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院院士四川行 |「燒碳翁」成會明:石墨烯「冷」下來,是好事情

2020-09-18 四川在線

四川在線記者 朱雪黎/文 華小峰/圖

一度令市場瘋狂的石墨烯,好像「冷」下來了?

9月18日,兩院院士四川行活動在成都舉行,在當天下午舉行的先進材料與裝備製造專題對接會上,記者就此採訪了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研究員成會明。

「是冷下來了,但對這個領域來說絕對是好事。」他說,科學研究裡發現的東西,「變現」並不容易,需要很多人、很多年堅持不懈地努力,才有可能。而之前「瘋狂」的石墨烯,不乏市場炒作。經過近兩年大浪淘沙,「不想做的已經悄然退場,真想做的也可以安安靜靜做了。」

成會明,四川巴中人,是國內知名的炭材料科學家,也是國內較早研究石墨烯的科學家之一。會場上,他調侃自己就是一名「燒碳翁」。

石墨烯是從石墨中剝離的一種新材料。2004年,俄羅斯科學家安德烈·蓋姆和同事康斯坦丁·諾沃肖洛夫首次分離出石墨烯,石墨烯出色的性能,掀起無限想像。兩位科學家也因此獲得2010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隨之而來,是學界和產業界對石墨烯的追逐,國內尤甚。

新材料之王、可隨意彎曲的石墨烯柔性屏、可穿戴產品……一度,打石墨烯概念的各類產品鋪天蓋地而來。有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12月底,我國從事石墨烯的研發、生產、銷售推廣等相關單位的數量多達4800多家,最高峰時期超過5000家。

「一定程度上說,石墨烯更像『味精』,石墨烯可以介入很多應用,但用量有限。」德陽烯碳科技有限公司是成會明院士目前在四川唯一的石墨烯合作項目。該公司技術副總高華也受邀出席當天的活動。他說,2014年公司成立,經過近六年技術積累和成果轉化,目前已經形成了一系列產品,公司進入了穩步發展的階段。但回憶成立之初,「受制應用問題,怎麼把石墨烯材料賣出去,都成問題。」目前,公司已找準了幾個「接地氣」的應用防線,成立了四個子公司,形成了具體的產品,建起了生產線,正在持續進行市場推廣。例如用於電子產品的新型散熱器、用於戶外大功率的led燈的非金屬散熱器、用於地暖的石墨烯電鍍膜和重防腐工業塗料等。

在他看來,石墨烯產業還期待有真正「顛覆性」等應用出現。但這需要科學家、企業和政府多方共同努力,一起攻克技術和應用等多重難題。「顛覆性的應用,終將會出現,但需要時間。這期間,選擇走下去的企業要努力活下去,努力讓自己走得更遠。」

