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史前生物體型巨大,而現代動物比較小?專家:未來會更大!

2020-12-06 小雨來侃侃

隨著美國大片的盛行,我們看到了在藝術形式下呈現的未來世界,很多影迷喜歡科幻片不僅是是因為它們酷炫的場面,也是心中對於高科技世界的嚮往。有這樣一部電影《侏羅紀世界》,它講述了在未來世界,恐龍復活,幫助主角逃出生天。在電影裡我們清楚地看到了恐龍的面目,恐龍作為史前生物,在6500萬年前慘遭滅絕。科學家只能通過僅存的化石來研究史前生物,還原那個風雨飄搖的時代。

大多數史前生物體型巨大

說起史前生物,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就是恐龍,其次就是身形巨大。除了恐龍外,還有很多身形巨大的史前生物,比如冰河時代的猛獁象就是當時的的霸主。現在生活中我們看到的很多鳥類身形都比較小,而蜻蜓的祖先,體型就和現在的海鷗差不多大,現代的人類是很難想像的,因此有人會納悶了,為什麼史前生物都那麼大呢?

科學家認為,造成史前生物身形巨大的原因與環境離不開關係。幾千萬年前的遠古時期,生活環境是十分惡劣的。作為地球上的生命體,在自然面前是十分渺小的。當時的植物還沒有現在如此之多,食物就是那個時代最大的利益。生物之間搶奪食物,攻擊力是不能忽視的,因此,只有身形巨大,才能抵禦天敵,獲得食物,成為時代的霸主。

生物的體型隨環境變化而改變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達爾文發現了進化論,從進化論中我們可以看出,在生物進化的過程中,體型大的動物總會是自然選擇的優先對象。為什麼會出現「不適者淘汰」的局面,就是因為它們無法抵禦天敵、缺少食物才退出了歷史舞臺。因此體型大的生物便通過不斷地繁育後代留了下來,而由於遺傳的因素,它們的後代身型也不會小。

在如今的世界中,我們很難看到體型巨大的生物了。有專家認為,或許與生物大滅絕有關係。我們都知道,自然界並不是一成不變的,史前生物們悠閒自在的生活環境被各種劇變所打破。突如其來的環境劇變,首當其衝的便是這些大型的生物們,而它們繁衍速度又比較慢,所以逐漸被體型小的生物所代替。

但生物大滅絕並沒有完全把這些大型生物打敗,我們現在看到的大象、藍鯨都是生物大滅絕的倖存者,按進化論來看,也許在數百萬年後,地球上還會出現大型生物,但它們能否出現更取決於人類的行為。人類對於大型生物的濫捕濫殺,使它們的數量遭到銳減,對於大型生物來說哦,它們該何去何從呢?關於這種情況,大家有什麼想說的呢?歡迎評論區留言交流討論。

