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歸中國的「四不像」麋鹿:在中國絕跡85年後失而復得

2020-12-03 藍天視界

麋鹿是中國特產的世界珍稀動物,堪與大熊貓、東北虎媲美。自古以來,麋鹿俗稱「四不像」,因為它頭臉像馬、角像鹿、頸像駱駝、尾像驢。然而麋鹿這一特有物種,由於八國聯軍入侵,麋鹿在1900年消失在永定河畔,從此在中國絕跡。

麋鹿是一種大型食草動物, 雄性體形比雄性略小。雄麋角較長,雄性角多叉似鹿。然後再雌麋鹿沒有角,體型也較小。此外,麋鹿是鹿類動物中較溫順的一種,性好合群,善遊泳。由於麋鹿逃避敵害的能力差,較易被天敵捕殺。圖為麋鹿王頭戴特別「裝飾」走在鹿群中。

據科學家考證,早在3千多年前,中國黃河、長江中下遊地區就有麋鹿。從春秋戰國時期至清朝,古人對麋鹿的記述不絕於書。它不僅是先人狩獵的對象,也是宗教儀式中的重要祭物。漢朝以後,野生麋鹿數量日益減少。元朝建立以後,野生麋鹿被捕運到北京,供皇族子孫們騎馬射殺,野生麋鹿逐漸走向滅絕。明代以後,麋鹿在野外逐漸消失,僅剩在皇家獵苑中倖存的少數。

清朝初年,中國只有一群約二三百隻的麋鹿,被圈養在210平方公裡的北京南海子皇家獵苑。1865年秋季,法國神甫大衛在北京無意發現了皇家獵苑中的麋鹿。他以20兩紋銀為代價,弄到了兩隻麋鹿,製作成標本並一路運至法國。鑑定結果震驚世人,這竟是一種全新物種。此後十年,歐洲許多國家通過明索暗購等手段,從北京弄走了幾十頭麋鹿,飼養在各國動物園中。

1894年,北京永定河泛濫,洪水衝垮了獵苑圍牆,許多麋鹿逃散出去,成了饑民的果腹之物。1900年,由於八國聯軍入侵,南海子麋鹿被西方列強劫殺一空,麋鹿在中國本土滅絕。隨著時間的流逝,圈養於歐洲動物園中的麋鹿種群規模逐漸縮小。1898年起,英國十一世貝福特公爵重金收集世上僅存的18頭麋鹿,收養於倫敦附近的烏邦寺。這18頭麋鹿成為目前地球上所有麋鹿的祖先。

1983年,倫敦烏邦寺莊園內麋鹿已經繁殖到255頭。麋鹿的故鄉中國希望麋鹿能重返家園。到了1985年,在世界野生生物基金會的努力下,英國倫敦動物園向中國無償提供麋鹿。22頭麋鹿被運抵北京南海子原皇家獵苑,重新回到了它在中國最後消失的地方。1986年8月,39頭麋鹿從英國運抵江蘇省大豐市,麋鹿重新回到祖先最後棲息的沿海灘涂。

回歸後的麋鹿繁殖相當快,從1900年本土滅絕到1985年回歸,如今國內種群數量突破7000隻。麋鹿回歸34年來,我國共建立了40個遷地保護種群,遷地保護種群數量達到2200隻左右,麋鹿在中國已經星羅棋布生活在很多溼地中。

