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現在的動物都普遍縮水,長不到恐龍那麼大?

2020-12-02 大臉科學視野

提起陸地最大的動物可能非大象莫屬了,即使是如今地球現存最大的動物藍鯨,也不能和當初地球上的霸主恐龍相提並論。是什麼原因讓如今地球的動物體型普遍縮水,不再擁有遠古時期恐龍那樣大的外表呢?我們這次來簡單地討論一下這個問題。

其實,恐龍也有大小之分,恐龍中最小的恐龍,小盜龍大約只有1公斤重,如果將其與藍鯨超過幾百噸的重量相比,顯然不值一提。但,我們要知道,這裡其實更多地在描繪一種相對概念。

我們不得不承認,在白堊紀等爬行動物盛行時期,恐龍的體型確實比較龐大。當然不止恐龍,很多昆蟲也同樣擁有超過其本身的龐大樣子。

人們普遍認為的原因就是當時的氧氣含量較高,但這卻是無稽之談。石炭紀時期,植物剛剛從海洋來到陸地,演化出的木質化組織所形成的木質素在支撐其骨架的同時,也為分解者帶來了難題。

這些由碳元素組成的營養物質它們卻無福消受,因此大量的碳元素被固定在植物裡,變成了化石深埋地下。這個過程使得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含量隨著減少,相對應的氧氣的濃度也就提高了。據科學家推測,那時巔峰時期,氧氣的含量甚至達到了35%,遠超現在的21%。

豐富的氧氣含量造就了巨型蜻蜓、巨型蜈蚣等大體型昆蟲。因為昆蟲本身依靠氣孔讓氧氣自由擴散至全身,氧氣交換效率比較差,而大氣中氧氣含量的增加就會將昆蟲的體型極限再次向上推一個高度。但是,對於主動呼吸的恐龍來說,這個道理顯然不適用。因此,這並不能解釋恐龍走上大型化的現象。

據分析,恐龍時代的大氣含氧量在15-25%之間波動,恐龍滅絕以後至今是21-25%,差距並不算大;三疊紀、侏羅紀的大氣含氧量長期比較低,卻並沒有阻止恐龍體型的巨大。

有科學家曾想從藍鯨身上找到原因。它們認為藍鯨體內並沒有抑制生長的基因,所以它可以不斷的長大,越老的藍鯨往往體型越大。海洋生活環境給了藍鯨巨大的浮力,因此不需要像陸地大型動物那樣考慮由於自身重力對腿部的壓力。

回到恐龍身上,他們認為那些大體型的恐龍也沒有抑制生長的基因,往往也在水中生活,全部依靠或部分依靠水的浮力進行生存。由於大體型對生存的限制,生物才進化出抑制生長的基因,動物們開始朝著小體型方向進化。

恐龍的大體型其實也離不開當時植物物種的極大豐富。由於植食性動物能夠所選擇的食物眾多,因此,肉食性動物也能夠得到食物的極大豐富。在沒有天敵的去情況下,體型增大的演化的趨勢。

因為,相比較進化出各種技能,在物種極大豐富的條件下,沒有什麼比大體型的物理攻擊更實在的了。而現在的動物逐漸趨於小體型,只能說環境已經發生了改變,大體型的策略已經不能再適用如今的外界環境,因此那些大體型的恐龍紛紛滅絕,被碾壓在歷史的車輪下。

總而言之,恐龍當初能發展出大體型,和當時的環境密不可分,如今它們顯然已經不能生存在這樣的環境中了。而人們常說的氧氣含量豐富,並不是恐龍體型增大的絕對原因。你認為恐龍體型增大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

往期回顧:

食草動物都怕食肉動物,河馬為什麼不怕鱷魚?

動物從不刷牙,人類的牙齒天天刷,為什麼人類牙齒還是不如動物?