「石墨烯肯定有其用武之地,但需假以時日。」結束採訪,成會明語重心長地說。

相關焦點

  • 兩院院士四川行|「燒碳翁」成會明:石墨烯「冷」下來,是好事情
    四川在線記者 朱雪黎/文 華小峰/圖一度令市場瘋狂的石墨烯,好像「冷」下來了?9月18日,兩院院士四川行活動在成都舉行,在當天下午舉行的先進材料與裝備製造專題對接會上,記者就此採訪了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研究員成會明。「是冷下來了,但對這個領域來說絕對是好事。」他說,科學研究裡發現的東西,「變現」並不容易,需要很多人、很多年堅持不懈地努力,才有可能。
  • 成會明 | 石墨烯冷下來,未必不是好事
    隨之而來,是學界和產業界對石墨烯的追逐。隨著石墨烯發現至今已有16年了,石墨烯產業化的腳步好似沒有進步,曾經一度令市場瘋狂的石墨烯,好像「冷」下來了?9月18日,在兩院院士四川行活動先進材料與裝備製造專題對接會上,記者就此採訪了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研究員成會明。
  • 「燒碳翁」成會明院士的石墨烯世界
    成會明院士成會明1963年出生於四川巴中,炭材料科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到了大學,成會明像自由的小鳥一樣,盡情的汲取知識,課餘的時間,他喜歡武俠和偵探小說。畢業之後,他在母親和哥哥的支持下,決定繼續攻讀研究生。成會明了解到中科院金屬研究所的張明大老師是碳材料的權威,努力地考取了張老師的研究生,開始了自己的研究生生涯。在跟隨張明大老師拿到碩士學位之後,成會明又跟隨師昌緒院士、周本濂院士繼續從事複合材料的研究,攻讀博士學位。
  • 兩院院士四川行|幹勇:四川應該抓住優勢,把石墨材料做精、把碳材料做細
    四川在線記者 張彧希「四川的優勢資源,可以對新材料發展形成強大支撐。」9月18日,在 「四川省創新驅動發展兩院院士四川行」開幕式上,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新材料產業發展專家諮詢委員會主任幹勇發表了主旨演講。
  • 兩院院士四川行|參會院士人手一張「卡」!四川準備的這份「見面禮...
    四川在線記者 任鴻 攝影 華小峰9月18日,成都, 「四川省創新驅動發展兩院院士四川行」活動開幕。這是截至目前全國省級層面規模最大的一次「院士地方行」活動。為了表達誠意,四川省委、省政府為參會院士們準備了人手一份的「見面禮」——在每位院士的座位上都放了一張「天府英才卡·院士卡」(以下簡稱「院士卡」)。這是啥?記者採訪了卡片的「出品方」——省人才辦相關負責人。「卡片雖小,但『含金量』不小。」該負責人介紹,「院士卡」是為支持兩院院士在川創新創業定製的專屬服務卡。
  • 專訪中國科學院院士成會明:做強石墨產業 助推巴中快速發展
    9月16日,「院士專家巴中行」活動舉行,5名巴中籍兩院院士,12位巴中籍專家,以及來自全國著名院校和研究機構的40位學者出席活動。這些院士專家,心懷桑梓情,對家鄉巴中發展踴躍建言獻策。近日,巴中電視臺推出「院士專家巴中行」專訪。今天,我們來看中國科學院院士、瀋陽材料科學國家實驗室先進炭材料研究部主任成會明的專訪。
  • 專訪中國科學院院士成會明:做強石墨產業 助推巴中快速發展
    9月16日,「院士專家巴中行」活動舉行,5名巴中籍兩院院士,12位巴中籍專家,以及來自全國著名院校和研究機構的40位學者出席活動。這些院士專家,心懷桑梓情,對家鄉巴中發展踴躍建言獻策。近日,巴中電視臺推出「院士專家巴中行」專訪。今天,我們來看中國科學院院士、瀋陽材料科學國家實驗室先進炭材料研究部主任成會明的專訪。
  • 兩院院士四川行 | 中國科學院院士 郭光燦:四川可提前布局量子計算產業
    四川在線記者 唐澤文 張彧希「量子計算機是未來的方向,國外已開始布局。四川信息產業基礎好,我們可以提前介入。」9月18日,兩院院士四川行電子信息專題對接會上,中國科學院院士郭光燦對四川電子信息產業的發展提出了這樣建議。郭光燦介紹,目前量子計算在技術上得到了新突破。
  • 兩院院士行 | 許祖彥:希望四川能夠多培養戰略科學家
    四川在線記者 張彧希【院士名片】許祖彥 中國工程院院士 中科院理化技術研究所研究員、學術委員會名譽主任「科研機構的中青年人才應該成為戰略科學家,而不要成為科研中國工程院院士許祖彥的這句話,曾在網上廣泛流傳。這句話應該如何解讀,許祖彥對四川的人才建設有什麼獨到見解?川觀新聞記者專訪了許祖彥院士。記者:您是我國雷射技術的專家,今天您的主旨演講也是關於中國新型顯示產業發展,具體來說,新型顯示技術有什麼優勢?許祖彥:新型顯示技術就是雷射顯示。
  • 兩院院士四川行|樊代明:已在四川絕大多數市(州)建立了醫學整合中心
    四川在線記者劉春華「只有建立整合型的健康服務體系,才能迎接將來的挑戰,在呵護人類健康這個偉大事業中走得更快更好更久。」9月17日晚上,參加「四川省創新驅動發展兩院院士四川行」活動的中國工程院院士樊代明,在成都接受了川觀新聞記者的採訪。