相關焦點

  • 回歸中國的「四不像」麋鹿:失而復得三十三年
    回歸中國的「四不像」麋鹿:失而復得三十三年 2018-08-24、本土滅絕又會重新孕育壯大的這塊溼地,繼續麋鹿的中國故事。
  • 中國神獸「四不像」竟遭八國聯軍滅種!
    據考證,「四不像」就是生活在我國遼寧、華北、長江三角洲平原的麋鹿。《清文匯書》云:四不像,牝、牡皆有角。則稱角鹿不為無本。土人飼以石花,即苔也。麋鹿在我國古代北方平原有大量的活動蹤跡。隨著時間的推移,數量也逐漸減少,到了明末已經瀕臨絕跡。後來,被清政府保護養殖在北京城南6裡之外的「南海子」皇家獵苑中,據說當時的麋鹿數量僅存120隻左右。在清朝統治時期,這種神奇的物種發生了命運的轉折。
  • 麋鹿與黑熊在肥同居?竟然很和諧
    本報訊 2020年是麋鹿回歸中國35周年,這個在中華傳統文化中象徵祥瑞仁和的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早在1998年前後合肥市就引進了麋鹿,如今園內還有3隻正與黑熊同居在一起。
  • 麋鹿與黑熊在肥同居?竟然很和諧!想看國寶麋鹿可去野生動物園猛獸...
    正在樹蔭下休息的麋鹿2020年是麋鹿回歸中國35周年,這個在中華傳統文化中象徵祥瑞仁和的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早在1998年前後合肥市就引進了麋鹿,如今園內還有3隻正與黑熊同居在一起。麋鹿回歸35年,全國約有8000頭麋鹿屬於鹿科,是中國特產的世界珍稀動物,可與大熊貓、東北虎媲美。其角似鹿、面似馬、尾似驢、蹄似牛,常被大家稱為「四不像」。麋鹿原產於中國長江中下遊沼澤地帶,曾經廣布於東亞地區。後來由於自然氣候變化和人為因素,在漢朝末年就近乎絕種,在被西方國家帶到外國領土飼養繁殖多年後,曾一度在中國絕跡。
  • 曾經在中國大地上滅絕的麋鹿,是怎樣重歸故土,不再迷路的?
    麋鹿,俗稱「四不象」,本為中國獨有。因為它的臉似馬非馬,頭頂上的角似鹿非鹿,尾巴似驢非驢,蹄子似牛非牛,所以,人們稱它為「四不像」。距今3000-10000年前,野生麋鹿曾經廣泛分布在我國的中東部地區,那裡有著麋鹿喜歡的沼澤溼地。
  • 合肥動物園3隻麋鹿與黑熊「同居」 相處非常和諧
    據《江淮晨報》10月10日報導 2020年是麋鹿回歸中國35周年,這個在中華傳統文化中象徵祥瑞仁和的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早在1998年前後合肥市就引進了麋鹿,如今園內還有3隻正與黑熊同居在一起。
  • 觀看「四不像」麋鹿,欣賞大自然風景
    假期載上老人,帶上孩子,一家驅車前往江蘇大豐的中華麋鹿園,欣賞美麗的自然風光,親近野生的麋鹿群,已成為許多都市人的休閒時尚。但是為了安全,還是不要隨便下車,免得溫馴的麋鹿以為你想傷害它而奮起反擊。放養的麋鹿常年見識到太多的遊人,它們早就習以為常了,遊覽車的陸續經過對它們毫無影響,它們繼續著自由自在的生活。乘坐遊船遊覽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從水路繞行一周,可以看到水裡成群結隊的野鴨,幸運時還可以看到正在遊泳跋涉的麋鹿呢!
  • 為什麼麋鹿長得「四不像」?
    麋鹿是一種我國特有的鹿類動物,它有一個廣為人知的俗名叫「四不像。」人們在觀察麋鹿時,總能從它們的身上找到一些常見動物的影子,久而久之,就總結出了「臉似馬非馬,角似鹿非鹿,蹄似牛非牛,尾似驢非驢」這樣四個最為明顯的特徵。麋鹿為什麼會長得「四不像」?麋鹿的四個「不像」中蘊含了怎樣的科學道理?
  • 「回歸」中國三十載 麋鹿再現野生種群
    「回歸」中國三十載 麋鹿再現野生種群 2016-03-04 11:35:123月4日電 題:「回歸」中國三十載 麋鹿再現野生種群  中新社記者 傅煜  作為中國特有物種,麋鹿曾流落海外大半個世紀,30年前重現中國。
  • 重返故國三十四年 「四不像」跨越滅絕邊緣 麋鹿安好
