麋鹿與黑熊在肥同居?竟然很和諧!想看國寶麋鹿可去野生動物園猛獸...

2021-01-08 瀟湘晨報

正在樹蔭下休息的麋鹿

2020年是麋鹿回歸中國35周年,這個在中華傳統文化中象徵祥瑞仁和的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早在1998年前後合肥市就引進了麋鹿,如今園內還有3隻正與黑熊同居在一起。

麋鹿回歸35年,全國約有8000頭

麋鹿屬於鹿科,是中國特產的世界珍稀動物,可與大熊貓、東北虎媲美。其角似鹿、面似馬、尾似驢、蹄似牛,常被大家稱為「四不像」。麋鹿原產於中國長江中下遊沼澤地帶,曾經廣布於東亞地區。後來由於自然氣候變化和人為因素,在漢朝末年就近乎絕種,在被西方國家帶到外國領土飼養繁殖多年後,曾一度在中國絕跡。

1985年8月,22頭麋鹿被用飛機從英國運抵北京,產於中國的珍稀動物又一次重新回到了它們的家鄉。據統計,目前全國共有24個省份引入了麋鹿,並設置了80餘個飼養點和放歸地,約有8000頭麋鹿在祖國的大地上茁壯成長。

區分麋鹿與梅花鹿,主要看角和蹄子

麋鹿常常被錯認成遠房親戚梅花鹿,其實區別麋鹿與梅花鹿的方法並不少。

首先看角,儘管角已經是麋鹿全身上下最像鹿科的地方,但麋鹿的角會有分杈角,而且角一般向後分枝,而梅花鹿的角則向前分枝。

其次是看蹄子,麋鹿懸蹄像牛一般非常發達,特別是行走時還帶有響亮的磕碰聲,宛若穿了踢踏舞鞋。不同於梅花鹿的體態嬌小,麋鹿四肢粗大,主蹄寬大能分開,不僅肉乎乎的,而且趾間還有皮腱膜,以保障其在沼澤地中行走。

合肥的3隻小麋鹿與黑熊同居一處

記者從合肥野生動物園動物管理科了解到,目前園內還有一公二母三隻麋鹿生活在猛獸散放區,和它們同住一處的還有威猛的黑熊。「考慮到黑熊與麋鹿的食性並不相同,領地意識都不是特別強,動物園提供的飼料充足,因此發生爭鬥的可能性非常低。因此我們嘗試將兩種動物放在一起飼養,模擬野外混養模式。」

目前這兩種動物已經混養好幾年了,相處非常和諧,對這種模擬自然環境也怡然自得。記者從安徽省野生動物保護協會了解到,目前合肥市僅有野生動物園飼養麋鹿,其它養殖企業只養殖梅花鹿和馬鹿等動物。

