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院大所·大咖live】揚中籍院士包信和:鄉情綿長 不忘反哺

2020-12-02 江蘇網絡廣播電視臺

  包信和,1959年8月出生於江蘇省揚中市。物理化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主要從事能源高效轉化相關的表面科學和催化化學基礎研究,2017年6月起任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校長。

  荔枝新聞訊(記者/王雨琦 攝像/夏天)7月5日,中國江蘇·大院大所合作對接會暨第六屆產學研合作成果展洽會於南京火熱開幕,全國頂尖院所、全球科技大咖雲集。

  期間,記者採訪了江蘇揚中籍中科院院士包信和,這個長期奔波在異鄉的江蘇人,對家鄉科技發展有怎樣的情懷?

  談過往:身在異鄉 鄉情不絕

  包信和早年在復旦求學、德國深造,歸國後加入中科院大連化物所,六月又趕赴合肥,出任中國科技大學校長。雖然常年身在外地,但他一直沒有與江蘇斷了聯繫。

  「我是江蘇揚中人,通過這次大會,充分感受到了江蘇在科技創新上的信心和決心!」面對鏡頭,他的第一句話鏗鏘有力。

  「揚中一直在科技創新的路上走得很好」,他不無驕傲地介紹,他現在正和揚中一家光伏新能源企業合作,把光伏發電後產生的廢料,加工、轉化成化學催化劑,既能消減光伏發電對環境產生的影響,又能增進資源利用的效率。

  包信和早年供職中科院大連化物所時,化物所還曾在張家港建立產業研究院。藉此平臺,他和當地眾多科企都有過合作。離開化物所後,他回到母校復旦大學擔任副校長。在他的推動下,復旦的蘇州研究院逐步成為國內產學研轉化的示範標杆。

  論當下:功成名就 反哺家鄉

  今年6月,他剛剛履新中國科技大學校長,走馬上任僅有三周時間,他代表中科大接待的第一個地方企業團體,便來自蘇州。

  「蘇州的軟體、計算機領域非常發達,現在他們希望在清潔能源、智能製造方面有所建樹」,包信和說,企業家們希望科大能加強和蘇州的合作,擴寬科大蘇州研究院的研究領域和影響。

  此次參會,他與科大老師們帶來不少項目和企業對接,「我們已經看到了江蘇科技創新的信心和決心,科大也要加大與江蘇的合作力度,努力趕上江蘇的發展潮流!」

  如今傲立全國化工科技潮頭,包信和不忘反哺之情,「我是江蘇人,也想通過這一身份,為家鄉盡些自己的綿薄之力」。

  話未來:揚長避短 江蘇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談及江蘇的產學研進程,包信和直言,江蘇頂尖高校、人才雲集,科技創新成果領跑全國,獨獨能源儲備是塊短板,但在他看來,這塊短板並不需江蘇人太過憂心,揚長避短,便是智者之舉。

  「現在的能源市場是流動的,並不是說你的省份有資源就一定能發展,沒資源就可能裹足不前。江蘇缺乏能源資源,但智慧資源非常富裕,高層次人才薈萃,現在省裡主攻智能製造、信息化、網絡化領域,發展方向很正確」。

  此外,他還為江蘇產學研發展藍圖勾畫三項重點:

