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院院士來達!舉行對接會,促成多項合作,4人任決諮委特聘高級顧問

2020-09-21 達州發布

9月20日

兩院院士四川行達州對接會

在四川文理學院舉行

就在兩天前,四川省創新驅動發展兩院院士四川行活動舉行,在成都主會場,中國工程院院士鄭綿平團隊與四川巴人新能源有限公司籤訂達州市鋰鉀產業園院士合作項目,此公司便是達州市宣漢縣鋰鉀綜合開發的重要平臺公司之一。

根據合作協議書,鄭綿平院士將為宣漢的鋰鉀資源產業長遠發展提供科學指導、為宣漢科技創新平臺和人才培養基地的規劃與建設提供指導,而四川巴人新能源有限公司根據實際需要,支持院士專家團隊與企業及有關科技人員聯合申報國家和地方有關項目、計劃和基金等。

不止宣漢鋰鉀產業

獲得高端智囊團的智力支持,

兩院院士四川行

在達州已促成多項合作。

北京工業大學與四川兆紀光電科技有限公司

籤訂校企合作協議,

龐國芳院士團隊就富硒產品技術開發正

萬源市深入對接。

9月19日,

孟安明、鄭綿平、張遠航三位院士趕往達州,

率三支隊伍

分別按不同路線實地考察調研,

就其專業知識為

達州經濟社會發展把脈獻計。

對接會上,達州市聘請孟安明、鄭綿平、張遠航三位院士及汪華林教授擔任第七屆決諮委特聘高級顧問。孟安明院士被聘為萬達開川渝統籌發展示範區高校聯盟顧問、特色職務開發研究四川省高校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主任;張遠航院士被聘為萬達開川渝統籌發展示範區高校聯盟顧問。

附:四位決諮委特聘高級顧問簡介

鄭綿平,1934年11月生,福建漳州人。1995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現任自然資源部鹽湖資源與環境重點實驗室主任、國際鹽湖學會主席。主要從事鹽類礦產地質和鹽湖綜合資源及熱水礦產研究,首次成功實現了我國鹽湖提鋰產業化,是中國鹽湖科學及其礦業的奠基人和開拓者之一。

孟安明,1963年7月生,四川大竹縣人。發育生物學家,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2007年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2008年當選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現任中國動物學會理事長、中國遺傳學會副理事長。主要利用斑馬魚為模式系統,研究脊椎動物胚胎早期發育的分子調控機制,包括母源因子的作用、胚層誘導與分化的調控機制、細胞譜系和細胞間通信等。

張遠航,1957年7月生,重慶市城口縣人。大氣環境專家,2015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現任北京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主要研究領域為大氣環境化學,重點研究城市與區域大氣複合汙染形成機制、環境影響及控制對策。

汪華林,1968年10月生,重慶萬州人。華東理工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兼任四川大學國家煙氣脫硫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全國化學工業機械設備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副主任、中國通協分離機械分會技術委員會主任委員。主要從事汙染物源頭控制及資源化的研究。

