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條耗資693萬,由詹天佑修建的人字形鐵路,100年過去仍讓人自豪

2020-11-28 騰訊網

詹天佑於鹹豐十一年(1861年)出生在廣東南海(今廣州市),11歲留學美國,是清政府所派首批留學生中的一員,在耶魯大學深造期間兩度獲得數學獎金,其中一次為第一名。

1881年,20歲的詹天佑從耶魯大學土木工科畢業,當時畢業的中國留學生也僅有兩人,還有一個是比詹天佑年長3歲的廣東香山人歐陽庚,學成歸國後詹天佑在福建海軍服役,並且以第一名的成績從福州船政局後學堂畢業。

光緒十年,應晚清名臣張之洞之邀回到了廣東,於廣東博學館任教。

4年後由開平礦務局留美同學鄺孫謀介紹,到了天津中國鐵路公司任職工程師,走上了修建鐵路的道路,先後主持修建了唐山鐵路、京津鐵路、萍醴鐵路、新易鐵路、京張鐵路等。

新易鐵路建成的主要目的是為了讓慈禧太后更加方便的去清西陵祭拜,鐵路完工後慈禧太后甚是滿意,因此特意召見了詹天佑,將隨身所帶的珠寶也都賞賜給了詹天佑,而詹天佑只是取了一隻鍾作為紀念,其餘全部分給了參與修建的工程人員。

京張鐵路則是我國首條不使用外國資金以及人員,由中國人自信設計、投入營運的鐵路,意義非凡。

在1899年之前,俄國曾提出修築由恰克圖經庫倫、張家口到北京的鐵路,不過被清朝廷拒絕了,值得一提的是在居庸關外、地當北京西北的張家口自古在軍事上和商業上便是我國北疆的重鎮,如果這條鐵路是由外國人負責或是有外國人參與修建,那麼對我國將會是一個威脅。

不過當時此路段修建鐵路的事宜已經無法避免,清朝中也開始出現了官辦的聲音,另外在當時光內外鐵路盈利頗豐,於是時任直隸總督兼關內外總辦的袁世凱提出,利用關內外鐵路的營業收入修築京張鐵路,委派詹天佑主持事宜。

1905年9月,鐵路正式開工,但京張鐵路途徑之地並不那麼容易修建鐵路,如居庸關、八達嶺的地形,石峭彎多,「由南口至八達嶺,高低相距一百八十丈,每四十尺即須墊高一尺。」

中國人要自己修建鐵路,並且完全不依靠外國人,當時不少外國人也發出嘲諷,叫囂修建這條鐵路的中國工程師還沒有出世。但詹天佑並沒有放棄,正所謂越挫越勇,他親率工程隊勘測定線,最終採用「人」字形鐵路。

但在鋪軌的第一天,並有一列工程車的一個車鉤鏈子折斷,可想而知那些想要看笑話的外國人的嘴臉是怎樣的,然而詹天佑並沒有理會那些誹謗,後使用了自動掛鈎法解決了問題。

另外長達1092米的八達嶺隧道,是完全由中國工人的雙手開鑿而成,不過京張鐵路最終於1909年10月舉行了通車典禮,建設期比預定計劃還提前了兩年,按照預算白銀729萬兩,京張鐵路實際僅用了693萬兩。

如今距離當年修建京張鐵路的事情已經過去了100多年,期間又遭遇戰亂等,而這條人字形鐵路在現今也已經被列為了文物保護單位,於2018年入選為了第一批中國工業遺產保護名錄。