  Tip 1:進一步鞏固基礎研究,夯實人才培養的根基。

  Tip 2:站得高,看得遠。江蘇看到國家宏大的戰略需求,不拘泥於細節。

  Tip 3:重視職業培訓。江蘇高端科研人才雲集,但企業想將學術成果轉化為產品,便需要更多的工廠實幹家,即擁有工匠精神、專業的技術人員。

相關焦點

  • 國慶長假期間140餘名鄉賢回揚中 獻計家鄉發展
    原標題:長假助陣揚中「歸雁計劃」 140餘名鄉賢獻計家鄉發展   2日下午,來自國內外的140餘名揚中籍醫藥界「大咖」回到家鄉揚中,圍繞衛生與健康話題展開研討。   揚中發展促進會會長陸朝銀介紹,國慶期間將有數百名鄉賢回鄉共話揚中未來,當日回鄉的還有少將孫宏才、旅美博士張為家、中國工程院院士錢鋒等。去年以來,揚中籍在外鄉賢在促進揚中發展、服務揚中人等方面取得了可喜突破。
  • 中國泰州·大院大所合作對接會專題推介會舉行
    作為我市大院大所合作對接洽談會系列活動的重要內容,昨天,中國泰州大院大所合作對接會專題推介會舉行。  83歲的段正澄院士從智能製造的概念講到智能工廠、智能生產、智能物流,引經據典,通俗易懂。江蘇貝特管件有限公司董事長洪亮不時掏出手機,拍下PPT內容。洪亮深有感觸地說,聽了段院士的課,才真正明白了智能製造的內涵,懂得了企業的一般製造過程自動化決非「智能製造」。下一步,他想藉助大院大所的力量,建設智能化車間,最終建成智能化工廠。
  • 一眾大咖帶你走進這場四萬人的新壩「大團圓」
    砥礪成長 新壩年輕幹部是最閃耀的星 △歌曲串燒《城裡的月光》《小夢想大夢想 △歌曲《最好的未來》 演唱:郭凱莉、於子玥 「疫情不退
  • 揚中發展促進會南京分會成立十周年大會在寧召開
    12月7日,揚中發展促進會南京分會成立十周年暨教科文分會成立大會在南京召開。近200名揚中籍各界人士匯聚一堂,為家鄉的建設與發展建言獻策。圍繞「服務揚中、服務揚中人;促進揚中發展、促進揚中人發展」的辦會理念,把島內外、海內外的揚中籍人士匯聚起來為揚中發展集思廣益、獻計獻策,且成效顯著。
  • 科技、人才、創新,施正榮等6位大咖獻給家鄉的三個關鍵詞
    施正榮上邁(上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澳大利亞工程院院士從產業政策、技術支持、人才吸引等方面發力教科文分會的成立恰當其時,由發展促進會主導成立的教科文分會把教育、科技、文化的精英們集聚在一起為家鄉建言獻策,我個人認為是非常好的舉措,教科文分會的成立,無疑會將助推揚中新一輪發展。
  • 反哺家鄉!陽柳集團愛心資助潮籍學生
    陽柳集團捐贈資金30多萬元,資助今年在學業上取得驕人成績的潮籍應屆大學新生及家庭困難的中小學生。據不完全統計,截至2019年底,已有超過1600名學生得到獎勵或資助。 據了解,作為潮汕民企的陽柳集團,多年來一直反哺家鄉,致力於公益慈善事業,在興學助教、扶貧濟困、修橋造路等民生
  • 我市舉行「運才興運」鄉情招商基地建設工作座談會
    丁小強出席並講話丁小強出席並講話本報訊(記者 王文軍)11月28日,我市舉行「運才興運」鄉情招商基地建設工作座談會,邀請運城籍在外商會和企業家代表座談交流,圍繞建設「運才興運」鄉情招商基地積極建言獻策,共商家鄉發展大計。
  • 「最強大腦」齊聚,最強地級市在下一盤什麼大棋?
    62位大學校長、14位院士、33位科研院所領導,上周,這些來自全國的「最強大腦」齊聚蘇州,《中國產學研合作蘇州宣言》正式發布,「大院大所合作熱力圖」為蘇州「發展熱力圖」再加一碼。而幾乎在同一時間段,放寬落戶限制、簡化落戶和居留流程、擴大人才優購房規模.
  • 蒜糊豆腐:山西平定經典佳餚,蒜香濃鬱,醋味綿長,吃過就忘不了
    只要吃過一次,一輩子就忘不了,時常會想起,就像今天,我又想起了這道經典佳餚,分享給大家。鍋熱放油,油溫九成熱(燒豆腐,油溫一定要高),放入豆腐塊,中大火慢炸,中間用筷子或者鏟子勤翻動,防止粘連,炸到四面金黃,撈出盛入盤中,備用;4、鍋底留少許油,放入蔥花,炒出香味,放入燒好的豆腐塊,翻炒30秒,沿鍋邊淋入調好的汁,翻炒出醋香味,淋入蒜糊,翻動幾下,關火出鍋;5、盛入盤中,撒上蔥花點綴,開吃……經典美味的蒜糊豆腐就做好了,豆腐鮮香,蒜香濃鬱,醋味綿長
  • 2020年在外廣西籍傑出人才座談會在邕成功舉行
    11月13日,南寧國際會展中心合作廳裡氣氛熱烈,15名在外廣西籍傑出人才齊聚一堂,參加2020年在外廣西籍傑出人才座談會,共話桑梓、共敘鄉情、共謀發展。為貫徹落實自治區黨委「用好廣西籍人才資源」的部署要求,2019年9月,南寧市在全區率先舉辦了首屆「海內外桂籍傑出人才回鄉共商邕城發展交流會」,邀請了包括2名院士在內的10名傑出人才代表回邕交流。
