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的五大世界遺產有多水

2020-11-30 騰訊網

水的奇妙、珍貴、卓越,怎麼說都不為過

水的平凡、濫觴、普通,不用說也顯多餘

高黎貢山

望望山山水水 人人依依

遙遙星星宇宇 隱隱迢迢

新冠疫情以來

兩個多月的靜默時光

世界文化遺產麗江古城

仿佛回到了宋朝

宋建麗江

宋末元初,納西人在橫斷山下築起了自己的家園

這座悄然隱匿於橫斷山脈的邊城儼然得水之滋養

以切割長江橫斷山形成的虎跳峽為屏障

依玉龍雪山為靠

得雪化清流為魂

依山就水、不求方正,不拘一格隨地勢水流建房布街;高低錯落的民居與潺潺流水相伴相依,居民甚至可以引水入宅,雨後的青石板路泛著天光。

從玉龍雪山下來的雪水清澈見底

滋養著古城的花草樹木

人與自然一起隨心、隨性而居

雪山、草甸、小橋、流水

在納西人的心目中,水是吉祥之源

民間的傳統祝福語中

有「願流水滿塘」的祝詞

山城風貌

水鄉韻味精華妙合

卓然有別於低海拔地區的古城鎮

近來的疫情,意外讓麗江古城得到休養生息

似回到了申遺時,越發古意盎然了

在距離麗江古城四百多公裡的滇南

世界文化遺產哈尼梯田

雲影波光 流淌在高高的山崗

水風濺溼山川林地 似夢似幻若天堂

水 哈尼梯田的密碼

草籽和水最親近喝過水的草籽是哪樣?

就是金閃閃的穀子

從此啊哈尼再也離不開水了

水像哈尼的阿媽一樣親

—— 《哈尼族古歌》第七章

1300年前

哈尼族的先民遷徙到紅河南岸哀牢山

面對莽莽蒼蒼的群山和原始森林

為生存,卻造就了了他們絕世的創造——梯田

攝影/柳志剛

學會與自然相處

紅河日夜奔騰,茫茫水汽蒸騰雲端

化雨溼遍山野

涵養茂密森林

造就「山有多高,水有多高」

山澗裡溪流歡歌、泉水鳴音

水系—森林—村寨—梯田「四素同構」

智慧的哈尼人將水引入萬道溝渠

澤潤萬畝梯田

十月曆、哈尼古歌、農作

水在哈尼梯田耕作中循環

於是

彩雲造天,讓霧露生根

霧露造地,讓子孫繁衍……

三月暖春來臨

哈尼梯田——大地上的千年雕刻

依舊如前,看,田梗上桃花已然盛開

水 在三江併流穿峽

金沙江 瀾滄江 怒江 獨龍江

這是一個讓人無法側目的地方

山峰走勢如狂雲旋流

山谷深切,刀削劍劈

幾條大江到此忽然收攏

一齊跌進橫斷山脈緊狹的峽谷中

三江併流,千迴百轉

整塊大地因此萬般氣象

……

這裡應該是地球上最精彩的地方了!地球46億年的演化中,在亞歐板塊與印度洋板塊交界處,塑造了世界上獨一無二的橫斷山區,「三江併流」世界自然遺產地,就位於喜馬拉雅山脈彎入印度、中南半島巨大的山弧——橫斷山脈之間。

