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先進院在基於人體介電譜的射頻無創血糖傳感器研究中獲得進展

2020-11-20 嶺南科苑

近日,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醫工所微創中心聶澤東副研究員團隊設計了基於高場約束的表面等離子體傳感器於實現無創血糖的監測,相關研究成果以Surface Plasmonic Feature Microwave Sensor with Highly Confined fields for Aqueous-Glucose and Blood-Glucose Measurements為題發表在IEEE Transactions on Instrumentation and Measurement(JCR一區,中科院一區)上,聶澤東為上述論文的通訊作者,Abhishek Kandwal助理研究員為第一作者,深圳先進院為第一作者單位和唯一通訊單位。

基於人體介電譜特性的射頻無創血糖傳感器具有體積小、成本低和抗幹擾等優點,可方便集成在穿戴式設備上,實現連續的無創血糖監測。傳統的射頻血糖的測量方法主要是基於簡單的貼片天線或採用有洩露波輻射的傳感器,這種測量方法不僅會導致大量的輻射損耗,同時,傳感器傳播的能量場沒有受到足夠的限制,無法產生一個不受周圍電磁幹擾的高能束流,導致測量結果容易受到環境電磁幹擾而產生不確定性。針對上述的缺陷,研究團隊提出了一種基於表面等離子體激元端射傳感器設計方法(圖1),該傳感器面積約為52mm×24mm,在傳感器CPW埠處,添加了一對三角形接地層來抑制旁瓣,這些旁瓣已被證明對血糖的傳感中起反作用。在體實驗測量結果顯示,該血糖傳感器可以實現150 MHz/mgmL-1的高靈敏度(圖2)。

在科技部重點研發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深圳市基礎研究學科布局等項目的支持下,聶澤東研究團隊開展了多模態無創血糖監測與管理的課題研究,採用可穿戴人工智慧研究方法,通過設計新型的無創血糖傳感器和採集人體生理信號,藉助於深度學習和智能算法,在糖尿病水平波動監測、高低血糖預警、糖尿病篩查和併發症評估等臨床應用展開研究。

