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龍如此巨大,為何現在少有這樣的巨獸了?生物的體型由何決定?

2020-11-22 騰訊網

從三疊紀到白堊紀的數億年時間裡,地球處於一個巨獸橫行的時代,而這些主宰地球的巨獸有著一個統一的名字,那就是恐龍。

恐龍是一個龐大的家族,其中有食草者,也有食肉者,有體型龐大者,也有體型小巧的傢伙,而在這個家族之中,體型最為龐大的恐怕就要數易碎雙腔龍了。

易碎雙腔龍是體型最為龐大的恐龍,那它是不是地球歷史上體型最為龐大的生物呢?這還真是存有疑問,因為就在我們所生活的時代,也有著一個龐然大物可以與易碎雙腔龍一較高下,它就是藍鯨。藍鯨是當今世界上現存的體型最為龐大的動物,它的身長可以達到30米,而體重則在150噸之上,當然也有記錄顯示曾經發現過體重在180噸,甚至是200噸的藍鯨。那麼藍鯨與易碎雙腔龍相比,誰勝勝負呢?

如果只是以體長論英雄,那麼易碎雙腔龍無疑要更勝一籌,因為易碎雙腔龍的體長可以達到60米以上,但這顯然有失公平,易碎雙腔龍的勝利完全得益於它超長的頸部和尾部。

所以要比較兩種生物的體型大小,最公平的方式還是看體重,而這就有些麻煩了。因為沒有人見過活著的易碎雙腔龍,我們有的只是它的化石,而且數量還極為有限,所以很難準確估計出易碎雙腔龍的體重,古生物學界對此也有很大的分歧,一些學者認為易碎雙腔龍的體重可以達到200噸以上,而另一些學者則認為它的體重也就在100噸左右,既然沒有一個準確的數據,那麼也就無從比較了,我們姑且就認為二者並列第一吧。雖然現存世界上最大的動物藍鯨可以與易碎雙腔龍一較高下,但畢竟是個海洋生物,在陸地上,現在動物的體型實在無法與大型恐龍相提並論。

為什麼現在的動物都長不到恐龍那麼大了?有觀點認為是因為地球含氧量下降所導致的。

在地球歷史上,的確有過一段高含氧量導致生物體型瘋長的時代,那就是石炭紀。當今地球大氣的氧氣含量大約為21%,而在石炭紀,氧氣含量則高達35%,所以在這一時期,翼展接近一米的巨脈蜻蜓以及體長在3米以上的蜈蚣登上了歷史的舞臺。

的確,氧氣含量高的確會對生物的體型產生影響,但真正影響效果明顯的只是昆蟲而已,因為昆蟲的呼吸方式與其它生物截然不同,昆蟲沒有肺或者鰓一類的呼吸器官,它們是通過身體上的氣孔直接將氧氣傳送到身體的各個部位,這種呼吸方式的氧氣交換效率實際上是比較低的,所以受空氣中氧氣含量的影響就很大,因此石炭紀才會出現一大堆體型巨大的昆蟲。

其它動物的呼吸方式與昆蟲截然不同,受氧氣含量的影響相對有限,並不會因為氧氣含量的高低就出現體型上的明顯變化。

那麼是什麼造就了三疊紀到白堊紀期間數億年的巨獸橫行時代呢?還是環境。凡事都有正反兩個方面,體型大,也是有利有弊。體型大的優勢就在於可以在競爭之中獲得更多的生存資源,同時有效地減少來自捕食者的生存威脅,就好比在當今的非洲草原之上,同樣都是食草動物,但沒有哪一個掠食者會把大象、河馬和犀牛當成自己的主菜,可見,增大體型還是很有用的。

