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在中國大地上滅絕的麋鹿,是怎樣重歸故土,不再迷路的?

2020-12-03 吾悅圖文

麋鹿,俗稱「四不象」,本為中國獨有。因為它的臉似馬非馬,頭頂上的角似鹿非鹿,尾巴似驢非驢,蹄子似牛非牛,所以,人們稱它為「四不像」。

距今3000-10000年前,野生麋鹿曾經廣泛分布在我國的中東部地區,那裡有著麋鹿喜歡的沼澤溼地。但是後來由於人口的快速增長,土地被闢為農田,野生麋鹿的棲息地不斷喪失,再加上人為的獵殺,在漢朝末年野生麋鹿就很少見了。

在中國麋鹿具有吉祥和皇權不同凡響的象徵,1865年被法國大衛神父發現,此後陸續運送到歐洲。我國野生的麋鹿早已滅絕,最後一群散養在北京南海子清朝皇家獵苑中。1900年八國聯軍瘋狂劫掠,獵苑毀於戰亂,麋鹿從此在中國絕跡。

麋鹿還未在我國滅絕的時候,英國十一世貝福特公爵出於對麋鹿的喜愛,將能搜集到的麋鹿都買了下來,飼養在自己的莊園裡,並成為了全世界最後的一個種群。

在1956年,中國終於迎來了第一對返鄉的麋鹿,遺憾的是,由於繁殖障礙,這對麋鹿並沒能復興種群。1985年,在世界自然基金會的努力下,倫敦5家動物園向中國無償提供麋鹿。

1985年8月,22頭麋鹿被用飛機從英國運抵北京,並送回了南海子麋鹿苑,也就是它在中國最後消失的地方,麋鹿終於不再迷路。

1986年8月,世界自然基金會從英國動物園中挑選了39頭麋鹿贈送給了中國政府,放養在江蘇大豐麋鹿自然保護區,那裡水草豐盛,灘涂廣闊,是麋鹿生活的理想場所。

麋鹿的「脾氣秉性」比較溫和。它們警惕性強,卻不會像高鼻羚羊一般極易受驚,應激死亡。它們角鬥勇猛,但對抗時長一般不超過10分鐘,也不會像野馬一般全年發情,兇悍打鬥。