來源:川觀新聞

編輯:王儷璇

相關焦點

  • 兩院院士來達!舉行對接會促成多項合作4人任決諮委特聘高級顧問
    9月20日兩院院士四川行達州對接會在四川文理學院舉行 就在兩天前,四川省創新驅動發展兩院院士四川行活動舉行,在成都主會場,中國工程院院士鄭綿平團隊與四川巴人新能源有限公司籤訂達州市鋰鉀產業園院士合作項目,此公司便是達州市宣漢縣鋰鉀綜合開發的重要平臺公司之一。
  • 兩院院士四川行|在達州形成多項合作 4人任決諮委特聘高級顧問
    9月20日上午,達州市文理學院內,兩院院士四川行達州對接會上,中國工程院院士鄭綿平作主題演講,提出發揮達州綜合優勢,打造為西部鋰鉀鹽科技與開發高地。就在兩天前,四川省創新驅動發展兩院院士四川行活動舉行,在成都主會場,鄭綿平院士團隊與四川巴人新能源有限公司籤訂達州市鋰鉀產業園院士合作項目,此公司便是達州市宣漢縣鋰鉀綜合開發的重要平臺公司之一。
  • 重慶大學特聘教授麥可胡德當選為中國工程院外籍院士 在渝兩院...
    23日,記者從市科協和重慶大學了解到,依託重慶大學申報的特聘教授Michael Hood(麥可胡德)當選為中國工程院外籍院士,在渝兩院院士增加到16位。2019年11月22日,中國工程院正式公布了2019年院士增選結果,依託重慶大學申報的特聘教授Michael Hood(麥可胡德)當選為中國工程院外籍院士。
  • 機械科學研究院今年將在韓國舉行首次科技對接會
    早在合作初期,我院瀋陽鑄造研究所與韓國生產技術研究院首先接觸,探尋合作的可能性,並於1995年雙方籤訂了第一份技術交流合作協議,兩院的技術經濟合作拉開序幕。特別是近年來,雙方通過技術與設備的進出口、互派高級技術研究人員、舉辦學術交流會及展覽會、交流出版物、組織雙邊中小企業對接會和聯合開展行業調查諮詢研究等方式,促使雙方在各領域的合作與交流取得了顯著進展。
  • 重慶面向全球特聘「兩江學者」 待遇接近兩院院士
    今年,我市將面向全球公選特聘首期25名教授、專家出任「兩江學者」,待遇接近兩院院士。據悉,目前兩院院士每月崗位津貼8000元,科研經費每年多為30萬至50萬元。
  • 院士之鄉名不虛傳,宜興籍兩院院士達30人!
    原標題:院士之鄉名不虛傳,宜興籍兩院院士達30人!」「兄弟皆教授」的 科教世家屢見不鮮 成為宜興深厚文化底蘊的最新注釋 據市檔案局提供的最新數據顯示: 至2017年年底 國家授予的中國籍「兩院院士」共2439位(含已故) 宜興籍院士已達30位(含已故) 他們是中國乃至世界都有較大影響的
  • 兩院院士在宜賓|快來看看!這幾位院士與宜賓的不解情緣
    9月17日至20日,全國省級層面規模最大的一次院士地方行活動——兩院院士四川行活動舉行。活動期間,圍繞宜賓經濟社會發展,兩院院士「走近宜賓」城市發展專題會舉行,13名兩院院士為宜賓經濟社會發展把脈問診;中國科學院院士歐陽明高、中國工程院院士劉仲華與宜賓籤署合作項目;劉寶珺、張俐娜、魏復盛等院士更是深入宜賓高校、企業開展調研座談。
  • 從「三個頂級」看院士助力高質量發展
    4天裡,5場專題對接會和20多場市州行、單位行子活動結下豐碩成果:25個成長型新興產業項目與兩院院士籤約合作,合作總金額達97.361億元;中國工程科技發展戰略四川研究院和四川省工程科技發展戰略研究院揭牌,四川與中國工程院合作邁入新階段……頂級盛會,頂尖智慧,頂端合作……這場目前為止全國省級層面規模最大的一次「院士地方行」活動,助力四川創新驅動和高質量發展。
  • 什麼樣的人能成為兩院院士?2021年增選院士的硬核條件來了
    中國科學院院士和中國工程院院士俗稱「兩院院士」,這是中國科學界的最高榮譽,且這個榮譽伴隨終身。能獲得兩院院士榮譽的,都是我國各條科研戰線的領軍人物和精英人才,因此,他們備受社會尊崇,當然,要當選也有著極為嚴苛的標準。根據相關規定,兩院院士每兩年增選一次。
  • 兩院新增院士揭榜 新當選的兩院院士你了解多少?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兩院新增院士揭榜 新當選的兩院院士你了解多少? 11月22日,2019年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工程院兩院院士增選結果揭曉。經過推薦、通信評審、公示、會議評審以及全體院士終選投票等程序,2019年共產生中國科學院院士64名,中國工程院院士75名。
  • 「國家國際科學技術合作獎」得主簡迪安米勒獲聘山大特聘教授
    1月11日下午,簡迪安米勒「國家國際科學技術合作獎」獲獎座談會暨特聘教授聘任儀式在山西大學資源與環境工程研究所二層會議室舉行。美國猶他大學簡·迪安·米勒院士、王旭明教授,山西省科技廳副廳長牛青山、創新發展與科技成果處處長彭德全,山西大學校長黃桂田、副校長梁吉業、程芳琴出席會議。