當然了,有利就有弊,大體型的劣勢也是很明顯的,體型龐大就需要大量的資源來維持身體的機能,同時對於環境的適應能力也會相應變差。

在恐龍存活的數億年時間裡,地球處於一個穩定發展的時期,森林茂盛、資源豐富,大體型的弊端被很好的掩蓋了,於是恐龍們進入了一個體型競賽的階段,而體型競賽的最終結果就是巨獸橫行,也正是因為如此,當巨大的災難來襲之時,這些龐然大物在環境的突變中毫無懸念地滅絕了。

其實,滅絕的並不是恐龍,而是大體型恐龍,至於小體型的恐龍,由於適應環境變化的能力強,並沒有在災難中滅絕,它們反而通過不斷地進化而傳承至今,現在大多數的鳥類都是由獸腳目恐龍進化而來的,準確一點來說,它們的祖先應該是恐龍總目-獸腳亞目-虛骨龍類-手盜龍類中的近鳥型恐龍,近鳥型恐龍並不包括我們常說的翼龍,翼龍其實根本就不是恐龍。當今的世界與恐龍時代並不相同,一方面生存資源相對有限,氣候變化較快,另一方面人類文明也對動物的生存空間產生了擠佔,所以大體型生物的生存優勢蕩然無存,所以生物自然不會選擇向體型巨大的方向演化,因此我們在陸地上也就見不到如恐龍一般的巨獸了。