保護區內,麋鹿都能夠實現自然繁殖,不需要人工幹預。科研人員還積極推動各個保護區的種群交流,豐富麋鹿的遺傳多樣性。

據2017年數據顯示,全球麋鹿約有6000頭左右,其中在中國的麋鹿約有5000多頭,佔全球的80%以上。麋鹿從起初的幾十頭繁衍至上千頭,它們終於不再迷路。

相關焦點

  • 麋鹿會不會迷路
    所以我小時候就幻想著有沒有一隻麋鹿能帶我飛。直到長大後發現,我不是蒼耳,我是麋鹿,在群雄逐鹿的社會裡躲避著各種廝殺,帶著那可憐的積蓄走南闖北,馬上相逢無紙筆,我就微信轉給你。 如果我是麋鹿,我願意去水草豐沃的地方,願意去天敵少的地方,哪怕我迷路了。但畢竟我不是麋鹿,所以今天打算分享一些有關麋鹿種群物種保護的故事。
  • 重返故國三十四年 「四不像」跨越滅絕邊緣 麋鹿安好
    ,等待放歸野外(2016年3月3日攝)。突然,周圍有個上了年紀的老百姓用嶽陽話喊:「四不像,四不像!」人群開始喧譁,不少老人朝江叩拜起來。  李政沒有想到,這種他從未聽說,但卻真真實實在洞庭湖生活過數百萬年的神獸,竟然就是在那一刻循著基因的記憶回歸故土。他更無法預測,這種曾經在我國消失了一百多年的中國特有珍稀動物,會在洞庭湖等地再次繁衍生息開來。
  • 回歸中國的「四不像」麋鹿:失而復得三十三年
    、本土滅絕又會重新孕育壯大的這塊溼地,繼續麋鹿的中國故事。  到了這裡,麋鹿本來和工業時代以來加速滅絕的上千種動物一樣,將成為躺在南海子「世界滅絕動物墓地」的一塊石碑,在化石、圖片和傳說中永遠沉默。這種故事,人類早習慣了。  但一個英國家族改寫了故事的結尾——19世紀末,英國十一世貝福特公爵重金收集世上僅存的18頭麋鹿,收養於倫敦附近的烏邦寺。  除了英國人,麋鹿的命運還與一位法國人密不可分。
  • 跟四不像老師走一段麋鹿之旅
    尋訪剛一結束,會員楊奕就在群裡分享起她曾經在加拿大的植物園看到反思人與自然關係的展覽。她沒想到麋鹿苑有這麼好的生態人文設計,尤其印象深刻的是小學課文裡提到多米諾骨牌滅絕動物墓碑,親眼看到真的是五味雜陳。更有會員或撰寫長文,或製作美篇發在群裡,紛紛表達自己的尋訪感受,「想回頭再走一次,重溫一路的風景。」
  • 世界野生動物保護的中國樣板——麋鹿重生
    這項工作已經得到了世界認可,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發布的《物種引進指南》認為,中國麋鹿重引進項目是全世界138個物種重引進項目中最成功的15個之一,堪稱世界野生動物保護的中國樣板。昔日皇家苑囿成麋鹿樂園在北京,您若是想看成群的麋鹿奔跑撒歡,一定要到位於大興南海子的麋鹿苑。170頭散養麋鹿,自由自在地生活在苑中。
  • 麋鹿重生:從本土滅絕到大規模野放 百年回家路一步一荊棘
    鍾震宇攝30多年來,北京分別向湖北石首、浙江慈谿、河北灤河上遊、江西鄱陽湖等地輸送了494隻麋鹿,建立了37個遷地保護種群。這項工作已經得到了世界認可,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發布的《物種引進指南》認為,中國麋鹿重引進項目是全世界138個物種重引進項目中最成功的15個之一,堪稱世界野生動物保護的中國樣板。
  • 我國麋鹿保護項目有望申報世界自然遺產
    在8月24日舉行的2018北京南海子麋鹿文化大會上,人們宣誓要「還山川以綠色,還江河以甘甜,還大地以生機,還天空以蔚藍……」 趙帥宇 攝中新網北京8月24日電 (趙帥宇)在麋鹿的「家鄉」北京市大興區,人們將推動南海子麋鹿保護項目申請納入世界自然遺產名錄
  • 華夏土著變「海歸」,北京南苑麋鹿苑,演繹麋鹿失而復得傳奇故事
    戴維發現的麋鹿很快引起了歐洲各國的極大興趣,紛紛通過各種渠道和手段從南苑引進活的麋鹿,從此麋鹿這一物種便廣泛出現在了各大知名動物園中。按照動物學界以「發現者」 的名字命名新物種的慣例,麋鹿這種中國獨有的動物也被冠以「戴維神父鹿」(學名: Elaphurus davidianus)的名字,並一直沿用至今了。
  • 「回歸」中國三十載 麋鹿再現野生種群
    3月4日電 題:「回歸」中國三十載 麋鹿再現野生種群  中新社記者 傅煜  作為中國特有物種,麋鹿曾流落海外大半個世紀,30年前重現中國。如今,「回歸」故土已有30年的麋鹿已經再現野生種群。  16頭來自江蘇大豐麋鹿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麋鹿3日從湖南岳陽君山公園放歸洞庭湖區。科研人員將對這些野放麋鹿進行GPS追蹤,以了解其野外環境生存能力,促進麋鹿種群復壯。  麋鹿是中國國家一級重點保護動物,曾廣泛分布於包括洞庭湖區在內的長江中下遊地區。由於氣候變化和人類活動等原因,野生麋鹿種群數量自商周時期開始減少。
  • 抖音麋鹿迷路那片森林好像住著一隻藍鯨是什麼歌 歌詞完整版
