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我市大院大所合作對接洽談會系列活動的重要內容,昨天,中國泰州大院大所合作對接會專題推介會舉行。針對全市不同市(區)產業特色,推介會分為生物醫藥及高性能醫療器械、高技術船舶及海工裝備、新能源、先進裝備製造、精細化工與節能環保、健康食品、電子信息7個專題,來自中科院、上海交通大學、天津大學、蘭州大學等大院大所的專家學者,分別推介最新技術和科研成果,推進重大科技創新成果來泰轉移轉化,探討開展關鍵共性技術攻關,助推泰州產業和企業創新能力提升。
生物醫藥及高性能醫療器械產業專題推介會
「微流場」可使化工生產更安全可控
使用生物製劑技術,可以有效減少農業生產領域抗生素的使用和病蟲害的發生;使用微流場反應技術,可以大幅提高化工、醫藥企業的生產效率……生物醫藥及高性能醫療器械產業專題推介會上,來自中科院、南京工業大學、中國藥科大學的6位專家向與會企業推介各自的最新研究成果。
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是我國蛋白質科學研究領域的領跑者,該所應用生物技術,已開發出降低魚塘PH生物製劑、降解魚塘氨氮生物製劑、去除藍藻生物製劑,目前正在研發降解亞硝酸鹽生物製劑。「使用這些生物技術,便可以減少抗生素的使用,從而大大提高食品安全。」推介會上,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淮安中心常務副主任周娟作對與會企業家說。
目前,化工、醫藥企業生產時大都使用釜式生產技術,存在生產安全性差、副反應較多、過程可控性低等弱點。來自南京工業大學的郭凱教授介紹了他們團隊最新研發的微流場反應技術,使用這種技術,可使工業生產過程變得更安全、可控,原來數小時的反應,現在最短幾分鐘就可搞定,而且反應的均一性更好。
中國藥科大學呂慧俠副教授介紹了她們新研發的仿生細胞系列化妝產品——納米凍幹閃釋片。該產品使用專有的仿生細胞配方和獨特的納米閃釋技術,可快速穿透人體皮膚而且只停留皮膚細胞內發揮效用,不會進入血液系統對人體造成損傷。
高尿酸症可導致痛風、高血壓、糖尿病、心肌梗死、腎損傷等病症。目前我國高尿酸症的患者達到1.2億人,痛風患者達到3000萬人以上。對於高尿酸症患者,早發現、早預防、早幹預尤為重要。來自中科院蘇州醫工所的章強推介了該所研發的用於高尿酸症和痛風的慢病檢測系統,該產品不僅可快速、準確地檢測出高尿酸症,而且還可以通過手機APP上傳雲端,及時進行醫患交流,實現有效的健康管理。此外,來自該所的研究人員劉仰川、陳瑞濤,還分別介紹了該所研發的中小型錐束CT成像系統、微靜脈血管病變治療系統等產品。
「今天這場專題推介會,既是一次項目對接洽談會,又是一場『頭腦風暴』,受益匪淺、收穫頗多。」江蘇美時醫療技術有限公司項目經理張翔說。
高技術船舶及海工裝備產業專題推介會
智能化數位化是焊接製造的必然趨勢
高技術船舶及海工裝備產業專題推介會上,來自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第七〇二研究所、南京理工大學、南京工業大學、江蘇科技大學4家高校院所的7位專家就高技術船舶及海工裝備相關新技術和新成果進行重點推介,我市72家企業參加推介會。
中國船舶重工集團第七〇二研究所項目主管劉潤聞以最新海洋裝備成果為主題,作了題為《承擔使命,立足本職,發揮特色 助力泰州打造產業新高地》的推介。劉潤聞表示,隨著海洋強國戰略目標納入國家大戰略,海洋已上升至前所未有的戰略高度。第七〇二研究所承擔過深海空間站、4500米載人作業潛水器、11000米載人作業潛水器、超大型海上浮式結構物等重大科技項目,在海洋關鍵核心技術領域不斷突破也帶動相關領域跨越發展。「希望將我們在海洋防務、海洋運輸、海洋科考、海洋開發等領域的最新科技成果向泰州轉移轉化,助泰州海洋裝備產品走向深遠海、跨進陸空天,在更廣闊的領域發光發熱。」
南京理工大學教授王克鴻現場推介最新船舶焊接技術成果——焊接單元智能化與車間數位化技術。「造船工藝中,焊接工作量佔50%,現階段處於機械化至流水線自動化之間,智能化基本沒有。」王克鴻說,焊接單元智能化與車間數位化技術是焊接製造技術發展的必然趨勢。他從新技術原理、技術核心理念等多個層次為大家推介了最新船舶焊接技術成果。
