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人類所知,地球上曾經存在的最大的動物非恐龍莫屬,其中體型最大的可以達一百噸以上,不過遺憾的是,所有的恐龍在6500萬年前的一次小行星撞擊地球的時候全部滅絕了,從那以後,地球上再也沒有出現過體型如此大的陸地動物。
統治了地球近2億年的恐龍是如何長那麼大的個頭呢,有些人異想天開,以為當時的地球重力小,因此動植物的體型都很大,其實恐龍的大小和重力沒什麼關係,那個時候地球的重力和現在相當差別不大,而現在陸地上最大的動物大象,要比6500萬年前那些大型恐龍的個頭小了很多,這是因為什麼呢?
首先,恐龍本身沒有抑制生長的基因,所以恐龍從出生開始就會一直不停的成長,如此一來時間越長恐龍的個頭越大,所以就成了年齡越老,恐龍的體型就越大,其次,當時的地球環境為恐龍的生存提供了良好的條件,在那時氣候非常的溫暖溼潤,當時的地球各個地方都生長著茂密的蕨類植物,可以維繫著食草恐龍的生存,作為肉食恐龍也有了足夠的食物。而且在那個時候,地球大氣層的含氧量是和現在有區別的,在恐龍生活的年代,大氣中氧氣的含量比較高,充分利用氧氣有利於增加動植物的新陳代謝,尤其是能促進動物的生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