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螞蟻來了!快逃命呀!」
這是一個很平常的早晨,河流平緩,山林靜謐,綠色的植被中掩藏著昆蟲和鼠類的悉嗦活動。假如你是一隻田鼠,現在也該回到洞中歇息了吧。突然,尚未睜開眼睛的田鼠寶寶吱吱地叫了起來。田鼠媽媽像往常一樣地起身查看。天呀,什麼時候洞裡面進來了幾隻紅色的不速之客,乍看它們就是普通的螞蟻呀,不過不是黑色的,而是身披好象血染的鎧甲,又像星星點點燒紅的炭火,正在攻擊毫無防備的小田鼠呢。田鼠媽媽煩躁地把那幾隻怪異的螞蟻咬死,不料嘴唇上和爪子上立即火辣辣地疼痛,瞬間腫起了豆大的黃水皰。天呀,這是什麼怪物呢?
現在,有點恐懼的田鼠鑽出地面來探察究竟,更恐懼地發現地面上已經是狼藉一片。滿世界都是暗紅色的螞蟻,這些怪異的昆蟲潮水一般向前推進,後續部隊則像一塊綢布在風中微微抖動。所過之處,蚱蜢、青蟲、甲殼蟲、蝸牛以及蚯蚓,已經是屍橫遍野。最可憐的是那些蛤蟆青蛙,瘋了一般地在地上翻滾慘叫,而皮膚上已經貼上來越來越多的紅色螞蟻。
「快逃命呀!紅螞蟻來了!」驚呆了的田鼠吱地一聲重新鑽進地洞,它要帶著全家老小先避避風頭,暫時離開這個是非之地。
數個月後,倖免於難的田鼠一家非常懷念曾經出逃的家園,一想到那裡風水秀美、地肥糧豐,就再也忍不住踏上回家的路了。但是,它越接近那塊熟悉的土地,就越是感到透心的悲涼。首先是發現再也聽不到蟈蟈的歌聲,青蛙的鼓鳴,往日偌大一個喧鬧的動物王國,現在死一般地寂靜;本來正是果實滿枝頭的莊稼,全部瘦精精地聳立在乾枯的土地上,即使殘存的果殼裡果實和種子也無影無蹤。
整個村莊已經被洗劫一空,不但田鼠不適合在這裡生長,連食草吞泥的昆蟲們也難以在此安家落戶。製造災難的怪異螞蟻究竟是何方神聖呢?它們就是生態殺手兵團──入侵紅火蟻。它們所到之處,不但使棲息地內的生物多樣性銳減,甚至連同屬一族的本地螞蟻也會丟城失地,被逼而遠走他鄉,整個生態平衡遭到嚴重破壞。
紅火蟻的檔案
紅火蟻是螞蟻家族的一員,與一般的螞蟻一樣,紅火蟻有著嚴密的社會性組織、等級制度、共同育幼以及世代重疊的特性,巢內的個體分工井然有序。紅火蟻族群中有三種等級:蟻后、雄蟻及工蟻,蟻后與雄蟻的主要工作是繁殖後代,工蟻則總管巢中其它大小事務,如覓食、育幼、看護、防禦等。工蟻部隊還下轄有專司防衛的攻擊能力極為強大的兵蟻特種部隊。
紅火蟻是雜食性昆蟲,但是偏好肉食,常獵捕小型節肢動物或無脊椎動物。同時它們更是貪婪的入侵者,對於勢力範圍內的食物無不強取豪奪。當一塊休耕田遭其佔領後,不僅蟋蟀、蚯蚓,甚至青蛙都會受攻擊,就連其它種類的本土螞蟻族群也會被消滅殆盡,因此稱它是生態殺手毫不為過。
普通的螞蟻一個巢中一般只有一個蟻后,但是紅火蟻發展出了多蟻后型的結構——在同一蟻巢中會有數隻到數十隻不等的蟻后共同生活在一起,這在螞蟻的世界裡是罕見的。這樣的構巢模式使紅火蟻繁衍出更高的蟻口密度,一個蟻巢中的紅火蟻數量是單蟻后族群的數倍,約有10萬至50萬隻個體,過於成熟的蟻巢中會有部分蟻后與工蟻分離到新地點建立新巢,紅火蟻的軍團就這樣迅速爆炸式增長開來。
本土螞蟻只會打蟻洞,但紅火蟻會營造土丘狀的蟻巢,一個10到30釐米高、30到50釐米寬的新蟻巢只需要4到9個月就完成了。把它挖開,可看到內部是蜂窩狀的構造,在蟻巢的四周還會有四通八達的很長的覓食蟻道。此外,紅火蟻還會在蟻巢下方向下挖掘取水道,這些秘密通道甚至會延伸至蟻巢外30米遠的地方。紅火蟻的蟻巢堪稱一個高級的城堡,並且也得到了嚴密的保護:當蟻巢受到侵擾時,工蟻會千百隻同時一湧而出保護蟻巢並極具攻擊性,這也是紅火蟻的一大特點。
紅火蟻可怕的地方不只是對生態環境甚至農業造成衝擊,更令人擔憂的是,會對人類直接造成威脅。它們身上有狠毒無比的殺手「針」。如果有人不小心誤踩到蟻巢,就成了紅火蟻眼中的入侵者,兇殘的紅火蟻群立即展開瘋狂的還擊——又咬又叮,一旦引起過敏,輕者受傷,重者會危及生命安全!紅火蟻的學名中就包含有無敵的、無法徵服的意思,真是蟻如其名。
若放牧的禽畜不小心踐踏到蟻巢,也會因被大量紅火蟻叮咬,造成幼畜禽死亡或產乳、產肉量降低,影響範圍涵蓋畜牧業、農業、家禽養殖業及養蜂產業等。當紅火蟻揮舞著巨螯毒針挺進時,世界都要為這小小的紅色魔鬼驚呼了!