南京工業大學科學研究部副部長陸春華以《開發海洋新材料促進海洋經濟創新發展》為題作了推介。他表示,希望今後可以加強與地方產業發展融合,開展海洋艦船用先進鈦合金材料研發、工程化應用和產業化。同時結合江蘇省海洋大省及海洋經濟創新發展示範區的優勢資源,以雙金屬複合材料為突破口,形成特色產業。
來自江蘇科技大學機械學院的唐文獻教授、電信學院的王彪副教授、能動學院的陳寧教授、材料學院的劉川副教授分別就海洋工程機械裝備成果、海洋工程自動化裝備系統成果、船舶故障遠程診斷與支持決策系統、船舶與海洋平臺應力變形成果進行推介。
高技術船舶及海工裝備產業是我市三大主導產業之一,靖江市建有國家火炬計劃新技術船舶特色產業基地、江蘇省船舶智能製造產業產學研協同創新基地,是全國規模最大、配套最完善的民營造船基地和國家船舶出口基地。近年來,靖江市堅持以「改革、創新、轉型、提效」為中心任務,努力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靖江船舶海工產業生產形勢在逆境中回升,呈現了良好的發展態勢。
新能源產業專題推介會
眾多企業向專家索要聯繫方式
新能源產業專題推介會吸引了我市40家企業參加。
會上,4位專家圍繞新能源領域高端、前沿技術一一開展專題介紹。江蘇大學能源研究院研究員蘇華能介紹了該研究院主要研發內容,泰州隆基樂葉技術研究院研究三室主任、博士後朱強忠介紹PERC單晶組件技術展望,蘇州大學高立軍教授帶來了高比能量18650鋰電池產業化技術,齊魯工業大學造紙重點實驗室副主任韓文佳副教授推薦新能源產業用紙基功能材料技術。
此次專家推介的技術科技含量高、針對性強,不少企業從中獲益匪淺。江蘇明美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郝燁說,新能源汽車動力鋰電池相關技術一直是明美研發重點,此次高立軍教授推薦的課題,從技術路徑、產品性能、產業化趨勢、市場潛力等多維度分析18650鋰電池綜合性能,並對未來動力鋰電池市場給出合理預判,進一步拓展了企業視野。
在推介會的互動交流環節,眾多企業紛紛向專家索要聯繫方式,「留下聯繫方式,就是留住與專家交流的機會。」泰通(泰州)工業有限公司技術總監周健說。
被企業家的熱情感動,江蘇大學能源研究院研究員蘇華能率先公布自己的郵箱號。「歡迎通過郵箱反映企業遇到的具體問題,我將收集整理,在我院研究範圍內的問題可直接幫助解決。此外,還可介紹相關科研院所和相關技術專家,力爭給大家一個滿意的答覆。」
據介紹,泰州現有新能源列統企業88家,其中64家企業今年以來實現銷售正增長,8家企業銷售增幅超50%。海陵區新能源產業1至8月份實現銷售63.3383億元,同比增長163%。其中,樂葉光伏、中盛陽光、智航新能源、泰通工業4家龍頭企業實現銷售61億元。同時,新能源產業集聚效應不斷釋放,杭州錦江集團總投資80億元的CIGS薄膜太陽能項目8月正式開工,江蘇明美投資2.5億元的項目一期近期完成產能爬坡。
「泰州新能源產業集群發展勢頭迅猛。」蘇州大學教授高立軍說,參加這次活動,深切感受到泰州眾多新能源企業對尖端技術的渴望,這也堅定了高校在泰州轉化相關科技成果的決心。
先進裝備製造業專題推介會
8個技術合作項目當場籤約
先進裝備製造業專題推介會上,中國工程院院士、華中科技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段正澄等6位專家先後亮出專業特長,向企業拋出「繡球」。姜堰60多家企業爭相對接,希望借「智」發展,助推企業轉型升級。
6位專家精心準備了圖文並茂的PPT,分別推介了「智能製造與智能製造裝備」、「傳熱強化技術及高效節能環保裝備」、「智能工廠技術及其應用」、「薄板零件夾具定位策略優化系統」、「雷射增材製造技術的研究及應用」、「振動與噪聲工程應用技術簡介」等前沿技術。
83歲的段正澄院士從智能製造的概念講到智能工廠、智能生產、智能物流,引經據典,通俗易懂。江蘇貝特管件有限公司董事長洪亮不時掏出手機,拍下PPT內容。洪亮深有感觸地說,聽了段院士的課,才真正明白了智能製造的內涵,懂得了企業的一般製造過程自動化決非「智能製造」。下一步,他想藉助大院大所的力量,建設智能化車間,最終建成智能化工廠。