金沙江、怒江大峽谷、瀾滄江

獨龍江、高黎貢山、怒江、瀾滄江、雲嶺、金沙江等巨大的山脈和大江形成的橫斷山脈的主體,大江穿越峽谷,谷深可達3000米,兩側是高達6000多米的雪峰。

梅裡雪山冰湖 攝影/範毅

水,是「三江併流」的靈魂

水,在雪山冰川、大峽谷間激流

水,在高山溼地,高原草甸、高山冰湖靜謐

水,滋養著原始森林

生命之花,孑遺生物多樣性傲然於世

攝影/範毅

水與火鑄就的史詩——雲南石林

形成於水

考驗於火

兩次被覆蓋

兩次重新露出地面

它是一部真正的地質傳奇

一部史詩

經無痕之風雕刻,歷萬年雨水之衝刷莽莽蒼蒼的石林陣群,氣勢大度恢弘,走進去仿佛步入時間的隧道,悠遊海底迷宮,峭壁萬仞、石峰嶙峋,千軍萬馬,栩栩如生。

石林的演化經歷了近三億年滄桑巨變,形成於不同地質時期的石林卓然彰顯,幾「世」同堂,演繹著自然界水與火交織燃燒的傳奇故事。

長在石林裡的遠古海洋生物化石

著名的喀斯特學者、紐西蘭的威廉士教授形象地說:「如果有外星人來到地球,說:『請給我看看地球上最典型的地貌景觀』,那麼一定會有雲南石林。」

石林演變動畫

採一枚石子送給你

送你一片山水深情

水 生命起源——澄江化石地

5.3億年前

澄江還是一片汪洋大海

海裡的「蟲蟲草草」悠然自得地

享受著柔和的陽光和充沛的食物

突然 水體開始震動

澄靜的海底泛起泥沙

當時還是海洋且地處赤道的古澄江地區

突遭海洋風暴

厚重的泥沙從斜坡狀海底的高處遮天蔽日地俯衝下來

帽天山蟲、等刺蟲、日射水母貝、納羅蟲......

一瞬間被定格

細膩的泥沙開始悄悄替換著它們軀體內的每一個細胞

內臟器官、胃裡的食物

每一個細節都被保存下來

在這漫長而無聲的過程中

當初柔弱的生命終於變成了可永久保存的化石

三葉蟲、微網蟲、撫仙湖蟲 圖片來源:澄江化石地自然博物館

它告訴世人

寒武紀生物大爆發時

原始地球海洋中生活著眾多生態各異的動物

或可拼出一幅完整的古老海洋生態群落圖

這一切,沉睡於帽天山5億多年

這最小的自然遺產地是

「二十世紀最偉大的發現之一」

生命起源--澄江化石地

雲南省林草局呼籲共同參與 世界自然遺產保護

2020年3月26日,雲南省林業和草原局發出倡議,鼓勵公眾共同參與世界自然遺產保護,切實有效守護好、傳承好世界自然遺產資源。

雲南省世界遺產管理委員會表示:世界自然遺產是歷史長河積澱下的珍貴資源,是國家的榮譽、人類的驕傲、世界的名片。雲南境內有「三江併流自然保護區」、「中國南方喀斯特——雲南石林」和「澄江化石地」3個世界自然遺產,數量與貴州、四川並列全國第一,受到全世界關注,特別是「三江併流」世界自然遺產作為迄今為止中國第二大世界自然遺產,也是世界上生物物種最豐富的地區之一,關注度極高。

本文封面圖來自網絡

滇越鐵路—我們的工業遺產和鐵路遺產

雲南普洱景邁山古茶林 請光速申遺!

