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較量:新黑毛蟻大戰十倍多的紅火蟻,蟻后被斬首,全族被滅

2021-01-15 趣聊科學

紅火蟻堪稱世界上最可怕的入侵螞蟻之一,它們的足跡已經遍布北美洲、亞洲和澳洲的很多地方,其驚人的適應環境能力和競爭力,它們所向披靡,入侵一個地方,它們就能很快排擠和取代本土螞蟻和一些節肢動物。

為了制止這種惡果的發生,動物學家嘗試研究紅火蟻與本土螞蟻之間的關係,包括競爭力、生存能力等等,嘗試尋找紅火蟻的缺點與短板,以制約這種入侵生物的傷害。今天聊聊紅火蟻與新黑毛蟻的對抗。

新黑毛蟻為蟻亞科,它們廣泛分布於北半球,是一種非常常見的螞蟻,在北美洲,它們喜歡在草坪等開放的區域裡築巢。而紅火蟻作為入侵物種,也偏愛草坪。

在佛羅裡達州,新黑毛蟻和紅火蟻的生存區域高度重疊,而新黑毛蟻也屬於那種不是吃素的,別人敢找事,我就敢應戰,絕不會慫了。

這次實驗,最終雖然新黑毛蟻雖然寡不敵眾,但整個戰鬥過程相當激烈,而且新黑毛蟻英勇善戰,堅持的時間不短。雖敗猶榮。

來看看實驗的過程。生物學家選用了450隻工蟻、少數的幼卵、還有一個蟻后組成了一個新黑毛蟻族群,將它們安置在一個放有土壤的罐子中。

通過4天的精心餵養,它們開始建立巢穴,覓食,各項工作有條不紊。同時,生物學家在另一個罐子裡,裝入了5000隻紅火蟻工蟻。兩個巢穴之間用一根20釐米的玻璃管連接,玻璃管的直徑約0.4釐米。

平時,玻璃管兩側封閉,開展實驗時,將兩側埠打開。

這天,生物學家準備實驗了,他們將玻璃管兩側的口子打開,隨後,新黑毛蟻和紅火蟻工蟻迅速進入玻璃管道內。

因為新黑毛蟻的行動速度較快,當它們快到達玻璃管的另一端時,與紅火蟻相遇了。衝鋒的兩隻工蟻正面交鋒,當它們相互用觸角接觸2秒後,新黑毛蟻迅速轉身離開。

在轉身的時候,它的觸角碰到了身後的同伴,隨後又碰到了同伴的腿。

此時,紅火蟻則在原地停留,用觸角和同伴交流,大約過了一分鐘時間,除了蟻后以外的紅火蟻族群開始變得焦躁不安。而此時,與同伴交流過後的新黑毛蟻工蟻返身與紅火蟻戰鬥。

戰鬥中,紅火蟻採取的戰鬥方式是低頭,抬高腹部及螯針,擺動腹部,同時從螯針分泌毒液,這些毒液如果擊中了新黑毛蟻,那麼會給新黑毛蟻帶來傷害。

而此刻,新黑毛蟻的戰術是:它們能快準狠抓住紅火蟻的觸角,將觸角鎖在自己的顎和唇之間,扯動紅火蟻的觸角,放鬆再用力,如此一來,紅火蟻的觸角鞭節就被咬住了。

鬆開紅火蟻的觸角後,新黑毛蟻捲曲身體,腹部末端噴出毒液,直接對準紅火蟻的正面。一擊得手,迅速離開。

紅火蟻受傷嚴重,選擇撤退,這個時候,它的腿部明顯不正常,放下腹部,捲曲觸角,不再活動。

此時,新黑毛蟻乘勝追擊,再次向紅火蟻噴射毒液,二次攻擊後,紅火蟻在20分鐘內死亡。

但是紅火蟻的毒液也很厲害,新黑毛蟻噴到紅火蟻的毒液後,它們迅速移動,離開一定距離後,會反覆用前腿梳理觸角,後腿搓揉腹部,這個動作持續3-4分鐘,然後再投入戰鬥。

但是如果同一隻新黑毛蟻被紅火蟻毒液擊中3-4次,那新黑毛蟻就廢了,它們變得不能移動,大約7分鐘後,便會死亡。

交戰10分鐘後,戰場一片狼藉,「蟻屍橫野」,基本上沒有全乎的螞蟻了,只剩下一些殘兵。

一波已滅,一波又起。後來的新黑毛蟻繼續向前衝,而紅火蟻則會避開。

僵站4個小時後,新黑毛蟻仍然佔據著大半個玻璃管。但是紅火蟻的反攻已經開始了。

不得不說,紅火蟻的戰術相當厲害。它們會先將死螞蟻的屍體堆起來,形成一道防護牆,這些可是可以移動的而且是帶毒的防護牆,新黑毛蟻不敢正面對抗,只能避讓。新黑毛蟻的陣地在迅速被蠶食。

