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可同時測量大氣中氣溶膠和二氧化氮含量的新型傳感器
近日,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安徽光學與精細機械研究所Gao Xiaoming教授課題組設計並製造了一種基於光聲光譜的傳感器,可同時測量氣溶膠和二氧化氮(NO2)。大氣中的氣溶膠和二氧化氮是空氣中的主要汙染物,而氣溶膠吸收特性的在線測量仍面臨許多挑戰。
-
港高校研發「抗疫傳感器」助測樓宇病毒傳播速度
(抗擊新冠肺炎)港高校研發「抗疫傳感器」 助測樓宇病毒傳播速度中新社香港9月14日電 (王嘉程)香港中文大學(中大)與香港理工大學(理大)正利用光聲光譜氣體傳感技術,研發「抗疫傳感器」,希望通過追蹤示蹤氣體「六氟化硫」的流向及分布,推算樓宇中病毒散播的速度
-
香港高校研發「抗疫傳感器」助測樓宇病毒傳播速度
來源:中國新聞網中新社香港9月14日電香港中文大學(中大)與香港理工大學(理大)正利用光聲光譜氣體傳感技術,研發「抗疫傳感器」,希望通過追蹤示蹤氣體「六氟化硫」的流向及分布,推算樓宇中病毒散播的速度。中大研究團隊稱,該技術亦適用於燃煤電廠氮氧化物的減排,及石油化工物料的快評分析,未來將主要向內地發展應用。
-
深圳先進院等在低劑量光聲成像取得進展
近日,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醫工所生物醫學光學與分子影像中心劉成波研究員團隊、醫學人工智慧研究中心梁棟研究員團隊,與武漢協和醫院放射科鄭傳勝教授團隊合作,提出了基於卷積神經網絡的低劑量光聲成像方法,該方法有望推動光聲成像技術進一步臨床轉化。
-
紅外光聲光譜研究取得新進展
傳統紅外光譜(透射光譜和反射光譜)在上個世紀50年代就已應用於土壤分析,但由於方法本身的原因,在土壤定性或定量分析中都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
-
高光譜成像的傳感器和相機要求
通過適當的組件選擇,高光譜成像技術可提供可見光範圍以外的有效圖像捕獲。高光譜成像(HSI)技術最初用於地球觀測,已擴展到各個領域,從工業分類到醫學研究,例如科學家利用該技術生成皮膚和皮下組織的資料庫。隨著圖像傳感器和照相機的改進,研究人員和開發人員正在發現越來越多的高光譜成像應用,包括食品質量控制,製藥過程控制,塑料分選和生物測量。
-
聆聽光的聲音——光聲效應
由於光聲效應中產生的聲能直接正比於物質吸收的光能,而不同成分的物質在不同光波波長處出現吸收峰值,因此當具有多譜線(或連續光譜)的光源以不同波長的光束相繼照射樣品時,樣品內不同成分的物質將在與各自的吸收峰相對應的光波波長處產生光聲信號極大值,由此得到光聲信號隨光波波長改變的曲線稱為光聲譜。光聲譜實際上代表物質的光吸收譜,因此利用光聲效應可以檢測物質的組分。
-
合肥物質科研院研發拉曼傳感試紙 2秒辨出爆炸物
合肥物質科研院研發拉曼傳感試紙 2秒辨出爆炸物2014-04-20 10:00:37 來源: 安徽日報 記者4月18日從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獲悉,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的支持下,中科院智能所張忠平研究員領銜的研究團隊,重點針對各種材料表面以及混有痕量爆炸物物質的及時、現場檢測這一挑戰性難題,研發出能嗅出爆炸物氣味的拉曼傳感試紙
-
合肥研究院全面解析環境監測領域中光譜學的技術進展
近日,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安徽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劉文清團隊在《光學學報》上發表創刊四十周年特邀綜述,全面解析環境監測領域中光譜學的技術進展。 半個多世紀以來,隨著人類對於光本質認識的提髙和深化,光學技術的巨大進步,特別是雷射器的發明和雷射技術的應用,光與物質相互作用的認識有了根本性的提髙和發展。與此同時,人們對環境汙染問題的認識也不斷提升,開始採用現代的技術手段特別是光學技術研究一些環境物理化學現象和過程,逐漸發展了現代的環境光譜學。
