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雲鵬
編輯 | 漠影
智東西1月7日消息,剛剛小米公布了2020年百萬美金大獎得主,小米快充和MIUI隱私保護「一硬一軟」兩項技術所在的工程師團隊拿到了這項大獎。
2019年小米首次創立了百萬美金大獎,當年獲獎的是小米MIX Alpha環繞屏技術團隊,今年是小米該獎項創立的第二年,也是第一次頒發給兩個團隊,並且是每個團隊分別獲得一百萬美元的獎勵。
據介紹,此次小米百萬美金大獎的評選從2020年4月開始初評,評選技術來自集團16個業務部門共計60餘個項目,經過三輪選拔,最終確認。
獲得二等獎的是AI暗光拍照、AI超清影像算法和小米智能工廠全自動化三項技術;獲得三等獎的是長焦光變、長焦微距、AI通話降噪、小米自研物聯網軟體平臺、MIUI光錐動效框架五項技術。
雷軍在開場時說道,2020年下半年,小米過得順風順水,不僅時隔六年重回世界前三,今年1月1日零點,小米11又創造了一個銷售奇蹟,給2021年開了個好頭。
一、死磕充電三年,從摸著石頭過河到120W首發
此次獲得百萬美金大獎的小米快充技術包括120W有線快充、80W無線快充和10W無線反充,其中120W有線快充和80W無線快充均為業內首個量產商用。
雷軍說,這次的充電技術在硬體架構、充電算法、安全等方面都有很多創新。
快充團隊的王彥騰分享說,小米在2017年開始成立充電技術專家團隊,那時候小米意識到這塊是自身的短板。
經過兩年努力,2019年小米發布了首個100W有線快充的Demo,其實從2017年到2019年,業內完全沒有先例,充電團隊需要自己摸著石頭過河。
不過「如何把百瓦快充量產」就成了團隊的壓力, 2018年2月開始,經過一年半的時間,小米通過定製充電架構、定製充電晶片,最終在小米10至尊紀念版上實現了120W快充落地。
王彥騰說,未來小米在充電方面還會進行更大膽的創新,不僅會在充電功率方面,還會更加關注用戶充電體驗的改善提升。
二、對隱私保護的重視始自MIUI誕生之初
MIUI 12和12.5一直受到用戶的好評,雷軍說,MIUI團隊有著「能力越大,責任越大」的信心。在安全方面,小米一直保持寧緊勿松的態度,保持隱私第一的意識。
MIUI隱私保護團隊王樂說,其實小米從MIUI初代到現在,一直都非常重視隱私保護,MIUI12是他們多年努力成果的一個集中展示。
王樂特別提到一個研發中的細節,他說團隊為了模擬真實的環境,對MIUI中的模糊定位技術進行打磨,工程師們就自己開車上路測試,但由於北京的路況,只能每天晚上12點以後出發。
在小米發布了照明彈、隱匿面具等功能後,行業都開始重視用戶的隱私保護,王樂說經過今年一年時間,APP調用用戶隱私數據的情況已經下降到2%左右。
三、技術為本是小米鐵律,繼續發力5G、AIoT
對於百萬美金大獎,雷軍特別說道,其實這項大獎設立的初衷,就是讓工程師不僅是優秀的創新者,也成為「閃亮的明星」,走到臺前。
雷軍再次提到了小米10周年演講中他提出的「技術為本、性價比為綱、做最酷的產品」這三條小米的鐵律。
雷軍說,在技術方面,小米要繼續加大技術投入,2020年他們的研發投入將近100億,在中國躋身前20位。
同時,小米要更重視人才隊伍的建設,2020年定下目標將擴招5000名工程師,今年就要努力去實現,最後還要營造鼓勵創新的工程師氛圍。
小米集團技術委員會主席崔寶秋在總結時說道,這是第一次小米百萬美金大獎頒發給了兩個團隊。
他回憶道,當初討論百萬美金大獎設立的時候,他就問雷軍如果有不止一個獎項都符合要求,能否頒發給多個,雷軍當時毫不猶豫地說當然可以。
崔寶秋特別提到,其實最初他曾有一個擔憂,會不會有可能哪一年小米沒有特別突出的技術,雷軍當時就說「不可能」。
在今年評選的時候,他也很欣喜的發現,其實小米的創新非常多,在各類大賽中脫穎而出,不少項目都是「上等馬」。
崔寶秋說,5G、AI、IoT等熱門領域都是小米所擅長的,所以後續小米技術突破的機會還非常多。
他說,在面試的過程中,他發現很多人才非常羨慕小米的工程師。這些人認為小米是真正做技術的,並且有長遠的技術布局。
結語:用硬核技術說話,仍然是2021年小米的主旋律
百萬美金大獎只是一個「小小的符號」,從技術立業到技術為本,小米正在快速成長。
正如雷軍所說,小米的2020年下半年的確氣勢正盛,而2021年開年這一段時間小米11也是全球唯一一部驍龍888 5G手機。
不過我們也能看到,他身後的OPPO、vivo都在發力追趕,而蘋果三星也在高歌猛進,華為的麒麟晶片雖然受到美國禁令限制,但依然沒有停止研發工作,一旦禁令鬆動,麒麟晶片很快就可以恢復生產。
小米的人才團隊是否會吸納更多的行業大牛,小米的技術創新能否幫助小米手機站穩高端市場?2021年,對小米來說既是機遇,也是挑戰。