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喜歡,所以專注
博易地理
概念解析:
凍土層,亦作凍原或苔原,意思是「無樹的平原」。在自然地理學中指由於氣溫低、生長季節短,而無法生長出樹木的環境;而在地質學中指零攝氏度以下,並含有冰的各種巖石和土壤。
凍土一般可分為短時凍土(數小時、數日以至半月)、季節凍土(半月至數月)以及多年凍土(又稱永久凍土,指持續二年或二年以上凍結不融的土層)。地球上多年凍土、季節凍土和短時凍土區的面積約佔陸地面積的50%,其中,多年凍土面積佔陸地面積的25%。
如果土層每年散熱量比吸熱量多,凍結深度大於融化深度,多年凍土逐漸變厚,稱為發展的多年凍土,處於相對穩定狀態;如果土層每年吸熱量比散熱量多,地溫逐年升高,多年凍土層逐漸融化變薄以至消失,處於不穩定狀態,則稱為退化的多年凍土。
凍土一般分布於高緯地區和高山上部,一部分廣泛分布於北極圈以北的北冰洋沿岸地區,包括歐亞大陸和北美大陸的極北部分和北冰洋的大部分島嶼,東西延展呈帶狀分布,並且在南美洲也有分布。-----來自科普中國
題目:
中俄石油運輸管道——漠(河)大(慶)線,全長953千米,其中北部的512千米穿越了多年凍土區。多年凍土分為活動層和多年凍層上下兩層。地理學者研究發現多年凍土區的融沉、凍脹丘、冰錐等對管道的安全性構成了潛在的威脅。凍脹丘是由於地下水受凍結地面和下部多年凍土層的遏阻,在薄弱地帶凍結膨脹,使地表變形隆起,稱凍脹丘,按其存在時間可劃分為季節性凍脹丘和多年生凍脹丘。季節性凍脹丘每年冬季發生,夏季消失。
(1)指出加格達奇多年凍土活動層和多年凍層的分界深度,並分別說明其季節特徵。
(2)簡述b圖季節性凍脹丘的形成原因。
(3)說明季節性凍脹丘對管道的危害。
(4)以「治水」為核心,提出防治季節性凍脹丘危害管道的措施。
【答案】
(1)6米。多年凍土活動層凍土夏季融化,冬季凍結,6米以下的多年凍土層全年地溫小於0℃,全年處於凍結狀態。
(2)該地地勢低洼;夏季有沼澤分布,有穩定的地下水補給,土壤含水量大;冬季過溼土壤凍結,體積膨脹上升形成凍脹丘。
(3)夏季凍土融化,管道沉降;冬季土壤凍結的擠壓力抬升管道;反覆凍融使管道位移發生彎曲變形。
(4)地表開挖溝渠,排走地表水和地下水;在管道兩側的地下建設截水牆等阻水工程,阻止地下水流向管道;在凍脹丘上鑽孔,排乾丘內水分。(一點2分,任答兩點給4分,其他答案合理可酌情給分)
【解析】
(1)考查讀圖能力和獲取信息能力。讀圖,6米以下全年氣溫小於0℃,凍土夏季不會融化,終年凍結,為多年凍土層。多年凍土活動層,夏季融化,冬季凍結。
(2)考查讀圖能力和凍脹丘成因,主要從氣溫和土壤含水量分析。夏季該區域地勢低洼,有地下水補給,含水量大;冬季,氣溫低,溼潤土壤凍結膨脹形成凍脹丘。
(3)考查凍脹丘的影響。夏季,凍土融化,管道沉降;冬季凍結,管道抬升,容易造成管道彎曲。
(4)考查季節性凍脹丘管道的維護措施,主要是減少地下水進入管道附近,比如修建排水溝,在管道兩側截水等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