比世界遺產還稀少 中國僅有的十個國家公園試點

相關焦點

  • 中國世界自然遺產有個奔馳保護神(圖)
    (原標題:中國世界自然遺產有個奔馳保護神(圖))   自然是人類共同的家園
  • "世遺新成員"雲南哈尼梯田:山有多高 水有多高
    6月24日下午,在北京人民大會堂召開的「認識世遺新成員——雲南紅河哈尼梯田媒體與專家懇談會」上,雲南省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副州長譚萍介紹,經過長達13年的漫長申報,受人關注的紅河哈尼梯田文化景觀申報世界文化遺產項目,已於2013年6月22日經在柬埔寨首都金邊召開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37屆世界遺產委員會審議通過,決定將紅河哈尼梯田文化景觀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 世界文化遺產在北京,這7個地方一定要去看看!
    7月6日,在亞塞拜然首都巴庫舉行的第43屆世界遺產大會上,隨著大會主席的落錘,中國提交的「良渚古城遺址」項目經世界遺產委員會審議獲準列入世界遺產名錄。至此,我國世界遺產總數增至55處,位居世界第一。中國在1985年加入《保護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公約》締約國行列,至今已有55項中國世界遺產被批准列入《世界遺產名錄》,而其中世界文化遺產有32項,其中北京有7項。這七個地方你都去過嗎?
  • 2021國考行測備考:中國的14處世界自然遺產
    今天寧夏華圖給大家帶來的常識相關考點是「中國的14處世界自然遺產」。   驕傲了我的國,中國自然景觀豐富,幾千年的文明史,有眾多文化遺產與自然遺產,截止目前已有50多個項目入選世界遺產。其中,世界自然遺產14處,你都知道嗎?
  • 世界遺產:中國南方喀斯特[高清組圖]
    中文名稱:中國南方喀斯特英文名稱:South China Karst「中國南方喀斯特」是中國的世界自然遺產,2007年被收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世界遺產名錄》,2014年得到了增補,現由雲南石林、貴州荔波、重慶武隆、廣西桂林、貴州施秉、重慶金佛山和廣西環江七地的喀斯特地貌組成。
  • 貴州有了中國南方喀斯特世界自然遺產展示中心
    荔波蝴蝶翩翩    今年3月荔波縣明確將荔波展示中心作為中國南方喀斯特世界自然遺產申報世界遺產的必備項目,今年4月正式開工建設,佔地面積10畝,全框架民族宮廷式建築,面積中國南方喀斯特世界自然遺產荔波展示中心的建成,將使人們對世界自然遺產荔波喀斯特形成、地貌特徵、美學價值及科學價值有所了解和認識,從而進一步喚起大家的保護意識,共同保護好自然遺產。
  • 越南5大世界遺產之一,海上版的桂林山水,有3000多個島
    30多萬平方千米的國土面積上,還有5處世界遺產,每年都有無數的遊客慕名而來。下龍灣是越南的五大世界遺產之一,在1994年時,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自然遺產,成為了繼順化歷史建築群後,越南的第二個世界遺產,而且在2011年時,還成為了世界新七大自然奇觀之一。下龍灣以著名的海上勝景聞名,3000多個自然形成的島嶼,和澄澈清藍的海水一起,組成了一幅瑰麗畫卷。
  • 環江世界自然遺產地已被發現有100多種珍稀動植物
    &nbsp&nbsp&nbsp&nbsp截至目前,在環江喀斯特世界自然遺產地內已發現有陸生脊椎野生動物360種,屬國家一級保護3種(金錢豹、蟒蛇、林麝)、二級保護31種;新發現60種鳥類;有維管束植物207科707屬1502種,屬國家一級保護5種(單性木蘭、掌葉木、南方紅豆杉、雲南穗花杉、單座苣苔)、二級保護14種,蘭科植物分布有122種。
  • 寒武紀化石頻出的雲南撫仙湖北岸
    2012年,地處撫仙湖北岸的澄江帽天山化石,被列入世界自然遺產名錄。2020年8月,就在雲南澄江撫仙湖北岸,一個佔地面積近200畝、總建築面積4.2萬平米的澄江化石地自然博物館正式對外開放,博物館以「生命大爆發、生命大演化、生物多樣性」為主要脈絡,為人們講述著地球生命宏大的演化故事。
  • 中國世界自然遺產最多的省,有我國最大的丹霞地貌,與四川相鄰
    每一次看到神奇的自然風景,都忍不住對大自然心生敬畏,不知道要經過多少年的磨礪才能形成這樣的巧合,為了保護這些自然奇觀,讓它們得以長久的存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專門設立了《世界遺產名錄》,目前我國有13處世界自然遺產,是世界自然遺產最多的國家,這十三處世界自然遺產分布在我國各個省市。
  • 中國這100張圖,全是世界第1!瞬間驚豔世界
