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佛山市天然氣高壓輸配系統工程入選詹天佑獎
記者昨日從中國土木工程學會官方網站獲悉,第十八屆中國土木工程詹天佑獎已於日前完成公示。其中,由佛燃能源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建設運營的佛山市天然氣高壓輸配系統工程,作為唯一的燃氣工程入選該獎項。 詹天佑獎被譽為土木工程建設領域的「奧斯卡」獎,是我國土木工程建設領域科技創新的最高獎項。這是佛燃能源繼2018年榮獲「廣東省政府質量獎」、2020年榮獲「廣東省先進集體」後,收穫的又一重量級榮譽。
關鍵詞規模
全國地級市中供氣量最大
「佛山市天然氣高壓輸配系統工程是國內首個大規模引進LNG試點項目——廣東液化天然氣接收站和輸氣幹線項目的重要組成部分。」談及本次獲獎的高壓輸配系統工程意義時,佛燃能源相關負責人如是說。
據介紹,該工程堅持高起點、高標準,按照全市「一張網」的理念,構建了「多氣源、互聯互通、互為保障」的天然氣管網規劃藍圖。工程於2005年11月開工建設,2017年7月竣工,總投資近14億元,成功建成了160餘公裡天然氣高壓管網、4座天然氣接收門站、2座LNG儲配站、12座高中壓調壓計量站,在東南西北四個方向各接入一大管道氣源。
目前,工程服務全市140多萬戶居民用戶和4700多戶工商用戶,年供氣量超過22億立方米,日最大供氣量超過1100萬立方米,是當前國內地級市中供氣量最大的天然氣高壓輸配系統,管網的單位長度年供氣能力位居全國前列。
工程為佛山打贏藍天保衛戰、實現清潔化生產目標和降低製造業成本作出了重要貢獻。投產以來,工程累計供應天然氣超過100億立方米,替代燃煤超過1300萬噸,減排二氧化硫和粉塵超過70萬噸,減排二氧化碳超過1700萬噸。
關鍵詞創新
多項技術成果為業界首創
佛燃能源相關負責人向記者介紹,佛山市天然氣高壓管網工程超前設計了在當時國內尚無先例的4.4兆帕超高壓城市天然氣輸配系統。本著「大膽設想、小心求證」的科學精神,工程技術人員通過管道仿真模擬技術反覆測算,最終確定了該超高壓方案。
「多年來系統運行狀況穩定可靠,充分驗證了方案的可行性。」佛燃能源相關負責人向記者介紹,該設計成果得到了業界權威專家的充分肯定。其中,中石油管道工程有限公司線路總工程師、全國工程勘察設計大師史航認為,佛山天然氣高壓輸配系統的可靠性、可擴展性和經濟性都處於業內領先水平。
2007年4月,佛燃能源開工建設沙口LNG儲配站,而該站點在廣東省首次採用8×150立方米LNG儲罐,對工程建設人員來說是全新的挑戰。當時還沒有LNG儲配站建設的國家相關設計標準,工程建設人員借鑑以前做液化石油站、中低壓燃氣管道工程的經驗,參照外國的相關標準,並向專家多方請教,一步步推動工程的進展。為了如期完成這個重要的節點工程,工程建設者放棄了所有的周末和節假日,連續奮戰半年。
燃氣管道埋在地下,對管道的變形、腐蝕等情況很難有直觀的掌握。經過考察、篩選,工程引進了當今世界上最前沿的管道安全評估技術「管道智能內檢測」,對全市高壓次高壓天然氣管道進行「全面體檢」。檢測工作從2014年10月28日開始,歷時一年多。在推進過程中,技術人員創新改良了鋼刷磁鐵結構和平滑機構減阻技術,使北滘站至桂城站DN350次高壓管道內檢測一次性成功完成。這項技術被國外權威檢測機構評為「亞洲首創」。
燃氣場站管網點多面廣,構建「智慧管網」勢在必行。通過多年努力,工程集成了管網地理信息系統(GIS)、數據採集與監視控制系統(SCADA)和管網巡查管理系統(GPS),在業內率先實現了監控預警、應急搶險和巡檢維護全面智慧化,目前正在進行管線光纖預警、場站遠程操控無人值守的最新技術升級。
十多年來,佛山市天然氣高壓輸配系統工程建設獲得多項國內創新技術成果,包括國家獎勵8項、省部級獎勵14項、專利及著作權30多項。
關鍵詞攻堅
迎戰「亞洲第一難」穿越西江
佛山市天然氣高壓輸配系統工程從藍圖到落地,必須克服重重艱難險阻,有來自徵地拆遷、建設協調等「老大難」,也有來自施工技術上的「攔路虎」,更有西江這樣的天然屏障。
「天然氣管道過不了西江,就建不成全市一張網。」佛燃能源相關負責人表示,完成「西江穿越」工程,不僅能使高明區的天然氣管網連通全市的大管網,更能一舉打通中海油和廣東大鵬、中石油三大氣源互聯互通的最大障礙,對於構建佛山安全供氣格局有著重要意義。
對此,佛燃能源經過反覆論證,綜合考量,最終大膽採用了實施難度最高的定向鑽工藝,與同河段同類工程採用的盾構工藝相比節省了近7000萬元。
據介紹,西江航運量在國內僅次於長江,地質條件極為複雜。定向鑽穿越工程的水平長度達1470米,施工的最低位置在水面以下50多米,管段將經過15種地質結構、22個地層變化,粉砂層、圓礫層、鵝卵石層等極易塌孔地段長達250多米。業界專家評價,西江定向鑽穿越工程施工難度之大,堪稱「亞洲第一難」。
中國市政工程華北設計研究總院有限公司佛山分公司副院長黃葵介紹:「我們前前後後花了兩年時間,進行充分的論證,通過勘察、詳勘和補充勘察,詳細地了解施工段的地質情況。」
時任中石化江漢油建工程有限公司佛山分公司負責人陳軍州說:「西江定向鑽穿越是我從事燃氣工程建設近30年來最難的工程,定向鑽施工最怕的三大難題——溶洞、角礫石、軟硬地層變化頻繁,這個工程都遇到了。」
為了確保工程順利實施,時任佛山燃氣集團董事長尹祥及佛山市天然氣高壓管網有限公司董事長殷紅梅、總經理熊少強等多次組織中石油、中石化和中海油等全國定向鑽施工方面的專家學者進行研討、交流,多次組織實地勘察、專家評審,對設計施工方案進行反覆推敲、論證,逐個細節地完善技術方案。
西江穿越工程最大的難點是要攻克溶洞和鵝卵石地段,處理不好就會掉鑽頭和坍塌。對此,工程採用「兩級套管接龍固孔工法」圓滿解決了這個難題,填補了世界上在該領域技術空白。
(文章來源:佛山日報)
(責任編輯:DF3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