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芬蘭位於北緯60°-70°之間,約有1/3國土面積位於北極圈內,是世界上最北面的國家芬蘭有著「森林王國」的美譽,森林覆蓋率高達75%,人均森林面積達4.5公頃,這些都為造紙業提供了豐富的原材料。
題目:
芬蘭位於歐洲北部,約三分之一的國土在北極圈以內。素有「千湖之國」的美稱,地理環境南北各具特色地勢北高南低,北部與中部以丘陵為主,南部沿海以平原為主。芬蘭的森林覆蓋率達到86%,乳畜產品世界聞名。
(1) 簡述芬蘭地理環境的地域差異所體現的主要地域分異規律及判斷依據。
(2) 分析芬蘭亞寒帶針葉林廣泛分布的自然地理原因。
(3) 根據B地區地理環境特徵,推測其第一、第二、第三產業適合發展的產業部門。
(4) A地區是芬蘭人口密集、城市眾多、經濟發達的地區,概述其主要的有利條件。
考點
自然環境的差異性、自然帶的分布原因、產業分布的自然原因、人口分布的影響因素。
解析
(1)據圖可知,隨著緯度的升高,芬蘭的農業生產類型從種植業向林業及狩獵業過渡,這種南北更替,東西延伸的分布屬於從赤道到兩極的地域分異規律。
(2)植被的分布主要受氣候影響,因此,亞寒帶針葉林廣泛分布的自然地理原因,實際上亞寒帶針葉林氣候的成因,主要考慮緯度、大氣環流、地形地勢等方面。該地緯度較高,氣溫較低,蒸發量較小。受副極地低氣壓帶控制時,多鋒面雨;極地東風將北冰洋水汽輸入,降水量較大,形成亞寒帶針葉林氣候,在其影響之下,形成面積廣大的亞寒帶針葉林帶。
(3)讀圖可知,B地區氣溫在 0~-5℃之間,氣溫較低,熱量不足,蒸發量較小;地形為丘陵;森林廣布。因此第一產業為林業。針對當地豐富的森林資源,第二產業應為積極發展木材加工業。第三產業應利用當地森林廣布,湖光山色、北極圈以北有極光現象以及獨特的北歐風情等發展旅遊業。
(4)影響人口、城市分布以及經濟發展的因素主要有氣候、地形、自然資源、交通、對外開放程度,開發歷史等。
答案
(1)緯度地帶性分異規律。隨著緯度的升高,熱量降低,農業生產方式由種植業向林業及狩獵業過渡。
(2)該地屬於亞寒帶針葉林氣候:該地緯度較高,氣溫較低,蒸發量較小;受副極地低氣壓帶控制時,多鋒面雨:極地東風將北冰洋水汽輸入,降水量較大。
(3)第一產業:發展林業;第二產業:利用森林資源豐富的優勢,積極發展木材加工業;第三產業;利用獨特的極地風光(森林廣布,北極圈以北有極光現象),發展旅遊業。
(4)自然條件:緯度較低,氣溫較高;沿海,且受副極地低氣壓帶和極地東風帶控制,降水量較大。(2分)地形:主要為平原,地勢平坦;水資源:有河流流經,水資源豐富;
人文條件:海岸線漫長,海運交通便捷;經濟較為發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