西安交通大學機械工程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吳九匯做好成果推介,回到座位還沒坐下,江蘇振華泵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巫進、副總經理邱勇等就圍了上來,介紹自己的企業和艦船用泵產品,希望藉助專家的先進技術,進一步降低泵的振動與噪聲,成為世界泵業產品技術的領航者。吳九匯當場推介團隊研發的金屬減震吸聲器,建議安裝到泵上試用,看效果如何?雙方當場籤訂合作協議。
此後,姜堰區政府分別與南京工業大學機械與動力工程學院籤署校地全面合作協議、與東南大學科研院籤署共建「東南大學國家技術轉移中心姜堰分中心」合作協議、與上海大學籤署上海大學(姜堰)新材料產業研究院合作協議,西安交通大學機械工程學院與江蘇遠東電機製造有限公司籤署「電機減振降噪技術」合作協議、華東理工大學與泰州中來光電科技有限公司籤署高效N型晶體矽電池用新型材料及工藝技術成果轉化項目……
姜堰科技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當天的推介會,姜堰藉助這個平臺共籤約8個項目,有企業技術攻關項目,也有大院大所創新成果轉化項目,還有創新載體、技術轉移、全面合作項目。
精細化工與節能環保產業專題推介會
一項20多年的研究成果成了「香餑餑」
昨天舉辦的精細化工與節能環保產業專題推介會上,上海交通大學、天津大學、蘭州大學、中科院納米技術與納米仿生研究所等高校院所10多位專家,作了最新技術成果發布,並與本地企業深入合作洽談,進一步推動精細化工、節能環保產業向中高端邁進。
「泰州這次舉辦的大院大所合作對接活動,不僅規模大,而且根據自身產業特點細分了各個專題,主題鮮明突出、專業化程度高。在這裡,不管是技術專家還是企業,都能非常高效地展現自己的技術,準確地找到合作方向。」天津大學化工學院教授秦英傑說。
此次,秦英傑專門帶了自己20多年的研究成果——氣態膜法廢水脫氨與蒸汽滲透膜法,可以有效地提取廢水中的氨並加以循環利用。推介會上,該成果一發布就廣受企業歡迎,對接洽談時,秦英傑被企業負責人團團圍住。秦英傑告訴記者,他曾經三次去過泰興,無論是當地政府還是企業均非常重視環保以及環保產業的發展,相信通過此次對接洽談,成果落地指日可待。
據了解,對於此次對接會,泰興市委、市政府以及企業非常關注,相關部門很早就向企業徵求技術難題等需求信息,共向大會提交了100多個技術需求、對接信息。推介會當天,更是有50多家企業負責人參加現場洽談。
「像這種大院大所推介會,對於企業來說就是技術、信息的富礦,可以讓我們快速了解到當今國內外最前沿的技術,以便我們更好地改進和提升現有的工藝水平。」亞太泵閥有限公司副總工程師蔣文軍告訴記者,企業非常重視技術創新,多次參加省、市組織的「海歸博士江蘇行」、院校行等活動,成功與上海大學、江蘇大學、揚州大學建立產業研合作關係,在強大的技術平臺支撐下,企業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現有的高效潛水泵閥等產品技術達到國內領先水平。
來自泰興經濟開發區的錦雲染料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蘇金奇,對於參與此次推介會倍感幸運,企業發布的「有機廢氣處理方法」需求被錄入大院大所對接目錄,而且很快就受到專家關注。南京工業大學化學化工學院管國鋒教授主動找到蘇金奇,詳細了解企業技術需求,並表示下一次將率領專門的團隊到企業現場考察,幫助企業解決技術難題。
健康食品產業專題推介會
烹飪機器人能炒300多種菜
健康食品專題推介會上,南京農業大學、揚州大學、江蘇大學的3名專家教授重點推介20個成果項目。