  • 兩院院士四川行|在達州形成多項合作 4人任決諮委特聘高級顧問
    達州觀察 鍾文博 川觀新聞記者 袁城霖「汽車燒的是石油,人人都知道中東的暴富就是靠世界第一的石油資源。但是如果真的有一天,汽車都用上鋰電池了,誰擁有世界第一的鋰資源,是不是就會成為下一個『中東』?」9月20日上午,達州市文理學院內,兩院院士四川行達州對接會上,中國工程院院士鄭綿平作主題演講,提出發揮達州綜合優勢,打造為西部鋰鉀鹽科技與開發高地。就在兩天前,四川省創新驅動發展兩院院士四川行活動舉行,在成都主會場,鄭綿平院士團隊與四川巴人新能源有限公司籤訂達州市鋰鉀產業園院士合作項目,此公司便是達州市宣漢縣鋰鉀綜合開發的重要平臺公司之一。
  • 成會明院士訪問蘇州納米所
    成會明院士訪問蘇州納米所 2016-01-12 蘇州納米技術與納米仿生研究所 【字體: 成會明作報告報告會現場   1月6日下午,中國科學院院士成會明赴中國科學院蘇州納米技術與納米仿生研究所進行學術交流訪問,並以「化學氣相沉積(CVD)法製備石墨烯及其他二維材料」為題作了報告。
  • 兩院院士四川行|張喜剛:用智能化實現山區橋梁防災減災
    四川在線記者 王眉靈此次四川行,由中國工程院院士張喜剛領銜的公路長大橋建設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將其第一個分中心設立在了四川,這也是「四川省驅動創新發展兩院院士四川行活動」上,兩院院士與四川籤訂的25個項目之一。
  • 成會明院士最新工作及代表性成果一覽
    成會明院士簡介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成會明,炭材料科學家。主要從事碳納米管、石墨烯、其他二維材料、能量轉換和儲存材料等研究,提出了浮動催化劑化學氣相沉積、非金屬催化劑化學氣相沉積製備碳納米管等方法,促進了碳納米管的研究與應用。提出了模板導向化學氣相沉積等方法,製備出石墨烯三維網絡結構材料、毫米級單晶石墨烯,發展了石墨烯材料的宏量製備技術。提出了可高效儲能的層次孔材料設計和電化學電位調控的思路,製備出一系列新型能量轉化與儲存材料。
  • 河南能源董事長會見中國科學院院士成會明 交流碳纖維產業發展
    1月6日,河南能源董事長梁鐵山與來訪的中國科學院院士、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成會明會談,雙方就碳纖維產業發展相關事宜進行了深入交流。清華-伯克利深圳學院副教授、博士生導師周光敏,中國平煤神馬集團副總經理萬善福出席會談。
  • 聚焦石墨烯、玄武巖纖維 德陽新增2個省級院士(專家)產業園
    伍玲 四川在線記者 餘如波記者1月13日從德陽市經信局獲悉,近日,四川省第二批院士(專家)產業園名單出爐,全省共10個上榜,羅江經開區、旌陽高新區成功入選。此前,德陽經濟技術開發區、德陽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被確定為四川省首批院士(專家)產業園。
  • 陳洪淵、成會明、孫世剛、張學記四位院士都分享了什麼?
    活動邀請了南京大學陳洪淵院士、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清華-伯克利深圳學院成會明院士、廈門大學孫世剛院士、深圳大學、北京科技大學張學記院士為該校本科生作專題報告及面對面交流。 跳轉閱讀 找化工原料、中間體,CAS號查詢,推薦您用用這個小程序!
  • 兩院院士四川行|中國科學院院士黃維:建議四川打造「中國碳谷(西部)」
    四川在線記者 徐莉莎 華小峰/圖院士名片:黃維——1963年生,河北唐山人,中國科學院院士、俄羅斯科學院外籍院士、亞太工程組織聯合會主席9月18日,在兩院院士四川行活動中,中國科學院院士黃維提出建議。黃維是中國有機電子學與柔性電子學的主要奠基者,2011年10月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對四川柔性電子產業發展,他與記者進行了深入交流。
  • 兩院院士四川行 | 中國科學院院士鄒才能:聚焦新能源,建議在川創辦「西南能源大學」
    川觀新聞記者 李欣憶 鄧翔灃 攝影 李強9月18日,兩院院士四川行活動期間,中國科學院院士、國家能源頁巖氣研發(實驗)中心主任鄒才能,與西南石油大學、四川能投集團籤約合作,聘任天府新能源研究院名譽院長。
  • 兩院院士四川行 | 中國科學院院長黃維:建議四川打造「中國碳谷(西部)」
    黃維1963年生,河北唐山人,中國科學院院士、俄羅斯科學院外籍院士、亞太工程組織聯合會主席、西北工業大學常務副校長主要研究領域:有機電子學與柔性電子學「柔性電子或將成為中國在電子信息、智能製造等領域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