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3月世界遺產要聞

2020-11-23 騰訊網

多省區公布2020年申遺重點工作

中國最大的關帝廟——山西運城解州關帝廟

山西省文物局:推動關聖文化史跡和萬裡茶路申遺工作。

內蒙古自治區文旅廳:繼續推動遼上京和祖陵遺址、紅山遺址群、陰山巖刻、萬裡茶道等重點文化遺產申遺工作;非遺方面推動江格爾中蒙聯合申遺工作。

浙江省文物局:積極推進海上絲綢之路、江南水鄉古鎮、閩浙木拱廊橋、海寧海塘·潮文化景觀等項目做好申遺基礎工作。

江蘇省文物局:支持省內「海絲申遺」聯盟城市與「海絲」沿線周邊國家及地區文化交匯融通。

江西省文旅廳:推動景德鎮御窯廠遺址、萬裡茶道 (江西段 )、 贛南圍屋申遺工作,爭取將李渡燒酒作坊遺址增補列入「中國白酒老作坊」 世界文化遺產預各名單。

山東省:繼續推動濟南「泉·城文化景觀」 「海上絲綢之路」世界文化遺產申報工作。

福建省2020年政府工作報告:推動古泉州(刺桐)史跡申遺和「萬裡茶道」等文化遺產申遺前期工作。

河南省文物局:推進紅旗渠、明清城牆、關聖史跡、萬裡茶道、新鄉潞簡王陵等項目申遺工作和二里頭申遺的前期工作。

廣西文旅廳:做好海上絲綢之路·北海史跡、靈渠、三江侗族村寨保護和申遺工作。

陝西省文物局:組織實施秦始皇陵、雍城一號大墓、茂陵、幹陵等大遺址和漢唐帝陵保護展示工程。推進石峁遺址、西安城牆等申遺工作。

甘肅省文化和旅遊工作要點:指導永炳靈寺世界文化遺產旅遊區積極開展5A級旅遊景區創建工作,爭取2020年內創建成功。

青海省文旅廳工作要點:繼續開展絲綢之路南亞廊道(青海段)聯合考古調查工作。

為保護極瀕海豚,美國擬禁止從墨西哥進口野生蝦類和沙丁魚

3月4日,美國國家海洋與大氣管理局(NOAA)下屬單位國家海洋漁業機構(NMFS)發出通知,禁止美國進口商從墨西哥購買野生蝦類和沙丁魚,理由是為了保護數量可能只有10隻左右的加州灣小頭鼠海豚(vaquita porpoise)。

NMFS的通告擁有美國野生動物保護法、生物多樣性中心和動物福利協會的背書,覆蓋了77種稅目海產品,幾乎包括了所有蝦類和沙丁魚。NMFS沒有提及禁令的具體實施時間,但預計將在一個月內開始生效。墨西哥出口商必須證實其漁獲物並非產自加利福尼亞灣,且未使用拖網、圍網、繩釣式捕撈。

加利福尼亞灣群島及保護區位於墨西哥東北部加利福尼亞灣,2005年成為世界自然遺產。之後該處遺產地的保護狀況不斷惡化。石首魚(Totoaba)是當地最有經濟價值的魚類,其魚鰾為高級花膠原料,對其捕撈容易誤傷體型相似的小頭鼠海豚,2019年因為這兩種生物的瀕危狀態尤其是小頭鼠海豚極度瀕危,令該項目進入瀕危世界遺產名錄。

《保護小海豚,美國擬禁止墨西哥野生蝦進口》

埃及最古老金字塔修復結束並重新開放

3月5日,埃及左塞爾金字塔(階梯金字塔)經過多年修復後重新對遊客開放。

埃及旅遊和文物部長在當天儀式上宣布,「埃及首座金字塔」修復工作完成。埃及總理穆斯塔法·馬德布利出席了儀式。他說,修復工作耗費1.04億埃及鎊(約合4600萬元人民幣)。