圖1 基於高場約束的表面等離子體血糖傳感器原理圖

圖2 (a)高場約束的表面等離子體血糖傳感器實驗測量場景;(b)實驗測量結果

相關焦點

  • 深圳先進院在基於人體介電譜的射頻無創血糖傳感器研究中獲進展
    近日,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生物醫學與健康工程研究所微創中心副研究員聶澤東團隊設計出基於高場約束的表面等離子體傳感器以實現無創血糖的監測。深圳先進院助理研究員Abhishek Kandwal為論文第一作者,聶澤東為論文通訊作者。基於人體介電譜特性的射頻無創血糖傳感器具有體積小、成本低和抗幹擾等優點,可方便集成在穿戴式設備上,實現連續的無創血糖監測。
  • 基於人體介電譜的射頻無創血糖傳感器研究中獲進展
    近日,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生物醫學與健康工程研究所微創中心副研究員聶澤東團隊設計出基於高場約束的表面等離子體傳感器以實現無創血糖的監測。深圳先進院助理研究員Abhishek Kandwal為論文第一作者,聶澤東為論文通訊作者。基於人體介電譜特性的射頻無創血糖傳感器具有體積小、成本低和抗幹擾等優點,可方便集成在穿戴式設備上,實現連續的無創血糖監測。
  • 基於人體介電譜的射頻無創血糖傳感器研究獲進展
    近日,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生物醫學與健康工程研究所微創中心副研究員聶澤東團隊設計出基於高場約束的表面等離子體傳感器以實現無創血糖的監測。深圳先進院助理研究員Abhishek Kandwal為論文第一作者,聶澤東為論文通訊作者。基於人體介電譜特性的射頻無創血糖傳感器具有體積小、成本低和抗幹擾等優點,可方便集成在穿戴式設備上,實現連續的無創血糖監測。
  • 深圳先進院等在低劑量光聲成像取得進展
    近日,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醫工所生物醫學光學與分子影像中心劉成波研究員團隊、醫學人工智慧研究中心梁棟研究員團隊,與武漢協和醫院放射科鄭傳勝教授團隊合作,提出了基於卷積神經網絡的低劑量光聲成像方法,該方法有望推動光聲成像技術進一步臨床轉化。
  • 深圳先進院發明新型聲子晶體微量液體傳感器
    近日,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醫工所超聲研究團隊在聲波液體傳感器領域取得研究進展,發明了一種新型聲子晶體高精度微量液體傳感器。  該工作是深圳先進院醫工所勞特伯醫學影像中心博士生王辰等在研究員蔡飛燕、鄭海榮指導下完成的。該研究獲得了國家納米專項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項目的資助。
  • 清華航院馮雪課題組在類皮膚柔性生物器件及無創血糖測量上取得...
    清華航院馮雪課題組在類皮膚柔性生物器件及無創血糖測量上取得重大進展清華新聞網12月22日電 12月20日,清華大學航天航空學院柔性電子技術研究中心馮雪課題組在《科學進展》(Science Advances)期刊上發表了題為《用於無創血糖監測的電化學雙通道類皮膚生物傳感系統》(「Skin-like
  • 深圳先進院等在合成酵母菌研究中獲進展
    深圳先進院等在合成酵母菌研究中獲進展 2018-05-24 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 【字體: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戴俊彪課題組和英國曼徹斯特大學蔡毅之課題組合作發表了其中兩篇論文,解決了將合成酵母菌應用於工業生物技術的多個關鍵技術難點。
  • 深圳先進院等發表耐高溫聚醯亞胺鋰電池隔膜研究進展綜述
    論文第一作者為深圳先進院陸子恆博士、隋帆博士、東華大學繆月娥博士,通訊作者為香港科技大學吳軍雄博士和深圳先進院楊春雷研究員,深圳先進院為第一單位。隔膜是鋰離子電池等現代電化學能量存儲設備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它們在物理上隔絕電極接觸以防止短路發生,同時其多孔結構允許鋰離子通過。
  • 深圳先進院等在納米載藥系統治療骨髓炎領域獲得新進展
    近日,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醫藥所人體組織與器官退行性研究中心王國成副研究員團隊與海軍軍醫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許碩貴教授團隊,在納米載藥系統治療骨髓炎領域獲得新進展。本研究中深圳先進院助理研究員徐正江、海軍軍醫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夏琰博士和周潘宇博士為並列第一作者。
  • 深圳先進院等研發出新型柔性鐵電場效應電晶體
    近日,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醫工所納米調控與生物力學研究中心在柔性鐵電場效應電晶體領域取得新進展,相關成果以Highly robust flexible ferroelectric field effect transistors operable at high temperature with low-power consumption
