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多讀,反覆讀
據說,豐子愷先生的讀書法稱為「二十二遍讀書法」,他對一篇好文章,前後讀22遍之多,並深有體會地說,把文章讀熟後,就會漸漸地從唇間背誦出來,多讀成誦,應當就是記憶之本。
2、抓關鍵詞語背誦
所謂關鍵詞語,一是指需要背誦的文句、語段的領頭字詞;二是緊緊抓住容易聯想背誦內容的關鍵性動詞。
如背誦《生於憂患,死於安樂》中歷數擔當大任的人遭艱難情狀的句子,可抓住「苦」「勞」「餓」「空乏」「拂亂」等意義、用法的獨特和在文中作用顯著的詞語來記憶。
3、按寫作順序背誦
文章的寫作順序主要有時間順序、空間順序、邏輯順序。按照寫作順序來梳理文章的思路,尋找利於背誦的策略也是常見的背誦途徑。
4、抓頭字助記法
背誦時常有這種情況,一些本來記得很熟的詩,突然在某個環節上卡殼。這時如果有人提示一下領頭字(或詞),就會很快地接上。這說明每句詩的領頭字,都具有誘發思維、幫助記憶的作用。
「抓頭助記法」就是指在全面學習或複習一篇課文時,有意識地對要記內容的頭一句、或頭一句中的頭一個字,以及與上文有轉折或跳躍性聯繫的連接句的頭一個字作強化記憶。
5、化「長」為「短」,化整為零
把文章分成幾個短小的部分來背。由句到段,由段到篇。這樣一來,每次背的內容少了,難度減小了,速度加快了,最後把幾個部分連起來背熟。
6、抄寫課文,強化鞏固
中國傳統的背誦秘訣是:好記性不如爛筆頭。用抄寫的辦法來加強記憶是背誦的「靈丹妙藥」。準確,深刻,可以避免默寫錯別字,又能幫助理解文意。同時,可以把抄寫的文章當成「隨身記」,利用點滴時間幫助記憶。
7、編口訣記憶法
利用漢字同音、諧音或編順口溜的方式將所要記憶的內容濃縮成一兩句話。
8、列表格記憶法
對於一些內容繁多,性質相近的內容,為了防止混淆,可以通過列取表格的形式來加深理解。
9、歸納總結記憶法
對每科輔導用書,複習一兩遍後,適當做一些歸納總結,相同類似的要點、重點收集在一起,一方面掌握全面,防止遺漏;
另一方面,可以對每科的知識結構體系建立一個框架,以框架為基礎,延伸拓展到相關章節的詳細內容。
10、聽錄音背誦法
生理學家認為,讓視覺和聽覺共同參與記憶,要比單用視覺和聽覺,提高記憶效果30%—40%,這種記憶方法,人們稱為「協同記憶法」。
根據這一理論,在練習背誦時,可適當播放課文錄音,使學生邊讀課文,邊聽錄音,從而形成記憶信息的雙向刺激,以強化記憶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