該金字塔在1992年地震中受到損壞。埃及自2006年開始修復,2011年中斷,直至埃及推翻前總統穆巴拉克政權後,修復工作才得以於2013年繼續進行。修復工作包括防止金字塔傾塌的工程、通往金字塔通道和墓室走廊的修繕,還修復了朱塞爾的石棺以及豎井墓牆壁。

左塞爾金字塔位於埃及首都開羅以南的塞加拉地區,於公元前2700多年修建,是古埃及第三王朝開國法老朱塞爾的墓冢。這座金字塔高60米,底邊長109米,寬121米,由六層階梯組成,是全球最古老的金字塔,也是全球首座全部由石頭建造的大規模建築。

《全球最古老金字塔重新開放》

http://www.bjd.com.cn/a/202003/07/WS5e62803ce4b05d1eff0b4fac.html

國家文物局同意十三陵內環境整治工程建設新方案

3月6日,國家文物局公布函件,同意十三陵及居庸關雲臺保護區劃內環境整治工程建設項目新方案。為迎接2022年冬奧會,去年北京市文物局就上報過整治方案,未獲得同意。本次新方案國家文物局提出以下意見:

(一)落實避免城市化、公園化設計傾向;減少綠化配置品種及種植量;減少景觀小品數量;綠化範圍應與文物圍牆散水保持合理距離。

(二)正確理解十三陵、居庸關長城作為世界遺產的突出普遍價值,調整並簡化景觀設計,以恢復自然生態為主,不得破壞原有山形地貌,避免對遺產歷史環境造成新的擾動和破壞。

(三)進一步優化十三陵大宮門整治區域綠化配植方案,適當減少高大喬木種植量,取消緊鄰大宮門兩側的高大喬木種植,儘量以淺根系草坪或灌木為主,實施前需補充該區域考古調查勘探資料。

(四)取消十三陵定陵整治區域曲線形綠籬種植帶及觀賞花卉,應以種植當地傳統植物為主,並簡化園路設計。

(五)補充居庸關長城腳下溝道邊坡穩定性評估,簡化該區域景觀設計。

《國家文物局關於北京市昌平區十三陵及居庸關景區周邊環境整治工程意見的函》

http://www.ncha.gov.cn/art/2020/3/1/art_2237_43695.html

朝鮮媒體批評韓國欲將朝韓非軍事區列入世遺的計劃

朝媒3月20日報導,該國媒體批評了韓國文化財廳(CHA)尋求與朝鮮一起,將兩國間的非軍事區(DMZ)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的計劃。

朝媒此番表態是針對韓國文化財廳3月11日宣稱,2020年會開展將DMZ登錄為世界遺產的工作。CHA計劃與朝鮮合作在今年12月前將該項目上報至世界遺產預備名單,通過文化合作把這裡變成一個和平的象徵空間。

韓國總統文在寅在2020新年致辭中提到了DMZ計劃:「我們可以馬上著手將其列入名錄。我期待著朝鮮的積極回應。」

朝鮮宣傳網站「由我們民族自己」回應道:將DMZ列入名錄,並把它變成一個旅遊目的地和賺錢的地方,這是一個沒有任何道德心的韓國人的輕率想法。韓國在沒有兌現對朝鮮的承諾的情況下提出這樣一個項目,是無恥的。另一家朝媒「統一之聲」稱:韓國的政客說,他們正試圖把DMZ變成一個和平區,但他們的真正意圖是,通過合法的手段讓DMZ永久化,讓分裂國家和朝韓衝突的悲劇永久化。」