相關焦點

  • 它被稱為史前巨獸,比恐龍還要「恐怖」,為何能存活至今?
    同樣是地球「霸主」帝鱷為什麼能躲避環境的影響,一直活到現在?人類還未誕生之前,地球上被各種巨大的生物所霸佔,像恐龍、鱷魚、鯊魚等等,陸地有恐龍,空中有飛龍,海洋中有鯊魚,它們憑藉自身優勢在地球上佔據了重要的地位,甚至當時地球上,沒有任何生物可以與它們抗衡,像恐龍在地球的時候,幾乎沒有任何一種生物是它的天敵,除了恐龍以外還有一種史前怪獸叫做鱷魚,讓人好奇的是為什麼鱷魚能夠戰勝恐龍,在地球上生存至今呢?
  • 為何一些恐龍的體型巨大?也許是特殊消化系統造成的
    1993年,史蒂文.史匹柏執導的科幻片《侏羅紀公園》(改編於麥可.克萊頓撰寫的同名小說)引發了全球性的轟動,它採用劃時代的特效技術,讓博物館中骸骨嶙峋的恐龍,以栩栩如生的形象呈現於觀眾們的眼前,既讓人嘆為觀止、又讓人萌生了眾多疑問,比如一些恐龍的體型為何極為龐大?如此龐大的體型又有怎樣的演化優勢呢?
  • 全球氣候變暖,生物的體型會像史前的恐龍一樣巨大嗎?
    作者:臉哥在網絡上看到這樣一個消息,近年來夏天的蚊子越來越大,可能是因為全球變暖的原因。據科學家調查,侏羅紀等史前時代,那時的溫度要比現在幾倍,可能正是這種原因,讓史前的生物體型要比現在大得多,就像恐龍一樣。那麼這種說法到底正確嗎?
  • 全球氣候變暖,生物的體型會像史前的恐龍一樣巨大嗎?
    作者:臉哥在網絡上看到這樣一個消息,近年來夏天的蚊子越來越大,可能是因為全球變暖的原因。據科學家調查,侏羅紀等史前時代,那時的溫度要比現在幾倍,可能正是這種原因,讓史前的生物體型要比現在大得多,就像恐龍一樣。那麼這種說法到底正確嗎?全球變暖和生物體型有關聯嗎?根據網絡的言論,溫度越高生物的體型就會變大;溫度變低生物的體型就會縮小。
  • 為何新生代開始後,陸生動物體型不斷縮小?聊聊陸地巨獸興衰史
    今天我們就來思考一個這樣的問題,從人類不斷挖掘的化石來看,地球上有無數的生物滅絕,因為年代相差很遠,我們只能通過這些生物的遺骸來想像曾經這些生物生活在地球上的樣子。「恐龍」「巨齒鯊」又或者是石碳紀的巨大昆蟲,似乎在人類沒有出現的時候,陸地上生活生物都十分巨大,為什麼到了現在各種生物都趨於小型化了呢?
  • 為何新生代開始後,陸生動物體型不斷縮小?聊聊陸地巨獸興衰史
    今天我們就來思考一個這樣的問題,從人類不斷挖掘的化石來看,地球上有無數的生物滅絕,因為年代相差很遠,我們只能通過這些生物的遺骸來想像曾經這些生物生活在地球上的樣子。「恐龍」「巨齒鯊」又或者是石碳紀的巨大昆蟲,似乎在人類沒有出現的時候,陸地上生活生物都十分巨大,為什麼到了現在各種生物都趨於小型化了呢?
  • 為什麼現在的動物都沒恐龍大?巨大動物競爭力更強,為何都滅絕了
    提起陸地動物界的龐然大物那非大象莫屬,但很明顯這完全不是白堊紀晚期滅絕的大型恐龍的對手,一隻肉食的霸王龍直接就可以秒殺大象,而這只是恐龍界的小弟弟而已,那麼最大的恐龍和現代最大的動物藍鯨相比,哪個更大一點?為什麼現在陸地上都沒有那麼龐大的動物了?
  • 同樣是史前巨獸,為什麼鱷魚可以完勝恐龍,一直存活到現在?
    說起史前巨獸,相信大家都會馬上聯想到大名鼎鼎的恐龍,在我們的印象中,恐龍憑藉自己強大的物種優勢,全面霸佔了當時地球上的生態位,而其它的物種似乎只有在一旁邊瑟瑟發抖的份。但事實上,並不是所有的物種都是這樣,其實在恐龍橫行地球的時代還存在著其它的史前巨獸,比如說鱷魚。
  • 最巨大的陸地肉食性恐龍之一南方巨獸龍
    它是最巨大的陸地肉食性恐龍之一。南方巨獸龍的命名它的學名 Giganotosaurus是由古希臘文的「γιγα」(巨大的意思);「νοτο」(南風的意思);南方巨獸龍是最巨大的陸地肉食性恐龍之一,較棘龍體型小。
  • 完爆恐龍! 盤點史前十大海洋巨獸
    完爆恐龍! 盤點史前十大海洋巨獸時間:2016-06-28 14:16   來源:川北在線整理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完爆恐龍!盤點史前十大海洋巨獸 如今我們看到的海洋生物,陸地生物,乃至所有生物都是經過了幾千幾萬的年進化而來的,雖然現代的海洋中,還有很多已經發現或者不為人知的巨獸,但是相比史前的海洋巨獸,可能只是小巫見大巫了,下面一起來看看史前十大海洋巨獸   原標題:完爆恐龍!
