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以後,朝鮮半島分為朝鮮和韓國兩個國家,但是他們的國家英文名字都使用的「Korea」。但是,現在的韓國越來越多的語言學家、歷史學家、地名學家和政治家對這個詞的翻譯方法提出異議。要求將「Korea」改成「Corea」2003年的時候,朝鮮在平壤舉行了一個研討會,專門就國名英譯變更問題交換意見。參加會議的學者列舉了大量的史實,為國家名稱的外語詞形的正確書寫提供了依據。
為什麼要國家英文名「Korea」改成「Corea」?因為朝鮮半島在遭到日本殖民統治前,英語對這個半島名稱一直寫成「Corea」而不是「Korea」這並不奇怪。根據英語傳統的正字法,只能這樣書寫。在早年版本的額《不列顛百科全書》,就是用這個名稱給朝鮮半島立條的。在其他地理和歷史的文獻記載中,也是用的這個寫法。十九世紀,朝鮮半島的最後一個王朝李氏朝鮮王朝,在和其他國家的交換的外交文件中,用的也是「Corea」。
用「Korea」正式全面代替「Corea」的使用是在日本殖民統治以後。「Korea」這個詞不是日本人發明的,在歐洲各種語言文字中,「朝鮮」這個名稱的轉寫,有兩種詞形,形成了兩套轉寫系統。在日耳曼語族的各種語言中,一律用「K」開頭,而在羅曼(拉丁)語族各種語言中,全部用「C」開頭英語雖然屬於日耳曼語族,但是對於「朝鮮」的轉寫由於歷史因緣,過去都是用的羅曼語族的正字法規則,寫作「Corea」而在歐洲的另外一種重要語言德語寫作「Korea」。日本侵略朝鮮以後,使朝鮮半島成為它殖民地就刻意改「Corea」為「Korea」為什麼日本要這樣改呢?說法不一。有說日本是為了向德語靠攏。也有說是要求日語地名的羅馬字母轉寫法一致,字母c從不單獨使用,一律用k代替。就英語而言,世界上一大批以輔音「k」音起首的國名,幾乎全部以字母「C」開頭。唯有「Korea」,本來是「Corea」後來屈從殖民者的用法硬是改「K」為「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