相關焦點

  • 趣談為什麼現在動物長不到恐龍那麼大?
    在同一個地球,就是我們生活的地方,兩億多年前生存著恐龍。它們有的身體異常龐大,地震龍可以達到50多米長,體重近100噸,走路就像地震。而現在陸地最大的非洲象也不到10米,體重不足10噸。如果那時候有人,體型只相當於它們腳趾那麼大,在恐龍眼裡,估計是不屑一顧的。
  • 恐龍時代動物都是巨型,蚊子比現在大3倍,現在為啥都長不大?
    我們知道恐龍是地球早期一種體格非常龐大的動物,但大家有沒有發現。自從恐龍滅絕之後,地球上的生物再也長不到恐龍那麼大了,這究竟是什麼原因造成呢?科學家表示,如今地球上的生物之所以長不到恐龍那麼大,最大的就是環境的改變。
  • 現代陸地動物為什麼普遍無法長到恐龍那麼大型?
    大家好,杉象科普今年跟大家聊聊為什麼現在的陸地動物普遍大不過恐龍?其實有很多原因制約著物種的軀體巨大化!首先最大的制約因素當是食物的獲取量,因為不管任何生物,要巨大化都必須要有足夠食物來支撐軀體的生長和消耗!
  • 為什麼現在的動物都沒恐龍大?巨大動物競爭力更強,為何都滅絕了
    提起陸地動物界的龐然大物那非大象莫屬,但很明顯這完全不是白堊紀晚期滅絕的大型恐龍的對手,一隻肉食的霸王龍直接就可以秒殺大象,而這只是恐龍界的小弟弟而已,那麼最大的恐龍和現代最大的動物藍鯨相比,哪個更大一點?為什麼現在陸地上都沒有那麼龐大的動物了?
  • 史前動物普遍比現在大,是大氣含氧量高的緣故嗎?
    動物體型和大氣含氧量有一定關係,但不是說大氣含氧量高了就所有動物體型都越大,而且現在大氣含氧量不低,動物體型也不小。史前動物體型真的普遍大嗎?這個說法肯定是存在一定問題的,因為地質史上沒有任何一個時代的動物能比今天「普遍大」。每個時代都是小動物種類和數量遠比大動物多,而且多得多。例如大家熟悉的「恐龍時代」有阿根廷龍這種體長超過30米、體重七八十噸的巨獸,也有胡氏耀龍、始中國羽龍這種體長只有二三十釐米的袖珍恐龍。與恐龍同時代的原始哺乳動物只有耗子大小。
  • 為什麼史前動物長得都很巨大,而現代動物大多都縮水了?
    當我們提到史前動物,腦海裡第一個浮現的就是恐龍,而提及現代的動物,第一反應是想到身邊的寵物貓和狗。有人就會發出疑問:為什麼像恐龍這樣的史前動物體型巨大,而現代的動物好像都不是很大?為了更直觀了解史前動物的體型,我們先來了解一些史前動物的大小:魚類,在古生物中比較大的軟骨魚是巨齒鯊,據推測長18米,體重可達40-70噸,是生活在2800萬-150萬年最大的掠食者之一。最大的硬骨魚類是利茲魚,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魚,據估算體長可達27米,體重達40噸,這兩種魚都已經滅絕了。
  • 為什麼現在的陸地物種很少能長到恐龍那麼大了?
    根據恐龍化石的研究和推測,目前已知的個頭最大的恐龍——易碎雙腔龍,體長度約40-60米,體重最重約220噸,比藍鯨還要大!但是在6500萬年前的白堊紀末期,地球發生了生物大滅絕事件,恐龍也遭遇到了滅頂之災,由此大型恐龍從地球上消失,而恐龍的一個小分支逐漸演化成了現在的鳥類。那麼,為什麼地球上後來再也沒有出現過像恐龍這麼巨大的陸地生物了?
  • 為什麼史前動物那麼大?現在動物就小很多了
    總體而言,史前動物的體積的確比現代動物大,但是這一問題存在倖存者偏差。人們普遍認為史前動物比現在大,主要是參考侏羅紀時代的恐龍。但是史前世界遠非只是侏羅紀時代。在寒武紀時期,最大的動物是畸形龍,其長度也頂多2米,這尺寸和人類差不多,還沒有現代大型貓科動物大。
  • 為什麼現在的動物都沒恐龍巨大?藍鯨可以哦!只比最大恐龍差一點
    提起陸地動物界的龐然大物那非大象莫屬,但很明顯這完全不是白堊紀晚期滅絕的大型恐龍的對手,一隻肉食的霸王龍直接就可以秒殺大象,而這只是恐龍界的小弟弟而已,那麼最大的恐龍和現代最大的動物藍鯨相比,哪個更大一點?為什麼現在陸地上都沒有那麼龐大的動物了?
  • 為什麼現在的動物,大多數都比史前動物小很多?原來是環境不允許