24小時後,紅火蟻的防護牆已經移動到了玻璃管的另一端了,新黑毛蟻的巢穴馬上就要攻破了,這時,它們會將卵和蟻后轉移到巢穴最深處,並在入口處堆上淤泥和小碎木頭,試圖製造屏障。

但是,這座屏障並沒有堅持多久,4個小時後,紅火蟻攻破了屏障,新黑毛蟻工蟻頑強抵抗,同時保護卵和蟻后,但是,最終寡不敵眾。

又經過6個小時的奮戰,紅火蟻到達了新黑毛蟻受保護的巢穴,襲擊了守衛,蟻后被紅火蟻蟄了幾次,最終被斬首,並被紅火蟻帶回了巢穴,成為了紅火蟻的食物。

而繭這被切開,搬回了紅火蟻的巢穴。

蟻后死亡,新黑毛蟻族群滅亡,而開戰48小時後,紅火蟻將蟻后轉移到新黑毛蟻的巢穴。

此後,生物學家還進行了一系列的實驗,如將相同數量的新黑毛蟻和紅火蟻放入兩側,開啟通道24小時,隨後關閉通道,清點死亡數量,確認新黑毛蟻和紅火蟻的損失交換比為1:2.41,意思是一隻新黑毛蟻死亡,紅火蟻死亡的數量超過2隻。

而野外狀態下,紅火蟻的族群往往是新黑毛蟻的十倍,兩者的懸殊之大,結果可想而知,但是,這並不意味著新黑毛蟻毫無抵抗之力。如果它們有更高的密度,加上它們強大的戰鬥力,勝負或許另有定數。