    中華有5000年文明,被列為世界遺產就有不少,數量是世界第1!是中國人都要收藏!今天熱點君,就帶大家認識一下,快看看你去過多少個!熱點君為大家整理了中國世界遺產最全名單快看看你走過多少個地方~~世界文化遺產(37處)長城世界上最長的城牆
  • 南方喀斯特世界遺產地與美國猛獁洞結為友好公園
    中國南方喀斯特世界遺產地與美國猛獁洞國家公園結為友好公園    新華社北京8月17日電(記者 孫奕)中國南方喀斯特世界遺產地與美國猛獁洞國家公園負責人17日在京正式籤署協議,結為友好公園。    來自貴州荔波縣、雲南石林風景名勝區、重慶武隆縣風景名勝區的有關負責人及猛獁洞國家公園主任帕特·瑞德作為雙方代表在協議上簽字。
  • 世界自然遺產——新疆天山
    大家都知道截止最新,咱們中國的世界遺產總數達到了55處,已經居世界第一。原來的世界第一是義大利,現在是中國。那這個世界遺產,又分世界文化遺產和世界自然遺產,還有是文化與自然的雙重遺產。截止現在,咱們中國的世界文化遺產37處,雙重遺產4處,自然遺產14處。那今天咱們先介紹一處世界自然遺產,新疆自治區的天山山脈。
  • 中國濱海火山帶 罕見的自然遺產
    中新世中期和第四紀是中國新生代火山活動的兩個高峰期,在東部地區和青藏地區均有強烈的火山活動。我國的火山噴發歷史記載有多處,如五大連池、長白山等,在過去300年內都有過噴發。我國還有一些火山已經被證實在全新世有過噴發,其中較為確切的有8處。這些都是活火山,處於休眠狀態。在我國歷史上這些活火山的噴發基本上沒有造成大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主要是因為這些火山噴發大都發生在人跡罕見的地區。
  • 世界遺產 自然鹽城
    在新時代發展理念推動下,鹽城黃海溼地遺產更呈現出無與倫比的原始之美、靈動之美、清新之美。大美溼地——自然生長的世界遺產鹽城擁有太平洋西海岸、亞洲大陸邊緣最大的海岸型溼地。2019年7月5日,鹽城黃海溼地成功列入《世界遺產名錄》,這是江蘇唯一、中國第14個世界自然遺產,也是中國第一處濱海溼地世界自然遺產,標誌著中國的世界自然遺產從陸地走向了海洋!
  • 組圖:阿里山鐵路慶通車百年 爭列世界遺產
    嘉義市長黃敏惠受邀參加,與現場許多貴賓、民眾共同為阿里山森林鐵路慶生,切下專屬阿里山森鐵的百歲蛋糕,齊願阿里山森鐵能列入世界文化遺產,永續經營。  黃敏惠說,阿里山森鐵通車屆滿100年,由過去輝煌歷史到現在成為嘉義珍貴文化資產,已有很高的觀光價值,希望全民一起支持阿里山森林鐵路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再創新亮點,讓世界看見臺灣、看見嘉義,看見珍貴的森林鐵路。  阿里山森鐵歷經2009年的88風災的摧殘而停駛,23日從嘉義車站至竹崎區間車恢復通車,代表一個很重要裡程碑。
  • 來自大自然的饋贈:中國五大造型地貌讓外國人都驚訝
    你是否有這樣的感受?驚豔於桂林秀麗的山水,驚訝於張家界奇特的峰林,驚異於張掖斑讕的丹霞地貌,驚奇於山東特有的岱崮地貌。中國的五大造型地貌包括:丹霞地貌、喀斯特地貌、嶂石巖地貌、張家界地貌、岱崮地貌。江蘇:宜興石灰巖溶洞有「洞天世界」的美稱,善卷洞、張公洞、靈谷洞又稱「三奇」,洞壑深邃,多奇石異柱,泛舟其中如入海底龍宮。
  • 一起走遍55項中國世界遺產!
    「普洱景邁山古茶林文化景觀」申遺成功後,將填補茶葉世界文化遺產的空白,也將成為雲南省第六項世界遺產。他說,普洱市按照申遺工作的要求,初步完成申報文本,並有序推進景邁山環境綜合整治和傳統村落保護項目,確保了申遺工作有標準、有路徑,為普洱景邁山古茶林文化景觀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奠定了紮實基礎。他表示,國家文物局將繼續支持普洱市的申遺工作,希望普洱市對照申報標準、查漏補缺,採取有力措施按時間節點完成既定目標任務。
  • 入選《世界遺產名錄》這裡有何獨特價值?
    據介紹,梵淨山有64種植物和38種動物被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紅色名錄的易危、瀕危或極危級別。梵淨山入選《世界遺產名錄》,如何全面把握梵淨山的價值所在,當地又將如何履約保護呢?專家在作客《論道》欄目時發表了看法。
  • 中國南方喀斯特世界自然遺產地正面臨石漠化威脅
    中國南方喀斯特世界自然遺產地正面臨石漠化威脅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4-07-13 15:37 來源: 新華社    新華社貴陽7月13日電(記者李黔渝)專家將中國南方喀斯特比喻為「石漠化荒漠中的『生態孤島』」,以揭示目前中國南方喀斯特系列世界自然遺產地正面臨的石漠化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