相關焦點

  • 為什麼史前動物長得都很巨大,而現代動物大多都縮水了?
    當我們提到史前動物,腦海裡第一個浮現的就是恐龍,而提及現代的動物,第一反應是想到身邊的寵物貓和狗。有人就會發出疑問:為什麼像恐龍這樣的史前動物體型巨大,而現代的動物好像都不是很大?為了更直觀了解史前動物的體型,我們先來了解一些史前動物的大小:魚類,在古生物中比較大的軟骨魚是巨齒鯊,據推測長18米,體重可達40-70噸,是生活在2800萬-150萬年最大的掠食者之一。最大的硬骨魚類是利茲魚,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魚,據估算體長可達27米,體重達40噸,這兩種魚都已經滅絕了。
  • 全球氣候變暖,生物的體型會像史前的恐龍一樣巨大嗎?
    據科學家調查,侏羅紀等史前時代,那時的溫度要比現在幾倍,可能正是這種原因,讓史前的生物體型要比現在大得多,就像恐龍一樣。那麼這種說法到底正確嗎?全球變暖和生物體型有關聯嗎?根據網絡的言論,溫度越高生物的體型就會變大;溫度變低生物的體型就會縮小。其實這在一定程度上是有科學道理的。
  • 全球氣候變暖,生物的體型會像史前的恐龍一樣巨大嗎?
    據科學家調查,侏羅紀等史前時代,那時的溫度要比現在幾倍,可能正是這種原因,讓史前的生物體型要比現在大得多,就像恐龍一樣。那麼這種說法到底正確嗎?大體型的北極熊從這個角度講,全球氣候變暖,大體型的動物會首當其衝,更容易熱死。反而是小體型的動物更適應環境。昆蟲等變溫動物的體型和全球變暖有關聯嗎?畢竟氣候變暖,對於昆蟲類來說食物會更加充足。答案當然是不會,昆蟲的體溫更多是由其新陳代謝調節,也就是說溫度的變化,昆蟲會更快地適應。
  • 為什麼史前動物那麼大,現代動物卻很小,難道逆向進化真的存在?
    看過幾部史前紀錄片的話,大家就會發現一點,史前動物好像大部分都比現在大非常多,而直到今天還有很多地方會有捕捉到什麼「生物活化石」的新聞,那些僥倖存活至今的史前品種,確實一個個體型都非常龐大,看著都嚇人。
  • 為什麼史前動物那麼大,現代動物卻很小,難道逆向進化真的存在?
    看過幾部史前紀錄片的話,大家就會發現一點,史前動物好像大部分都比現在大非常多,而直到今天還有很多地方會有捕捉到什麼「生物活化石」的新聞,那些僥倖存活至今的史前品種,確實一個個體型都非常龐大,看著都嚇人。
  • 為什麼史前的生物都十分巨大?
    他們體型巨大的因素有一些區別,所以分別介紹——————史前巨型昆蟲————————1米大的蜻蜓(Meganeura monyi),3米左右的巨型蜈蚣(Arthropleura armata)一系列巨型的生物,在泥炭紀的時候,開始廣泛出現在地球上。
  • 「史前生物」體型那麼大,你知道原因嗎
    相信很多人對恐龍的印象除了兇猛外,還有就是體積巨大了。不僅僅是恐龍,很多史前動物體積都非常巨大。那麼,你知道史前動物體積為什麼那麼大嗎?自然進化導致早在19世紀就有科學家根據化石信息發現,隨著時間的推移,動物的體積會逐漸變大。根據達爾文進化論來看,動物有過度繁殖的傾向,由於變異,後代會有的大一些,有的小一些。
  • 為什麼史前生物都很巨大?
    在地球漫長的46億年時光中,複雜的生物只不過誕生了短短不到3億年,大家歷經艱難險阻,成功的標誌之一就是龐大的體型。很幸運,今天地球上最大的動物是生活在海洋中的藍鯨,有確切記錄,最大藍鯨個體體長可達33.58米,體重超過180噸。
  • 為什麼現在的動物,大多數都比史前動物小很多?原來是環境不允許
    我們從世界各地發現的史前生物化石,可以看到一個豐富多彩的史前時代。史前生物大部分都巨型生物,不管是植物也好還是動物也好,普遍都非常大,於是有朋友提出了這樣一個疑問:為什麼史前動物那麼巨大?現在的動物大多數都比史前動物縮小了很多?
  • 史前動物比現在的動物更大更兇猛