-
四方光電電化學甲醛傳感器技術創新與突破
然而,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大量的板材和漆料大量應用在室內裝修上,這些材料會持續緩慢的揮發甲醛氣體,釋放周期長,最高可達15年。甲醛(HCHO)是一種無色,有強烈刺激性氣味的氣體,有較高毒性,甲醛已經被世界衛生組織確定為致癌和致畸形物質,是公認的變態反應源,具有強烈的致癌作用。
-
西班牙研發基於多種探測器的核廢料排放和分離測量設備
核電站的反應器內有大量的放射性物質,如果在事故中釋放到外界環境,會對生態及民眾造成傷害。目前歐盟共有91座初代核電站正處於退役,西班牙能源環境與技術中心,研發了排放和分離測量設備,配備高純鍺探測器,塑料閃爍體和中子探測器等儀器設備。捷克計量院的研究人員對該設備進行了初步測試,結果良好。
-
深圳先進院在基於人體介電譜的射頻無創血糖傳感器研究中獲得進展
為題發表在IEEE Transactions on Instrumentation and Measurement(JCR一區,中科院一區)上,聶澤東為上述論文的通訊作者,Abhishek Kandwal助理研究員為第一作者,深圳先進院為第一作者單位和唯一通訊單位。
-
從兩句話淺述分子光譜技術的應用進展
(AFM)與紅外光譜聯合的方式來表徵物質,原子力顯微鏡的工作方式有點像唱片機針,它在材料表面上移動,並在提升和下降時測量最細微的表面特徵。從測量形式上,可採用接觸式、非接觸式或浸入式(見圖18)。根據不同的測量對象,近紅外光譜的測量方式可採用透射、漫反射或漫透射方式。近紅外光譜中含有豐富的含氫基團信息,結合化學計量學方法可以得到準確的定量和定性分析結果。
-
「量子點光譜傳感器」亮相本屆科技周,辨析光波分析物質內在成分
打開APP 「量子點光譜傳感器」亮相本屆科技周,辨析光波分析物質內在成分 工程師8 發表於 2018-05-30 07:46:00
-
首套變壓器「光聲光譜型在線監測」裝置投運
金山網訊 (朱婕 王律 董龑)1日清晨,鎮江220千伏雩橫變1、2、3號主變本體旁,施工人員完成了「光聲光譜型在線監測」裝置的安裝。這套裝備也是鎮江地區首套對主變油樣進行實時在線監測的「電網神器」。變壓器是變電站關鍵設備。
-
深圳先進院在基於人體介電譜的射頻無創血糖傳感器研究中獲進展
深圳先進院助理研究員Abhishek Kandwal為論文第一作者,聶澤東為論文通訊作者。基於人體介電譜特性的射頻無創血糖傳感器具有體積小、成本低和抗幹擾等優點,可方便集成在穿戴式設備上,實現連續的無創血糖監測。
-
基於雙光源發明專利技術的二氧化碳傳感器
檢測CO2濃度的方法有很多: 1.傳統的化學滴定法速度慢,精度低,已基本不再被使用; 2.半導體、電化學、電容法等均是根據CO2與化學物質產生反應後,通過電信號的變化來測量。此類方法反應快,靈敏度高,但產品壽命短,穩定性和抗幹擾性差,不能滿足對檢測精度要求高的應用需求。
-
紫外線傳感器如何測量蛋白質的含量?
原標題:紫外線傳感器如何測量蛋白質的含量? 紫外可見分光光度法是在190~760nm波長範圍內測定物質的吸光度,用於鑑別、雜質檢查和定量測定的方法。
-
2014年大氣輻射和亞洲雷射雷達觀測網國際研討會在合肥召開
9月10至12日,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大氣成分與光學重點實驗室承辦的大氣輻射和亞洲雷射雷達觀測網2014年國際研討會在合肥召開。 來自中國、日本、韓國、印度、蒙古、泰國、尼泊爾、義大利、西班牙、美國等觀測站點的80多位學者和專家圍繞基於地基網絡化觀測的大氣氣溶膠-雲-輻射及其相互作用研究展開研討,主要議題包括基於SKYNET大氣觀測網的氣溶膠和雲光學特性研究;基於雷射雷達網絡觀測的數據分析;雷射雷達探測氣溶膠、雲和大氣成分技術研究;利用地基、星基遙感數據的觀測和模式研究;SKYNET和亞洲雷射雷達網絡觀測技術及數據應用等
-
光纖傳感器和光電傳感器的區別是什麼
打開APP 光纖傳感器和光電傳感器的區別是什麼 全球物聯網資訊 發表於 2021-01-08 09:25:41 光纖傳感器和光電傳感器作為兩種典型的傳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