另外影集《京張路工撮影》記錄了當年京張幹支線橋隧、車站、水塔、機輛等建設過程,向後人一一呈現了百年前的歷史。

相關焦點

  • 課本之外的詹天佑,留學遣返成海軍勇士,未曾科舉卻是末代進士
    想必每個人都會記得,在小學語文課本中曾有一篇課文《詹天佑》。這篇不到800字的課文,主要講述了詹天佑頂著外國人的譏諷,主持修建了中國第一條鐵路的傳奇故事。而我們對他的記憶也僅限於「第一條中國鐵路」、「迂迴爬坡的人字形設計」和欠點味道的愛國情懷。
  • 課本外真實詹天佑:曾被這兩個奇女子影響一生,死前留下這一遺憾
    1906年10月24日,中國的鐵路之父詹天佑提筆給一位名叫諾索布的美國夫人寫下了一封信。這封信被寫就時,正是詹天佑剛剛受命修建中國人自己的第一條鐵路京張鐵路時。在信中,詹天佑用飽蘸深情的筆墨寫到:「如今已修成一段。特附上簡報一份,使你知道當年在威士海汶在你監護下的一名中國幼童,現在已完成和將來繼續要完成的任務。他早期的教育完全受惠於你。」
  • 王夢恕的一句話曾令國人為之自豪 選人標準「不要說假話」
    王夢恕曾以27歲的年齡參與修建新中國第一條地鐵——北京地鐵1號線,並發現貫通誤差,排除運營障礙。他力挺中國高鐵建設,曾有一句名言令無數國人為之自豪:希望有一天,其他國家的人一提到手錶就想到瑞士;提到高鐵,就會想到中國。
  • 你相信京張鐵路,可以帶你「穿梭」百年時光嗎?
    你相信京張鐵路  可以帶你「穿梭」百年時光嗎?  連接過去與現在的「任意門」又在哪裡?  「詹天佑象」建於1922年。碑文「詹公天佑之象」由時任總統徐世昌親筆書寫。  在《詹天佑文集研究》中詹天佑嫡孫詹同濟解釋說,這座「銅象」沒有經過任何藝術加工,「以求見象如見人」是代表詹公真實原貌的意思。
  • 耗資超過8億修建機場,2022年通航,就在寶雞
    耗資超過8億修建機場,2022年通航,就在寶雞我國是一個幅員遼闊的國家,在我國境內有著豐富的地勢地貌,這也造就了我國地區與地區之間的發展不均衡。好比沿海地區的發展會比內陸地區的發展較快,因此完善交通也成為了發展的重要一環。
  • 慈禧派出120名幼童赴美留學,為何只有94人回來?其餘26人去哪了
    8月,在容閎的率領下,清廷挑選了30名幼童,從上海出發前往美國,其中就有詹天佑,鄧士聰 ,蔡紹基等多位名人,當時這批幼童大多是有十二三歲,並且出身貧寒,雖然朝廷答應每年支付這些幼童一大筆扶助金供他們完成學業,但是在當時的人眼中,美國只是我國外部的一個蠻夷之地,所以去到那的孩子,除了學習,能不能健康成長,就要看他們自己了。
  • 中國這條路10萬人修建近3000人犧牲,堪稱世界奇蹟!
    在4年多的時間裡,川藏公路穿越整個橫斷山脈的二郎山、折多山、雀兒山、色季拉山等14座大山;橫跨岷江、大渡河、金沙江、怒江、拉薩河等眾多江河;橫穿龍門山、青尼洞、瀾滄江、通麥等8條大斷裂帶,戰勝種種困難。工程的巨大和艱險,在世界公路修築史上是前所未有的。在整個川藏、青藏公路的修築過程中,3000多名幹部、戰士和工人英勇捐軀,一代業績永垂青史。其中,建設川藏北線就犧牲2000多軍民。
  • 110年,中國人再次打通首都西北!
    京張鐵路的締造者詹天佑先生的銅像,正式在青龍橋車站西側落成,像似詹公真身屹立在八達嶺長城腳下,終日凝視著他的嘔心瀝血之作。這就是在京張鐵路開通百餘年後,仍是由中國人自己設計和修建的第一條高寒、大風沙最高時速達350km/h的智能化高速鐵路,正式通車。
  • 齊車人喜獲詹天佑鐵道科學技術獎
    日前,詹天佑科學技術發展基金會召開第四屆理事會第二次會議,對第十五屆詹天佑鐵道科學技術獎進行了終審,共評選出獲獎者78名,其中,大獎3名、成就獎15名、貢獻獎20名、青年獎40名。中車齊車集團齊車公司技術開發中心主任賀茂盛榮獲詹天佑科學技術獎青年獎。