  • 古生物體型都那麼大,其實大半是吹出來的
    形成古生物生態普遍巨大的原因一般有三個:時間對比上的差別一般來說,我們把人類有史以來的生物,甚至現在還存在的生物,稱為現代生物,而把其他的生物稱為古生物。哪怕是按現代人類出現開始計算,現代人類出現也就是短短的十餘萬年,而地球上出現生物已經幾億年了。這樣的對比本來就缺乏公平性。
  • 為什麼現在的動物都沒恐龍巨大?藍鯨可以哦!只比最大恐龍差一點
    提起陸地動物界的龐然大物那非大象莫屬,但很明顯這完全不是白堊紀晚期滅絕的大型恐龍的對手,一隻肉食的霸王龍直接就可以秒殺大象,而這只是恐龍界的小弟弟而已,那麼最大的恐龍和現代最大的動物藍鯨相比,哪個更大一點?為什麼現在陸地上都沒有那麼龐大的動物了?
  • 為何恐龍滅絕之後,就再也沒有出現過體型如此巨大的陸地動物?
    就人類所知,地球上曾經存在的最大的動物非恐龍莫屬,其中體型最大的可以達一百噸以上,不過遺憾的是,所有的恐龍在6500萬年前的一次小行星撞擊地球的時候全部滅絕了,從那以後,地球上再也沒有出現過體型如此大的陸地動物。
  • 解析生物巨大體型的奧秘,氧氣濃度不是關鍵因素
    在地球的生物史中,存在著一些體型巨大的「怪物」,到底是什麼原因控制著生物體型的大小呢?很多人認為空氣中氧氣含量是決定生物體型的關鍵因素,然而事情遠遠沒有這麼簡單。石炭紀被認為是地球歷史上空氣含氧量最高的時代,其大氣中氧氣的含量超過了30%,而石炭紀也被稱為是巨蟲的時代,在這個時代中,巨大的蜻蜓,巨大的馬陸這樣的巨蟲統治著當時的世界。
  • 遠古巨獸去哪了?
    編輯/丁林 視覺設計/張林 校對/李雲鳳 供圖/視覺中國地球上滅絕的物種成千上萬,人們卻對恐龍、猛獁象等巨獸最感興趣。隨著古生物學的發展,越來越多遠古巨獸被發現。大約在石炭紀和侏羅紀期間,很多生物的體型都非常巨大。那麼為什麼如今的世界再無巨獸?
  • 遠古時期地球上都有哪些巨獸?
    現在地球上,藍鯨是最大的生物,只不過它是生活在海洋中的巨獸,在海洋裡生存,本身就具有著先天的優勢,因為它的脊椎不需要承受那麼大的重量,在陸地上就不行了,所有的重量都要壓在脊椎上,如果重量太大,站都站不起來。回顧歷史,在4億年以前,地球上是海生無脊椎動物的時代,那個時候的地球上,沒有多麼複雜的生物,生物絕大多數都在海洋中,陸地上只有一些花花草草什麼的。
  • 研究揭示恐龍為何身形巨大
    這些地球上的昔日霸主恐龍為何身形如此巨大 北京時間3月24日消息,據英國《新科學家》雜誌報導,距今約1.5億年前,蜥腳類恐龍是一種草食恐龍,身長最大的超過30米,脖子和尾巴很長,粗壯的四肢支撐著如酒桶般的身軀,這個家族中還包括了粱龍、腕龍、雷龍。 體現自然選擇的矛盾 長期以來,生物學家對蜥腳類恐龍前所未有的龐大身軀充滿了種種困惑。它們怎樣具有如此龐大的體型?地球上其它陸地動物為何達不到如此「噸位」?
  • 史上有哪些可以稱作是「遠古巨獸」的生物?
    在整個生物的進化史上,能夠稱得上是「巨獸」的生物太多了,僅僅是從三疊紀晚期到白堊紀末期的恐龍時代就有不下幾百種能稱得上是「巨獸」的恐龍,比如比如霸王龍、阿根廷龍、地震龍等等。那麼,除了恐龍時代的巨獸外,還有哪些遠古巨獸呢?我們一起來從「海陸空」三個空間維度盤點幾種。
  • 為什麼遠古時代有體型巨大的生物?
    題圖:江泓/知乎為什麼遠古時代有體型巨大的生物,比如巨齒鯊、恐龍、巨異鳥?是基因、食物、環境還是其他因素造就的?答主:江泓(700+ 贊同,煙臺市博物館 考古館員,動物話題下的優秀答主)這其實是大家的誤解,那就是遠古生物比今天大得多,其實並不是這樣的。
  • 為什麼史前生物體型巨大,而現代動物比較小?專家:未來會更大!
    有這樣一部電影《侏羅紀世界》,它講述了在未來世界,恐龍復活,幫助主角逃出生天。在電影裡我們清楚地看到了恐龍的面目,恐龍作為史前生物,在6500萬年前慘遭滅絕。科學家只能通過僅存的化石來研究史前生物,還原那個風雨飄搖的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