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荒的嚴冬,溫度常常降低到零下40度50度。咆哮的西北風,卷著鵝絨毛般地雪花,在天地之間滾翻,霎時間,房子、山林、地面都變成了白皚皚一整片。
惡劣的天氣,卻給我產生了快樂。農場的周師傅,答應雪停後,帶我去「打獵」。說是打獵,實在是醉翁之意不在酒,為的是能夠運氣好,碰上一隻野山雞什麼的,改善一下夥食,犒勞一下我那因為缺少油腥,而好像永遠填不飽的肚子。
雪終於停了,我和周師傅出發了。我們打獵是不用槍的。只需帶上鐵絲套子、野山雞鐵夾就可以了。紛飛大雪把整體地面遮住得結結實實的,給各種各樣可愛小動物尋食產生了艱難,但卻給我們捉捕產生了方便。能夠從冰天雪地上的各種各樣足印來分辨捕獵的目標。
在我們走入一整片收種完的豆地時,成群結隊的野山雞呼啦啦地飛過,冰天雪地上還清楚地遺留下它們刨開降雪探尋黃豆粒的印痕。我學著老孫的做法,把野山雞鐵夾打開。這種野山雞鐵夾與城裡捉老鼠的鐵夾沒有什麼區別,只是尺寸大得多,足有半個臉盆那樣大。
我提心弔膽頂開鐵夾,在支棍上拴實用黃豆粒製成的誘餌,在厚實的降雪上刨開1個洞,輕輕地把鐵夾放好。再蓋上調雪,冰天雪地上只外露作誘餌的黃豆粒。只要野山雞醫撿食黃豆粒,架子就會夾上。我還在黃豆粒的周圍還撒上一點幹豆腐豆葉,搞好掩藏。隨後躲到山林中,靜等著那振奮人心的時候來臨。
不知怎麼,我突然想起了安徒生的童話,「賣火柴的小女孩」一文中描寫的那隻香噴噴的烤鴨來了。我不由自主地砸了吧唧嘴,沒有烤鴨,有隻烤野山雞也行啊!正在我出神的時候,突然一群野山雞呼地一下從冰天雪地驚飛起來。
我三步並作兩步撲了過去了,看了一眼雪白的冰天雪地上,撒落著兩根野山雞的翎毛,卻哪有半點野山雞的影子呀!仔細看了一眼,野山雞鐵夾已打翻。剛才還夢想著烤野山雞,頓時變成了空想,我拿出野山雞鐵夾,沮喪得差點沒有掉下淚來。
周師傅這時從豆地的那一側也奔過來了,手裡拎著一隻野山雞。是他下的鐵夾夾著的。他拿出我的鐵夾看了看說:「這個閉上繩索短了,閉上時只有是擦著野山雞的一點皮,不容易打著野山雞。」
我按照他的方法,重新下好了鐵夾。這回終於成功了,夾著了一隻又肥又大的野山雞。野雞肉好吃,很鮮,和袍子肉不相上下。那時候在北大荒,小雞燉蘑菇,指的是用野山雞和野生榛蘑燉在一起,那味道可不是現在飯店裡的「小雞燉蘑菇」所能比的。我和幾個知青足足實實的開了一回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