DMZ是在1953年韓戰籤署停戰協定後建立的,是一條248公裡長的邊界線,把朝鮮半島分成兩半。該區域大約4公裡寬,面積約是首爾的1.5倍。

針對朝鮮譴責韓方提出的韓朝DMZ共同申遺構想,韓國統一部3月20日的例行記者會上,副發言人回復記者說對此無可奉告。

猿類可能感染新冠肺炎《自然》:有必要考慮關閉動物園、保護區

新冠肺炎疫情在各國延燒,世界頂尖的科學家3月24日投書國際權威科學期刊《自然》,指出大猩猩、黑猩猩、紅毛猩猩在內的人類近親都可能感染新冠肺炎,呼籲各國當局考慮關閉動物園、保護區、國家公園。

剛果的維龍加國家公園目前擁有世界上約1/3的山地大猩猩,該公園決定在6月1日之前禁止所有遊客進入。此外盧安達的國家公園也已經關閉,不接受遊客與研究人員。

靈長類動物易患許多與人類相同的呼吸系統疾病。據世界自然基金會稱,即使是普通的感冒也足以殺死大猩猩,這也是遊客在通常情況下不允許靠近這些動物的原因之一。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最新指出,人與猿類之間應保持的距離從7米增至10米,並表示任何生病的人或過去14天內曾與任何病患接觸的人,都不應獲準去看猿類。

不過許多人現在擔心,在新冠病毒大流行期間,旅遊收入的損失可能進一步使靈長類動物暴露在偷獵者面前。

《保護人類近親!巨猿可能感染新冠肺炎 國際權威期刊:有必要考慮關閉動物園、保護區、國家公園》

https://www.storm.mg/article/2446365

《新冠病毒也感染動物?剛果國家公園拉響警報,保護大猩猩迫在眉睫》

http://dy.163.com/v2/article/detail/F8E1BQIK05356HA1.html

大堡礁5年內第3次發生大面積白化

澳大利亞政府3月26日說,大堡礁近期再度發生珊瑚群大面積白化現象,緣由是氣候變化導致海水溫度升高,造成珊瑚礁內有機體大量死亡,呈現白骨森森的顏色。

這是大堡礁五年內第3次發生大面積白化現象。大堡礁在2016年和2017年連續兩年因為海水過暖大面積白化,近半珊瑚死亡。

大堡礁海洋公園管理局說,今年二月以來海水溫度過高是這次大面積白化的主要原因,已派出人員進行空中觀察。觀察發現,大堡礁南部部分區域呈現中度至重度白化,該區域2016年和2017年基本沒有白化現象;大量遊客造訪的北部及中部區域白化程度中等。

