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第一條成為世界遺產的鐵路:41公裡長,卻讓2萬工人修了6年

2021-01-10 雨融YUKON

現在只要是比較有能力的大國,基本都擁有了修建鐵路的能力,鐵路從陸地上修建到了群山裡,又修建到了高原上,不管是海上還是城市裡,也都有了鐵路的身影。但其實全球第一條高山鐵路的誕生還蠻艱辛的,這條鐵路叫做塞默林鐵路,目前位於奧地利境內。建於1848年,1854年完工,雖然只用了6年時間就建成了,但其實當年找了2萬名工人才將這一鐵路建成。

重要的是,這條鐵路總共也才約41公裡長(官方數據為25.5英裡、所以國內41.7公裡的數據有誤),2萬工人在這山區裡修了6年才完成,這絕對是一件讓人很難想像的事情。不過仔細想想倒也會覺得可以理解就是了,畢竟這條鐵路同時也是全球第一條使用稿子之類的工具在高山上修建的鐵路,在那個沒有什麼大型工具的時代,人們只能靠著手把手的工具來開創出一條鐵路,著實是一件非常艱難的事了。

而且別看這條鐵路才41公裡,但實際上鐵路涵蓋了14條隧道和16座橋梁以及100多個石拱橋還有11座小型鐵橋,克服了460米的高度差(國內資料439米有誤),這在上百年前絕對能夠稱得上是驚世之舉了。重要的是在建造過程中,這條鐵路還照顧到了園藝景觀,將鐵路與大自然和諧地結合在了一起,甚至這個鐵路的車站與建築物還利用上了建造隧道時的廢石。

也許正是因為照顧到了自然,所以如今這條鐵路的沿線看起來格外的美麗,並且形成了一種非常獨特的文化景觀。其鐵路自身的意義再加上沿途的風景,或許也是為什麼這條鐵路會成為全球第一條成為世界文化遺產的鐵路的原因了吧。畢竟哪怕是過去了上百年,這條鐵路仍然可以繼續運行並且運送乘客,對於一條歷史如此悠久的鐵路來說,絕對可以說是非常難得的了。

其實雨融覺得,這條鐵路最大的意義還是其美景是真的魅力四射,畢竟這條鐵路的風景美到一度被印在當地的紙鈔上,隨著紙幣的流通其美景傳遍了世界各地。如果有機會的話,可以乘坐這裡有名的列車,隨著列車一起穿行過這條鐵路,因為不是很長所以也不需要花太多時間,但你可以感受到童話般的風景以及最為浪漫的環境,醉人景色盡收眼底。

如今,這條鐵路周邊滑雪、越野登山、網球、高爾夫、騎馬等娛樂都非常的豐富,因為這麼一條鐵路,甚至成了很多度假者的最愛。畢竟是世界遺產,其名氣和整體的影響力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著實是值得人們認可,這附近也有很多的夏季度假別墅,奧地利的很多富人都喜歡住在這裡的山區,這就顯得這裡的風景格外的珍貴,從風景來看這裡也的確相當迷人。

就是這麼一條鐵路,雖然修建起來很艱難,但是說實話建成後的影響可以說是非常深遠的了,從建成到現在,甚至是未來估計都有影響,著實是讓人覺得相當厲害,是一個相當有意義且有前瞻性的工程了。

