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科技圈來說,小米永遠是不可缺少的話題。2011年,小米手機橫空出世,當時的國內手機格局依然掌握在諾基亞、三星、HTC、蘋果等海外品牌手裡,國產手機品牌中雖然聯想在全球市場不錯,但是國內依舊只能勉強擠入前五,而當時的另一家科技巨頭華為則依靠運營商賣低端手機。接下來,應該說小米快速增長的這幾年,同時也刺激了國產其他品牌的迅速發展。華為拿出榮耀品牌學習小米模式的同時,在高端市場逐漸站穩腳跟,OPPO、vivo則佔領了三四線城市的線下市場。在2015年到2016年的一年半時間裡,小米進入了發展中的「至暗時刻」。
網絡對於小米的態度也迅速轉變,小米手機「為發燒而生」的性價比定價,卻被譏諷為「屌絲」品牌。擺在雷軍面前的最大問題,小米該不該漲價!
雷軍的答案是:絕不!
2015年7月,雷軍在內部會上的講話震聾發聵:「我不要能把稻草賣成黃金價的人。」
起因是雷軍拒絕了一位簡歷完美的面試者,因為他說自己最大的本領就是把稻草賣成金條。「我跟他說,你跟我們的價值觀不符,我們不需要騙用戶的人。什麼叫真材實料?什麼叫和用戶做朋友?如果你有一天知道,你的朋友是把稻草用黃金價賣給你的時候,他是你的朋友嗎?」
在兩年的至暗時刻裡,雷軍親自下場作戰,啃下了一塊又一塊硬骨頭。手機供應鏈需要重整,雷軍親赴三星拜訪;新零售從線上轉到線下,雷軍跑到四五線城市的夫妻店調研。同時,2016年小米MIX發布,就連聯合創始人都勸雷軍定一個高價,但是雷軍堅持了緊貼成本定價。2018年4月上市前夕,雷軍又給小米上了一道保險:宣布小米硬體綜合淨利率不超過5%,如有超出將全部返還消費者。
很多企業都以利潤最大化為目的,包括國產的一些手機品牌,都以將自己定價能趕上三星、蘋果為目標。卻沒想到還有一個「奇葩」,竟然要將部分利潤返還給用戶,這就是「孤獨」的雷軍。回顧往昔,雷軍完全可以這麼說:小米在創業時堅持了厚道,在巔峰時堅守了厚道,在低谷時堅持了厚道,在上市時堅持了厚道,還將永遠厚道下去。對於這樣一條道走到「黑」的雷軍,你還忍心黑他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