  • 從河南農村走出,她為修建青藏鐵路險些喪命,如今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
    &34;韓紅的《天路》知名度很廣,現如今&34;也很稀鬆平常,但卻少有人知道,修建這條&34;(青藏鐵路別稱)的人都有誰。本期推送,就讓我們走近一位&34;的女院士,西南交通大學校友——田紅旗,一起了解她的傳奇故事。
  • 要說中非合作,就不能不提這條鐵路……
    她表示英不能單獨出資修該鐵路,但將設法自其他國際財團方面給坦取得貸款,希望坦同意英國先派人勘察後,再做決定。」跟英國打了幾十年交道,尼雷爾當然知道他們打的是什麼算盤。他對何英說:「我懷疑他們是否有誠意,怕他們勘察後,又製造新藉口拒絕承擔義務,從而拖延鐵路修建。」但他也對西方抱有一絲希望,認為不能排除他們真要幫助修鐵路的可能性。他坦誠地對何英說:「說老實話,西方剝削的錢多,比中國更富裕些。
  • 我國第一條高原鐵路青藏鐵路背後的中國軍人(圖)
    中國的第一條數位化鐵路要由中國人自己來完成青藏鐵路全長1142公裡,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線路最長的高原鐵路,也是我國的第一條數位化鐵路。     修建高原數位化鐵路在我國尚屬首次。數位化鐵路核心是以測繪地理信息數據為支撐的自動化控制系統,目前世界上只有美、英、法、德等少數幾個發達國家掌握了這項技術。
  • 世界有名的鐵路:華人25年建成,長度約地球1/4周長,非我國境內
    如同人們之間的競爭一樣,鐵路也會經常被人拿來比較,有的鐵路因為功能比較強大,會成為一個城市的標誌,甚至成為整個國家的驕傲。今天我們說的這條鐵路——西伯利亞大鐵路,這條鐵路堪稱是最牛的鐵路,目前在俄羅斯境內。到現在它仍然保持著世界第一長度的鐵路。長度達到了9300多公裡,達到了地球周長的1/4左右,修建這樣一條鐵路,可以說是一個偉大的工程。
  • 畢業季丨中南大學這個學霸班四年裡獎學金獲得率100%
    中南大學土木工程學院2020屆詹天佑班(天佑1601班)在2020畢業季裡向母校交出滿意答卷。該班同學獎學金獲得率每年均保持100%,共計獲44.65萬元,其中國家獎學金9人次,國家勵志獎學金29人次,學年特等獎學金8人次。
  • 數學課解決剎車追尾 小學語文講懂詹天佑 3200多堂錄播課怎樣讓...
    ;小學語文課,怎樣讓孩子理解「鐵路之父」詹天佑的傑出才能……課堂上,如果教師只是不停地提問,學生不停地回答,「滿堂灌」變成「滿堂問」,或許也會走向另一個極端。    截至目前,長寧區中小學教師在剛剛過去的一年錄製了3200多堂錄播課發現,教學設計上真正關注學生的課,課堂氛圍活躍,學生學習主動。如何讓課堂真正「活」起來?
  • 福平快速鐵路有望2019年通車,離臺灣海峽隧道修建又近了一步
    近日,朋友圈裡有一條新聞讓小鐵覺得有點小興奮,那就是從福州到平潭的福平快速鐵路的跨海主體橋梁已經建設好了,現在就等著在橋上修鐵路了。福平快速鐵路知識貼:(福平鐵路全長約88.5公裡,時速200公裡,全線設6個站,分別為福州、福州南、長樂、長樂東、松下、平潭站。
  • 全球第一條成為世界遺產的鐵路:41公裡長,卻讓2萬工人修了6年
    現在只要是比較有能力的大國,基本都擁有了修建鐵路的能力,鐵路從陸地上修建到了群山裡,又修建到了高原上,不管是海上還是城市裡,也都有了鐵路的身影。但其實全球第一條高山鐵路的誕生還蠻艱辛的,這條鐵路叫做塞默林鐵路,目前位於奧地利境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