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齒作為人體最堅硬的器官,卻也逃不過遭遇各種問題。作為絕大多數生物擁有的器官,牙齒問題似乎只在人類身上存在,而其他動物卻很少聽說有牙齒問題。並且人類天天刷牙,動物們也不曾有這項運動,是人類的牙齒不如動物嗎?下面我們就來討論一下。
人類結束了茹毛飲血的時代,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學會了用火。火的使用讓人類對食物的加工更加精細,從植物到肉類,只需要一堆火,就能讓各種食物中的營養元素變成小分子,更容易被吸收。雖然這個牙齒帶來了咀嚼上的優勢,卻也造成了牙齒能力的退化。
同時,由於食物的精細,食物殘渣有更大的可能留在我們的牙齒縫隙中,慢慢發酵。看似堅硬的牙齒卻成了微生物的溫床,即使有刷牙這樣的操作,也很難挽救不斷食物殘渣的攻擊。久而久之,牙齒問題就會顯現出來。
動物牙齒的壓力顯然要比人類多很多,除了食物都是未經加工過的以外,我們可以分別就不同種類的動物詳細討論一下,為何動物從不刷牙,牙齒卻依舊比人類健康?
首先,我們不得不承認,動物中還是存在不少沒有牙齒的動物。小型動物像蚯蚓、水母,大中型動物如穿山甲、食蟻獸、鬚鯨等都是無齒家族的成員,它們大多靠吸食或直接吞掉食物,因此也不會存在牙齒問題。
還有一些動物牙齒壞了也不需要擔心牙齒問題。比如鯊魚,多年的進化讓它們的牙齒隨時壞隨時替,完全不需要考慮牙齒問題。作為海洋的頂級掠食者,鯊魚一般有3到5排牙齒,但只有最外層的才具有牙齒的功能,其餘都「仰臥」在後方。
鯊魚牙根很短,並且可以隨著軟組織移動。一旦前排牙齒脫落,後方仰臥的備用選手就會移動到前方,用來補足脫落牙齒的空位。據統計,一條鯊魚10年內要換掉2萬餘顆牙齒。這樣的數量與更換速度,顯然牙齒會更好一些。當然,還有些動物的壽命都沒有牙齒的壽命長,因此也不用擔心牙齒問題。
剩下的那些基本屬於牙齒不壞的情況,牙齒問題對它們也無需憂慮。食草動物由於常年食用富含纖維的植物,這些植物本身就是天然的牙刷,能夠很好地清理口腔。食肉動物則多以生肉為主,卡牙的事情並不經常發生,因此牙縫中的食物殘渣相對較少。
剩下的動物大多都有自己的獨門絕技來防止牙齒問題。比如大象經常通過挖洞或鑿樹來清理門牙;貓科動物則有自己的唾液,它們一般呈鹼性,有助於抑制菌斑的形成,並緩解了牙齒礦物質的流失而造成牙齒空洞。
還有一種上等絕技,就是通過其他動物為自己清理牙齒。比如我們熟悉的鱷魚與牙籤鳥。多年的進化,讓兩種動物之間形成了互利互惠的關係,小型動物能夠憑藉大型動物口中的殘渣獲得生存,大型動物則獲得了清理牙齒這項服務。
雖然說了這麼多,但事實也並非我們想的這樣。很多像人類這樣換上恆牙後就保持了的動物,大多在老年時都存在牙齒問題,要不然寵物醫院的牙科也不會如此火爆。只是很多習慣讓動物們即使在沒有像人類這樣刷牙的情況下,也能保持住牙齒的健康。
如果你有不同的觀點,不如在評論區和我們一起討論~
往期回顧:
消失52年象鼩重現地球,似鼠非鼠,大象親屬,是地球環境變好了?
駱駝的駝峰不是用來儲水的,那裡充滿脂肪,也不能為駱駝解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