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這個事情的爭論好像比較火,其實我本人可能是這個事件的源頭,因為我第一次在大範圍提出質疑這個東西,所以我有必要再把活石開缸的流程寫的更加詳細一點,順便再發表一些我個人的觀點。
一、活石(這個我比較擅長而且推崇,所以我寫的細一點):
1.關於活石的品質問題:
首先這個我認為沒有傳說的那麼糟糕,我給無數朋友開過缸,而且很多都是德邦物流陸運走3、4天才到,正常情況下養水都能6天左右就爆出健康的綠絲藻.所以如果大部分人都出問題,那麼海水這麼多年來用活石養水也不會看到那麼多綠絲藻的缸了。
當然其中也會遇到一些問題:
比如我有一次大熱天快遞耽擱了7天才到我手上,然後就一直嚴重的褐藻紅泥,最終調整很久這個缸才緩過來。
另外更多的情況是商家問題,比如商家囤貨時間太長,比如商家偷換老的一些垃圾石頭冒充新鮮活石。作為商家總是利益最大化,肯德基都曝光過過期的食物沒有丟掉,所以商家他總可能有積壓之類的情況,商家總是會想辦法把很多已經出問題的活石塞給你,這個也是事實。
但是這個就像買個電視機可能遇到壞的,買個魚可能掛掉一樣,我認為是正常的損耗比例,但絕對不能直接就說現在的活石都是偽活石,至少我周邊的大部分人都沒有遇到問題。
活石雖然不是帶水運輸,但是都是包了報紙保溼,如果夏天還會帶冰塊。我們看到很多人養水時候就發現了很多小管蟲、小螃蟹、小貝殼、還有更多看不見的小蟲子,甚至還有一些微孔和紐扣能活到養水期的,說明很多生物是只要保持潮溼,仍然可以順利的活到你手裡,這是完全沒有問題的。
所以偶爾一次購買不好,不能推翻這個事實,如果你的石頭每次都是不好的,那麼只能說你的活石購買渠道有問題。
2.關於活石處理的問題:
開缸建議先缸內化好鹽,然後拿化好的海水大致刷一下,這個目的是為了減少汙染,當然如果順便抓掉兩個螳螂蝦也是好的。
因為如果表面死很多很多東西,而你不清理,就像有半斤蝦肉在養水,就會變成我以前文章說的汙染過大產生紅泥。更嚴重的是,過大的汙染可能會產生連鎖反應,把僅存的生物也一起殺死,徹底變成臭石頭。
所以應該至少剔除已經明確死掉的東西,防止連鎖反應,如果石頭很新鮮,刷不刷活石也不重要。至於蚓螺、垃圾葵,這個我很多文章已經提到主要來源不是活石,新鮮活石几乎是沒有的,另外螃蟹什麼,我已經說過利大於弊,這些都不是問題。
3.養水的問題:
這個很簡單了,先造景也行,後造景也行,不會對系統產生很大影響的,另外不管你加不加硝化細菌,一般第4、5天就會出現褐藻。
褐藻出來以後的持續時間和褐藻規模,這個可以輕易判斷石頭是否新鮮,褐藻期越短,褐藻規模越小,石頭就越新鮮。
反之,如果是超大規模的褐藻紅泥,並且褐藻紅泥持續一周以上還不見消退,甚至整缸水都黃了,對不起,你的活石可以定義為臭石了。如果要繼續養,後面的過程你會比較痛苦(個人來說是建議直接再買活石重新來),你可以通過換水這些措施,把汙染排除,最後有點接近死石那樣的方法開缸了(後面我會寫死石開缸)。