記者 孫皞乾/文 高博/攝

【來源:合肥報業全媒體】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麋鹿與黑熊在肥同居?竟然很和諧
    本報訊 2020年是麋鹿回歸中國35周年,這個在中華傳統文化中象徵祥瑞仁和的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早在1998年前後合肥市就引進了麋鹿,如今園內還有3隻正與黑熊同居在一起。
  • 合肥動物園3隻麋鹿與黑熊「同居」 相處非常和諧
    據《江淮晨報》10月10日報導 2020年是麋鹿回歸中國35周年,這個在中華傳統文化中象徵祥瑞仁和的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早在1998年前後合肥市就引進了麋鹿,如今園內還有3隻正與黑熊同居在一起。
  • 中國最受歡迎的十大動物園 真實的動物世界
    maigoo小編為大家整理了中國十大動物園排行榜,有北京動物園、廣州長隆野生動物世界、上海野生動物園、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深圳市野生動物園、北京大興野生動物園、大連森林動物園、西安秦嶺野生動物園、杭州野生動物世界、神鵰山野生動物園等,下面請看詳細介紹。
  • 華夏土著變「海歸」,北京南苑麋鹿苑,演繹麋鹿失而復得傳奇故事
    這裡不是動物園,但能看到很多動物;這裡有各種各樣的鹿,卻不是一個養鹿場;這裡有皇家獵苑溼地景觀的生動再現;這裡一直演繹著麇鹿失而復得的傳奇故事……01曾經的皇家苑囿麇鹿苑所在的南苑地區古稱「南海子」,作為皇家獵苑的歷史可追溯到元朝
  • 世界野生動物保護的中國樣板——麋鹿重生
    這項工作已經得到了世界認可,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發布的《物種引進指南》認為,中國麋鹿重引進項目是全世界138個物種重引進項目中最成功的15個之一,堪稱世界野生動物保護的中國樣板。昔日皇家苑囿成麋鹿樂園在北京,您若是想看成群的麋鹿奔跑撒歡,一定要到位於大興南海子的麋鹿苑。170頭散養麋鹿,自由自在地生活在苑中。
  • 中華麋鹿園:你想知道的麋鹿都在這裡
    已經出土的化石表明,兩百萬年前就有麋鹿的存在,並且數量龐大。但是到了商朝,麋鹿的數量開始銳減,清朝時幾近滅亡,大陸上已經基本沒有了麋鹿的蹤跡。無論是處在時代的風口上還是封建制度的落後上甚至是人類意識的不成熟上,都是導致麋鹿悲劇的原因。1986年,39頭麋鹿遠渡重洋,回到了江蘇大豐,回到了當初他們祖先最後棲息的沿海灘涂。至此,中華麋鹿園建成。
  • 深圳野生動物園,不可錯過的熊貓、白鶴和猛獸
    在我的上篇文章《深圳野生動物園,一起看大動物小動物吧-上》中,已經分享了遊玩深圳野生動物園的經驗和前半段路程見到的動物們,本篇文章我們便一起來看看遊玩的下半段,又碰到了哪些動物吧~高大的大象、優雅的白鶴、萌萌的國寶熊貓,還有威武雄壯的獅子老虎,都等著你來看哦~大象這隻大象後面的山坡上其實還有好幾隻放養的大象,這幾隻是被鐵絲圈在這裡供人觀賞用的,猜測應該是有大象輪班
  • 【共舞長江經濟帶·看高質量發展】千年原生態風貌再現 麋鹿、江豚...
    雲夢大澤 麋鹿走丸泥  「呦呦鹿鳴,食野之蘋」。《詩經》有關麋鹿與大自然和諧共生的景象如今再現石首天鵝洲。  在相關工作人員陪同下,採訪團一行乘車前往麋鹿活動的核心區。在進入自然保護區之前,首先要給車輛進行30秒的消毒處理,確保無菌之後再行車前往。
  • 「散文欣賞」走近麋鹿
    「麋鹿」的學名。麋鹿是我國特產的大型鹿科動物,本世紀初,野生種已滅絕。化石考古發現,麋鹿曾廣泛分布在我國各地,南至錢塘江,北至遼東半島,西至山西,東抵東海。後來,由於棲息地的退縮,野生的麋鹿急劇減少,以致滅絕。到1865年,法國神甫大衛發現了皇家獵苑中的麋鹿群後,費盡心機地把數十隻麋鹿偷運到歐洲,經鑑定為新屬新種。1900年八國聯軍進北京,將所剩麋鹿洗劫一空。
  • 【共舞長江經濟帶·看高質量發展】看,這裡有大麋鹿自由遊蕩!
    《詩經》中有關麋鹿與大自然和諧共生的景象如今再現石首天鵝洲。12日,記者隨「共舞長江經濟帶·看高質量發展」媒體採訪團來到湖北石首麋鹿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一群群麋鹿自由遊蕩在天然的棲息地。該保護區目前共有麋鹿1600餘頭,建成了江北楊波坦、兔兒洲及江南三合垸、湖南洞庭湖四個野生種群,擁有世界上最大的野生麋鹿種群。
  • 「歸國華僑」麋鹿的興衰史
    麋鹿受威脅的因素現生麋鹿被稱為達氏種,從已發現的化石看,麋鹿屬中還有4種,即雙叉種、晉南種、藍田種和臺灣種。麋鹿是一種僅限於第四紀中後期的動物,從已知的190多個麋鹿化石出土地點確認,歷史上麋鹿的分布區西至山西的汾河流域,北至遼寧的康平,南到浙江餘姚,東到沿海平原及島嶼。