南京農業大學食品科技學院副院長金鵬率先推介健康食品新技術。「冷卻豬肉質量安全關鍵技術創新與應用」曾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2013年)、中國食品科技學會科技創新一等獎(2012年)。該成果有效解決了異質肉發生率高、冷卻乾耗大、貨架期短等重大技術難題,我國冷卻肉佔生鮮肉的市場比例從項目實施時的不足1%上升到2011年的10%以上,為推動我國肉類產業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長期以來,維吾爾族有飲用拉絲酸奶的悠久傳統,拉絲酸奶甜香濃鬱,質地非常黏稠,在盛器中發酵成熟後,反覆翻轉盛器,酸乳在其中不會流出,而且能拉絲。發明人從新疆阿克蘇市賽裡木鎮生產傳統發酵拉絲酸奶的天然發酵劑中,分離篩選出1株有工業化生產前景的菌株,並成功開發維吾爾族老酸奶生產專用發酵劑,實現了傳統酸奶的工業化生產。傳統蛋製品納米塗膜保鮮包裝新產品技術,避免了薄膜真空包裝的高溫殺菌,提高了產品的風味品質,使傳統特色蛋製品符合低鹽美味、營養方便、低碳綠色的現代食品消費理念,該項目產品比目前薄膜真空包裝降低包裝耗材90%。
圍繞「方便、美味、營養、安全、健康、文化、個性化」的膳食產品新需求,揚州大學旅遊烹飪食品科學與工程學院經過近30年的積累和建設,在益生菌及其發酵乳加工關鍵技術與產業化、特色營養膳食烹飪加工技術、特色旅遊食品設計包裝、藥食兩用膳食資源開發等領域形成優勢和特色。學院博士楊振泉介紹,他們團隊研發的一種烹飪機器人,能夠炒300多種菜,成為名副其實的「大廚」。此外,他還介紹了紅薯黑米發酵乳、多菌株高活性乳酸菌飲料、益生菌發酵山藥等生產技術。紅薯黑米發酵乳生產技術是將黑米汁、紅薯泥與牛乳分別按重量百分比混合,然後在混合料中添加蔗糖,再經發酵製備而成,獲得的產品是一種不添加穩定劑的天然發酵乳產品。
江蘇大學食品與生物工程學院博士、教授周存山團隊推介了「超聲預處理技術在果蔬加工中的應用」。傳統的滾筒或漩渦清洗設備,每噸產品約耗水40至60噸,用水量大,對農藥殘留的洗脫率較低。掃頻脈衝超聲清洗設備平均用水量可以減少30%以上,另外對蔬菜表面農藥殘留的洗脫率提高110%以上。
電子信息產業專題推介會
「軍民共享」技術方案為企業長遠規劃提供了智慧借鑑
電子信息產業專題推介會吸引了我市50家相關企業參加。
來自杭州電子科技大學、蘭州大學物理科學與技術學院、上海大學、南京航空航天大學的四個團隊7位專家,分別圍繞微波通訊介質陶瓷基版、晶體感應器、氟碳鍍膜技術和電力線載波通信技術等技術成熟度相對較高、已取得自主智慧財產權並且產業化應用前景較好的11個成果項目進行重點推介,希望藉助推介會平臺,尋找有意向的合作企業,推動成果項目早日從實驗室走向工業化流水線。
蘇中天線集團有限公司產品開發部工程師王亞琴說:「這場推介會讓企業受益匪淺,介質陶瓷產品的應用以及電晶體的開發兩個成果項目均和企業研發密切關聯,讓我們了解到了這些器件在產品中如何更好應用,拓寬了視野。南航各位教授關於電力線載波通信技術等項目的精彩介紹讓我們發現了更好的市場開發前景,此前公司一直在做汽車天線,今後也有可能會考慮往電子應用方面拓展。」
「此次政府為專家和企業合作搭建了一個很好的交流平臺!」匯錦電子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朱宏表示,專家們站立點高、落腳點實,創造性、實用性強,成果斐然,企業能夠現場傾聽諸多電子信息領域專家講解最新研究成果和好的市場投資方向,感覺很解渴、很受益。尤其是南京航空航天大學的專家提出的「軍民共享」技術方案,這對企業在轉型升級、改革創新、打造自主品牌等方面有前瞻性作用,為企業今後長遠規劃提供了智慧借鑑。
在互動交流環節,江蘇綠源航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丁雪峰提出,藍牙傳輸距離是否能夠放大,做得更遠?「這是一個很有研究價值的課題。」南京航空航天大學教授張小飛表示,會後將進行「一對一」對接交流。
面對求知若渴的企業,專家們紛紛表示,將對企業會上提出的問題進行深入研究,幫助解決技術難題。
據了解,近年來,高港區在IT電子、LED新光源等產業發展迅猛,湧現出揚泰電子、創新電子等一批具有研發、生產、銷售潛質的優質電子信息關聯企業。這些企業生產的高密度柔性線路板、高端電路控制設備等產品,廣泛應用於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已成為蘋果、三星、華為等國際國內知名企業的重要供貨商。
文/楊照民 張仲明 朱敏麗 錢宏斌 唐春成 陸 婧 孫丹丹 胡 暉 池建華 張友志 沈雙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