相關焦點

  • 組圖:阿里山鐵路慶通車百年 爭列世界遺產
    (嘉義市政府提供)  據臺灣媒體報導,臺灣阿里山森林鐵路通車100年,23日上午於嘉義車庫園區舉行「世紀森鐵─阿里山森林鐵路通車100年暨嘉義─竹崎通車典禮」慶祝活動。嘉義市長黃敏惠受邀參加,與現場許多貴賓、民眾共同為阿里山森林鐵路慶生,切下專屬阿里山森鐵的百歲蛋糕,齊願阿里山森鐵能列入世界文化遺產,永續經營。
  • 英媒:中國不可怕,可怕是中國鐵路9年修2300公裡,我們400裡21年
    大家都知道我們中國這些年來的發展速度特別快,我們現在生活的科技不知不覺,就已經位於世界的前列了,我們中國建設更是在海外擁有著非常大的名氣,相信大家在新聞上也能經常看到,我們中國在海外各國的各項援建工程。
  • 瑞士的12個世界遺產全記錄
    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的伯爾尼老城始建於12世紀末,至今已有800多年的歷史。老城內原為木頭房子,在經歷了中世紀幾次毀滅性的大火後,改以石頭結構陸續重建,至18世紀建成今日我們所見的規模。中世紀的伯爾尼已經是一個極具影響力的城市,為了遮風避雨而興建了長達6公裡的拱形騎樓。
  • 中國工業遺產保護名錄第一批名單公布,含京張鐵路等百個項目
    王挺在致辭指出,工業遺產不僅僅是文化遺產,也是記憶遺產、檔案遺產。工業遺產保護名錄的形成,極大有助於保存這些文明的印記,使之成為全人類共同的財富。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大事。工業遺產是人類文明和歷史發展的見證,其所具有的歷史文化價值、知識價值、科學技術價值、經濟價值和藝術價值已經在世界範圍內受到普遍重視。
  • 鐵路女探傷工23年行走8.4萬公裡 相當於繞地球2圈
    鐵路女探傷工23年行走8.4萬公裡 相當於繞地球2圈 >   中新網鷹潭2月17日電 題:鐵路「女探傷工」23年行走8.4萬公裡 相當於繞地球2圈  作者 劉燕 王璐  冬季的清晨,室外寒氣逼人。
  • 歪果仁協會的高佑思,長城下面修鐵路!
    今年春節前夕,在朋友圈被春運搶票刷屏的時候,高佑思做了一個看起來有些瘋狂的決定——跑到八達嶺長城下修鐵路。而這條兩次下穿八達嶺長城的新京張鐵路,將聯結2022年的北京冬奧會北京、延慶、張家口三個賽區。新八達嶺隧道是京張鐵路全線最長的隧道,全長12.01千米,並兩次下穿八達嶺長城。高佑思試圖像其他鐵路工人一般,在隧道裡用混凝土澆築軌道板,並進行軌道板的精準調試,經過一番努力後他發現,這個看似簡單的工作其實並不簡單。「很累,需要擁有極高的耐心和很好的體力才能完成。」
  • 全球最大溫室大棚區:總面積2.6萬公頃,種菜工人就有10萬
    然而,同樣是地中海沿岸城市,西班牙南部的阿爾梅裡亞卻籍籍無名,甚至200多公裡長的絕美海岸線也不為人知,常住人口至今不足20萬。阿爾梅裡亞建於一千多年前的腓尼基人之手,羅馬帝國時曾用作地中海貿易中轉站之一。在當時工業落後的年代,各國之間的貿易除了糧食就是蔬菜瓜果,阿爾梅裡亞也因此得名「糧食之都」,幾乎整個地中海的農產品都從這裡銷往全球。
  • 這四項水利工程申報成功 世界灌溉工程遺產名錄再添中國「成員」
    至此,中國的世界灌溉工程遺產總數已達23項。中國四項水利工程入選2020年世界灌溉工程遺產名錄 攝影:封面新聞記者滕晗位於福建省福清市龍江中段的天寶陂是我國現存最古老的大型蓄淡拒鹹水利工程,工程始建於唐天寶年間(742-756年),故稱「天寶陂」,其壩體長216米,高約3.5米,其中150米為唐至明代所修的舊壩。
  • 訪談︱顏色:中國鐵路建設110年,對哪些地區影響最大
    【編者按】1865年,英商在北京城外修建了一裡長的「展覽鐵路」,這是中國的第一條鐵路,至今150年;1905年,京張鐵路肇建,這是由中國人建造的第一條鐵路,至今110年。中國近代鐵路建設在1895年之前基本沒怎麼搞,地方上的抵制力量比較大,唯一搞得相對好一點的就是唐津鐵路,這是為了運輸煤炭。1895年甲午戰敗之後,清廷對於鐵路的態度發生了變化,開始更加積極地進行鐵路建設,到1911年,清朝滅亡的時候,共修了9900多公裡的鐵路。
  • 列車時刻表記錄中國鐵路滄桑史
    隨後,京奉鐵路延長,在奉天城根修一新站,起名為「瀋陽站」,原瀋陽站因在皇姑廟和皇姑墳附近,因此改名為「皇姑屯站」。  1916年出版的列車時刻表上標明,從北京到瀋陽800多公裡路程,3時出發,直到次日零時10分到達瀋陽,足足需要花上21小時10分。  據了解,京奉鐵路從1877年始建,1930年隨著遼寧總站(瀋陽北站)的落成而竣工,前後經歷了53年的時間。
  • 福平快速鐵路有望2019年通車,離臺灣海峽隧道修建又近了一步