    史前生物大部分都巨型生物,不管是植物也好還是動物也好,普遍都非常大,於是有朋友提出了這樣一個疑問:為什麼史前動物那麼巨大?現在的動物大多數都比史前動物縮小了很多?那麼史前生物為什麼都如此巨大呢?其實主要還是跟大自然的變化有關。科學家研究認為,史前生物之所以普通比較巨大,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當時的大氣氧氣含量非常高,最高時超過了30%,達到了35%左右。
  • 恐龍如此巨大,為何現在少有這樣的巨獸了?生物的體型由何決定?
    藍鯨是當今世界上現存的體型最為龐大的動物,它的身長可以達到30米,而體重則在150噸之上,當然也有記錄顯示曾經發現過體重在180噸,甚至是200噸的藍鯨。那麼藍鯨與易碎雙腔龍相比,誰勝勝負呢?雖然現存世界上最大的動物藍鯨可以與易碎雙腔龍一較高下,但畢竟是個海洋生物,在陸地上,現在動物的體型實在無法與大型恐龍相提並論。
  • 恐龍為什麼那麼大?
    眾所周知,恐龍是地球歷史上出現過的最大的陸生動物。目前發現最大的恐龍是來自阿根廷的巴塔哥巨龍(Patagotitan),研究認為它的體重接近70噸。相比之下,現生最大的陸地生物非洲象體重「僅為」5噸左右。那麼,恐龍為什麼那麼大呢?
  • 恐龍時代的動物都很大,現在的動物卻比較小,只因環境的不同嗎
    我們都知道恐龍是地球上出現過的具有龐大體格的動物,最大的恐龍比現在的大象都大得多,比如烏因庫爾阿根廷龍,預估其體重在60-90噸,相當於近十頭大象的重量。恐龍最早出現於2億3千萬年前的三疊紀,消失於約6500萬年前的白堊紀晚期的滅絕事件。
  • 如今地球上的生物,為什麼長不到恐龍的體型了?環境只是其一!
    當我們在研究史前生物的時候,會發現很多的史前動物體型都十分巨大,比如已經滅絕的恐龍和猛獁象等生物。在世界上有很多的博物館都收藏著恐龍化石,當我們看到這些恐龍化石後,不免被它的高大身形所折服,在我們的認知中提起恐龍,高大威猛便成了它們的代名詞。
  • 天天科普 | 恐龍可以那麼大,人類為什麼不行?
    那麼,事情真的是這樣嗎?我們知道,恐龍尚未滅絕,現今的鳥類就是恐龍的後代,我們常吃的禽類——家雞就屬於一類獸腳類恐龍。如果氧氣含量高了,恐龍這類脊椎動物體型就大,那麼我們為什麼不在高氧環境下養雞呢?實際上,就脊椎動物而言,呼吸系統對空氣中氧氣的利用模式是非常主動的。其中,尤其以現生鳥類為甚。
  • 巨大的恐龍為什麼會退化成小鳥?難道退化也是一種進化?
    現在是利,或許成弊在生物的進化中不存在絕對的好與壞,凡事都有利弊,人類更大的腦容量佔據了體重的2%,消耗卻是達到了總能量的20%,因此更大的腦容量預示著需要更多的能量支撐,需要承擔更多的風險。越大的恐龍,去得越快6500萬年前,隕石降落,塵埃遮天蔽日,植物沐浴不到陽光紛紛枯萎滅絕,能量稀缺。恐龍巨無霸的體型意味著需要獲取巨大的能量,在這樣的環境中,體型大反而成了生存的「累贅」,而且行動也會受限,因為承載著越大體型進行移動消耗的能量更大,通俗來說胖子走路消耗的能量更多。
  • 新知問答|為什麼陸地上再也沒有出現像恐龍那麼大的動物?
    相信大家都看過《侏羅紀公園》系列電影,雖說情節內容很多都是虛構的,但電影中的恐龍形象都是受到真實化石啟發的。你可能很難想像恐龍有多大,與之相比,如今最大的陸地動物,非洲叢林象,最重也不過13噸。恐龍為啥能長這麼大?
  • 為什麼史前動物都這麼大
    credit: 銳景創意為什麼史前動物例如乳齒象、長毛象還有許多恐龍都這麼大呢?這始終是一個謎團。
  • 為什麼遠古時期的動物長得那麼大?
       其實,這個道理並非只適用於外星生物,對於任何一種生命都是一樣,在長期的進化過程中,生物的體積以及其特徵都會隨著居住星球的變化而進化。然而,在地球生物演變的漫長歷史當中,有一段時間卻似乎顯得有些不同,那就是大約在在石炭紀和侏羅紀之間,熟悉地質學的朋友們會知道,那時的動物體積,簡直是驚人的大。
  • 「科普」恐龍可以那麼大,人類為什麼不行?
    說到恐龍對於大多數人而言首先映入腦海的就是「巨大」那麼恐龍為何能擁有龐大的體型呢恐龍中出現過體型最大的陸生植食性動物——巴塔哥泰坦龍,最重的陸生肉食動物——雷克斯暴龍。雖然說恐龍當中也有小個子,如在樹林間攀爬營生的胡氏耀龍,嘗試四翼飛翔的顧氏小盜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