  • 兩院院士達20人!山東大學學術帶頭人隊伍優勢明顯
    原標題:兩院院士總數達20人!山東大學學術帶頭人隊伍優勢明顯齊魯網·閃電新聞10月30日訊 10月30日上午,在山東大學中心校區舉行了第十六屆全國重點中學校長論壇。
  • 山東大學兩位教授當選院士 兩院院士總數達17人
    原標題:山東大學兩位教授當選院士,兩院院士總數達17人11月22日上午,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分別公布2019年新增院士名單,山東大學陳子江、李術才兩位教授分別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陳子江教授當選為中國科學院生命科學和醫學學部院士,李術才教授當選為中國工程院土木、水利與建築工程學部院士。
  • 新晉歐洲科學院院士、蘇大轉化醫學研究院院長時玉舫受聘為《新華日報·科技周刊》科學顧問
    來源:交匯點新聞客戶端交匯點訊 9月4日,《新華日報·科技周刊》科學顧問聘任儀式在蘇州大學舉行,新華日報科技周刊報導團隊赴蘇州市向歐洲科學院院士、蘇州大學轉化醫學研究院院長、蘇州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副院長時玉舫頒發《新華日報·科技周刊》科學顧問聘書。時玉舫出生於山東沂蒙山區,1977年被山東農學院錄取。
  • 從幼兒園教師到兩院院士 2020年上海市教書育人楷模名單揭曉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上海9月9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魏其濛)在今天下午舉行的「教育,我們忠誠的事業——2020年上海市慶祝教師節」主題活動上,2020年上海市四有好教師(教書育人楷模)名單揭曉。獲得這項榮譽稱號的教師中,既有在大學工作的兩院院士,也有幼兒園、小學、中學、職業技術學院的教師。有23年教學經驗的上海市浦東新區南門幼兒園高級教師李潔,在角色遊戲、繪本教學兩方面形成了教育特色,在市、區乃至全國層面有一定的影響力。
  • 130位院士為四川高質量發展獻智
    9月17日~9月20日,由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指導,省委、省政府主辦的「四川省創新驅動發展兩院院士四川行」(以下簡稱「院士四川行」)活動成功舉行。130餘位川籍、在川或與四川有合作項目、合作意願的兩院院士,齊聚蓉城行走市州,為四川高質量發展把脈問診、獻計出力。
  • 23位院士專家永州行籤多項技術合作協議
    華聲在線6月25日訊(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羅毅)6月22日上午,2019年「院士專家永州行」諮詢會,暨科技合作、顧問聘書頒發儀式舉行,官春雲、歐陽曉平、羅安等23位來自各個領域的院士、專家為永州發展帶來一場「頭腦風暴」,現場還籤訂多項技術合作協議,助力永州跨越發展。
  • 2019年亞太材料科學院院士出爐!國內16人當選院士,4人當選副...
    其中我國大陸有16人當選院士,4人當選副院士。  本屆APAM會議上當選亞太材料科學院院士的有201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Kostya Novoselov,中國工程院院士周玉、李言榮、黃小衛、周濟、張聯盟、蹇錫高、姜德生、吳以成、薛群基等。
  • 邵陽五人新當選兩院院士
    2019年11月22日,同時從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傳來喜訊,有五名邵陽籍科學家當選為兩院院士,他們分別是中科院院士王赤、謝道昕、戴永久、戴宏傑(外籍院士),工程院院士劉少軍。
  • 兩院院士市州行丨中國工程院付小兵院士領銜資陽市創面修復醫院...
    連日來,四川省創新驅動發展兩院院士四川行活動正在深入開展,全省各地精準對接、精心組織兩院院士市州行活動。中國工程院院士、解放軍總醫院生命科學院院長,全軍創傷修復與組織再生重點實驗室主任、教授,創傷外科研究員博士生導師付小兵出席座談會。會上,資陽市第一人民醫院特聘付小兵院士為該院首席科學家,付小兵院士團隊將與該醫院合作開展資陽市創面修復醫學整形美容中心項目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