正常褐藻期持續時間一般在3天內,然後鮮嫩的綠絲藻起來,後面就是我說的2成褐藻,8、9成綠藻,你的第一階段平衡已經到達,心不急的可以開始下各種除藻生物,壓制綠藻,保留養分,開始柏林系統的生物鏈和養分循環了。如果心急的人,也可以下健康的珊瑚包括SPS,他們如果本身健康,就沒有什麼大問題的,不過你可能會經歷下面這個過程。
4.初步成熟:
其實我上面說的只是第一次達到平衡,但是你很可能會經歷第二次失衡。尤其如果都是全新魚和生物,你的魚往往還沒有適應,會來不及除藻,然後藻會繼續瘋長,導致養分迅速變得極低,然後綠藻會出現一次白化,大規模白化出現一次小崩潰,很可能會出一些菌膜什麼的。但是沒有關係,你新下的sps這麼幾天還不至於出問題,所以他是可以挺過去的,後面會再次自我修復。
因為必須生物壓制藻以後,你的養分才能保留在水裡,你的增肥才會真正有用。所以我以前寫的文章說的是「開始以後唯一事情就是除藻」。
另外要說的是,除藻其實主要不是吊,吊有鼻子有眼,他們其實就像牛一樣,他們總是只愛吃嫩草的,而且基本上都吃絲狀的藻。真正牛逼的生物是那些稀奇古怪的生物:比如海豬、海膽、螺什麼。
不過真正的除藻生物往往還是被大家忽略了,他們是一種很不起眼的東西,有些人甚至覺得肉麻噁心,一般叫蛋白蟲。
蛋白蟲雖然微小,但是繁殖速度很快,數量起來以後,才是龐大的滅藻集團軍,有可能你的缸壁會密密麻麻布滿蛋白蟲。這時候你才會發現你的缸真正開始乾淨了,由於藻類被壓制了,你的珊瑚狀態才開始真正變好,這個可以作為第一階段系統成熟的標誌,如果一切順利,到這個階段大約需要1-2個月。
老何陪你玩海缸-
二.關於人造石開缸的問題,(其實市場上還有其他牌子的人造石,不過用P石的人更多,我下面所有的文章直接以P石代替人造石的說法)
我之前的文章也沒有否定P石不能成功,但是你要明白我們最終目標依然是柏林系統,今天先說如何開始如何養:
首先我們不考慮他的性價比,也不考慮他哪裡產,總之一條,他就是一種什麼都沒有的濾材式的造景,說的通俗一點,就當細菌屋陶瓷環來看吧,那麼能不能養呢,答案也是可以的。
1.你可以理解成淡水那樣陶瓷環開缸,什麼都沒有,淡水我們搞過,有人要丟蝦肉,有人要下硝化細菌,反正套路差不多,有個基礎的硝化細菌環境都行吧。其實你真要一日開缸也行,你可以試試,因為什麼都沒有,你放的生物真不會死的,所以放了基石什麼,慢慢調整是可以的。
題外話:
但是我並不認為有什麼海水全菌,我認為又是個坑,我也從來不加這個東西,而且我覺得就算是廠家,我想他都說不清裡面是哪些菌。海水要研究更多的是生物,不是細菌,近些年強調細菌最大的原因是因為他符合商家忽悠的玄學。
2.下生物了,下什麼呢?對了,優先是帶基石的珊瑚,什麼紐扣、菇、草皮、圓帽、腦反正類似都行的。
3.由於一開始水裡缺少養分,雖然你的珊瑚不會馬上餓死,但是你得慢慢增加餵食,不然他們遲早會餓死,如果你一直極少喂,這是餓死養法,你的珊瑚可能經過幾個月遲早餓死。
所以起初的時候,你的石頭非常乾淨,隨著水體養分的增加,藻開始出現了。
而且你會慢慢發現,在很長很長的時期內,P石表面的藻會比活石更多!為什麼呢?又是因為生物鏈!