    突然,周圍有個上了年紀的老百姓用嶽陽話喊:「四不像,四不像!」人群開始喧譁,不少老人朝江叩拜起來。  李政沒有想到,這種他從未聽說,但卻真真實實在洞庭湖生活過數百萬年的神獸,竟然就是在那一刻循著基因的記憶回歸故土。他更無法預測,這種曾經在我國消失了一百多年的中國特有珍稀動物,會在洞庭湖等地再次繁衍生息開來。
  • 大興麋鹿苑升級北京生態博物館 看看「四不像」長什麼樣
    大興麋鹿苑升級北京生態博物館 看看「四不像」長什麼樣 2019-08-25 10:12:11 來源:新京報  |  作者:吳婷婷 | 字號:A+ | A- 從科學發現到本土滅絕,從漂泊海外到重返故裡,從物種繁育到種群復壯……8月24日,正值麋鹿回歸祖國34年,第二屆北京(國際)麋鹿文化大會在大興區開幕。
  • 中國成功放歸25隻麋鹿 目前麋鹿種群數量突破8000隻
    中新社北京11月8日電(記者陳溯)記者8日從中國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獲悉,為進一步擴大麋鹿野外種群,
  • 北京大興:麋鹿時隔33年回家 麋鹿形象將參選冬奧會吉祥物
    人民網北京8月26日電(孟竹) 8月24日是麋鹿回歸祖國33周年,作為麋鹿的「家鄉」,當天,北京大興迎來2018北京南海子麋鹿文化大會的召開。本屆大會深入挖掘麋鹿歷史文化內涵,系統總結麋鹿科學研究與保護成果,共商麋鹿保護與生物多樣性發展大計,將麋鹿文化品牌打造成為西山永定河文化帶上的一顆璀璨明珠,助力北京全國文化中心建設。
  • 失而復得的四不像,現在天鵝洲有一千多隻
    很多人在神話故事中聽說過「四不像」,尤其是《封神榜》中姜子牙的座駕四不像神獸。這種神獸,不見得就存在於現實世界之中,比如,龍和鳳凰,我們一般人是沒有見過的。還有一種神獸,就是麒麟,人把雄性稱麒,雌性稱麟,《宋書》:麒麟者,仁獸也。牡曰麒,牝曰麟。
  • 子牙坐騎「四不像」原型是麋鹿還是駝鹿?看看體型應該是哪一種
    在我國神話故事《封神演義》中,姜子牙騎著一頭被叫做「四不像」的神獸,原本為元始天尊坐騎,被送與姜子牙,傳說這隻神獸的犄角像鹿的角,面部像馬面,蹄子像牛蹄,尾巴像驢尾,總之它就是似鹿非鹿、似馬非馬、似牛非牛、似驢非驢的一種動物,因而得名「四不像」。
  • 四不像是什麼動物 四不像是什麼動物啊
    在神話故事中姜子牙的坐騎就是四不像,其實在現實中也是有四不像的,那四不像到底是什麼呢?四不像就是麋鹿,是世界珍稀動物,屬於鹿科。麋鹿是一種大型食草動物,體長170~217釐米,尾長60~75釐米,肩高達122~137釐米,體重120~180千克,雌性體形比雄性略小。
  • 中華麋鹿園:你想知道的麋鹿都在這裡
    這就是麋鹿「四不像」名字的由來。也有一種說法認為「四不像」是元始天尊起的名字,但是這種說法無法考證,也就博君一笑了。麋鹿是鹿科中叫溫順的一種。他們跑的沒有梅花鹿和「傻狍子」快,也不像馬鹿,白唇鹿那樣在發情期時攻擊人,甚至在公鹿為了爭奪配偶而角鬥時也是相對「佛系」的,沒有激烈的衝撞和大範圍的移動。敗者不留,勝者不追。這些特點決定了他們容易被天敵和人類捕殺。
  • 專題 | 初中預備年級看過來,誰的麋鹿作品最棒?
    眾所周知,「四不像」的麋鹿,以「角似鹿非鹿,臉似馬非馬,蹄似牛非牛,尾似驢非驢」得名,但少有人考究麋鹿為何「四不像」。除了「造型別致」外,麋鹿的特別之處更在於它們是中國特有的物種。兩百萬年間,麋鹿世世代代生活在中國東部平原上,並一度被歷朝歷代君王豢養在皇家獵苑,成為他們「逐鹿中原」的象徵。然而,這群曾經繁盛的動物,於1900年在中國本土滅絕了。
  • 麋鹿回歸中國35周年,百項研究成果都在這個展覽裡
    1985年,20頭麋鹿從英國重返故裡中國。35年來大興區堅持推進以麋鹿保護為主線的生態文明建設,持續提高生態規模與質量,為麋鹿種群的繁衍復壯貢獻大興力量。通過各方協同合作,如今我國境內的麋鹿數量已經擴增至8000多隻。
  • 在江蘇鹽城,隱藏著麋鹿的故鄉,就是傳說中的「四不像」!
    姜子牙當年學業期滿離開崑崙山時其師元始天尊送了他三件寶物:打神鞭、杏黃旗和四不像。何為四不像?它其實是麋鹿的別稱,它頭臉像馬,角像鹿,頸像駱駝,尾像驢,是神話傳說中的常客。,同時擁有世界上最大的麋鹿基因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