智慧的較量——人蟻大戰
原產於南美洲巴西、巴拉圭和阿根廷三國交界處巴拉那河流域的紅火蟻,大約在20世紀初經由船隻的載運偷偷地「移民」到了美國。在過去70多年的時間內已蔓延遍布美國東南部1億畝以上的土地。甚至在20世紀末,它還成功越過原本不適合其生存的美國中西部茫茫的沙漠地區,而入侵到遙遠的加州。目前美國本土已有十幾個州被其盤踞。
美洲與亞洲有著天然的海洋阻隔,憑藉自己的本領,再頑強的入侵紅火蟻也無法遠渡重洋前往亞洲攻城略地。但是,由於全球貿易的門戶已經大開,各地農產品交易日益頻繁;加上其他貿易、運輸工具及旅客攜帶等各種不同途徑,入侵紅火蟻終於等到了天賜的機緣,以一招「木馬計」成功登陸到嶄新的亞洲戰場。
人類與紅火蟻的戰爭,在紅火蟻入侵美國南方後即已揭開了序幕,數十年來,人蟻之間在戰略戰術上不斷推陳出新。
早期對付紅火蟻的常見方法是用化學藥劑,早期在美國利用與DDT一樣含有機氯的長效性化學藥劑來防治它。「還有什麼比踩死一隻螞蟻更容易的事情呢!」輕敵的人類以為這樣就可以把紅火蟻一網打盡。但沒想到,紅火蟻似乎把毒藥變成了美味,它們的蟻巢不減反增。毒藥不但沒有消滅紅火蟻,還導致許多動物死亡。人們在死亡的動物體內,發現90%都含有這兩種毒藥殘留。
仔細分析原因,原來是擒賊未先擒王,致命藥劑只殺死了在巢外工作的覓食工蟻,巢內的蟻后以及其它同伴早就逃之夭夭另尋地點開始築巢,蟻后也再度大量繁殖後代東山再起。此外,研究發現大約70%以上的殺蟲劑並不適合做為殺紅火蟻的藥劑,選錯了藥劑,反而會使紅火蟻產生「禁忌迴避」作用,使殘存的紅火蟻跑到更遠的地方另起爐灶,在戰略上反而刺激了紅火蟻軍團的快速蔓延。
了解原因後,目前紅火蟻防治已經改成了更聰明的藥劑處理法,即撒布誘餌誘殺。由於紅火蟻的成蟻無法直接吃進去固態食物,所以先需要工蟻把撒在巢外的慢效毒餌誤認為食物帶回巢內,然後它們會把固體食物放入其幼蟲口中的一種特殊的「袋狀構造」中,藉由幼蟲分泌的消化液將固態食物轉化成液態食物。然後工蟻從幼蟲口中取得液態食物供自己食用和分給其它紅火蟻食用。就是通過這種分食作用,逐漸傳遞毒餌,從幼蟲到蟻王,最終使整個蟻群中毒。澳洲對7萬多公頃的土地進行了三年的誘餌防治,據調查已經消滅了99%的紅火蟻。
或許有人會想,世界上很多地區常有水災,淹水過後火蟻應該就會減少了吧!但是,紅火蟻可團結呢!當遇到大水來襲時,工蟻們會把蟻后及幼蟲團團圍住,形成「蟻筏」,順著水流四處漂流,直到遇到乾燥適宜的地點為止。紅火蟻體表上有很多微小的剛毛,有助於它們靠水的表面張力浮在水面上。其實用水並非就淹不死它們,若把整個紅火蟻蟻巢挖起放入加有少量清潔劑的水中,降低水的表面張力後它們就浮不起來了。人們常常用這種方法殺滅找到的小型蟻巢,但必須浸泡24小時以上,否則紅火蟻很難被淹死。
美國農業部專家的研究還指出,低溫是限制紅火蟻蔓延的重要環境限制因素,紅火蟻無法在-17.8℃以下的地方繁衍。
目前的人蟻大戰宣布人類初獲大捷,但是紅火蟻也一定在尋找新的戰略與戰術,因為它可以很容易地通過生物變異獲得新的生存能力。不知道什麼時候,一旦其「閉關練功」成功,我們將會再一次遭受這種紅色惡魔的侵害。不過,科學家也在傾力研究這個恐怖的對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