因為P石上能躲生物的地方更少,加上本身也缺乏生物鏈的基礎,甚至同一個缸裡一塊P石,一塊活石,也會發生這個情況。
我看過很多P石的缸,都會有一個很長很長的階段產生這個藻的問題,原理其實和你放個斷肢架特別容易長藻是一樣的,也是因為生物鏈。
4.最終目標,你的基石引入了物種,這些物種會逐步繁殖蔓延,也就是你的最終目標,改造成活石,重新回到柏林。但是要達到上面說的活石那種成熟階段你一定需要更久,而且我更建議不停買買買,不然物種匱乏度高很多,因為你不能保證1塊紐扣1塊草皮就帶來一缸活石的全部物種。
那麼P石能不能養呢,上面的答案已經說了,當然是可以的。不客氣的說,讓我來養的話,不管什麼死石活石臭死P石我最終都能解決問題,只是有沒有這個必要,因為海水更重要的是後面的調整,而不是前期用了什麼。而且如果只是養一些簡單的珊瑚,作為一個有些經驗的魚友,淡水陶瓷環系統一樣可以養的很好,這也不是沒有人做過。
反過來已經成熟的柏林替換部分活石是否可以呢,當然也是可以的,你可以一部分一部分替換,生物群落慢慢轉移後,系統也會正常運行。
老何陪你玩海缸-
寫到這裡,我要開始說我的話了:
1.關於環保:
沒有問題,我認為P石比活石環保,但是引入的鈕扣草皮就環保了嗎?
所以這個目前來說還是偽命題,等到真正禁止活石的時候,帶基石的珊瑚也差不多禁止了,也許我們真的只能找人工SPS的基座了,那個時候如果實在沒得選,我會用類似的人造石的。
但是目前來說,第一、不能以一種不環保的東西來笑另外一種不環保的東西,第二、這個時代目前還沒有到來。
2.有害生物問題,P石本身是沒有了,那麼引入的紐扣草皮基石呢?我反而確信更多的垃圾葵是魚店買的珊瑚帶來的,所以這也是個偽命題。
3.個人最大的質疑在於石頭的內部,我經常敲開活石,裡面住著很多貝殼,管蟲,還有蚯蚓一樣的生物,也許看不到和不認識的更多,活石的表面和內部的生物豐富到你無法想像,這也是活石強大之處,我並不認為P石內部可以改造成這樣。所以只要還是柏林系統,永遠不要否認活石的價值,P石的最終目標最終依然是變成活石。至少我個人不會認同P石變成的活石會比天然的更好,至於天然活石的品質,我前文已經說明。
4.造景問題,其實我早就想說了,雖然我沒有什麼藝術細胞,但是無數新人等他明白的時候已經晚了。因為海水缸真正的景是珊瑚,絕對不是石頭,所以沒有珊瑚的石頭景基本上都是放屁(fot除外)。
你看著石頭很滿意,結果珊瑚放上去以後就像一個活脫脫的貨架。作為我個人來說,我更喜歡的造景是一個饅頭山,然後擺滿珊瑚,而不是一個一個的平臺當貨架,然後每個平臺去放個珊瑚。
5.關鍵問題來了,同樣一個缸,如果買活石需要500元左右,那麼P石要3000元左右。更有趣的是活石還得用池子養著賣,P石堆著就好。至於商家利潤呢?這個大家聰明人自己想,我就不說了。所以毫無疑問,不管什麼時候,商家都會推薦這個東西,除非有一天活石利潤比P石還高。
老何陪你玩海缸-
三、最後再來說死石
這個其實我是不推薦的,因為他會一直慢慢釋放,前面等待釋放的過程會很長,完全釋放可能要持續好幾個月,他一直會不停的長藻,等到最後釋放差不多了,最終還是以P石的方式來實現。
不過有一條,死石的結構材質是和活石完全一樣的,所以最終可以完全和活石一樣,這個不存在任何疑問。
現在我總結一下個人的一些比較:
1.性價比,這個大家自己會算帳。
活石>死石>P石
2.短期下生物速度
死石臭石最久,P石和活石其實差不多,一般10天內都可以了。
3.最終成熟速度
活石>P石
好了,我今天已經從原理上進行比較了,我不是商家,我不想參與什麼爭論,我只想更多的把原理告訴大家,具體用什麼大家自己比較,海水更加值得研究的是後面應該怎麼搞。
但是個人來說,我始終堅持一條,如果最終你還是要變成活石,何不使用現成的活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