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州觀察 鍾文博 川觀新聞記者 袁城霖
「汽車燒的是石油,人人都知道中東的暴富就是靠世界第一的石油資源。但是如果真的有一天,汽車都用上鋰電池了,誰擁有世界第一的鋰資源,是不是就會成為下一個『中東』?」9月20日上午,達州市文理學院內,兩院院士四川行達州對接會上,中國工程院院士鄭綿平作主題演講,提出發揮達州綜合優勢,打造為西部鋰鉀鹽科技與開發高地。
就在兩天前,四川省創新驅動發展兩院院士四川行活動舉行,在成都主會場,鄭綿平院士團隊與四川巴人新能源有限公司籤訂達州市鋰鉀產業園院士合作項目,此公司便是達州市宣漢縣鋰鉀綜合開發的重要平臺公司之一。
根據合作協議書,鄭綿平院士將為宣漢的鋰鉀資源產業長遠發展提供科學指導、為宣漢科技創新平臺和人才培養基地的規劃與建設提供指導,而四川巴人新能源有限公司根據實際需要,支持院士專家團隊與企業及有關科技人員聯合申報國家和地方有關項目、計劃和基金等。
不止宣漢鋰鉀產業獲得高端智囊團的智力支持,兩院院士四川行在達州已促成多項合作。北京工業大學與與四川兆紀光電科技有限公司籤訂校企合作協議,龐國芳院士團隊就富硒產品技術開發正與萬源市深入對接。
9月19日,孟安明、鄭綿平、張遠航三位院士趕往達州,率三支隊伍分別按不同路線實地考察調研,就其專業知識為達州經濟社會發展把脈獻計。
對接會上,達州市聘請孟安明、鄭綿平、張遠航三位院士及汪華林教授擔任第七屆決諮委特聘高級顧問。孟安明院士被聘為萬達開川渝統籌發展示範區高校聯盟顧問、特色職務開發研究四川省高校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主任;張遠航院士被聘為萬達開川渝統籌發展示範區高校聯盟顧問。
附:四位決諮委特聘高級顧問簡介
鄭綿平:1934年11月生,福建漳州人。1995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現任自然資源部鹽湖資源與環境重點實驗室主任、國際鹽湖學會主席。主要從事鹽類礦產地質和鹽湖綜合資源及熱水礦產研究,首次成功實現了我國鹽湖提鋰產業化,是中國鹽湖科學及其礦業的奠基人和開拓者之一。
孟安明,1963年7月生,四川大竹縣人。發育生物學家,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2007年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2008年當選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現任中國動物學會理事長、中國遺傳學會副理事長。主要利用斑馬魚為模式系統,研究脊椎動物胚胎早期發育的分子調控機制,包括母源因子的作用、胚層誘導與分化的調控機制、細胞譜系和細胞間通信等。
張遠航:1957年7月生,重慶市城口縣人。大氣環境專家,2015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現任北京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主要研究領域為大氣環境化學,重點研究城市與區域大氣複合汙染形成機制、環境影響及控制對策。
汪華林,1968年10月生,重慶萬州人。華東理工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兼任四川大學國家煙氣脫硫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全國化學工業機械設備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副主任、中國通協分離機械分會技術委員會主任委員。主要從事汙染物源頭控制及資源化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