    麋鹿迷路那片森林好像住著一隻藍鯨這首歌很好聽,最近刷抖音的時候經常聽到,據了解,這首歌歌名叫《麋鹿森林 》,是歌手一口甜唱的,下面來看一下。麋鹿迷路那片森林好像住著一隻藍鯨什麼歌  歌名:麋鹿森林  歌手:一口甜網友評論  zhc是命:說起來男孩子真幸運 不論多浪多渣 做了多少錯事 只要有朝一日恍然醒悟 浪子回頭還是會遇到真心愛她的姑娘 而女孩子經歷了幾番風雨後大多都不想去看彩虹了.
  • 大興麋鹿苑升級北京生態博物館 看看「四不像」長什麼樣
    大會上,國內首個室內外融合的生態博物館項目正式對外發布,《麋鹿東歸》常設主題展首次面向公眾開放,大興區還將向張家口市贈送70隻麋鹿。此外,麋鹿監測與研究實驗室同步啟動運行,以麋鹿監測與研究實驗室為平臺,通過對全國麋鹿遷地保護種群進行監測和關鍵技術研究,搭建起種群之間的交流機制,逐步建立起麋鹿保護的「中國網絡」。亮點2《麋鹿東歸》展長期免費開放麋鹿也被稱為「四不像」,一直是大興南海子的「土著居民」。
  • 麋鹿的前世今生
    1900年前後,英國十一世貝福特公爵將散落在歐洲各地的18頭麋鹿收集到其名下的烏邦寺莊園進行散養,經過繁衍生息,麋鹿的生機得以延續,逐步建立起完整的小種群。1985-1987年,我國政府著手開展麋鹿重引入工作,重引入77隻麋鹿成為為北京麋鹿生態實驗中心(以下簡稱北京麋鹿苑)和江蘇大豐麋鹿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以下簡稱江蘇大豐)的基礎種群,中國的麋鹿種群開始有計劃地恢復。
  • 2020年最新麋鹿種群數量新鮮出爐
    ,2020年最新麋鹿種群數量再創新高,種群數量達5681頭,其中野生種群1820頭,今年新生小鹿853頭。   自1986年39頭麋鹿回歸故土,江蘇大豐麋鹿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歷經30多年的保護,將麋鹿數量翻了近150倍,結束了無野生麋鹿的歷史。  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發布的《物種引進指南》認為,中國麋鹿重引進項目是全世界138個物種重引進項目中最成功的15個之一。
  • 八國聯軍入侵時,「四不像」在我國滅絕,後來為何能重新興盛
    麋鹿是原產於我國的一種珍稀動物,因其頭臉像馬、角像鹿、頸像駱駝、尾像驢,故被人稱「四不像」。在距今約1萬年前到距今約3000年時,麋鹿曾經在中國大地盛極一時,數量達到上億頭,人類的祖先也一直將其作為主要捕獵對象,漢朝以後,野生麋鹿數量日益減少。
  • 北愛爾蘭漁民湖底挖出1.8米鹿角,經鑑定來自萬年前滅絕巨型麋鹿
    最近,一位北愛爾蘭漁民從當地湖中挖掘出了一頭已滅絕愛爾蘭麋鹿的巨大頭骨。鹿角寬度達到1.8米,據考古學家估計,這一頭骨已有大約10500年的歷史。一般來說,愛爾蘭麋鹿站立姿態肩部高度可達2.1米,鹿角跨度則可達到3.65米。雖然被稱作「愛爾蘭麋鹿」,但這稱號有點名不副實。因為它既不算麋鹿,也不是愛爾蘭血統。它們漫遊在廣袤的歐洲大陸上,甚至遍及亞洲和非洲北部。
  • 原是我國特有珍稀動物,結果在國內滅絕,現只能從國外引進
    近期,有關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白鱘已經滅絕的消息上了熱搜,這是近十年來宣布滅絕的第一個物種。 長江白鱘作為世界上最大的淡水魚之一,曾經是長江的居民,人們認為它在2005年到2010年間的某個時候可能就已經滅絕了。直到近期我國專家發布聲明,人們才不甘心地承認,長江白鱘確實已經滅絕了。
  • 曾經生活在中國廣闊大地上的中國犀牛最後都去了哪裡?
    但是一些人偏信它的藥效以及一些文玩市場的需求,犀牛角依然是亞洲黑市上最搶手的東西。相信很多人聽到犀牛這個詞語的時候一般都會認為犀牛這個物種是生活在非洲大草原上的。其實在廣闊的中國大地上也曾經生活著數量眾多的中國犀牛。
  • 北京大興:麋鹿時隔33年回家 麋鹿形象將參選冬奧會吉祥物
    人民網北京8月26日電(孟竹) 8月24日是麋鹿回歸祖國33周年,作為麋鹿的「家鄉」,當天,北京大興迎來2018北京南海子麋鹿文化大會的召開。本屆大會深入挖掘麋鹿歷史文化內涵,系統總結麋鹿科學研究與保護成果,共商麋鹿保護與生物多樣性發展大計,將麋鹿文化品牌打造成為西山永定河文化帶上的一顆璀璨明珠,助力北京全國文化中心建設。
  • 回歸中國的「四不像」麋鹿:在中國絕跡85年後失而復得
    麋鹿是中國特產的世界珍稀動物,堪與大熊貓、東北虎媲美。自古以來,麋鹿俗稱「四不像」,因為它頭臉像馬、角像鹿、頸像駱駝、尾像驢。然而麋鹿這一特有物種,由於八國聯軍入侵,麋鹿在1900年消失在永定河畔,從此在中國絕跡。
  • 蜥腳類動物進化的終極產物,曾經漫步在大地上的最大型動物之一
    阿根廷龍毫無疑問是蜥腳類動物進化的終極產物, 在侏羅紀和白堊紀交替的時候, 地殼的活動非常劇烈, 大部分曾經在侏羅紀名噪一時的蜥腳類動物, 最後都不能適應地殼導致的氣候變化而滅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