    近日,朋友圈裡有一條新聞讓小鐵覺得有點小興奮,那就是從福州到平潭的福平快速鐵路的跨海主體橋梁已經建設好了,現在就等著在橋上修鐵路了。福平快速鐵路知識貼:(福平鐵路全長約88.5公裡,時速200公裡,全線設6個站,分別為福州、福州南、長樂、長樂東、松下、平潭站。
  • 全球公裡數最高的汽車,開了半個世紀跑了480萬公裡!
    大家知道全球公裡數最高的前10強汽車嗎?公裡數最高的汽車已經高達480萬公裡了,開了整整半個世紀。讓小編依次給大夥介紹一下這10臺汽車吧!第十名:1990年 寶馬325i裡程:約160萬公裡1990年,美孚石油公司曾經買了寶馬325i作為公司全合成機油產品的測試車。
  • 2020年3月世界遺產要聞
    江西省文旅廳:推動景德鎮御窯廠遺址、萬裡茶道 (江西段 )、 贛南圍屋申遺工作,爭取將李渡燒酒作坊遺址增補列入「中國白酒老作坊」 世界文化遺產預各名單。山東省:繼續推動濟南「泉·城文化景觀」 「海上絲綢之路」世界文化遺產申報工作。福建省2020年政府工作報告:推動古泉州(刺桐)史跡申遺和「萬裡茶道」等文化遺產申遺前期工作。
  • 世界六大遺產運河除了中國大運河其它的你知道嗎?
    2014年6月22日,中國大運河在第38屆世界遺產大會上獲準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成為中國第46個世界遺產項目。中國大運河由隋唐大運河(永濟渠、通濟渠、邗溝、江南河段)、京杭大運河(通惠河、北運河、南運河、會通河、中河、淮揚運河、江南運河段)、浙東運河共三大部分、十段河道組成。
  • 世界自然遺產——新疆天山
    大家都知道截止最新,咱們中國的世界遺產總數達到了55處,已經居世界第一。原來的世界第一是義大利,現在是中國。那這個世界遺產,又分世界文化遺產和世界自然遺產,還有是文化與自然的雙重遺產。截止現在,咱們中國的世界文化遺產37處,雙重遺產4處,自然遺產14處。那今天咱們先介紹一處世界自然遺產,新疆自治區的天山山脈。
  • 2020年世界遺產大會舉辦權何以「花落」福州
    這也是繼2004年在蘇州舉辦世界遺產大會後,中國的又一座古城舉辦世界遺產大會。福州成功獲得第44屆世界遺產大會舉辦權。在亞塞拜然共和國首都巴庫市舉行的第43屆世界遺產大會共審議通過了29個新增世界遺產項目,其中包括中國提交的2個項目,分別為「中國黃(渤)海候鳥棲息地(第一期)」和「良渚古城遺址」。第44屆世界遺產大會舉辦地福州在1986年12月8日列為第二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 2019年新增世界遺產盤點 你的旅遊新方向
    第43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會議(世界遺產大會)在亞塞拜然首都巴庫落下帷幕。今年新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的29個遺產項目中,歐洲和北美地區有15項,亞太地區10項,阿拉伯地區2項,非洲以及拉美和加勒比地區各有1項。中國黃(渤)海候鳥棲息地(第一期)和中國良渚古城遺址在會上先後通過審議,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成為一大亮點。
  • 百年前從瀋陽到北京要21小時21分,列車時刻表記錄中國鐵路滄桑史
    值得一提的是,剛剛退出歷史舞臺的皇姑屯站就曾是京奉鐵路的一個站點,原名「瀋陽站」。隨後,京奉鐵路延長,在奉天城根修一新站,起名為「瀋陽站」,原瀋陽站因在皇姑廟和皇姑墳附近,因此改名為「皇姑屯站」。
  • 2019年新增的世界文化遺產,哪些你還未去的?
    世界遺產是公認的具有突出意義和普遍價值的文物古蹟及自然景觀,它們是人類文明智慧的體現,它們保存著自然的鬼斧神工。在最新一屆的世界遺產大會,又通過了全球29項新增的世界遺產,and,這次我們國家一下子就增添了兩處!還成為全世界世界遺產總數最多的國家。
  • 4.8萬公裡的全球第一長公路:長度是318國道的8.7倍,比赤道還長
    在這個很多國家境內全部公路裡程都還沒有達到4萬公裡的時代,僅僅是一條公路長度就超過4萬公裡著實是讓人非常難以想像,但實際上這個世界上真的有這麼一條公路。其總裡程達到了4.8萬公裡,是目前全球公認第一長的公路,只不過這條公路不是一條單單屬於哪個國家的公路,因為這條公路幾乎橫跨整個美洲,這條公路就叫做泛美公路。其實4.8萬公裡的長度,對於泛美公路來說並不是一個最終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