園林景觀
園林景觀的基本成分可分為兩大類:一類是軟質的東西,如樹木、水體、和風、細雨、陽光、天空;另一類是硬質的東西,如鋪地、牆體、欄杆、景觀構築。軟質的東西稱軟質景觀,通常是自然的;硬質的東西,稱為硬質景觀,通常是人造的。
今天帶大家了解下小區的景觀園林設計和如何花最少的錢做有風格藝術的園林!居住區綠地的布置原則
1、居住區內的各項綠地要統一規劃,合理組織,便其服務半徑能讓居民方便地使用。
2、綠地的布置要能美化居住環境,既要考慮綠地的景觀,注意綠地內外之間的借景,還要考慮到四季景觀的變化。
3、綠地內的設施與布置符合綠地的功能要求,布局要緊湊,出入口的位置要考慮人流的方向,各種不同的年齡不同的活動之間要有分隔,以避免相互的幹擾。
4、要利用自然地形和現狀條件,對坡地、窪地、河湖及原有的樹木、建築要注意利用,因地制宜地選擇用地和布置綠地,以節約用地和節省建設資金。
5、植物配置要發揮綠化在衛生防護等方面的作用,改善居住環境與小氣候。樹種選擇和種植方式要求能投資少,有效益和便於管理,樹木的形態及布置能配合組織居住區的建設空間。
居住區綠地的組成及要求
1、小型公共綠地居住區內如有起伏的地形、河湖可利用,或不宜建築的用地,可闢作小型公共綠地,供附近居民和兒童休息,遊玩或文化活動之用。其設施一般都比較簡,以花、草、樹木為主,有條件的也可適當點綴小型園林建築亭、廊、花架等,這類綠地要求與周圍居住建築密切聯繫又要保持安靜。
2、宅旁綠地必須密切注意到防風、防塵、減少太陽輻射熱,以及保證良好的光照、通風和美化等功能上的要求。布置方式均受居住區內建築形式,建築密度,間距大小,建築層數以及朝向等所決定。在朝南一面的種植要注意不影響採光和通風,東西兩側可種植高大喬木以遮擋夏季烈日的照射,北面、西面、可種耐蔭植物,並阻擋冬季寒風。
3、居住區道路綠化居住區內道路綠化與城市街道綠化有不少共同之處,但因交通人流量不大,道路寬度較小,一般為3—6米,類型也少,樹種選擇中,小喬木為宜如女貞、三角楓、五角楓。
如何做性價比高的園林景觀
植物設計
植物設計尊重場地空間布局,根據設計需求,做到點位精確。植物層次不宜過密,重點區域點綴大樹,其他區域以小喬木及灌木為主。預留植物生長空間,學會等待。植物選擇上,速生樹種與慢生樹種結合,苗木規格無需過大,營造合理群落關係。3年至5年後自然會擁有不錯的植物效果。
配合場地空間布局,增加草坪空間的設置,同時選擇合適的草種,配合精細化的植物設計,達到節約造價的目的。
採用本地樹種不僅能夠減少運輸成本,而且由於其對當地環境有良好的適應能力,也能為後期維護節約開支。
建立形成完整的生態群落,形成自給自足的生態鏈,可以很好地減少前期投入和後期維護成本。
材料選擇及運用景觀
材料不分貴賤,關鍵是設計師是否能夠合理的設計及組合,如同一個不合格的廚師,再高檔的食材也能讓人無法下咽,一個巧婦卻可以讓普通的食材變成美味佳餚,景觀設計也是如此。
比如鋪裝設計,只要設計好鋪裝的鋪設形式和顏色搭配,再廉價的設計材料也能達到很好的設計效果一些改造類項目,可以保留現場的可利用資源,通過設計使其重新得到利用。既傳承了場地歷史痕跡,也做到了成本控制,有時還能達到意想不到的設計效果。採用模數化設計。
儘量不要設計過於複雜和過多的模數,減少施工難度。同時儘量減少不必要的切割,若有邊角料材料,也應該合理地進行利用。材料選擇上儘量選擇當地的景觀材料,不論是成本控制還是景觀文化特色上都能達到很好的效果。隨著園林景觀行業和科技的不斷發展,新的材料也層出不窮。許多新型材料相對傳統材料擁有更好的性價比,設計者應該實時關注了解新型材料,並進行合理的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