相關焦點

  • 行軍蟻大戰紅火蟻,蟻后被斬首,逃兵被追回就地處置
    紅火蟻,作為世界上最危險的100種外來入侵物種,在我國南方省份多地泛濫,已經嚴重影響人類的正常生活、生產,而更讓人擔憂的是,它們一旦入侵,很快就取代了當地生態系統中的本地螞蟻和節肢動物,破壞了物種多樣性,打破了生態平衡,帶來的是非常嚴重的生態災難。
  • 紅火蟻生物防治:行軍蟻被打得落花流水,有兩類螞蟻可勝紅火蟻
    這種行軍蟻被紅火蟻打得落花流水在這些對抗指數高於1的對手中,值得注意的是其中有一種行軍蟻——暗胸內瓦蟻,它來自行軍蟻亞科的內瓦蟻屬,該屬包含129個種類,是新世界行軍蟻中種類最豐富、分布最廣泛的一類。暗胸內瓦蟻分布於美國南部和中美洲,工蟻體長2.2到4.6毫米,群落中擁有數以萬計的工蟻作為它們對外徵戰的力量,主要以其它螞蟻和步甲為食。
  • 瘋狂的紅火蟻肆虐 廈門本地村民呼喚滅蟻良方
    一個成熟的紅火蟻蟻巢,有1隻或多隻蟻后、多隻雄蟻,有5萬—50萬隻無生殖能力的工蟻。「每年的3-4月,是紅火蟻的交配期,蟻后和雄蟻長著翅膀,在空中交配後隨機降落建築新巢。蟻后每天可產卵1500—5000粒。而且一次交配,全年繁殖!」據悉,紅火蟻從卵發育至成蟲,蟻后和雄蟻約需180天,工蟻僅需20—60天,工蟻壽命30—90天,蟻后則能達到6—7年。
  • 廈門一壩區「人蟻大戰」 搗毀蟻巢擒住蟻后
    連日來,同安汀溪水庫群打響滅蟻戰役,通過地毯式圍剿,今年已清除大小30多個白蟻巢,並且生擒蟻后。昨天下午,更是挖出了一個直徑50釐米的超大白蟻巢,據估計,該蟻巢起碼「經營」了10年以上。  這是一場持久戰  一二十年來年年如此  通常4月到6月,都是汀溪水庫群的集中滅蟻期,每年都會上演「人蟻大戰」,今年也不例外。水庫工程技術人員和白蟻防治人員組成滅蟻隊,在水庫壩區及周邊尋找白蟻巢穴。
  • 行軍蟻和紅火蟻誰更厲害?為什麼?
    其次,作為一種雜食性動物,紅火蟻不會放過任何一個可以進食的機會,動物和植物不需多說,就算是一些電子設備、水管管道它們也不會放過。因此,它們一旦入侵,對人的財產的破壞力也是驚人的。與其他的螞蟻一樣,紅火蟻也是一種具有高度社會性的群居動物,在蟻群中,不同的紅火蟻有著明確的分工,負責生育的就是蟻后,負責與蟻后交配的就是雄蟻,負責尋找食物、照顧蟻后以及卵的就是工蟻,負責整個蟻群安全的就是兵蟻。
  • 紅火蟻咬傷多名廈門市民 蟻后日產卵5000枚(圖)
    垵山自然村已有20多人被紅火蟻咬傷,相關部門已著手組織滅蟻。  近兩年,翔安新店鎮垵山社區居民談蟻色變,因為田間地頭到處隱藏著一種毒螞蟻,經常有居民務農時被咬傷,輕則到醫院打點滴,重則被螞蟻咬得暈倒。專家稱,這種毒螞蟻是紅火蟻,屬外來物種,毒性大,繁殖力強。  昨日,翔安新店鎮組織專家與技術員開展一場滅蟻行動。
  • 昆明發現3000多窩紅火蟻!千萬別碰,可能要命!滅蟻突擊隊已...
    昆明發現3000多窩紅火蟻!千萬別碰,可能要命!此前春城晚報-開屏新聞曾做報導,有市民在昆明市滇池國際會展中心附近一小區、環湖溼地公園、鬥南溼地公園、新螺螄灣三期附近……都發現了紅火蟻的身影。詳細報導→
  • 紅火蟻的危害與滅殺
    紅火蟻主要取食農作物的種子、幼芽、嫩莖、果實和根系,危害農業生產;紅火蟻傷害生態環境中的其他生物,破壞生物多樣性,破壞供電、電信、農田、堤壩等設施;受到幹擾時還攻擊叮螫人、畜,威脅人們的健康和安全。二、紅火蟻的識別紅火蟻具多種形態,成熟蟻巢中有蟻后、雄蟻、兵蟻和工蟻,還有具翅的雌、雄繁殖蟻。
  • 擒賊先擒王 先滅蟻后紅火蟻的巢穴才能"連窩端"
    擒賊先擒王 先滅蟻后紅火蟻的巢穴才能"連窩端" xm.fjsen.com 2013-07-24 07:19   來源:廈門網    我來說兩句 滅蟻工作人員說,投放前,不能破壞蟻巢,應將餌劑等放在蟻巢周遭,方便紅火蟻們將餌料搬進巢內。
  • 水庫打響「滅蟻大戰」 蟻后被生擒身粗如食指
    眼下正是白蟻繁殖的旺季,從本月初開始,汀溪水庫就打起了「滅蟻大戰」,日前,汀溪水庫管理處和白蟻防治工作人員擴大搜尋範圍,在緊鄰副壩的山坡上發現了4個蟻穴。據汀溪水庫管理處相關工作人員介紹,這4個蟻穴中,最大的直徑約40釐米,至少已有十年之久,如食指粗的蟻后被生擒。這也是該管理處近兩年來發現的最大蟻穴。據悉,水庫滅蟻工作將持續至六月初。
  • 「人蟻大戰」活捉25歲蟻后蟻王(圖)
    「挖到巢穴了,一定要活捉蟻后!」昨日下午,我市專家在南山進行的「人蟻大戰」中大獲全勝,肥得像毛毛蟲的蟻后被當場活捉。  松樹被啃得只剩樹根  這場「人蟻大戰」從3月中旬開始,市森林病蟲防治站聯合南岸區農林水利局組織專業防治隊潛入林區,在南山5000多畝受害林區內展開「戰鬥」。