  • 宿松籍納米專家李亞棟當選中科院院士
    宿松籍納米專家李亞棟當選中科院院士 2011-12-29 13:44:32   來源:安慶新聞網
  • 濱州市科協赴南京拜訪對接濱州籍院士崔向群
    濱州市科協赴南京拜訪對接濱州籍院士崔向群 2020-12-15 17:2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激發新活力 釋放新動能 彰顯新面貌 揚中,奮力開啟現代化建設新...
    蜂巢易創揚中園區正式開園,發動機、變速器、電驅動總成等項目竣工投產,智能轉向、精誠工科等項目加速推進。中南高科產業園、紅星美凱龍揚中商場等項目順利竣工,雲企智造、量子科技等56個項目開工建設。23個鎮江市級、80個揚中市級重點產業項目分別完成投資52.1億元、85.7億元。招商引智成效明顯。深入推進「雙招雙引」百日競賽活動,推出招商「雲名片」,實行「全天候」「不掉線」招商服務。
  • 中國科學院專家濰坊行暨 「院士大講堂」活動在高新區舉行
    >11月29日,中國科學院專家濰坊行暨「院士大講堂」活動在高新區舉行。>活動現場,宋赤鋒為賀泓院士頒發濰坊高新區戰略發展高級顧問聘書。高新區良好的招才、育才環境吸引了眾多大院大所的目光。自「院士大講堂」活動開展以來,中國科學院北京分院常務副院長吳建國,沈保根、葉恆強、曹春曉、李永舫、賀泓等院士紛紛受邀來高新區作專題講座,推動了新興高端產業的跨越發展和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對高新區乃至濰坊市企業的發展壯大起到積極促進作用。同時,高新區不斷加大人才培育力度,積極引導企業加大研發投入,提升核心競爭能力,提升企業家整體水平。
  • 這位泰州籍院士,拿下「中國諾貝爾獎」!
    這位泰州籍院士,拿下「中國諾貝爾獎」!獲獎的王振義院士是咱們泰州人內科血液學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法國科學院外籍通訊院士,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終身教授,瑞金醫院終身教授,上海血液學研究所名譽所長,中國血栓與止血專業的開創者之一。白血病有二十多種,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最為兇險,王振義把這種白血病作為研究重點,歷經上千次試驗後,找到了最佳治療方法,也就是日後讓他名揚中外的「誘導分化」療法,但他卻不肯申請專利。
  • 四川巴中籍科學家吳偉仁、韓傑才當選院士
    四川新聞網成都12月7日訊(記者 仲健鴻)12月7日,中國工程院和中國科學院官方網站分別發布通告,宣布2015年新增院士名單。據了解,今年中國工程院增選70名院士和8名新外籍院士。中國科學院增選61名中國科學院院士和12名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
  • 院士大咖走紅毯,2020年廣州科技活動周啟幕
    今年科技活動周以「科技戰疫 創新強國」為主題,開幕式則以「科創羊城 20有你」為主線,褒揚「科普愛心大使」 院士大咖、科技工作者,回顧廣州科普事業20年成就,創新直播帶貨助力科技脫貧攻堅,匯聚VR遊火星、家電「讀人心」等廣州科技成果,展望科技創新帶來的美好生活未來。
  • 周家大院:湘南五嶺山脈裡的「國保」
    歷史傳承:五百年時光雕刻的周家大院「周家大院」位於零陵區富家橋鎮幹巖頭村,是一處古民居群落,具備較高的文物價值和較好的開發前景,自2000年以來國家、省級旅遊、文物部門多次來這裡考察,2006年被列為湖南省第八批級文物保護單位。2007年「周家大院」獲得「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稱號。是全體永州人民的驕傲。
  • 中國各省籍院士統計表,你們省有幾個院士?
    原標題:中國各省籍院士統計表,你們省有幾個院士? 根據相關統計,截止2017年1月我國各省培養的科學家在國內外院士的入選情況,其中江蘇省共培養了498人位國內外院士,浙江省培養了425位國內外院士,這兩個省培養院士的總和達到了923人,佔到所有院士總人數的35%左右。江浙兩地確實出了不少學術性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