管理局說,輕度或中度白化的珊瑚礁能夠自我修復,而重度白化的珊瑚礁無法挽救。

一項2018年發布的研究結果表明,珊瑚礁經歷較嚴重的損傷後,環境適宜的情況下,需要大約10到20年的恢復期。然而,當前氣候情況使得恢復更為困難。

大堡礁是世界最大的珊瑚礁群,每年為澳大利亞帶來40億美元經濟收入。大堡礁近年來一直承受氣候變化、刺冠海星過度繁殖和沿海開發汙染帶來的一系列生態問題。

《痛心!澳大利亞大堡礁大面積白化》

http://www.bjd.com.cn/a/202003/28/WS5e7e2d4de4b03cc9592dae54.html

2020年2月世界遺產要聞

2020年1月世界遺產要聞

2019年推文完整目錄

相關焦點

  • 州市要聞 | 玉溪:2020全國黨媒走進澄江 聚焦「一泓深藍的湖 一座...
    州市要聞 | 玉溪:2020全國黨媒走進澄江 聚焦「一泓深藍的湖 一座生態的城」 2020-09-27 11:0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2020年11月20日紅網手機報
    詳情點擊:http://hw.hisjb.cn/teYi11月20日紅網手機報2020年11月20日 星期五農曆十月初六導讀★2020中國新媒體大會長沙舉行★非中南區生豬禁止調入中南區★鼓勵各地增汽車號牌指標投放★馬首銅像年內將在圓明園展出★關節扭傷以後該熱敷還是冷敷要聞速覽
  • 2020年世界遺產大會舉辦權何以「花落」福州
    2020年世界遺產大會舉辦權何以「花落」福州 澎湃新聞綜合報導 2019-07-09 19:56 來源:澎湃新聞
  • 24小時國內要聞TOP10:我國將於2020年完成民法典編纂工作
    要聞一 習近平:我國廣大知識分子要主動擔當積極作為  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3月4日下午看望了參加全國政協十二屆五次會議的民進、農工黨、九三學社委員,並參加聯組會,聽取意見和建議。
  • 【3月27日環保要聞】黑龍江省印發《2020年生態環境工作要點》;8...
    【3月27日環保要聞】黑龍江省印發《2020年生態環境工作要點》;8.62億河南濮陽縣城區黑臭水體治理和河道水生態建設PPP項目公開招標 時間:2020-03-27 15:11
  • 處於「蓄能」與「轉折」的節點 2019年中國世界遺產成果豐碩
    2019年可以稱為中國世界遺產成果「豐碩之年」——「良渚古城遺址」「中國黃(渤)海候鳥棲息地(一期)」列入《世界遺產名錄》,中國與義大利共同成為世界遺產項目數量最多的國家。作為更值得驕傲的保護成果,「大足石刻」慶祝申遺成功20周年;「殷墟」迎來科學考古90年;「明十三陵」迎來定陵博物館建館60周年。青海省提出要成為國家公園示範省,建設包含世界自然遺產「可可西裡」在內的國家公園群。
  • 中國確定3年申遺項目!一起走遍55項中國世界遺產!
    1993年—2006年,彭華提出丹霞山申報世界遺產並進行大量前期工作;2006年建設部確定進行中國丹霞地貌的世界遺產申報工作;2007年申報文本材料編制完成;2009年確定流出系列提名地並正式將申報材料送至聯合國教科文組織;2010年8月1日以「中國丹霞」為名成功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 綠會關注:第43屆世界遺產大會將於2019年6月30日~7月10日在...
    關注中國綠髮會,訂閱綠色未來第43屆世界遺產大會將於2019年6月30日~7月10日在亞塞拜然的巴庫(Baku, Republic of Azerbaijan)召開,中國綠髮會高度關注。接下來,綠會將緊密跟進、報導有關動態。
  • 2020年8月絲綢行業要聞
    「2020中國絲綢主題展」在上海開幕 8月24日,作為「2020中國國際家用紡織品及輔料博覽會」的重要內容, 「2020中國絲綢主題展」在上海國家會展中心3號館亮麗登場。
  • 簡報| 全球要聞(2020年8月)
    世界經濟論壇:明年達沃斯年會將推遲至夏季舉辦8月26日:世界經濟論壇發布消息稱,2021年在瑞士達沃斯舉行的世界經濟論壇年會將推遲至夏季舉辦。法媒:法國宣布中止批准與香港的引渡協議8月3日:法國外交部當日宣布中止批准與香港的引渡協議。俄羅斯外交部:俄將對美國部署飛彈作出及時反應8月3日:俄羅斯外交部發表評論說,美國在世界各地部署中程和中短程飛彈嚴重破壞地區與全球安全,引發危險的新一輪軍備競賽,俄羅斯將對此立即作出反應。
  • 簡報| 全球要聞(2020年10月)
    世界經濟論壇2021年年會改為明年5月在瑞士琉森舉行10月7日:總部位於瑞士日內瓦的世界經濟論壇宣布,該論壇2021年年會將於明年5月18日至21日在瑞士旅遊城市琉森近郊舉行。世界經濟論壇當天發表公報說,2021年年會的主題是「世界的復興」,會議將重點討論應對全球最緊迫挑戰所需的解決方案。