  • 廣州紅火蟻習性:愛吃薯條下午最活躍 有助滅殺
    其中彪悍的紅火蟻,就是其中一害。廣州城區多處大型市政工程已經發現紅火蟻入侵的跡象,如何對付這種外來生物?廣東省農科院的科學家們,通過實驗室培養觀察,發現這種蟻類愛吃薯條、下午3點最活躍等特性,為消滅這種生物提供了很多幫助。  廣園路滅蟻大戰打了一年  紅火蟻原分布於南美洲巴拉那河流域,廣東最早是2005年在吳川發現,現已在廣東各地擴散。
  • 廣東惠州十年鏖戰紅火蟻 近千畝農田因蟻撂荒
    「紅火蟻繁殖能力非常驚人。一個成熟的紅火蟻蟻巢,個體可達5萬-50萬隻,平均每年可以產生4500個生殖雌蟻,由雌蟻發育成的蟻后壽命有6-7年,一隻蟻后每天可產1500-5000粒卵。」  人蟻之戰  村民談蟻色變 農田因蟻患撂荒  「當時由我將蟻巢鏟鏟進水裡,我們驚訝地發現,蟻巢進水後成團成簇的紅火蟻浮出水面,沒有驚慌失措四散奔逃,工蟻、兵蟻簇擁包裹著蟻后、幼蟲,很有秩序地撤離」  11月9日,南都記者在惠東縣白盆珠鎮沐化村、惠城區小金口街道辦九龍村等地發現
  • 瘋狂的生態殺手兵團──入侵紅火蟻
    普通的螞蟻一個巢中一般只有一個蟻后,但是紅火蟻發展出了多蟻后型的結構——在同一蟻巢中會有數隻到數十隻不等的蟻后共同生活在一起,這在螞蟻的世界裡是罕見的。這樣的構巢模式使紅火蟻繁衍出更高的蟻口密度,一個蟻巢中的紅火蟻數量是單蟻后族群的數倍,約有10萬至50萬隻個體,過於成熟的蟻巢中會有部分蟻后與工蟻分離到新地點建立新巢,紅火蟻的軍團就這樣迅速爆炸式增長開來。
  • 廣東紅火蟻肆虐 危害大防治難
    羅俊豪說,車輛、流水都可能成為紅火蟻的傳播渠道。科學研究顯示,紅火蟻環境適應性強,繁殖能力驚人,每個成熟的蟻巢約有5-50萬隻紅火蟻。一般來說,一個蟻巢中有1個或數個可以生殖的蟻后,每個蟻后平均每天可產下1500-5000粒卵,因此,一旦紅火蟻進入某地,如果沒有得到及時控制,將會以驚人的速度發展。
  • 麓山大規模滅蟻 連挖3個白蟻巢 剿滅蟻王蟻后
    昨日上午九點半,嶽麓山與湖南師大交界處一片樹林裡,一個直徑40釐米的白蟻巢被挖了出來,黑色蟻王、淡黃色蟻后無一漏網,在場觀戰的人們興奮鼓掌。這是嶽麓山昨日開展滅蟻行動後,挖到的第二個蟻巢。一小時之後,專業滅蟻的黃師傅又挖出了第三個。
  • 峨眉山「人蟻大戰」 10歲蟻王蟻后被生擒!
    常言道:「千裡之堤,潰於蟻穴」別看白蟻個頭小危害卻非常的大知識連結:白蟻,是地球上最古老的社會性昆蟲,距今已有二億五千多萬年的歷史,是世界五大害蟲之一。近日,樂山市峨眉山市河湖保護中心在水庫大壩進行了系統化白蟻綜合治理,活捉年齡長達十年蟻王、蟻后2對,幼齡蟻王、蟻后7對。小編在現場看到,經過為期一周的「人蟻大戰」,此次治理成效顯著,共挖出了白蟻主巢9窩,副巢316餘窩,活捉年齡長達十年蟻王、蟻后2對,幼齡蟻王、蟻后7對。其中,最大一窩主巢長度達51cm,取完巢穴後,一個長98cm,高63cm,寬71cm的巨大空腔呈現在大家面前。
  • 麻章發現紅火蟻 有免費滅蟻藥領
    紅火蟻(網絡圖)    近日,麻章區麻章鎮出現紅火蟻,發生面積達6200畝,影響當地農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為加強對紅火蟻的監控和撲殺工作,麻章區農技中心及時組織技術人員,在當地黨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開展紅火蟻的防控工作,免費發放滅蟻藥物,防止紅火蟻擴散。    據了解,麻章區麻章鎮厚禮村、白水坡村、李家村、大塘村、調塾村、古河村、江門坡村、馮村、雲頭下村、市農科所等地發現有害生物紅火蟻,發生面積約6200畝,危害程度3-4級。湖光快線、疏港大道兩旁農田受害較嚴重,主要受害農作物是水稻。
  • 紅火蟻不可輕視,防控要點看這裡
    紅火蟻是重大外來有害生物。近年來,廣東紅火蟻疫情呈擴散態勢,局部危害嚴重,對農業生產、公共設施、生態環境和人體健康構成嚴重威脅。紅火蟻入侵農田、草坪、房屋、堤壩等,與人接觸的機會較大,叮咬現象時有發生,其尾刺排放的毒液可引起過敏反應,甚至導致休克。
  • 家中發現紅火蟻,該怎麼辦?
    1、無心將紅火蟻帶入家中很多人,因為經過草地或者紅火蟻巢穴旁邊,導致紅火蟻爬入「攜帶者」的衣服上,並帶回家中,這種情況是比較常見的。2、滅紅火蟻不當操作導致有些情況是因為,「攜帶者」發現自家的田地、果園、草場或其他地方發現有紅火蟻的存在後,立即採取滅蟻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