    地球也經歷了幾億年的變化,大千世界無奇不有,在這個世界上有著很多神奇的動物和植物,特別是在遠古時期,恐龍沒有滅絕的時候,在那個時候人類還沒有佔據世界,據說動物都是體型很大的,也是非常的兇猛,樣子也是很奇特的,下面給大家說一說史前的動物!
  • 為什麼遠古時代有體型巨大的生物?
    題圖:江泓/知乎為什麼遠古時代有體型巨大的生物,比如巨齒鯊、恐龍、巨異鳥?是基因、食物、環境還是其他因素造就的?身高可達 3 米的象鳥,圖片來自網絡在史前,的確生活著許多巨大的生物,比如巨齒鯊、大型蜥腳類恐龍、象鳥、大型節肢動物等等,但是它們並不是生活在同一個時代的,它們其實是存在於不同的地質時代的
  • 為什麼史前動物都這麼大
    credit: 銳景創意為什麼史前動物例如乳齒象、長毛象還有許多恐龍都這麼大呢?這始終是一個謎團。
  • 為什麼現在的動物都沒恐龍大?巨大動物競爭力更強,為何都滅絕了
    提起陸地動物界的龐然大物那非大象莫屬,但很明顯這完全不是白堊紀晚期滅絕的大型恐龍的對手,一隻肉食的霸王龍直接就可以秒殺大象,而這只是恐龍界的小弟弟而已,那麼最大的恐龍和現代最大的動物藍鯨相比,哪個更大一點?為什麼現在陸地上都沒有那麼龐大的動物了?
  • 史前動物大探索
    在出土化石中,我們可以發現,史前有一批動物,它們的體型與現代動物相比,奇大無比,如巨型蜻蜓、蜈蚣、蟒蛇等,那麼,為什麼史前動物會如此巨大呢?面對這樣的化石,我們不妨大膽猜測,它們巨大的軀體,跟以下幾個方面有關。首先是氧氣。在史前,地球的植物量很大,所以氧氣富裕。
  • 為什麼現在的動物都沒恐龍巨大?藍鯨可以哦!只比最大恐龍差一點
    提起陸地動物界的龐然大物那非大象莫屬,但很明顯這完全不是白堊紀晚期滅絕的大型恐龍的對手,一隻肉食的霸王龍直接就可以秒殺大象,而這只是恐龍界的小弟弟而已,那麼最大的恐龍和現代最大的動物藍鯨相比,哪個更大一點?為什麼現在陸地上都沒有那麼龐大的動物了?
  • 為什麼史前生物體型都很龐大?恐龍:因為我們吃的好
    許多了解史前生物的人都知道它們有一個共同的特徵,那就是它們的體型都非常大,最有威名的那就是恐龍了,恐龍的平均重量約為一百公斤左右。在先前發現的長頸巨龍,研究人員對其化石進行了重組後,發現這隻長頸巨龍身高達到十二米,體長二十多米,重量在幾十噸的範圍內。
  • 為什麼史前動物那麼大?現在動物就小很多了
    總體而言,史前動物的體積的確比現代動物大,但是這一問題存在倖存者偏差。人們普遍認為史前動物比現在大,主要是參考侏羅紀時代的恐龍。但是史前世界遠非只是侏羅紀時代。在寒武紀時期,最大的動物是畸形龍,其長度也頂多2米,這尺寸和人類差不多,還沒有現代大型貓科動物大。
  • 為什麼陸地上食草動物的體型,比食肉動物更大,海洋卻恰恰相反?
    我們可以對比一下陸地上動物們的體型大小,會發現在恐龍時期,體型最大的是地震龍,體重可達31噸-40噸。然而最大的食肉恐龍棘龍,體重可達到26噸,要比地震龍體重少很多。今天地球陸地上生活著最大的生物是大象,體重最重可達8噸。
  • 體型巨大讓人畏懼的史前生物藏身於南京博物院,因何都滅絕了呢
    走進展廳突然映入眼帘的這具史前生物化石,會令遊客大吃一驚,由於化石骨骸過於巨大,超出常識的認知,不由讓人心裡產生一種畏懼!這具猛獁象化石高近5米,長9米,門齒就達3米。猛獁象生活時代距今1萬至10萬年前。如此巨大史前生物由於氣候等未知原因,最後全部滅絕!圖為館藏的距今2萬年前的東北野牛化石。東北野牛同樣在地球上也早已滅絕。圖為館藏的海百合化石。
  • 體型堪比成年人?紐西蘭發現一隻史前帝企鵝化石,身高1.6米
    帝企鵝並不是滅絕物種,現代帝企鵝生活在南極洲有一點值得注意的是,帝企鵝並不是滅絕物種,現代的帝企鵝生活在南極洲地區,是現存最大的企鵝。但是,這些現代的企鵝身高約為1-1.3米,體重約為20-45公斤。和新發現的史前帝企鵝化石1.6米的身高相比,這些數據差距是比較大,現代的企鵝要小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