  • 再識萬裡茶道(看·世界遺產)
    2019年3月,「萬裡茶道」列入《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  2020年11月15日,「萬裡茶道——環中國自駕遊集結賽」在福建武夷山拉開帷幕。  啟動申遺的同時,文物與旅遊融合的社會參與活動同步開始了。
  • 簡報| 全球要聞(2020年12月)
    「疫情下的世界大變局與中國外交研討會」在京舉行12月11日:「疫情下的世界大變局與中國外交-2020年國際形勢與中國外交」研討會在京舉行。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王毅出席會議並發表主旨演講。王毅談2021年中國外交七大任務12月11日:疫情下的世界大變局與中國外交-2020年國際形勢與中國外交研討會在北京舉行。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王毅發表主旨演講。王毅表示,一是全力服務國家發展戰略。二是助力世界經濟加快復甦。三是推動構建新型國際關係。四是持續深化國際和地區合作。五是主動參與全球治理變革。六是不斷促進各國相互理解。
  • 國考時事政治新聞熱評:2020年十大時事要聞
    今天我們就一覽2020年十大時事要聞,透過熱點探尋國之大事,通過熱點尋找蛛絲馬跡。時政熱點一:十九屆五中全會勝利召開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第五次全體會議於2020年10月26日至29日在北京舉行。
  • 中國電科(11月23日-11月29日)要聞回顧 | 資訊輕閱讀
    集團要聞陳肇雄出席世界網際網路大會開幕式並做主旨發言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發射!11月23日,世界網際網路大會在浙江烏鎮開幕。新聞連結:行業動態新一代信息技術領域1)網際網路發展報告2020藍皮書正式發布在11月23日開幕的世界網際網路大會·網際網路發展論壇上,《世界網際網路發展報告2020》和《中國網際網路發展報告2020》藍皮書正式發布。
  • 州市要聞 | 昆明:大氣汙染防治亮出最好水平 2020年全年空氣品質...
    州市要聞 | 昆明:大氣汙染防治亮出最好水平 2020年全年空氣品質優良率100% 2021-01-04 15:2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中國電科(8月10日-8月16日)要聞回顧 | 資訊輕閱讀
    新聞連結:2)中國電科再入世界500強日前,2020年《財富》世界500強排行榜正式發布,中國電科再入世界500強,位列381位。通知要求,有關項目單位抓緊做好風電、光伏發電平價上網項目開發建設工作,2019年第一批和2020年風電、光伏發電平價上網項目須於2020年底前核准(備案)並開工建設。2)7月動力電池裝車5GWh,同環比均上升6.8%8月11日,中國汽車動力電池產業創新聯盟發布2020年7月新能源汽車電池產銷量及裝車量數據。
  • 雲南的五大世界遺產有多水
    地球46億年的演化中,在亞歐板塊與印度洋板塊交界處,塑造了世界上獨一無二的橫斷山區,「三江併流」世界自然遺產地,就位於喜馬拉雅山脈彎入印度、中南半島巨大的山弧——橫斷山脈之間。 「二十世紀最偉大的發現之一」 生命起源--澄江化石地 雲南省林草局呼籲共同參與 世界自然遺產保護 2020年3
  • 世界自然遺產:中國是世界第一,貴州是中國第一
    世界遺產是指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和世界遺產委員會確認的人類罕見的、目前無法替代的財富,是全人類公認的具有突出意義和普遍價值的文物古蹟及自然景觀。中國於1985年加入《世界遺產公約》,1987年中國第一批世界遺產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到2020年,全國已有53項成為世界遺產,其中自然遺產13項,居世界第一。貴州有三項,排名全國第一。
  • 世界遺產 自然鹽城
    綿延582公裡的海岸線,湧動著歲月的潮汐,不斷向大海生長的土地,展現著希望與生機,千萬年的滄海桑田賦予鹽城不可多得的精彩與絢麗。在新時代發展理念推動下,鹽城黃海溼地遺產更呈現出無與倫比的原始之美、靈動之美、清新之美。大美溼地——自然生長的世界遺產鹽城擁有太平洋西海岸、亞洲大陸邊緣最大的海岸型溼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