  • 深圳先進院高性能鉀離子電池負極材料研究取得進展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導讀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材料所(籌)光子信息與能源材料研究中心在新型高性能鉀離子電池的負極材料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3月18日,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材料所(籌)光子信息與能源材料研究中心在新型高性能鉀離子電池的負極材料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理論預言苯乙烯材料是一類非常有前景的鉀離子電池負極材料,基於大量的計算模擬數據指出苯乙烯材料在用作鉀離子電池負極材料時具有非常高的理論比容量和非常小的體積膨脹。
  • 深圳先進院等發表低溫甲烷氧化轉化研究進展綜述
    近日,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材料所(籌)光子信息與能源材料研究中心馬明副研究員團隊與韓國延世大學Jong Hyeok Park教授團隊合作,在Advanced Science(Advanced Science2020, 2001946; IF:15.84)上發表題為Catalytic Oxidation of Methane to Oxygenated
  • 深圳先進院等光電催化水分解研究方面取得進展
    近日,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材料所(籌)光子信息與能源材料研究中心等在光電催化水分解研究方面獲得新進展。深圳先進院馬明副研究員與以色列理工邢政博士為共同一作,北京大學深圳研究生院楊世和教授與香港科技大學Haibin Su副教授為共同通訊作者。光電催化分解水系統作為優良的太陽能轉化體系備受關注,然而其轉化效率一直受到光陽極上氧化反應過程遲滯的限制。
  • ​不扎針也能測血糖,無創血糖監測技術逐漸普及
    血壓的監測無創、便捷、隨時隨地,而且還可以動態觀察,但血糖的監測卻困難許多。傳統的血糖監測方法是糖尿病管理的一個「痛點」。首先將一根細小的柔性探頭植入皮下,針頭細小到植入時幾乎無感、無痛,然後用粘貼片固定在上臂背側部位,這就組成了瞬感傳感器。瞬感傳感器通過測量組織液中葡萄糖的濃度來計算血糖濃度,用組織間液糖含量代替血糖水平,無需採血,無創、無痛而且準確。
  • 深圳先進院張湧團隊獲得WASA 2020會議最佳論文獎
    9月13日,在第十五屆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Wireless Algorithms, Systems and Applications(WASA 2020)會議上,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以下簡稱「深圳先進院」)高性能中心張湧研究員團隊的研究論文Distributed Data Aggregation in Dynamic Sensor Networks
  • 深圳先進院等在腫瘤光聲分子成像研究中取得進展
    近日,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醫工所生物醫學光學與分子影像中心劉成波副研究員團隊、德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化學系Jonathan教授團隊、韓國高麗大學化學系Jong Seung教授團隊合作,探索了可拓展順磁性金屬卟啉類物質光聲成像機理,發現以金屬錳為中心的德克薩卟啉衍生物(錳德克薩卟啉:MMn)存在順磁性、德克薩卟啉強吸收性、無螢光發射損耗特性
  • 深圳先進院X射線源及X射線探測器研發取得進展
    近日,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材料所(籌)光子信息與能源材料研究中心在X射線源和X射線探測器研發方面取得新進展,深圳先進院均為第一單位。 無機械旋轉CT可以解決以往旋轉CT掃描過程中因病人的呼吸、心跳等生理運動產生的偽影問題,實現靜態多角度探測。為了實現無機械旋轉CT掃描,目前主要使用電子槍產生的聚焦電子束在X射線靶上進行空間和角度的掃描,但掃描角度有限。
  • 深圳先進院【綜述】仿生智能驅動器研究進展
    近日,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醫工所納米調控與生物力學研究中心杜學敏研究團隊與香港中文大學張立副教授合作在Wiley旗下期刊Advanced Intelligent Systems上發表仿生智能驅動器研究進展綜述Intelligent polymer-based
  • 深圳先進院發表柔性微創手術機器人研究進展綜述
    近日,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院微創中心王磊研究員團隊圍繞靈巧型手術機器人的研發路線和蛇形手術機器人的設計機理進行深入調研,取得了新進展。博士後Olatunji Omisore是本文第一作者,李暉副研究員和熊璟高級工程師是共同作者,王磊研究員是通訊作者,深圳先進院是第一通訊單位。手術機器人有著廣闊的發展前景,但由於缺乏有效的機器人運動控制和遠端操作約束方案,具有蛇形冗餘或連續體結構的柔性/軟體系統的臨床應用仍然受到很大限制。
  • 深圳先進院等在聚集誘導發光納米仿生機器人研究中取得進展
    近日,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生物醫藥與技術研究所納米醫療技術研究中心研究員蔡林濤、副研究員張鵬飛、研究員龔萍、博士鄧冠軍等,與香港科技大學教授、中科院院士唐本忠以及湘潭大學教授陳華傑合作,研發出一種基於聚集發光元件的AIE納米仿生機器人系統,用於血腦屏障穿越及腦膠質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