  • 宿遷動物園喜迎一頭小麋鹿 工作人員叮囑遊客悄悄看
    4月6日下午,在宿遷動物園的食草動物區,市民張女士的兒子看到一隻小鹿後,驚喜地喊道。天氣漸暖,萬物復甦。宿遷動物園裡的許多動物也誕下了可愛的下一代,為動物園再添新成員。麋鹿在休息「這隻小麋鹿是4月5日下午5時許出生的,體重大約20斤,出生10分鐘後便站起來了,很健康。」
  • 麋鹿會不會迷路
    ,一個它想都不敢想的遠方,浪跡天涯從此並肩看彩霞,纏纏綿綿你是風兒我是沙的故事。 所以我小時候就幻想著有沒有一隻麋鹿能帶我飛。直到長大後發現,我不是蒼耳,我是麋鹿,在群雄逐鹿的社會裡躲避著各種廝殺,帶著那可憐的積蓄走南闖北,馬上相逢無紙筆,我就微信轉給你。 如果我是麋鹿,我願意去水草豐沃的地方,願意去天敵少的地方,哪怕我迷路了。但畢竟我不是麋鹿,所以今天打算分享一些有關麋鹿種群物種保護的故事。
  • 130頭野生麋鹿驚現長江兔兒洲,專家:麋鹿喜歡在風口活動
    記者迅速與石首麋鹿自然保護區、監利縣相關部門取得聯繫,麋鹿自然保護區專家迅速趕往現場,經麋鹿自然保護區工作人員現場監測,野生麋鹿並不是被江水圍困,而是在麋鹿保護區範圍內自然遷徙。「我們在長江例行巡邏中,發現建監利段兔兒洲上有100多頭麋鹿。」嶽陽海事局監利海事處工作人員鄧先生說,現在長江水位上漲,江水已滿上兔兒洲,擔心麋鹿會有危險。
  • 重返故國三十四年 「四不像」跨越滅絕邊緣 麋鹿安好
    20年前長江特大洪水,李政記得在長江大堤查看洪水情況時,發現江面上有幾個黑點從長江對面遊過來,等近了看,竟然是一種長得像馬,頭上卻頂著像枝杈般大角的不知名動物。突然,周圍有個上了年紀的老百姓用嶽陽話喊:「四不像,四不像!」人群開始喧譁,不少老人朝江叩拜起來。
  • 回歸中國的「四不像」麋鹿:在中國絕跡85年後失而復得
    麋鹿是一種大型食草動物, 雄性體形比雄性略小。雄麋角較長,雄性角多叉似鹿。然後再雌麋鹿沒有角,體型也較小。此外,麋鹿是鹿類動物中較溫順的一種,性好合群,善遊泳。由於麋鹿逃避敵害的能力差,較易被天敵捕殺。圖為麋鹿王頭戴特別「裝飾」走在鹿群中。據科學家考證,早在3千多年前,中國黃河、長江中下遊地區就有麋鹿。
  • 湖北石首:和諧共生 麋鹿歡騰江豚戲水
    石首麋鹿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劉建維 攝)  人民網石首11月13日電 (王郭驥)「風景如畫,夕陽西下,麋鹿歡騰,江豚戲水。」11月12日,「共舞長江經濟帶 看高質量發展」網絡主題活動採訪團走進湖北石首,探訪了天鵝洲國家級麋鹿和豚類兩個自然保護區。  一片芳草萋萋中,麋鹿在悠閒的尋覓著食物。佔地1567公頃的湖北石首麋鹿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除了1600餘只麋鹿,還有白鸛、黑鸛、大鴇等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以及豐富的兩棲爬行類動物和魚類。
  • 「大江大河大徵途」手記:長江故道上的麋鹿守護者
    20世紀初,英國貝福特十一世公爵購買了從中國劫掠到歐洲各動物園的18頭麋鹿,在倫敦附近的私人莊園圈養。1985年,公爵後人將22頭麋鹿送回北京南海子麋鹿苑。此後,麋鹿作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在江蘇大豐、湖北石首等地建立專門保護區。麋鹿就像他的親人朋友1993年至2002年,94頭麋鹿分三批從北京麋鹿苑引入湖北石首天鵝洲自然保護區。
  • 觀看「四不像」麋鹿,欣賞大自然風景
    假期載上老人,帶上孩子,一家驅車前往江蘇大豐的中華麋鹿園,欣賞美麗的自然風光,親近野生的麋鹿群,已成為許多都市人的休閒時尚。但是為了安全,還是不要隨便下車,免得溫馴的麋鹿以為你想傷害它而奮起反擊。放養的麋鹿常年見識到太多的遊人,它們早就習以為常了,遊覽車的陸續經過對它們毫無影響,它們繼續著自由自在的生活。乘坐遊船遊覽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從水路繞行一周,可以看到水裡成群結隊的野鴨,幸運時還可以看到正在遊泳跋涉的麋鹿呢!
  • 麋鹿馴鹿 傻傻分不清楚?!
    麋鹿原產於中國長江中下遊沼澤地帶,起源於距今200多萬年前,在距今約1萬年前到距今約3000這一時期人類遺址中,出土的麋鹿骨骼數量大致與家豬相當,這也是麋鹿數量的頂峰時期。而後由於環境及人為因素,漢末時幾近絕種,到元朝時期,僅剩的野生麋鹿更是被大量捕運至皇家獵苑專供射殺,直至清初,麋鹿僅剩在南海子獵苑的兩三百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