。
直到人類走進了科技時代,在科技的幫助下,走出地球之後,我們才知道初步認識了太陽系。太陽系有八大行星,地球是其中之一,也是目前已知的唯一生命星球。當我們認知了太陽系之後,科學家開始研究思考太陽系的起源。
可能有人會說了,太陽系形成了50億年前,我們又不可能穿越時空回到那個時代,怎麼能夠搞明白太陽系的誕生過程?沒錯,時間是無法穿越回到過去的,可是浩瀚的宇宙中各個星系的誕生時間卻是不同的。有的星系誕生時間非常早,在宇宙大爆炸之後的第一批恆星系。
而有的星系誕生時間則非常晚,站在宇宙的角度,我們可以看到,宇宙每天甚至是每時每刻,都會有新老恆星系的不斷交替。年老的恆星生命走到盡頭,開始下一步的演化,新的恆星也在不斷誕生,新的恆星在宇宙的各個角落不斷上演。
可以說,宇宙就是一個時間播放器,可以讓我們看到天體的演化過程,星系的誕生到死亡的演化過程。雖然太陽系在50億年就誕生了,人類自然無法看到太陽系的誕生過程,但是宇宙是一個整體,有著共同的法則和規律。太陽系誕生演化的所需要的規則和演化模式,在其它新恆星系誕生的過程中同樣會體現出來。
所以,我們可以通過觀測研究新恆星的誕生演化過程,來了解太陽系早期的演化進程。有了大量的宇宙數據之後,科學家對太陽系的誕生和演化進行了一個電腦模擬,通過這個模擬重現了太陽系的的整個進化演化過程。
那麼太陽沒有誕生之前,目前的星系位置是什麼樣的情景?其實就是一片廣闊的星雲。對於星雲相信每一個天文愛好者都知道,它可以說是宇宙比較普遍的一團塵埃,在宇宙的各個角落,都會有星雲的存在。而星雲就是恆星誕生演化的基礎。
我們要明白,宇宙是一個物質的世界,任何天體的形成都需要物質的凝聚。太陽系還沒有誕生之前,這裡是一片星雲,我們稱之為太陽星雲,後來在機緣巧合之下,太陽星雲中密度最大的中心區域開始向內塌陷,最原始狀態的太陽就此誕生。
當然這個時候的太陽還不是恆星,它誕生之後,在引力的作用下加快了吸收周圍星雲物質的速度。太陽的質量不斷增大,引力也在逐漸變強,當質量增大到一定程度之後,就會點燃內部中心的核聚變反應。這個時候,太陽徹底演化為恆星。
當太陽演化為恆星之後,太陽星雲剩餘的物質只剩下1.24%,就是這些物質又通過不斷的凝聚形成了地球,火星,木星等行星以及小行星等各種天體。根據科學家的模擬計算,當時太陽系存在著大約100多顆行星,按照太陽系空間的規範,容納下這些行星是完全沒有問題的。
可是由於早期的太陽系剛剛形成,各個行星還沒有形成自己的穩定軌道,所以它們到處亂跑,於是就上演了一幕幕的撞擊事件。不斷的撞擊讓行星的數量大幅下降,最後只剩下了八大行星。根據科學家的推測和計算,火星身旁的小行星帶,極有可能就是行星相互碰撞形成的。
而當時的地球也同樣跟一顆火星大小的行星發生了碰撞,這次碰撞讓地球的軌道發生偏移,同時撞擊產生了我們現在身邊的衛星月球。可以說,地球和行星撞擊改變了地球後來的命運,如果沒有這次撞擊,現在的地球是否是生命星球甚至是文明星球還是一件很難說的事情。
通過實驗模型,科學家還意外發現,早期太陽系曾經有三個生命星球。如果是這樣,可能有朋友會問了,另外兩個生命星球跑哪去了?難道消失不見了?其實它們一直就在我們的身邊,就是地球的兩個鄰居,金星和火星。
相信很多朋友都知道,太陽系宜居帶有三顆行星,分別是金星,地球和火星。從理論上來講,這三顆行星都具備成為生命星球潛質,可為什麼現在只有地球是一顆美麗的生命星球?要揭開這些謎團,我們先來看下生命是如何誕生的?
其實早期原始生命的起源是由有機物在適宜的環境之下形成的,雖然複雜生命的進化演化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但是原始簡單生命的誕生卻並沒有我們想像的那麼複雜神秘。只要這顆星球存在有機物,並且具備良好的生態環境,那麼就可以誕生早期生命。
太陽系早期的時候,金星,地球和火星同屬於類地行星,都處於宜居帶,受到的太陽光照和輻射是差不多的。而且這個時候,太陽的輻射還沒有現在這麼高,所以金星所處的位置反而更優越。這個時候,地球生命還沒有孕育而生的時候,金星有可能早已孕育出早期的簡單生命。
所以,科學家猜測,金星才是太陽系早最誕生生命的行星。雖然金星最早誕生了生命,但是在後來的星球演化過程中,卻不斷失去了優勢。相信朋友們都知道,現在的金星可以說是煉獄星球,大氣中96%的物質是二氧化碳,可怕的溫室效應讓表面的溫度高達460攝氏度,並且表面的大氣壓非常高。
為什麼金星會變成現在這樣?科學家猜測,可能是早期的時候,金星遭遇了密集且大量的隕石撞擊,持續的隕石撞擊,徹底引發了地質大運動,大量的火山噴發,讓金星成為一個火紅的世界。火山噴發產生了大量的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等溫室氣體。
隨著火山的繼續噴發,最終改變了金星大氣的結構,讓它成為了一顆煉獄星球,早期誕生的生命也徹底滅絕消失。那麼火星又是如何變成荒涼的?要知道,科學家通過大量的觀測研究,認為火星在很久以前也是一顆美麗的生命星球,有可能在地球誕生早期生命的時候,火星生命也誕生了。
只不過,後來火星不知因為何故失去了磁場,沒有了磁場的保護,火星的大氣不斷流失,表面的液態水也不斷流失,最後變成了一個荒涼的沙漠星球。當然,現在的火星兩極仍然有冰蓋的存在,或許我們可以在冰蓋之下發現液態水,從中找到一些生命在火星存在過的證據。
通過這些,我們可以看到,行星的環境並不是一成不變的,在不斷的發展進程中,有可能會出現很多未知的變數。地球生態非常幸運地穩定了數十億的時間,可是這種幸運並不能永遠伴隨地球,有可能在未來的某一天,地球也會迎來像金星,火星早期時候的生態巨變,那個時候地球有可能也會成為一顆荒涼的煉獄星球。
如果在地球生態劇變之前,人類還沒有成為星際文明,那麼等待人類的將會是終結的命運。所以,我們現在冒著地球生態不斷惡化的風險,加速發展科技,其實也是在跟時間賽跑。只有我們的科技真正強大起來了,已經不再受地球和太陽系的束縛,那個時候人類文明才算是真正的安全。要知道浩瀚的宇宙有無數個適宜人類生存的家園。
小夥伴們,你們對此有何看法?歡迎大家在下方留言討論,發表自己見解和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