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見到紅火蟻,是在廣州的小區中。剛住去,就在綠化帶中發現了它們。從沒見過也不認識這傢伙,一下手就被蜇出小包來,火辣辣的疼痛立馬讓我長了記性,如今回想起來真有點後怕(還把它們帶回家了。。。)
紅火蟻原產於阿根廷,跟著國際貿易入侵國內,如今來看,紅火蟻在南方幾省已是泛濫成災了,在我經常出沒的廣州,無處不見它們的身影,路旁的草地上或是磚縫裡都能發現它們堆起的大工包。工蟻們勤勞地把地下土壤嚼成均勻的土粒搬到土面,慢慢就把草給掩埋,輕輕撥開土堆,工蟻炸了窩似得瘋狂亂竄。只要符合上面說的這些,都不需要看這到底長什麼樣,就能肯定知道這是紅火蟻了。
這圖只是示意一下,有些會更誇張一點
當然啦,想看看它們的長相來認出它們來也是沒有問題滴。紅倒是很鮮明的特徵,的確這個個頭在身邊沒多少種類是紅豔豔的,只是,同樣是紅火蟻,有些部落就是一副礦工膚色,體色認蟻還是有點誤差的。
最明顯的特徵是結節,結節就是胸節和腹節連接的那個部位,這是鑑定螞蟻非常重要的部位。紅火蟻的兩節結節非常凸起,俯視看就像倆念珠。
紅火蟻的工蟻,側面,攝影:April Nobile,圖片來源:www.AntWeb.org
除此之外,紅火蟻工蟻有兩種明顯的體型分化,一大一小,大的只要負責打架相關的工作,小的就幹點苦力(當然,小工蟻打起架來也是個狠角色)。紅火蟻沒什麼特別難認的,上述情況還分別不出來,這裡有個不推薦的方法:親自下手,看看圖片就知道,這屁股長長的針,注射一發蟻酸,火辣辣地疼,輕則疼一陣,留個小小疤點,重則過敏休克。Emmmm,我已經給你們試過了,就別拿生命開玩笑了。
有大有小
紅火蟻的危害就不用我說什麼了,對人的傷害,對資源的破壞,對當地物種的攻擊。要怎麼解決紅火蟻的問題,社會最常用的辦法就是打藥,的確,這個辦法的確短時間很見效,但紅火蟻還是殺不乾淨,依舊源源不斷的感覺,咋回事?
除了直接上藥,現在都很講究用生態的辦法,也就是從原產地引進天敵,紅火蟻在南美老家有一夢魘——一種線蟲,寄生於工蟻的腹部中。但恐怕寄生蟲的繁殖速度遠遠比不上紅火蟻的繁殖速度,想用寄生蟲控制還是太有限。
即使在廣州這樣的大都市,市周邊的山區還是有些好東西的,我也時常跑到這些個地方尋找螞蟻。發現這些開發不是很嚴重的地方,並沒有紅火蟻踏足,相反,本土螞蟻還是很豐富的。不經讓我重新思考紅火蟻與人與生態的關係:
這裡就要說說一個概念:生態位,大概意思就像佔座位, 小孩坐小凳子,大人坐大椅子,相互間不會有糾葛,但這時候來了另一個小孩,那他倆就會搶座位,最後終究只有一個人能佔到座位,一個人只能離開。不同生物所需要佔據的資源空間等這些東西,就像這樣座位。
我們再來說說螞蟻,別看它們小,還真沒幾個天敵,真要說天敵,或許是螞蟻自家本身了。我們看著周圍空空的地面,其實已經被螞蟻們分割了領土,除非有個帝國衰落,就像雨林裡倒下的老樹騰出的一片天空,馬上就有新的帝國興起。這樣的激烈競爭下,紅火蟻一開始就沒有立足之地,再強大也闖不出一片天空。
但,人類環境劇烈的環境變化,大興土木,原生螞蟻一個個被「抄家」,對紅火蟻來說就沒有了競爭壓力,它們的優勢馬上就顯現出來,迅速佔據生態位,馬上反客為主。會發現,在剛建成的小區,公園這樣的地方,紅火蟻非常普遍。上面說到打藥作用不大,是因為殺滅這一窩,生態位還是空著,這依舊會被新的紅火蟻佔據,螞蟻的繁殖速度足以讓人類應接不暇。
參考文獻:
Poinar, G., Jr. 2012. Nematode parasites and associates of ants: Past and present. Psyche, 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